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綜述計劃書
作者:肥美的韭菜      更新:2020-11-10 18:26      字數:4367
  在許秋撰寫綜述計劃書的同時,他還幫陳婉清改了一遍她的文章,並補充了文章缺失的摘要部分。

  學姐的文章如她所願,投了ael。

  魏老師沒有對所投期刊的選擇多加幹涉,許秋倒是覺得她的工作可以投更好一些的期刊,或許是她怕投不中,改來改去太麻煩吧。

  手上的工作結束後,陳婉清閑了下來,暫時無事可做。

  現在距離春節放假時日不多,展開新的實驗計劃也不合適。

  於是,她和魏老師請示了一下,便去幫許秋一起完成非富勒烯綜述的計劃書。

  對於這篇綜述,她也是抱著和他類似的想法,試圖從中找到之後研究的方向。

  此時,她的心中雖然仍有所搖擺,但還是更加傾向於挑戰自我,在博士期間發一篇大文章的。

  許秋對她的加入自然是沒有意見,多一個人多一分力。

  況且學姐在文獻、理論總結方麵上的實力他還是認可的,她能過來定然是一大助力。

  至於韓嘉瑩那邊,他前段時間幫她的文章起了個頭後,便交待她慢慢的把文章磨出來,真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再來找他。

  學妹很乖巧,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努力鑽研,較少來找他,倒是節省了他很多的精力。

  這樣也好,許秋如果插手過多的話,反而不利於她的成長,而且文章的最終歸屬也是個問題。

  ……

  剛和魏老師把綜述這事確定下來,陳婉清便忙不迭的找許秋商量:

  “學弟,這篇綜述計劃書,我們怎麽分工呢?”

  許秋心中早有打算,如果兩個人提前分好工,各寫各的部分,最後再整合的話,由於兩人的寫作思路不同,大概率會有很多分歧之處,到頭來不少地方可能都要重寫。

  於是,他不假思索道:“我來主筆,然後給你派發任務,每次寫一小部分文本,等你完成之後,我再把你寫的文本加入正文之中,這樣的話,遇到什麽問題也好及時處理,你覺得怎麽樣?”

  “唔……”陳婉清低頭沉吟了一聲,說道:“我本來的想法是把工作等分為兩部分,各自完成後再進行拚接,不過你這種方法看起來更加可行,隻是這樣對你的要求會比較高,你能應付的過來嗎。”

  “沒問題,”許秋自信滿滿道:“我前幾天做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大概的行文結構我已經構建出來了。”

  “那便好。”陳婉清笑道:“不知給我安排的首個任務是什麽呢?”

  “引言部分吧,”許秋指著電腦上ord文檔中的文字,說道:“我大致羅列了一下,主要包括‘有機光伏領域的發展曆程’、‘非富勒烯受體的發展曆程’、‘非富勒烯受體的優缺點’、‘這篇綜述的主要內容以及與其他同類型綜述文章的差異之處’、‘非富勒烯受體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展望’。”這是他從其他人撰寫的綜述中總結出來的模板,然後將其套用到了非富勒烯體係中。

  頓了頓,許秋繼續道:“暫時我就想到了這五個部分,如果學姐在寫的過程中有了新思路,也可以靈活的增加一些段落,如果發現有些部分不好寫,也可以先空著,等寫完後我們再一起討論,怎麽樣?”

  “好,沒問題。”陳婉清點頭同意。

  她大致判斷了一番引言部分許秋提供的行文思路,屬於中規中矩的類型。

  這種寫作方法,正是比較適合她們兩個萌新,如果是領域裏的大佬,行文天馬行空一些也無所謂。

  敲定好初步分工事宜後,許秋把最新的文獻ord和ppt整理版本,給學姐拷貝了一份。

  兩人的合作,正式開始。

  ……

  許秋將引言部分,也就是正文第一部分打包給學姐後,他主要負責後麵的部分。

  雖然是計劃書,不用詳細的展開描述,但每一部分大體上要講什麽內容,還是要言明的。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材料的分類”,許秋將之前總結時對非富勒烯材料的分類直接拿來用。

  一共四個大類,包括pdi衍生物、a-d-a類、聚合物受體n2200類和其他。

  對於每一大類,還需要進一步細分。

  比如現有的pdi衍生物中,包括側鏈修飾型pdi,修飾的位置有原位、灣位、氮原子位,修飾的側鏈包括烷基、芳香基、烷氧基等等,還包括pdi二聚體,有扭轉型二聚體、橋連接型二聚體等等。

  將所有的材料分類歸納總結之後,在第二部分的結尾處,還要列一張大表格,名為“現有非富勒烯體係的光電性能總結”。

  這張大表格裏麵,涵蓋了所有近期發表的非富勒烯體係采用的給體材料名稱、受體材料名稱,太陽能電池器件的短路電流密度、開路電壓、填充因子、光電轉換效率,以及引用的參考文獻編號。

  這部分的工作量不小,但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主要考驗細心和耐心,對應的材料名稱不能寫錯,數據要準確,參考文獻不能引用錯誤,也不能有遺漏。

  ……

  三天後,許秋完成了第二部分,進入第三部分的撰寫工作,主題為“影響非富勒烯體係器件性能的核心因素”。

  他打算從三個具體方向進行分析,包括光吸收性能、電荷輸運以及薄膜顯微形貌。

  這其實是類比傳統富勒烯體係的分析方法,許秋沒有多改,直接沿用過來了。

  沒辦法,他現在還沒有獨立提出一套理論的能力,直接套用前人的工作思路是最簡單且行而有效的方法。

  這一部分開始還沒多久,陳婉清便帶著她寫好的引言部分,來找許秋交差。

  “引言部分我基本寫好了,我在‘有機光伏領域的發展曆程’和‘非富勒烯受體的發展曆程’兩者之間增加了一段關於‘富勒烯衍生物優缺點’的介紹用來過渡。”陳婉清頓了頓,具體解釋道:

  “優點之處因為眾所周知,比如優異的電子傳輸性能等,我就一筆帶過了,重點講了一下它的缺點,包括幾乎不吸收可見光、分子結構單一、難以調節能級結構、在空氣條件下的熱不穩定性等等。”

  “嗯,可以,這樣確實比較有邏輯性,上下文銜接的更加順暢。”許秋讚同道:“正是由於富勒烯的一係列問題,所以我們才要發展非富勒烯嘛。”

  其實,做有機光伏領域的行內人,包括許秋都懂,你說了一堆富勒烯的缺點,但它有效率高這一個優點,就把所有缺點都掩蓋了,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研究非富勒烯這個領域,去強行挑戰困難模式的。

  但現在他在寫非富勒烯的綜述,給非富勒烯材料唱讚歌,就必須這樣寫。

  而學姐這種避重就輕的敘事手段,在科研論文中也並不少見。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目前有機領域人們報道的光電轉換效率,都是一個器件呈現出來的最高數值。

  為什麽要報道最高數值呢,因為人們都知道大部分富勒烯體係下,測得的這個數值很難維持下去,隨著測試的時間延長,十分鍾、一小時或是一天,很快就會逐漸衰減。

  衰減05都算好的了,有的器件甚至能衰減1-3,最高效率8的器件,持續光照後變成5了,這要是報道5的效率,連文章可能都發表不出去。

  相關研究表明,產生這樣的原因,可能與富勒烯在光照條件下形成了二聚體,破壞了原有電池器件的纖維形貌導致的。

  隻是在大部分非機理研究性質的文獻,也就是側重材料設計、合成的文獻中很少會提及這一點。

  “還有其他改動嗎?”許秋問道。

  “改動倒是沒有,總體就按照你之前的思路寫了,不過‘綜述主要內容’這一部分需要你來補充。”陳婉清道。

  “好的,這部分交給我。”許秋直接答應,接著又問道:“我比較關心展望那部分,你是怎麽寫的?”

  “這部分我還沒寫,我覺得可以放在最後,先寫正文的展望部分,然後再回過頭補充引言部分的,到時候可以再一起討論一下。”陳婉清道。

  “嗯。”許秋點點頭,這算是意料之中的答案。

  “那我們繼續分下工吧,第三部分我負責‘光吸收性能’部分,你來負責‘電荷輸運’以及‘薄膜顯微形貌"這兩部分,怎麽樣?”

  “好呀。”陳婉清欣然同意。

  這樣分配下來,兩人的工作量相當,因為引言部分她還給許秋留了個尾巴。

  ……

  又是三天後,許秋負責的部分已經完成,但學姐還沒有完成。

  他便先行進入第四部分,也就是“總結與展望”部分,既包括對當下領域內存在主要問題的總結,也包括對未來領域關鍵研究方向的展望。

  提出當下存在的問題相對容易一些,直接參照其他人發表的論文即可。

  都是些老生常談的問題,非富勒烯領域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光電轉換效率低下,次級問題是受體材料種類相對較少。

  後者很難進行討論,前者還可以具體展開,進一步拓展至pdi衍生物結晶性過強、a-d-a小分子的電荷輸運能力較弱、n2200聚合物體係共混薄膜形貌較差等等問題,而且還可以和第三部分的內容進行呼應。

  總之,可以說的內容不少。

  挑毛病嘛,到哪裏都簡單。

  畢竟是科研領域,而非工業應用領域,都是有大毛病存在的,不然還搞什麽科研,這個領域早就工業化上市賺錢了。

  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非富勒烯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麽,也就是“展望”,那就是一個難題了。

  甚至可以說是整篇綜述計劃書裏最難寫的地方,其他地方可以引用其他人的工作內容,但在這裏必須要亮出作者的觀點。

  事實上,展望部分中提出的,也隻是問題的解決思路,準確的說是猜想性質的解決思路。

  當然,這也很正常。

  如果已經知道問題怎麽解決,還寫什麽展望,直接就動手操作,整理實驗數據,發表論文了。

  不過,也不能亂寫一通,還是要有合理性的,不然可說服不了挑剔的編輯和審稿人。

  在撰寫計劃書的過程中,許秋同樣顛覆了他一直以來對綜述文章的印象。

  之前他在看別人綜述的時候,感覺綜述嘛,不過就是把其他研究者們近期的工作總結一下,分分類就好了。

  而實際上,除了對其他人工作的總結,更加重要的是要提出研究者個人的觀點。

  這不僅僅體現在展望部分,在將來的要寫的正式綜述的正文部分也是一樣的。

  比如,涉及到其他研究者的兩篇工作,pdi分子的結構類似,一篇在灣位有四個取代基,另一篇在原位有同樣的四個取代基,但前者的光電性能更佳。

  他在總結的時候,可以客觀的說明實驗現象,“這個體係下,取代基位置在灣位的性能更佳”,但這樣的描述隻能打個及格分。

  顯然,在這裏如果搭配一句對產生這樣現象原因的猜想,諸如“這個體係下,原位取代基由於高位阻,會阻礙給體受體之間的電荷輸運,導致器件性能降低”,就會給文章加分不少。

  他也理解了為什麽綜述文章,編輯通常喜歡選擇約稿某一領域的大佬。

  因為大佬在寫綜述的時候,可以把自身的觀點、看法與客觀的描述部分融合在一起,給他人以啟發。

  這也是許秋目前的短板所在,他入行還不到一年,終究是欠缺了一些積累。

  對此他倒是很看的開,科研領域是一個長期的戰線,講究厚積薄發,隻要方向沒錯,遲早可以一鳴驚人。

  至於吳菲菲發表ees綜述,算是特例,那時候鈣鈦礦這個領域剛剛興起,魏老師是國內最早研究鈣鈦礦的一批人。

  她的處女作雖然發表在上,但是到現在被引次數已經上百,在那時她也算是鈣鈦礦領域的翹楚,在計劃書中裏提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概念,能夠約稿到一篇材料頂刊ees也不足為奇。

  隻是,她這種成功事例,別人很難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