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作者:酒千觴      更新:2020-08-15 13:11      字數:2266
  孟和口中的女枕龍衛, 如約來寧映寒這裏報道。

  “我叫蘇婉,郡主可以喚我婉兒。”與柔婉的名字不同,這位蘇婉看起來很是英姿颯爽的模樣。

  “姓蘇……你是蘇公公的……”

  “沒錯, ”蘇婉點點頭,“是蘇公公收養了我,我便跟了公公姓蘇。枕龍衛裏, 還有幾個像我一樣, 是被蘇公公養大的孤兒。”

  “以後就麻煩你了。”

  “郡主客氣了, 我會留在郡主身邊扮做婢女,”蘇婉道,“有什麽事盡管吩咐。”

  有了枕龍衛, 寧映寒就可以通過他們的渠道向幽州送信了。但她仍然通過正常的方式向幽州寄了兩封家書,晉王也給她寄了幾封信,在他的信中提到,晉王妃的病勢越加嚴重, 已經徹底臥床不起了。

  這些信經過陛下的手,他看過後,就隨手扔開了。

  又過了段時日, 到了鄭還與方詩琪成婚的日子。

  京中不知多少人等著看和父母決裂了的方詩琪, 會帶著怎樣寒酸的嫁妝出嫁。

  不少人等著拿她當反麵教材,教育自家的女兒,讓她們看看, 沒有父母的撐腰,出嫁時將陷入怎樣的窘境。

  有人拿這件事提到武平侯麵前,他假惺惺地歎了口氣:“畢竟是我從小寵到大的女兒,看她寒酸出嫁,我心裏也不好受。”

  惹得對方一陣唏噓。

  但他實則派了下人全程跟著送嫁的隊伍, 讓下人打聽些旁人對方詩琪的奚落之語。內心誌得意滿地等著方詩琪回來求他。

  陸紅紅則更是跳得歡,邀上幾個朋友,親自去現場等著看方詩琪這個小姑子的窘境。

  卻不知,張氏看著她這些動作心生厭惡,從此對這個兒媳分外不喜。

  但武平侯與陸紅紅的希望顯然落空了,方詩琪出嫁時,不說是十裏紅妝,卻也是風光大嫁了。八抬大轎,後麵跟著數十人,抬著一箱又一箱的嫁妝,晃花了眾人的眼。

  陸紅紅心生不快,這出嫁規格,比自己嫁進侯府的時候,還要強上一些。

  她隻能惡意猜測著,方詩琪是不是為了撐麵子,把嫁妝箱裏塞滿了石頭。

  不管陸紅紅和武平侯私下有何想法,這場風光大嫁算是暫時熄了京裏的閑話。

  成婚後第二天,方詩琪打開那些箱子時,自己也是驚了一下,這些嫁妝大部分都是表姐操持的,她都不知表姐給她裝了這許多價值千金的物事。

  鄭還之母看到兒媳的嫁妝,也是驚訝不已。她雖不會因為嫁妝少,就看不起人,但這麽多的嫁妝,卻也是意外之喜了。

  回門之日,方詩琪自然沒有去武平侯府,而是拉著鄭還去了寧映寒府上。

  方詩琪先向寧映寒道謝,後者擺擺手:“不用客氣,反正你這輩子就這麽一次,當然要讓你風光大嫁。”

  說罷,寧映寒又看向鄭還,調侃道:“除非小鄭將軍做了什麽對不起你的事,放心,若有第二次,表姐還給你出嫁妝。”

  鄭還連忙求饒:“不敢不敢。”

  把方詩琪嫁出去,寧映寒心頭算是了了一樁事。

  她注意到念暖有些安靜,好奇道:“怎麽?想詩琪了?”

  “是啊,”念暖坦然承認,“朝夕相處一段時間,她突然離開了,還挺想她的。”

  “想她就隨時去看她啊,反正都在京中,”寧映寒說著,突然微歎了口氣,“不過你在京中的時日,大概不會太久了。”

  “姐,你說什麽?”寧映寒最後一句話聲音放輕,念暖沒能聽到。

  “沒什麽,我是說,想看她,就趁早去吧。”趁還在京裏的時候。

  元平二十一年,夏。

  晉王於幽州上書,言明晉王妃病重難愈,想見一見尚在京中幾年未見的三位兒女。

  此書一上,在朝堂中引起一陣爭論。

  首先是有人不同意放寧家三姐弟回幽州,原因大家也都想得到,沒有人質挾製晉王,晉王起兵造反怎麽辦?

  朝堂上,雖然不好直說怕晉王造反這麽直白,但委婉表達出來的,也就是這麽個意思。

  “眾卿所言有理,但晉王妃病重,朕若不允其兒女歸家探視,豈非太不近人情了些?”

  皇帝自然也不想把寧家姐弟放回幽州,但什麽理由都不給,直接不允,畢竟傳出去難聽。

  今上倒是很愛惜自己的名譽,希望百官能給他個台階下,幫他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陛下,不能讓他們回幽州啊。”一位臣子立刻勸道,皇帝一看是這位發言,心涼了一半,蓋因這位臣子頗有些迂腐,常常不太能懂陛下的暗示。

  果然,一聽皇帝說這樣太不近人情,這位臣子立刻以為陛下打算放人。立刻苦口婆心地開始勸說陛下。

  勸的皇帝頭都疼了,真想晃著對方的肩告訴他,朕不是真的想放人,而是想讓你們給我想個理由來搪塞過去。

  怎麽其他人不說話了?平時勸朕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的時候不是很能說嗎?看著底下一群人眼觀鼻鼻觀心,竟然無人打斷那位滔滔不絕的迂腐臣子,皇帝內心忿忿。

  一眼掃過去,看見秦宣一副神遊天外的悠閑表情,皇帝立刻點名:“秦卿家,你有何看法?”

  聽到點名,秦宣結束神遊,出列道:“陛下說得極是。”

  皇帝額頭青筋一跳,說得極是?什麽東西極是?朕說這樣不近人情,你說這話說得極是?

  這個秦宣,果然就是故意來氣朕的吧?

  皇帝不再搭理他,轉而看向魏太師。

  魏太師身為老狐狸,哪能看不出皇帝根本不想放人。

  要換他做決定,就幹脆不放人,晉王能怎麽樣?

  偏偏皇帝還特別在意聲名,在意百姓說他不近人情,還非要找個台階下。太師一直沒開口摻和,就是他也沒什麽特別好的辦法,根本不想當這個台階。

  此時見皇帝都使眼色了,他也隻好站出來:“此去幽州路遠,一來一回,時間甚久,路途艱難,晉王一子二女,均是身體孱弱,恐怕母親還沒見到,自己就先病倒了。”

  這借口乍一聽還算可以,但仔細想想,身體孱弱?當初一道聖旨把人召進京的時候怎麽不想著路途甚遠身體孱弱呢?

  但皇帝環顧群臣,似乎也沒人有更好的台階了,隻能暫且順著太師的台階下了:“愛卿所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