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作者:酒千觴      更新:2020-08-15 13:11      字數:2810
  寧映寒府邸。

  晚膳時分。

  秦宣坐在寧映寒對麵, 手邊擺著一盤白灼蝦,他正親手為她剝開一隻又一隻蝦殼。

  寧映寒托著腮看他。秦宣看過去,就見她笑吟吟的模樣。都說燈下看美人, 愈增三分顏色,更何況寧映寒這張本就傾國傾城的臉,再加上眼角眉梢的三分笑意, 饒是早已看習慣了的秦宣, 心下都顫了顫。

  他心下正盤旋著這些念頭, 就聽寧映寒突然念了句詩:“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一見秦郎,才知秀色可餐絕非虛言。”

  自己這是被調戲了?秦宣失笑:“秀色可餐是形容女子的。”

  “可我覺得用來形容國公大人也很適合嘛。”寧映寒衝他眨眨眼, 秦宣那張俊美無儔的臉,說是秀色可餐,倒也並非她刻意誇張。

  “郡主說得都對,不才受教了。”秦宣對她笑了笑, 這一笑可謂是溫潤如玉。

  寧映寒捂了捂臉:“聽說李侍中前幾日被禦史台彈劾了,是你的手筆?”

  秦宣頷首不語,李輝竟對寧映寒抱有那般心思, 他既得知, 那便不可能放過李輝。

  “用的什麽理由?”寧映寒又問道。

  秦宣把一小碟剝好的蝦肉放在寧映寒麵前:“他既對魏姑娘和你都動過心思,那他於女色這方麵定然私節有虧。我派人從這個方向調查,果然查到了他一些不可告人之事。”

  “說來聽聽?”寧映寒好奇道。

  秦宣頓了頓:“這些醃臢事, 用膳時說出來平白倒了你的胃口。”

  寧映寒什麽沒聽過,什麽沒經曆過?秦宣當然知道這一點,但麵對她,他還是難免生出一點保護欲。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反正, 如果彈劾成功,大概會鬧得沸沸揚揚,到時,你自然就會聽說了。”

  寧映寒看出他的心思,也不再追問,乖巧點頭,開始食用秦宣剛剛剝好的蝦肉。

  且說李大人那一邊,雖然咽不下這口氣,但得了太師的警告,他也不敢再對寧映寒下手。

  但一個三品大員,眾目睽睽下從二樓窗口摔到街上,自然引起了百姓們議論紛紛。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快,就不知怎麽,被人打聽出來,當時李輝摔下時,雅間裏還有一個寧映寒。

  寧映寒這幾年在京裏腥風血雨,算是百姓們最熱愛的話題人物。這一聽事情與她有關,大家八卦的興致紛紛高漲。

  連同僚都有些好奇地問到了李輝麵前,李大人頂著遮了粉的淤青,心下恨極,麵上卻一派坦然:“別聽那些人亂說,隻是偶遇到了,說上兩句話。”

  當然有人不信,若什麽事都沒發生,隻是說上兩句話,你是怎麽摔下來的?難道是你突發奇想要當場給長寧郡主表演個跳樓不成?

  尤其一向與他不對付的官員,刻意要拿他身為三品大員卻於街頭失儀之事攻訐他。

  麵對這些人的質疑,李輝也隻能苦笑:“事關女子聲名,倒是不好多說,本官也隻能背下這失儀的罪名了。”

  李輝其人表裏不一,他麵上光風霽月,又做得一手好文章,在文人中名聲不錯。他這麽一說,倒真有人信了他的話,覺得他是與長寧郡主發生了什麽爭執,但他不肯說,隻是不願在背後說一名女子的壞話。

  李輝還頗有些得意,自己一個素有清名的文臣,和寧映寒這個聲名狼藉的郡主,大家願意偏向誰,可想而知。

  他這樣做,既沒有違背太師的意思,還給寧映寒帶去了些麻煩。

  但隻有這點語言上的麻煩,似乎有些不夠解氣啊。

  隨著李輝的話傳出去,經過一個又一個人的口相傳,寧映寒在這件事裏扮演的角色似乎愈發不堪。

  再加上李輝派人刻意引導,在悠悠之口中,事情逐漸發展成了寧映寒對李輝自薦枕席以獲取利益,李輝勸寧映寒自愛,卻被惱羞成怒的寧映寒推下了樓。

  這樣帶點風月的謠言,比之前單調的爭吵傳聞要更得大家的喜愛,一時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寧映寒得罪過的人們紛紛喜上眉梢,在謠言的建設中添磚加瓦。

  尤其武平侯等人,心情舒暢的連晚飯都多吃了一碗。

  陸紅紅吳雪蓮等,最近更是積極參加各種女子間的聚會,就是為了和其他人一起講寧映寒的壞話。

  一個人罵多沒意思,大家一起罵才是真的愉快。

  就在這個當口,李輝被禦史台彈劾了。

  一開始,他以為又是那幾個政敵要彈劾他當街失儀的事,滿不在乎。

  這官員失儀嘛,隻要不是禦前失儀,那罪名可大可小,隻要陛下無意處置,被政敵說上幾句根本不痛不癢。

  但沒想到,禦史台參他的罪名,竟然是強搶民女。

  李輝沒想到幾年前的事會被人發現,慌了一刻又恢複鎮定。被他強搶的那位民女,早進了他的後宅成了他的妾,還生了一個女兒。

  就算為了女兒,她和她的家人也不敢出麵指證他。

  那還有什麽好怕的?

  誰想到這彈劾居然還是個二連擊。

  過了兩日,強搶民女的事還沒分說明白,禦史台又參了他一道強迫屬下之妻,以致其懸梁自盡。

  聽到這個,李輝的冷汗瞬間就下來了,他下意識看了一眼太師。

  魏太師麵上不動聲色,內心暗罵了一聲這個蠢貨,這時候看他是生怕別人懷疑不到他身上嗎?

  這事確實和魏太師有些關係,幾年前李輝還不是三品侍中的時候,曾在邊關任過監軍。

  陛下重文輕武,派出的監軍在邊關權力極大,邊關的武將都要受他轄製。

  時間久了,他自然有些飄飄然。

  當時,邊關有位邊將,叫作倪湯,官職不高,但是有個貌美如花的妻子。李輝第一次看見就心癢癢,但他混到這個地位,也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強行按捺下來。

  後來,一次和南狄的小型交戰,倪湯沒能回來,據一起去的將士說,他被南狄人擊中落馬,結束交戰後其他人在戰場上尋了一圈,卻連他的屍體都沒找到。

  李輝頓時心喜,借著去倪府安慰家人的名頭,強占了倪湯的妻子。

  對方絕望之下,懸梁自盡。

  聽說對方自盡,李輝也是嚇了一跳,但倪湯妻子並未留下遺書,其他人也隻以為她是由於丈夫死亡,才一時想不開。

  李輝算是過了這一關,但更讓他害怕的還在後麵。

  倪湯沒死,他隻是重傷,被路過戰場的農人救了回去,一能起身,就立刻趕了回來。

  沒想到,一回來就聽說了妻子懸梁的消息。

  李輝假惺惺地安慰了幾句,內心卻在慶幸,還好倪湯妻子不識字,連遺書都沒留下。

  但他慶幸地太早了,倪湯妻子雖然沒留下遺書,但她將此事告訴了家中的老仆。

  老仆一見倪湯,自然如實相告。

  倪湯對李輝恨之入骨,當場提上刀就要去討一個公道,但他砍傷了李輝的左臂,就被李輝的府兵拿下了,關進了牢裏。

  李輝生怕他被提審時亂說話,便給了獄卒一大筆銀子想幹脆把他毒死在牢裏。

  但獄卒不願意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兒,偷偷把人放了,聽倪湯說了事情經過後,建議他上京告禦狀。

  在邊關李輝權力最大,但在京裏可不是。

  倪湯離開後,獄卒自己也連夜帶著李輝給的銀子溜了。

  李輝發現倪湯和獄卒都不見了,問了守城門的人倪湯離開的方向後,猜到不妙,嚇得連忙派人快馬加鞭給太師報信求助。

  倪湯帶著滿腔恨意日夜趕路,但他身上畢竟重傷未愈,耽誤了行程。李輝派的人搶在他前麵進了京城,太師的人最終把倪湯攔下,截殺在了京郊。

  倪湯就這樣死在了夜色中,倒在了離京城僅有一步之遙的地方,臨死前還看著皇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