第149章 又一個小媽?(求訂閱)
作者:永遠是新手      更新:2020-08-16 07:03      字數:2752
  ……

  隨著李斯提議,論劍正式開始。

  以劍論道,扶蘇這邊可以上場的人有很多。

  不說言兒這個太子妃,就是羅網之主趙高,六劍奴,以及黑劍士勝七。

  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高手。

  張良身為謀聖,心思自然深沉。

  隻看到對麵陣容,就知道自己一方雖然人多,但真正能出場之人也就隻有自己和兩位師兄。

  想到此處,張良已經陷入沉思,思考應對之法。

  “李言雖然是隔壁李先生的女兒,實力強大,不弱於天下任何高手。

  可她畢竟是太子妃,這裏高手雲集,怎麽也輪不到她這個太子妃上場論劍。

  接下來是中車府令趙高。

  江湖傳言,他即是羅網之主,同時又是羅網第一高手。

  不過他現在是高官,如果太子扶蘇不開口,他應該不會主動站出來。

  那麽接下來就是羅網六劍奴,黑劍士勝七。以及”

  看一眼對麵下手第一個位置,曉夢正端莊跪坐,目光空靈,放空一切,仿佛世間萬物皆不入她法眼。

  “以及天宗曉夢大師。”

  思來想去,張良突然站起身。

  先是對著扶蘇拱手,這才笑著開口:“太子殿下要比武論劍,那麽就由良第一個出場吧。”

  與其被動迎戰,張良決定主動站出來,選擇自己的對手。

  隨著一番唇槍舌戰,張良以後終於拿下一輪。

  “哼!都說名家擅辯,現在看來儒家也不遑多讓。”

  見自己手下的六劍奴丟人,趙高心裏有些不悅道。

  第一輪結束,第二輪自然是扶蘇一方率先派出人。

  這裏高手眾多,作為好戰成狂的人,勝七已經難以壓製身上戰意,主動站出來。

  勝七戰績卓著,武力超群。

  七國一統之前,他已經是天下文明的劍客。

  手中巨闕劍也因為他的關係,短短十年時間,從二百名開外,一路殺到劍譜第十一的位置。

  他卓越的戰績,讓很多人光是聽到就感覺一陣膽寒。

  巨闕劍很大,很大,很大,飛天生神力者,用它隻會限製自己武功。

  然而門板大小的巨闕劍到了勝七手裏,卻被他將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一身如鐵般的肌肉,充滿爆發力。

  臉上,身上,被人強行刺上各國文字,這是他轉戰七國的標誌。

  將身後巨闕劍很自然放到地板上,隻是寶劍自身重量,就已經將地板砸出一段裂痕。

  “嗬嗬!這場還是由我來做先生的對手吧。”

  見勝七盛氣淩人,作為小聖賢莊二當家,顏路雖然與世無爭,但也不得不站出來。

  顏路的劍隻有一個劍柄,讓人看著覺得好笑。

  然而真正了解這柄劍的人,卻知道他是一把世間少有的名劍。

  含光劍,風胡子劍譜排名第十六。

  “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

  鋒芒含而不露,這就是含光的本色。

  含光劍與顏路的坐忘心法完美契合。

  君子無爭,含光無形,坐忘無心,三者合一,使顏路進入了一種絕對虛無的境界。

  人,劍,功法,三者完美契合,所以結果就是,哪怕勝七武功在淩厲剛猛,遇到顏路,也不得不以平局收場。

  然而說是平局,但比武上說,卻是顏路敗了。

  不是輸在武功,而是他不夠狠。

  兩場比試,一勝一負,又是平局。

  所以最後的輸贏,又一次落到掌門的伏念身上。

  伏念是儒家掌門,手持劍譜榜第三名的名劍太阿。

  太阿劍,又被稱為“威道之劍。”輔以伏念自創的聖王劍法,又是相得益彰。

  與別的門派不同,伏念也好,顏路也好,他們的性格都在暗合自己的武器。

  隻是不知道他們是因為性格選擇的武器,還是武器改變了他們性格。

  伏念主張“內聖外王”。

  《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儒家伏念出站,扶蘇自然將目光放到了曉夢大師身上。

  與張良兩人不同,要和伏念以劍論道,需要的不隻是實力,同時還要有相應的身份。

  伏念是儒家掌門,想要和他論道,也隻有同為道家天宗掌門的曉夢才有資格。

  又或者扶蘇自己下場,否則隨便換個人,隻會讓人覺得扶蘇不懂禮數。

  作為兩家掌門,兩人要是和前兩場一樣比劍法論道很明顯有些份。

  所以在曉夢的提議下,兩人決定比內力。

  因為每個門派的專屬內功,都代表著他們對天地至理的理解。

  內力比拚,功法比拚,也就是對道的比拚。

  因為曉夢提議,一行人已經來到小聖賢莊院中的一處小湖上。

  長長的走廊九曲十八彎,穿過湖麵,接連兩側。

  湖裏長著稀稀拉拉的水草,還有幾株荷花。

  雖然不多,卻將清澈的湖水點綴的恰到好處,暗合天地至理。

  湖水中心長廊處,隻有伏念和曉夢兩人持劍而立。

  至於其他人,因為擔心打擾到兩人內力比拚,全都很自覺停在了另一個轉彎處。

  曉夢這個時候,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爭強好勝的眼神。

  雖然一閃即逝,但它確實存在過。

  “曉夢前輩,您是長輩,您你先請。”

  對於這個年僅十八的前輩,伏念心裏不存在一絲托大的想法。

  人的名,數的影,伏念可不認為超然世外的道家天宗會用謊言給眼前這個女孩打名聲。

  “可!”

  對著伏念微不可察的點下頭,曉夢終於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抽出了手中的秋驪劍。

  隨著秋驪劍緩緩出鞘,它窄細狹長的劍身終於慢慢出現在大家眼前。

  寶劍最前方,兩側各有幾道缺口,暗合天道有缺,不可圓滿之意。

  藍色劍柄,與其它寶劍不同,它的劍柄整體渾圓,上麵刻畫著道文,劍尾處也與眾不同,伸展出白色拂塵。

  雖然秋驪劍在劍譜上的排名隻有第九,可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

  它的威力甚至還要在道家象征性更強,排名第六的雪霽之上。

  尤其是秋驪劍暗合道韻,更是與修道之人相得益彰。

  隻是內力運起,無論是身為太子妃的李言。

  還是作為對手的伏念,甚至打醬油的一眾人,隻要懂行的,全都陷入了懵逼狀態。

  “咳咳!感覺有些不對啊!

  無論是萬川秋水,還是心若止水,內力使用時都不應該會出現這種效果啊!”

  見曉夢身上閃爍不定的金色光芒,楚南公本來捋著胡須的手差點把胡子薅下來還不自知,還在那小聲嘀咕。

  “二師兄?”

  張良看向顏路,目光中帶著詢問。

  “沒錯,曉夢前輩的內力中,確實帶著一絲金光咒的特性。

  不隻是簡單的內力,還有先生獨有先天一炁的氣息。”

  顏路因為驚鯢的關係,幼時經常拜訪李三道家裏。

  所以,哪怕曉夢身上隻露出一點氣息,也被他瞬間判斷出出處。

  “夫人?曉夢大師這是?”

  熟悉的顏色,扶蘇在自己媳婦身上見過很多次。

  “太子猜的沒錯,正是父親的金光咒。

  隻不過曉夢大師沒有使用,隻是通過自己的手段,融入到了道家的萬川秋水功法裏。”

  作為金光咒正統繼承人,李言才是最有發言權的那一個。

  天宗曉夢大師,不會又是自己父親在外麵養的姬妾吧!

  這一刻,太子妃已經風中淩亂。

  (求推薦,收藏,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