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完美落幕
作者:肥美的韭菜      更新:2020-10-13 16:03      字數:2434
  周二上午,許秋來到雙子樓西輔樓的八樓,準備項目結題答辯。

  雙子樓,是學校的地標建築,有33層,分為兩棟主樓和兩棟輔樓,是行政、教學兩用樓。

  像是材料係的係辦就在雙子樓的東主樓內。

  上午的結題報告一共有五場,許秋排在第四位。

  每個項目都有一名或以上的指導老師,項目結題的評審嘉賓,就由每個項目的導師擔任,一共五名。

  這個項目的總資助金額是1萬塊,算是校級第二大的項目,它麵向的是全校所有專業的學生。

  如果項目無法結題,就收不到2000塊的酬金尾款,而且兩年內不能再申請同類型的項目。

  當然,學校通常不會為難課題組和學生,隻要不是差的太過離譜或者直接不參與答辯,就不會卡著項目不讓結題。

  除了這個1萬塊的項目,還有資助金額2-3萬塊的,因為金額較多,所以要求也稍高些。

  這兩種項目都是每年一次申請,時長是一年。

  此外,還有一個材料係內部的,隻有5000塊,這個就比較水了。

  不過水也正常,5000塊,扣掉酬金,項目經費就隻有兩千了。

  隻用兩千塊,就想做一套完整的實驗,幾乎不可能,大概率需要課題組自墊經費。

  這個的話,一年有申請兩次機會,韓嘉瑩十一月份打算申請的就是它,項目時長也是一年。

  ……

  進入報告會現場,許秋隨意找個位置坐下,四處打量。

  有一個主持人,在調試投影設備。

  看樣子像是本科生,應該是學生會之類的,主要做學生工作的,或者是助管之類的。

  上午的五場報告,隻有許秋一個是材料係的。

  另外的四個,據他了解,其中有兩個是化學係的,一個高分子係的,還有一個是通信科學與工程係的。

  現場有十幾個學生,除了演講者外,其他人不知道是自願過來旁聽的,還是被自願過來的。

  有些學生還帶著紙筆,看樣子還蠻認真的。

  因為許秋是提前二十分鍾來的,導師還沒到齊,還需要再等待一會兒。

  沒過多久,魏老師夾了個公文包,走了進來。

  他先是朝許秋點頭示意,然後走到評審席。

  巧的是,魏老師在這裏碰到了熟人,是他的朋友孫正。

  他坐下後,兩人就聊了起來。

  難怪許秋剛剛覺得那位老師很眼熟,之前他在魏老師的辦公室內,與之有過一麵之緣。

  據陳婉清說,孫正也是從國外回來的,但比魏老師晚一年回國,選擇了化學係。

  而且,他不像魏老師是特聘教授,他是那種“六年為期,非升即走”的教職,壓力非常大。

  沒辦法,畢竟是魔都綜合大學的化學係,能留下來的都是精英。

  據nes提供的世界材料學科排名,魔都綜合大學排在世界第三。

  其中排第一、第二的分別是麻省理工和南洋理工。

  明眼人都知道這排名的有很大的水分。

  魔都綜合大學的材料係因此也被戲稱為“世界第三,魔都第八”。

  主要原因是,他們在排名的時候,把學校中的化學係、高分子係、材料係等理工科放在了一起,作為材料學科來評價了。

  畢竟,魔都綜合大學的化學係還是很強的,有幾位院士大佬坐鎮,在國內也是能排在前幾的。

  早些年,材料係就是從化學係分出來的,後來高分子係又從材料係中分離出來。

  這三個係,其實也算是同根同源。

  據說是涉及到學派之間的鬥爭,不過許秋隻是一個萌新,對此也不是很了解。

  ……

  報告會正式開始。

  化學係、高分子係的兩名報告者,演講的內容他還是能聽懂的。

  大致上就是合成了一種材料,做了一堆表征,有什麽好處,還麵臨什麽問題。

  不過,他們的演講水平一般。

  一個比較磕巴,講講停停的,另一個則講起來語速非常快,像是過分緊張導致的。

  反觀許秋,他現在一點都不緊張。

  關於這一點,他還是比較感謝魏老師的,強製他每周組會做報告。

  現在,這種報告會,對他來說都算是小場麵,而且又是自己親手做的工作,連講稿都不用準備。

  繼續聽報告,第三位是通信專業的。

  他的報告就比較難懂了,各種專業術語,什麽協議之類的,沒有基礎知識很難理解。

  感覺他有點像是亂入進來的,估計當初安排報告的時候,打算做一個理工科專場。

  最後發現差了一個位置,就把他強行塞了進來。

  這位通信學生講完後,主持人向評審席問道:

  “諸位老師,有什麽問題嗎?”

  然而,無人應答,氣氛非常尷尬。

  最後,還是他的導師起頭,率先提了個問題。

  魏興思、孫正等其他老師,也跟著象征性的提了幾個小問題。

  前麵的幾位報告者聽下來後,眾人的興致也不高。

  他們都隻講述他們做了什麽,並沒有論文、專利之類的成果。

  畢竟本科生嘛,要求也不能太高。

  在本科就想發sci二區以上的文章,還是有非常大難度的。

  不然,這樣的事件也不會上新聞報道。

  本科就能發的sci的,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背景很好,父母學曆高。

  孩子在大一、甚至高中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往科研方向發展的,做好了未來規劃。

  ……

  終於,輪到了許秋。

  他深吸一口氣,走到台前,說道:

  “我是來自材料係大四的學生,許秋,指導老師是魏興思教授,項目主題是……”

  “這個工作現在已經發表在《大分子》期刊上,接下來,我講具體展開介紹……”

  台下,孫正和魏興思小聲交流:

  “你這學生厲害啊,大四就發文章了。”

  “那可不,”魏老師道:

  “而且,我們組剛剛投了一篇a,他是一作,比我組裏做有機的博士都厲害。”

  “這麽強,你可以啊,收了這麽好的學生,”孫正歎了口氣,道:

  “哪像我一樣,好生源都被其他人搶了。”

  “你們化學係,一年能招三個碩士,還有什麽不滿足的,”魏老師道:

  “哪像我們,老師多學生少,一年隻能招一個。”

  “但是壓力也大啊,六年考核期,不僅要文章數量夠,還要和另外三個人pk,四進二,勝利的才能留校。”孫正道。

  魏老師也不知怎麽回,隻好鼓勵道:“加油吧。”

  許秋並不知道台下的事情。

  他在台上滔滔不絕,狀態非常好。

  演講完成後,掌聲響起。

  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