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作者:酒千觴      更新:2020-08-15 13:11      字數:2249
  次日

  酉時

  飛鴻樓一間靜室內, 秦宣與寧映寒兩人對坐。

  “江南那邊出了什麽問題?”寧映寒打破了沉默。

  “郡主為何有此一問?”從秦宣的神色裏,看不出他的情緒。

  “國公回來的太快了。”寧映寒執壺為秦宣滿上杯中瓊漿。

  秦宣看著她自然的動作,半晌才點點頭:“江南官場出了問題。”

  寧映寒抬眸看他, 似在等他繼續說下去。

  秦宣閉了閉眼:“江南一眾官員屍位素餐,江南發水本是小事,卻被他們拖成了驚動朝廷的水患。我回京後, 已經上了折子彈劾他們, 但……”

  “但奏折被留中不發?”寧映寒接話。

  秦宣看她一眼, 神色未明:“你猜得不錯。”

  寧映寒輕歎口氣:“那國公有何打算呢?”

  “郡主還是這般聰敏,”秦宣卻未回答她這個問題,“能否請郡主回答本公一個問題?”

  寧映寒垂眸:“國公請問吧。”

  “你和蘇俊之到底是怎麽回事?”

  他這般單刀直入, 倒讓寧映寒微怔了下:“國公以為呢?”

  “最初我以為你是故意作態麻痹帝王,但我很快否決了這個想法。沒有人能作態作得那麽徹底,徹底得就像換了個人一樣。”他的最後一句話刻意加重了語氣。

  寧映寒不知他是否已經猜到了什麽。

  “以你的才智,就算刻意自汙, 也不可能讓事情發展成這個樣子,”秦宣又道,“別用為了感情昏頭這個理由搪塞我, 寧映寒, 你的理智一向淩駕於感情之上。”

  你果然了解我,寧映寒苦笑。

  秦宣見她沉默,突然又開口道:“我曾經請人給你除魔。”

  寧映寒頗有幾分哭笑不得:“你和燕楓翎應該很聊得來。”

  “我當時實在是沒有別的法子了……”

  他這句話莫名透出幾分不易察覺的脆弱, 這是寧映寒從未在他身上看到過的。

  她的心軟了軟,閉了閉眼:“國公,願意聽一個故事嗎?”

  寧映寒講完發生的一切,沉默在這一方靜室裏持續了很久。

  “我說的這些,謝雨薇姑娘可以為我作證。”寧映寒道。

  “不需要, 我信你。”

  輕飄飄的六個字,卻讓寧映寒發自心底笑了出來:“秦宣,你還是這般……”

  話未盡,但秦宣懂她的意思。

  “映寒,委屈你了。”秦宣一瞬間就想清楚了她目前的處境。

  寧映寒眼眶微紅,再也沒人能像你一樣,一句話讓我笑,一句話讓我哭。

  “我真希望你能早點告訴我。”秦宣突然道,“映寒,我們成婚吧。”

  寧映寒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句弄得怔了一下,她語氣溫柔:“阿宣,謝謝你,但我不能。”

  “如果是因為那些流言的話,我不會在意別人怎麽談論我。”

  “我知道,但不能因為你不在意,我就能心安理得。”

  “映寒,你不能讓我看著你孤身作戰。”

  寧映寒一聲歎息:“我真希望,你沒遇見過我。”

  國公府的小世子,一路順風順水地長大,霽月光風、高貴清朗,卻因為她沾染了那些俗世的情感。

  她這話說得有些殘忍,秦宣卻笑了:“錯過了你,讓我到哪兒找你這樣的人呢?”

  他見過形形色色的女子,卻隻對寧映寒動了心,說是巧合,其實是未嚐不是必然。

  兩人本都是人中翹楚,一旦在人群中相遇,被彼此吸引,似乎也是順理成章。

  “嫁給我吧,”秦宣勸道,“讓我來保護你。我知道你不需要別人的保護,但……”

  “阿宣,你有你的堅持,我也有我的。”

  “而你總能說服我。”秦宣最終露出個無奈的笑意。

  “那是因為你肯讓著我。”寧映寒笑得調皮。

  “需要我幫忙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秦宣不再堅持。

  “好。”

  兩人相視一笑,隔閡盡釋,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們兩人一向有這種默契,話不需說盡,一個眼神對方就能懂。

  “對了,我也有個問題想問你。”寧映寒也一直有一個疑惑在心中盤桓。

  她卷起衣袖,露出手臂上那顆守宮砂,忽略了秦宣眼神裏微微的詫異:“那個靈魂毫無自保之力,離開寧府後,若不是有人暗中護她,她如何保得住清白之身?”

  “確實是我,”秦宣頷首,“我派人盯了一段時間,一半是保護,一半也是觀察。”

  “謝謝你。”

  “客氣什麽。”

  “江南之事,你打算如何處理?”寧映寒又問道。

  “陛下既然不打算整治江南官場,我做什麽,都是於事無補,”提到此事,秦宣蹙眉,“隻是可憐了那些無辜的百姓,這次水患,我能嚇住那些官員,讓他們盡心補救,下次呢,下下次呢?他們早晚會因為陛下的態度而有恃無恐。”

  “江南可是陛下的錢袋子,這任江南知府每年交上來的歲貢比上一任的多了近一倍,”寧映寒嘲諷,“至於這多出來的歲貢從哪裏壓榨出來的,陛下哪裏會在意呢?”

  “我還是要試試,”秦宣歎氣,“一道折子留中不發,我就再上一道。我知道希望渺茫,但總要盡力一試。”

  “國公忠君愛民。”寧映寒隨口讚了一句,她難免為朝中像秦宣這般的臣子感到無奈。

  “愛民我受了,忠君嘛……”秦宣沒再說下去,事實上,他們這些世家,幾乎都猜得到當今陛下當年登基必然是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

  隻是天家兄弟相爭一向如此,成王敗寇,誰也不會把這些事拿到明麵上來說罷了。

  至於私下裏,有沒有人想過,當初登基的是晉王該當如何,就無人知曉了。

  晉王是中宮皇後之子,自小就被當做儲君培養。

  眼見這個儲君被教養的聰慧又不失仁義,當年朝中有多少人對他寄予厚望,就有多少人對今上登基暗含失望。

  尤其今上捧文臣、貶武將,導致朝中文武臣子矛盾日漸增大,不知多少人懷念當年交遊甚廣,能與文臣論韜略,與武將試弓馬的晉王。

  “接下來,可能還有的忙,”秦宣起身,用折扇輕輕敲了寧映寒頭頂一記,“我得先走了,記得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