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閑極無聊的出題
作者:府天      更新:2020-03-11 09:45      字數:2963
  阿六“撿”來的麻袋,最終被護衛們帶進了趙國公府大門,而張壽也和朱瑩揮手告別,然後在阿六的帶路下回家——這時候,打著嗬欠的他完全沒有去想,之前阿六也算是跟著他東奔西走,為什麽卻知道齊景山借給他們母子的這座小院子在哪。

  而回到家之後,他強打精神應付了吳氏的一係列問題,接下來洗澡的時候幾乎睡著,等爬到了床上,他這一覺更是睡得昏天黑地。

  等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用左手手背搭著額頭,甚至都記不清今夕是何夕,此地是何地,恍惚間甚至伸出右手,想去拿一旁依稀記得放在床頭櫃上的手機。直到伸出去的手碰到了架子床那寬大的圍欄,足足好一會兒,他才脫離那種夢幻現實的感覺。

  他離開手機已經好多年了……在這個生活規律到乏味的年代,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為了保護眼睛鮮少點燈看書乃至於寫字,他就連視力也恢複到了二點零。

  也就是最近這段時日,波瀾不驚的日子被那位大小姐突然砸了個粉碎,他才終於覓到了幾分滋味,尋到了幾分精彩。

  鄉間教書的小郎君,竟然搖身一變成了什麽國子博士……

  窗外天光大亮,不用想都是一個好天氣,而熬過一宿之後,偶爾打破生物鍾,睡到自然醒,那也是常常睡懶覺的人體會不到的小小樂趣。不知不覺的,張壽突然不怎麽想爬起來,而是躺在那繼續看著頭頂的帳子出神,直到聽見門外傳來了有人說話的聲音。

  “阿虎,阿六哥也拒絕你了?”

  “是啊!我是真心誠意想學點武藝的,可阿六哥也不說答應也不說不答應,就這麽靜靜看著你……那眼神讓人發毛!唉,我怎麽就沒讀書的天賦呢?”

  “我也沒有……幸虧我爺爺還沒從臨海大營回來,否則送我來之前,指不定狠狠揍我一頓!他老說小齊哥和小呆哥跟著小先生學得如何如何,可我一看書就想睡覺,一看那些數字,我就想跑……”

  張壽辨認出這是楊好和喬虎的聲音,不禁為之莞爾。

  讀書真的是要看天賦的,就比如當年他和表弟同時入學,他就算不怎麽看書也能天天第一,表弟卻從一年級就開始磕磕絆絆,小學六年留了兩級。雖說他那點天賦到全國重點高中就有點不夠看了,但至少高考馬失前蹄,還能落到普通211大學繼續裝裝學霸。

  他輕輕閉上了眼睛,聽兩人先是在那抱怨阿六的冷麵無情,而後讚美吳氏的善良仁慈,最後竟是肆無忌憚地議論老劉頭和劉嬸平常怎麽過夜的問題,他終於忍不住坐起身來,捶床叫道:“你們小心老劉頭的蘆柴棍!”

  下一刻,門外立時鴉雀無聲。不一會兒功夫,房門被人微微推開一條縫,探進來那個圓滾滾的小腦袋東張西望了一陣,等後知後覺地發現床上張壽正坐在那看他,他方才輕呼一聲,隨即就訕訕地挪了進門。而在他身後,另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子也躡手躡腳地鑽進了屋子。

  張壽懶得教訓他們背後非議人,打了個嗬欠就問道:“怎麽就你們倆在門外?”

  “早起趙國公府派人來請娘子去,劉嬸就陪著娘子出了門。老劉頭跟在阿六後頭鬼鬼祟祟也出去,不知道是去哪。小齊哥去順天府衙看小呆哥了。”

  喬虎搶著解釋了幾句,又連忙說道:“早起還有人來求見小先生,但聽說您還沒起,就先怏怏回去了。對了,人是去過村裏求學的,叫……”

  說話沒個條理的喬虎絞盡腦汁也沒想起人是誰,隻能側頭看向一旁的楊好。結果,楊老倌的次孫比他還要更加懵懂,甚至還小聲說:“我和阿虎忘記問他叫什麽了。”

  知道他們從前在村裏,學的是如何做好一個莊稼漢,也許還有如何當好一個兵,但絕對沒學過如何當好門房,當好仆役,張壽想了想,最後不負責任地決定回頭把這任務丟給老劉頭——因為指望阿六去教,那還不如指望空氣會和人說話。

  起床洗漱更衣之後,吃過灶上留給自己的白粥畫卷,張壽便認真想了想今天的日程。

  九章堂尚在整修,這時候去國子監容易被人視作為顯擺又或者尋釁。

  去葛府,會被葛雍拉去算各種各樣這年頭有意義今後無意義,繁瑣到極點的數學題。

  去趙國公府容易被人圍觀,而且性急的朱瑩恐怕正等待自己說的陸綰登門……其實他並沒有完全把握昨夜解的那些密碼就是對的。也許孔大學士四個字能戳中陸綰隻是巧合。

  他想了好一會兒,最終隨口問道:“你們到京城之後出去過嗎?最近有什麽熱鬧?”

  張壽不過是隨口一問,喬虎卻立刻叫道:“我們沒出去過,但聽說了一樁事情!小先生,之前想攻進咱們村子裏的那幫臨海大營反賊,今天要在順天府衙公審。”

  見一旁的楊好也在那拚命點頭,張壽先是有些意外,但隨即就釋然了。

  那位來自銳騎營的指揮使雄威把二三十個俘虜從融水村押回京,已經過去了好幾天。據說被氣病的皇帝,昨天竟然還生龍活虎地出現在了國子監。既然反常的事情天天都有,那麽本來應該是管民政的順天府衙,突然卻越權管起了軍人叛亂這檔子事,也可以理解。

  說不定是皇帝和朝中大臣又鬧什麽別扭了……

  想到這裏,他就笑眯眯地說:“那好,把門鎖上,給我把馬牽出來,我們去看熱鬧!”

  好容易進了夢寐已久的京城,活動範圍卻隻限於這條堂子胡同,楊好和喬虎早就快憋瘋了,有張壽這句話,兩人自然歡呼雀躍。等跟隨出門之後,那更是在張壽背後不停地竊竊私語,對路上的所見所聞加以各種評述。

  直到進了順天府街,發現前方盡是黑壓壓的人群,嚇了一跳的他們才漸漸閉嘴。

  京城這麽大也就算了,居然人也這麽多!

  看到兩個小家夥被這人多的樣子給嚇了一跳,騎在馬上的張壽就笑眯眯地問道:“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張壽說著一頓,隨即側頭問道,“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不知道!”

  這異口同聲的三個字,張壽不禁笑了起來:“這是形容戰國時齊國都城臨淄的熱鬧。車轂相撞,人的肩膀互相摩擦,人的衣襟連起來可以當成幔帳,人們衣袖舉起時幾乎就成了帳篷,大家一塊揮灑的汗水就是一場雨。而如今這座京城,幾倍於臨淄。”

  閑極無聊,他就隨口說道:“既然你們現在看到了,京城人很多,那麽,如果把京城劃分成一個橫八格豎八格,總共六十四格的棋盤,第一個格子裏是一個人,第二個格子裏是兩個人,第三個格子是四個人……以此類推,你們覺得,京城有多少人?”

  喬虎還沒覺得這是出題,滿臉疑惑地問道:“小先生,京城怎麽可能才那麽點人?這樣算下來,第四個格子是八個人,第五個格子十六,第六個格子三十二……”

  然而,當他算到第八個格子之後,就開始頭皮發麻,第十個格子,他的眼睛就變成小圈圈了。而比他更加不濟的,則是楊好。小家夥滿臉苦色,把頭搖成了撥浪鼓。

  “小先生,我不算了,肯定算不出來!”

  張壽原本就是逗兩個小家夥玩兒,見他們果然算不出來,惡趣味的他便嗬嗬一笑。可就在這時候,他隻聽耳畔傳來了一個聲音:“小郎君,你說的這道題,自己你算得出來嗎?”

  沒想到自己隨口給兩個小家夥出題,居然會有人突然這麽問,張壽不禁循聲望去,就隻見說話的是身側三四步遠處,並肩站在一座茶樓門口的一個陌生矮胖老者。隻不過,這老者身邊卻還站著一個他認識的人,正是葛雍老友齊景山。

  張壽微微一笑,隨口報數道:“很簡單,答案是18446744073709551615個人。”

  這種數學題放在古代,算學宗師都要算到頭昏眼花,可現代卻不一樣,計算機真是個強大的玩意!

  我小學一年級就能背圓周率小數點後五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