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課題組第六人
作者:肥美的韭菜      更新:2020-10-20 16:05      字數:2317
  其實,以韓嘉瑩目前的情況,出國讀研是更好的選擇。

  畢竟,從客觀的科研環境上來看,國外的科研資源更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就。

  如果一心為國,等學成之後再回國便是了。

  從她本人的條件來看,她現在大二,留給她的準備時間還很富餘;

  而且她的英語也不錯,雅思托福考個高分不難,沒有語言方麵的壓力;

  此外家境殷實,她就算申請不到全獎也可以自費留學,學費無非幾十萬一年。

  隻是,如果她選擇出國的話,那就意味著許秋好不容易培養成熟的工具人要跑路了。

  “長期投資”的收益率直線下降。

  該不該告訴她呢?

  許秋糾結了一會兒,決定還是坦誠一些。

  “你有考慮過出國讀研嗎,我覺得從方方麵麵來看,出國留學對你來說是個更好的選擇。”

  說完這句話,他感覺心中暢快了許多,有些話,還是不吐不快。

  韓嘉瑩很快搖搖頭,說道:

  “我暫時沒有考慮過出國,主要是不想離家太遠。”

  不錯,投資對象不會跑路,還可以再加大些投資力度。

  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兒女離家太遠,尤其是女兒。

  “師兄,你想啥呢?”見他好久不說話,韓嘉瑩問道。

  “噢,剛才走神了,”許秋道:

  “你如果是打算在國內發展的話,可以考慮在本校繼續攻讀博士,不管是直博,還是碩博連讀,性價比都很高。”

  “我也是這樣想的。”韓嘉瑩點點頭道。

  遊船時間不長,隻有半個小時左右,船隻就是先沿著浦江開一段,然後再折返回原處。

  當然,這個時間和路線有關,長一點的路線,時長也能達到一小時,就是票價也會貴些。

  航程結束後,船隻緩緩停靠在遊船碼頭邊。

  兩人下船,一同打車返回學校。

  在寢室樓下,韓嘉瑩脫下許秋的外套,歸還給他,說道:

  “謝謝師兄,我先回去啦,拜拜。”

  “拜拜。”

  許秋穿上尚有餘溫的外套,目送學妹走入宿舍樓後,也轉身返回寢室。

  ……

  在船上吹了會兒冷風,為了防止感冒,許秋決定先去浴室洗個熱水澡驅驅寒。

  今天也算是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韓嘉瑩,沒想到她還是個小富婆。

  魔都綜合大學裏,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還是比較多的,不過大多數都很低調。

  比如組裏的田晴學姐,魔都土著,家裏有三套房,據說家裏還有其他產業,資產怎麽說也有幾千萬。

  室友陶焱,也是魔都人,是個低調的富二代,平常出行都是騎著電動車,穿戴也很普通。

  直到某次他請許秋和任斌吃飯,是五百一位的海鮮自助餐。

  在許秋二人在一番詢問後,才得知寢室中居然藏了一個陶焱這樣的土豪。

  除了周邊的熟人外,材料係裏和許秋同級的,還有一個同學,據說家裏住著大別墅,還有直升機,家中資產上億。

  不過她是材料物理專業的,許秋和她交集不多,並不是很熟。

  其實,名校裏富家子弟多,也很正常。

  能考上清北大學、魔都綜合大學、魔都交大這些學校的,家庭背景大多不差。

  這就是馬太效應,從概率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坐擁的社會資源越多,他的後代能留住的社會資源也就越多。

  富不過三代的例子當然也有,不過也隻是特例罷了。

  就像許秋,雖說他出自高考弱省,五線小城市。

  是差了些,但橫向對比,家庭條件也並不算差。

  父母都是高中畢業,做著小生意,從小對他的教育非常上心,牛奶、水果、補習班都沒斷過。

  在同齡人中,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了。

  那麽,寒門能出貴子嗎?

  能。

  但概率真的很小。

  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隻會越來越難。

  ……

  周日,實驗室。

  許秋繼續碼字,寫論文。

  這一周,他看起來一直在寫文章,其實根本沒有寫幾個字,加起來也就兩段話。

  因為前兩天生產實習,然後是審稿,接著又是指導學妹做實驗,中間還幫忙跑了一趟財務處,每天都有各種事情要忙。

  好在,今天韓嘉瑩被陳婉清拉走,幫她做器件去了,他終於可以安心的碼字了。

  在接近五點的時候,魏老師照例來實驗室視察,詢問道:

  “許秋,這周實驗有什麽進展嗎?”

  他沒有實驗數據,不過可以匯報學妹的結果:

  “韓嘉瑩做了p2t、p3t、p5t的器件,其中p3t效率最高好呀,我看她平常來的次數挺多的,是不是這學期課不多,”魏老師道:

  “你讓她周一上午有空的話,來參加組會吧,把結果在組會上匯報一下。”

  “好的。”許秋點頭回應。

  這樣看來,韓嘉瑩已經得到了魏老師的認可,成為課題組的第六名正式成員。

  這也是組內的潛規則,能參加組會的,就表明這個人已經被魏老師正式接納。

  ……

  晚飯後。

  “韓嘉瑩,魏老師讓你明天參加組會,匯報一下這周實驗結果。”許秋道。

  “啊,組會報告怎麽做呢?”韓嘉瑩道。

  “就和平常課程上做報告準備的ppt類似,隻是魏老師比較看重格式,”許秋道:

  “我把組會ppt模板給你一份,你可以參照著做,做完給我看看。”

  “好的。”

  陳婉清坐在他們兩人旁邊,感觸良多。

  她在下午和韓嘉瑩做實驗的時候,得知了韓嘉瑩器件的效率已經達到6,馬上就能發文章了。

  想想她當初,博士生身份入學,在組裏做了一年,什麽成果都沒有。

  現在,先是許秋,後是韓嘉瑩,剛來沒多久,成果就出來了。

  新人的天賦都這麽強,崛起的速度也太快了。

  其實,之前她也是有意把韓嘉瑩推給許秋,讓他來帶的。

  因為,如果她不延畢的話,再過一年多,就要博士畢業走人了。

  之後組裏做有機領域的,主要是許秋和韓嘉瑩兩人。

  如果兩人建立一層師徒關係的話,在做實驗過程中的矛盾就會減少許多。

  而一個和諧的研究氛圍,能夠極大的增加工作的效率。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不想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