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封賞
作者:秋風月冷      更新:2020-04-09 14:41      字數:3299
  揚州戰事圓滿結束,朱由崧破天荒上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早朝,各路大臣,參與此戰的將領都站到了朝堂上,等候皇上封賞。

  朱由崧雖然已進入了皇極殿,但因封賞人員較多,他與幾名太監相商,皇極殿處於休會散議狀態,或者說茶館模式。

  由於張雲凡的出色表現已有各種版本流入京城,被各京官所獲知,凡是與他較為親近的人都來與他親近,由衷表達了敬意。

  雖然史可法在俘虜處理上與張雲凡相左,但這事一碼歸一碼,在揚州之戰的功績上他極力主推張雲凡。

  即便是與張雲凡不太對付的馬士英、阮大铖之流也忍不住對張雲凡說了幾句讚美之詞。

  至於韓讚周,則對張雲凡有所疚意,當日張雲凡執意去救援揚州,他也是極力阻止的,可事實上張雲凡是正確的,如果沒有他的堅持,此刻的南京已麵臨建奴兵鋒。

  張雲凡也表示理解,這隻是二人立場不同,並非刻意為難。

  朱由崧經過一番裁定,名單終於擬好,朝會正式開始。

  “諸位愛卿,揚州之戰我大明將士用命,最終大獲全勝,斬獲無數,今日朕要對有功之士進行論功行賞,諸位可有議異?”

  今日朝事就是為議這個而來,滿朝文武自然不會整麽蛾子。

  “臣等無異議!”

  “那便開始吧!”朱由崧把聖旨交到韓讚禮手上,韓讚禮那公鴨嗓子徐徐朗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揚州大戰將士用命,萬眾一心,斬敵無數,彰顯我大明虎威,令建奴蠻夷不敢南侵,此等大功不可不賞。”

  “督師史可法,率揚州將士共防城池,以堅城破頑敵,此為大功,敕封一品國公,賜鐵券丹書,賞銀五百兩。”

  “謝皇上!”史可法拜謝。

  對史可法的封賞,眾人的表情有點古怪,一品國公和鐵券丹書那都是好東西,以史可法現有的地位也隻有這種東西可以封賞了。可是突然冒出五百兩銀的算什麽鬼,這點賞錢配得上他的身份?

  唯一一個解釋,國庫空虛,已經到了無銀可賞的地步了。

  “兵部侍郎梁雲構,領王師二萬,於危急中救下揚州城,其功不可沒,敕封梁侍郎為兵部右尚書,正二品郡侯,賞銀三百兩!”

  “謝皇上!”梁雲構高聲從朝臣中出列,跪地拜謝。

  與之交好的同僚紛紛向他祝賀,大肆讚美,梁雲構喜氣洋洋,一一向他們回禮。

  “魯王、定王都護城有功,敕封為親王,賞銀五百兩。”

  “黃得功救援有功,敕封正二品驃騎將軍,賞銀二百兩!”

  接下來陸續有人受封和受賞,雖然銀子的獎勵一個比一個少,但官職都是實打實的授予,連剛剛歸降的李本深也拿到了個實權職務。

  那就是於揚州設立揚州衛,任其為揚州衛指揮使,也就是說揚州府的軍事力量將集中到李本深的手上,再次與建奴作戰的話將以他為主。

  有意思的是,這揚州城劉良佐死活都在爭,到死都沒有爭上,李本深什麽都沒爭,偏偏掉進了他的懷裏。

  更加有意思的是張煌言,在對抗叛軍上了不少力,張雲凡不在,他就代表著定王的力量,可是朱由崧對他的封賞是任揚州衛僉事,充當李本深的助手。

  這種狗血的騷操作也隻有朱由崧才幹得出來,換稍為明智一點的主至少不會把這主次問題給顛倒過來。

  至於張萬祺無賞,原因是他過於年幼,哪怕是王子不到十五歲也是不能封王封爵的,這個可以理解。

  這份聖旨上的名單很長,阿貓阿狗都有了封賞,基本是授於虛職為主,及極少量的錢銀補償,這也是當今朝廷的窮迫所至,大家都沒有異議。

  然而長長的名單念完,誰都安排上了,唯獨沒有張雲凡這個名字。

  待眾人回味過來,都是議論紛紛,大惑不解。

  最終史可法站出來詢問:“皇上,這份封賞為何少了張雲凡大人?”

  朱慈烺也連忙跟進:“皇上英明,張長史的事相信皇上也已聽說了,若非有他以奇謀算計叛軍,更是誅殺了多鐸,揚州之戰恐沒有這麽多結束,請皇上一視同仁!”

  朱由崧一臉錯愕的樣子:“張雲凡他立功了,朕怎麽不知道?”

  轉頭問韓讚禮:“韓公公,你可知道?”

  韓讚禮搖頭:“小奴也不知!”

  梁雲構站出列,高聲道:“皇上,臣有事啟奏!”

  “梁愛卿奏來!”

  “臣要告發張雲凡欺君之罪!”

  朱由崧好似早已經過彩排,一點也不意外:“此話怎講?”

  “臣率領王師及時趕到揚州,擊敗叛軍,救民於水火。微臣之功,亦是皇上之功,然此人不知感激,反而對微臣惡語攻擊,說什麽此戰最大的功勞是他張雲凡,可不是我梁雲構,王師都是無用的廢夫,打仗不行搶功第一雲雲,他對臣下不敬也沒什麽,可臣下代表的皇上啊!”

  韓讚禮亦向朱由崧稟報:“皇上,小奴剛剛聽說,這張雲凡將本欲歸依朝廷的劉良佐總兵坑殺,此等爛用私刑的行為令人發指!”

  朱由崧聽了二人之言,臉沉了下去:“大膽張雲凡,你如此品行還想要封賞?”

  張雲凡抱著膀子,冷笑以對:“皇上,我似乎從沒有說過要什麽封賞!”

  朱由崧道:“張雲凡雖然在揚州戰事上有些許功勞,但擅自誅殺叛將,誣蔑朝中大臣,功過相抵,不再另行封賞。”

  “等一下,功過相抵我沒意見,殺死叛將我也沒話說,但誣蔑朝中大臣這事咱要好好說道說道!”

  張雲凡走到梁雲構麵前:“梁大人,據你所言,你在此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甚至直接扭轉了揚州戰事的危機,是不是?”

  梁雲構鼻子裏冷哼一聲,冒出一團白氣:“那還用說,若非是本官及時領二萬王師出現,揚州之危誰能解?”

  張雲凡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哦,照你這麽說,那麽史大人、魯王殿下、黃得功總兵,還有揚州城內上萬鄉勇義舉都隻是個擺設?”

  梁雲構為之一窒,但想到自己的是代表朱由崧的王師,又硬氣起來:“他們自然也有功,但相比王師,總歸遜色了一些!”

  梁雲構這話一出,滿朝大臣議論紛紛,都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看著此人。

  見過無恥,卻從沒見過這麽無恥的。

  至於史可法鼻子都氣歪了。

  “既然梁大人口口聲聲王師,那麽我想再冒昧問一下,你的王師殺了多少叛軍,多少叛將?莫非多鐸和孔有德的死也與你有關?”

  梁雲構一甩長袖:“當時隻知領軍殺敵,誰能記得這種亂七八糟的事情。此事揚州百姓都銘記在心,這便足夠了!”

  張雲凡嗬嗬一笑:“這種事怎麽會是亂七八糟的事?既然你說到了揚州百姓,剛好來了幾位百姓想上達天聽,汪家兄弟,你們自己來說吧!”

  汪成海汪成風兩兄弟走上前來,向朱由崧行禮:“草民參見皇上!”

  “你們是何人?”

  “草民汪成海,草民汪成風,皆是揚州商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崧欠了欠身,不耐煩道:“你們一介草民,何必非要見朕?”

  汪成海道:“揚州大捷,力挫建奴威風,我城中百姓感激官軍用命,故經過多方求證,獲得了一份各部將士的戰功詳表,請求皇上過目,用以載入史冊!”

  朱由崧擺擺手:“不必上呈,念吧!”

  “遵命!”兩兄弟互望了一眼,你一句我一句念起來:

  “定王帳下護衛隊,殺敵四萬二千餘人,誅殺敵將八十五人,其中張雲凡大人誅殺了建奴統帥多鐸,叛將劉澤清,張萬祺誅殺漢八旗叛軍大將軍孔有德。”

  “揚州守軍殲敵三萬二千餘人,誅殺敵將五十八人。”

  “魯王義軍殲敵六千餘人,誅敵將二十五人。”

  “黃得功總兵殲敵五千餘眾,誅敵將十八人。”

  “城內義軍殲敵兩千餘眾,誅敵將八人。”

  聲音到此嘎然而止。

  朱由崧不覺詫異:“叛軍有十萬,是不是剩下一萬餘人皆由梁雲構的京營大軍所滅?”

  兩兄弟相互看了眼,最後汪成風道:“叛軍大潰之後,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剩下的一萬三千人不是逃遁便是降卒,並非梁大人所滅!也就是說梁大人的二萬京營大軍並無擊殺一敵!”

  這個事實張雲凡等人當然知道,但滿朝文武可不知詳情,一時間再度陷入熱議。

  朱由崧臉色鐵青,喝問梁雲構:“梁尚書,這到底怎麽回事?你不是說此戰你是首功,怎麽寸功未立?”

  梁雲構慌了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當時戰事正急,微臣當時一心隻想馳援,並未留意身邊將士動向,誰能想到他們連一賊未殺,這這,微臣也很無奈啊!”

  梁雲構的話真是搞笑之極,多名大臣強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這無疑也打了朱由崧的臉麵,朱由崧輕描淡寫地擺擺手:“擺了,諸將士爭相用命,梁大人一時晚了半步沒能殺敵也不能怪他,此事就不要再提了。今日朝事已畢,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