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TOP2永遠是TOP2(求訂閱)
作者:肥美的韭菜      更新:2021-02-20 07:04      字數:3299
  國獎答辯要求每位入選的學生必須邀請導師過來,博士、碩士加起來一共近三十人入選,因此不缺評審老師。

  當然肯定是有重複的,比如魏興思就有三個博士生、一個碩士生入選。

  另外,一些大課題組可能有六七個人入選,大老板親自過來,或者隻派一個小老板過來。

  事實上,每年有能力獲得國獎的課題組也就十幾個,導師是副教授、講師的課題組基本沒戲。

  倒不是瞧不起講師、副教授,而是客觀上他們和普通教授的科研資源差距非常大,和“青千”、“傑青”、“長江”就更沒法比了。

  科研領域,不燒錢,沒經費,基本上很難有成果產出。

  比如材料係能發a、nc級別期刊的課題組,導師全部都是教授,副教授和講師的課題組想發一篇普通一區都夠嗆。

  在國內,想好好走科研這條路,常規的做法就是博士畢業或者本科畢業,先出國搞幾篇好文章,能拿一篇s或者《自然》大子刊最好,然後回國拿個“帽子”,自己獨立起來成立一個課題組,慢慢的發展,至少在起步階段,一百萬以上的啟動資金還是能拿到的。

  而如果一直待在國內的話,就算混上了講師、副教授,普通青椒學者的啟動資金可能也就十萬,小幾十萬,然後申請一個四年八十萬的麵上項目都費勁,可能隻能申請一些省級的項目,一二十萬的那種,真的會非常的艱難。

  除非博士期間的老板非常nb,是頂尖“長江”或院士級別的,不愁經費的那種,可以掛靠在大老板手下蹭經費用。

  不過,這樣的話,自己身上也會被打上大老板的印記,很難獨立,隻能等大老板退居二線才有機會上位。

  這一等可能就是十幾年……

  當然,這是對大多數普通科研工作者來說的,如果自己非常的強,有實力發s或者《自然》大子刊,那完全可以翅膀硬了就自立門戶。

  至於這樣做會不會和原先大老板結仇,那就看原先大老板夠不夠豁達了,反正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嘛。

  在科研圈,有成績怎麽都好說,就算在國內因為種種原因發展受到限製,也可以跑出國去混嘛。

  許秋、陳婉清、吳菲菲他們坐下的位置比較靠近402房間的門,可以看到對門401的動向。

  臨近十二點,負責答辯評審的老師們陸陸續續的過來了,有一些熟麵孔:魏興思夾著一個公文包,周數學捧著一個內部帶有點點紅色的玻璃保溫杯。

  其他的老師許秋雖然不那麽熟,但基本也都上過他們的課,能叫得出對方的名字,比如輔導員鮑偉的大老板楊振華、穆雪的導師穆正川、孫一凡的導師萬有聲。

  本科時的輔導員於強沒有過來,畢竟於強是副教授,手下的學生進不了國獎答辯也非常的正常。

  高翔老師開始叫號:“1號同學,1號同學。”

  許秋和吳菲菲轉頭鼓勵道:“學姐加油。”

  陳婉清輕輕點頭,舉起號碼牌:“1號,在的。”

  隨後,學姐離開座位,跟著高翔的指引,進入401房間。

  每個人在抽簽拿到自己的號碼後,號碼就直接留在了自己手中,高翔老師並沒有統計誰是多少號,理論上同學們可以互相更換號碼。

  學姐本來想和許秋換一下的,後來轉念一想,躲避反而會更加煎熬,於是便直接上了。

  許秋掃視了一圈其他同學,有的在互相聊天,商業互吹,有的帶著筆記本電腦,看著演講ppt口中念念有詞,還有的在閉目養神,神遊天外。

  許秋也取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打開《焦耳》綜述的草稿文件,一邊撰寫文章,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吳菲菲閑聊。

  兩人開始還在討論陳婉清獲獎的幾率,聊到後麵話題就轉換到“對二維鈣鈦礦的看法”上。

  許秋侃侃而談:“可以試一試疊層,現在的二維鈣鈦礦的光吸收相較於三維鈣鈦礦發生了藍移,禁帶寬度變大,對長波長的紅光和近紅外光的吸收能力變差,可以和近紅外有機光伏材料,比如iei-4f等結合……”

  雖然許秋暫時不打算涉足鈣鈦礦領域,但平常組會上耳濡目染之間,對鈣鈦礦這個領域也有著不少的了解,提些建議還是輕輕鬆鬆的。

  這時,開門聲傳來,陳婉清從401房間出來。

  許秋看了下時間,隻過去了四分半鍾,進度還是比較快的。

  不過,當學姐想返回402的時候,卻被高翔老師攔下了,並被告知已經完成答辯的學生不能返回。

  陳婉清便向許秋和吳菲菲點點頭,又晃了晃手機,示意“微信上聊”,然後直接向材一走去。

  吳菲菲:“怎麽樣?”

  陳婉清:“答辯評審有十多位老師,我講完ppt後,他們就問了一下我對有機光伏這個領域的看法,有沒有應用價值,主要的難點在哪裏,本來我還以為他們會提問實驗細節的,結果沒有問,白準備了。”

  吳菲菲:“正常,又不是博士畢業答辯。”

  吳菲菲:“對了,下麵的魏興思什麽反應。”

  陳婉清:“沒什麽太多反應,全程都沒說話,可能是避嫌吧。”

  陳婉清:“我已經回216了,你們加油哈。”

  之後,許秋和吳菲菲又討論了一些關於二維鈣鈦礦新想法的細節。

  許秋表示:“製備疊層器件當然是最適合的,但是難度比較高,初期也可以試一試非疊層的結構,比如直接在鈣鈦礦有效層的上麵,再直接旋塗一層有機的有效層試試看,反正有機用的溶劑氯苯、氯仿是無法溶解下麵的鈣鈦礦材料的,如果發現性能提高了再想辦法去解釋實驗現象。”

  “另外,就算有機材料不能作為有效層,作為傳輸層也是有機會的,比如用itic等材料取代傳統用於鈣鈦礦領域的pcb、c-60傳輸層,這個肯定還沒有人試驗過,隻要器件性能略有提高,就可以水一篇小文章嘛,以鈣鈦礦現在的熱度,可能一篇小文章也是弱一區的級別。”

  吳菲菲把許秋的想法輸入到手機的備忘錄裏,然後說道;“我等回去以後讓於婭、嚴虎她們幫忙試一試。”

  高翔一個個叫號,終於輪到了吳菲菲。

  離開402,吳菲菲走路的姿勢很優雅。

  進入401,吳菲菲推門的動作很瀟灑。

  離開401,吳菲菲臉上的笑容很開心。

  時間繼續流逝,房間裏的人越來越少。

  國獎答辯進度還是蠻快的,說是每個人五分鍾,其實四分鍾左右就都出來了。

  許秋注意力集中,雙手舞動,把腦海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輸入到電腦中。

  這時,許秋的身旁傳來了響動,他抬頭一看,發現是穆雪走了過來,手上捧著銀白色輕薄的水果筆記本電腦。

  穆雪笑著指了指許秋身旁的座位,見許秋沒有拒絕,便坐了下來,然後主動問道:“許秋,之前那兩個是你們課題組的學姐嗎?”

  “嗯,她們是博三和碩博連讀博二的。”許秋隨口回應道,按下ctrl+s保存文件,又點了下x,關閉了草稿文件。

  在外麵辦公的時候,為了防止未發表的工作不被泄露出去,許秋一般不會讓別人看到他寫的內容。

  這也是他平常喜歡坐在角落的一個原因,有遮擋物會比較安全。

  雖然這篇是綜述,泄密了問題也不大,但他還是下意識的執行了保密操作。

  穆雪問道:“許秋,你多少號。”

  許秋說道:“14號,你呢?”

  穆雪攤開手中的號碼紙:“巧了,我13號,剛好在你前麵。”

  “是挺巧哈。”許秋回應了一句,然後拋出了一直以來的疑問:“話說,穆雪你清北大學的本科生,怎麽……”

  穆雪笑著說道:“你是說我怎麽不留在清北大學讀研是吧?”

  許秋點了點頭,穆雪解釋道:“穆正川是我叔叔,博士生是不能以直係親屬作為導師的,不過叔叔是可以的。而當時高考的時候,我的分數達到了清北大學錄取分數線,因此本科就去了清北大學。”

  許秋不解:“既然穆正川是你的叔叔,怎麽本科不在魔都綜合大學這邊呢,跑來跑去的很麻煩吧?”

  穆雪繼續解釋道:“當時我也是想直接留在魔都綜合大學的,畢竟我中學就是魔都綜合大學附中嘛,但我叔叔說魔都綜合大學和清北大學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他說國內的2永遠是2,沒有爭議,而具體第三到第五名的排名一直都有爭議,原因就是前兩名和第三到第五名之間的差距非常大,是t0和t05的差異,差了半個檔次。

  “他認為我在清北大學那邊讀本科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還有更多的機會出國交流。”

  許秋點點頭,隨口問道:“像魔都綜合大學附中,每年去清北大學的學生多嗎?”

  穆雪想了想,說道:“我們那一屆一共有20個去清北的,人數上在魔都排第三名,排第一的是華二附中,我記得大概有48個,魔都中學也有40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