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臨陣磨刀的吳雪妃(PS:有話要講)
作者:劍沉黃海      更新:2020-02-29 19:15      字數:2647
  李想隻參加了一天軍訓,第二天沒再出現,這讓許多專程來看他的人大失所望。

  雖然開學才一天,但李想已經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報名時的人山人海,食堂吃飯時少女們的熱情,軍訓時的“個人演唱會”,每一個話題都讓人豔羨,讓人討論許久。

  大一新生軍訓方陣分了許多塊,操場隻是其中之一,那些昨晚沒有聽到李想唱歌的方陣懊悔不已,好不容易說服教官第二天晚上去操場參加集體活動,結果被告知李想已經走了……

  回到蜜芽娛樂的李想投入到了總決賽的緊張訓練中,和他一起訓練的還有吳雪妃。

  自從三強賽結束後,吳雪妃就感覺壓力山大,這和總決賽的規則有關。

  總決賽將分成四輪比拚。

  第一輪是三強選手和出道賽道的星推官合唱,也就是李想將和吳雪妃合唱,許子同和袁暢舉合唱,鄭與時和侯建坤合唱。

  第一輪演唱結束後,第二輪和第三輪是三位選手依次上台演唱。

  前三輪結束後,根據每一輪選手得到的票數,綜合下來,票數最少的那位被淘汰,留下前兩名繼續第四輪pk。

  第四輪pk前,前三輪的成績清零,一局定勝負,第四輪得票高者獲得總冠軍。

  四輪中每一輪都至關重要,馬虎不得。吳雪妃自知自己的唱功水平,尤其是十萬人演唱會上,現場直播,她唱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李想的成績,不由壓力山大。

  吳雪妃參加《今日之星》就不是定位歌手,而是從演員、形象、台風等方麵給選手把關,所以在唱功方麵,明顯差於侯建坤和袁暢舉。

  為了不給李想拖後腿,吳雪妃這幾天推掉了所有商業活動,專心練習,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李想從林業大學回來後,一直和吳雪妃一起合練,他們演唱的歌曲叫《我隻喜歡你》,是一首老歌。

  “妃妃姐,休息一下吧。”

  以往都是吳雪妃督促李想練習,現在形勢急轉,變成了李想督促吳雪妃休息。

  吳雪妃席地而坐,坐在李想身邊,有些感慨地說:“短短兩個月,你已經成長了這麽多,唱歌方麵我已經落在你後麵了。”

  李想笑道:“我唱的再好,妃妃姐也是我的老師,一直都不會變。”

  華夏娛樂圈雖然不像鄰國過分看重輩分,但是依然忽視不得。李想可以說是吳雪妃帶出道的,這份情誼將永在。將來正式進入娛樂圈,外人也會這麽看他,就像一個人的出身,他的演藝生涯都將和吳雪妃掛鉤。

  吳雪妃有些得意,第一次參加音樂選秀就帶出了李想這麽出色的學生,情不自禁搖頭晃腦,少女心態顯露無疑。

  “後麵三輪演唱的歌曲確定了嗎?”吳雪妃關心地問。

  “選定了,已經交給了劉導,明天我就要到現場去彩排,妃妃姐也一起去吧。”

  “我能去嗎?”吳雪妃當然想去,她想率先聽一聽李想的新歌,李想的新歌總是那麽好聽。

  “要不然我現場唱給你聽?”

  “等等,我去倒兩杯冰咖啡來。”

  她起身離開,展現優美的身材曲線,李想說道:“再拿兩個抱枕來。”

  李想和吳雪妃有煩惱,另外兩組,許子同和鄭與時同樣有各自的煩惱。

  鄭與時的煩惱是選歌。

  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他的歌已經不多了,存貨漸空,剩下的幾首無法讓他滿意。

  一個人的才華不是無盡的。鄭與時從10歲開始寫歌,寫了12年,參加一次《今日之星》就要被挖空。參加比賽之前他自信滿滿,然而對手一個比一個強勁,讓他不得不全力以赴,每場比賽都不敢藏拙,沒看擁有百萬粉絲的人氣主播呂少衍就是因為比賽中藏拙慘遭淘汰嗎。

  但帶來的後果是,到了最關鍵的總決賽,鄭與時發現他沒有歌了,準確說是沒有好歌了,沒有讓他滿意的歌!

  這讓他抓狂!這幾天苦思冥想,想要靈感乍現,寫出一首或者兩首好歌,但他高估了自己。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首好歌何嚐不是如此。

  “李想呢?他一定也和我一樣煩惱吧?”鄭與時不止一次這樣想,但心裏打鼓,不敢確定。

  好在合唱環節他占優。他的星推官是侯建坤,侯建坤可是獨掌魔音賽道,唱功了得,是三位星推官中毫無疑問的第一。

  鄭與時的打算是,盡可能在第一輪合唱環節拉開差距,占據優勢。

  許子同的煩惱同樣如此,他自稱為比賽準備了30多首原創歌曲,但是過往幾輪的比賽已經證明,他的原創歌曲水平參差不齊,好幾次被對手幹翻。

  時間一天天流逝,在9月6日《今日之星》總決賽之前,李想要在5日上午參加文學院組織的青年座談會,與新上任的白蘇副院長見麵座談。

  李想已經記起了白蘇,就是在《青年文摘》座談會上最後出現的那位老者!

  當時白蘇給那一期的《青年文摘》寫開卷語,恰好出現在編輯部,所以臨時被雜誌社請到了座談會上,和青年作家們隨意聊了兩句才離開。

  當時李想坐在人群中,遠遠看了他兩眼,沒有任何的交談,所以印象不深。

  昨天他收到了編輯部郵寄來的《青年文摘》,翻到裏麵的開卷語,白蘇兩個字一下映入眼簾,讓他想起來。

  5日上午九點,李想在家收拾背包,把《青年文摘》放進了包裏,想了想,把剛寫好的一篇中篇小說也放進了背包裏,再把擋在他跟前的李竇竇小朋友拎開,和她以及師師拜拜,在竇竇瞎嚷嚷要他出門長眼睛的“親切囑咐”聲中,從家裏去了學校。

  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林業大學文學院行政樓的一間階梯教室裏,十點鍾開始。李想到時剛好九點半,教室裏已經有十來個年輕人,有男有女。

  他一進門,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李想?”

  “是李想來啦。”

  “你好啊李想。”

  ……

  李想不認識他們,但是他們認識李想,紛紛和他友善地打招呼,也有質疑的。

  “李想唱歌的來這裏幹嘛?會寫作嗎?”

  李想環顧這間教室,上下8排,每排20個座位,可以容納160號人。他和大家揮揮手,從教室的另外一邊門出去,外麵是一小片草地,學校的大湖就在邊上,湖水清澈,涼風陣陣,讓人神清氣爽。

  ps:先歎氣三聲,一首涼涼送給自己。昨晚看到成績不好,都不敢再看,也沒心思碼字,早早睡了,結果晚上幾次醒來,失眠了。本書到目前均訂1000出頭,真厲害啊,唐糖的那一千粉絲全部來了,謝你們啦,成績雖然慘淡,但為了你們這1000鐵杆粉絲,我會繼續寫下去的。隻是很想問問,那兩千多投資者上哪裏去了?不要再養啦,還有將近兩萬的收藏,這收藏和訂閱的比例將近20:1,算是非常非常差的了。唐家三少說過網絡寫作看似沒有成本,但其實時間成本非常高昂,我白天上班,晚上吃飯和處理家務,怎麽也要八點才能坐在電腦前碼字,每天碼到12點,這還是推掉了一切應酬活動的前提下,工作之外的時間和全副精力都用在了寫書上,業餘生活單調乏味,但這是第二本簽約書,成績依然沒有起色,很打擊人噢。真的,誠懇的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