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弘光帝的陰謀
作者:秋風月冷      更新:2020-03-11 07:26      字數:2786
  錢謙益一番“有理有據”地說明令在朝大臣麵有喜色,附合者眾,反之對張雲凡露出譏諷之色。

  “四位將軍都是名將之後,帳下將士皆為精銳之士,堪比虎賁,他多鐸不過擁兵十萬,何足懼也?”

  “數月前清國與我大明多有使者往來,攝政王多爾袞多次表示願與我共分天下。堂堂攝政王爺怎麽可能學市井小人行徑,言而無信?”

  “就算退一步說,江北四鎮難敵清軍,皆為敗退,那至少也要僵持一年的戰事,這一年時間內我們再將京師打造得銅城鐵壁,號召天下義軍勤王這有何難?”

  “這從九品小吏不過是婦人之見,理他作啥?”

  “我大明的敵人應該是那些泥腿子,今日闖賊已經歸天,大順賊苟延殘喘,我大明哪來那麽多危矣?”

  高位之上的朱由崧微微欠了欠屁股,似乎放了個屁,旋即對張雲凡和顏悅色道:“張典儀,你有什麽大道理請盡快講出來,沒必要有所顧忌,恕你無罪!”

  他這是算定張雲凡要吃癟,張雲凡吃癟就是朱慈烺出醜。

  “皇上!”張雲凡突然一聲大喝,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大臣嚇了一跳,不由閉了嘴。

  “皇上,在下並不知道四位總兵之才,不敢妄斷。”張雲凡心道,我能說這四人酒囊飯袋,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不出一個月組織起的防線紛崩離析,死的死,降的降。最搞笑的那個高傑,在自家地盤上暴虐殺戮,搶掠百姓,和土匪無疑,但最終結果是建奴還沒打過來,他被許定國這個叛徒給暗殺了。相比來說還是黃得功好一點,堅持到了南京城破後,但死得也慘,不是被建奴打死,而是被投降派劉良佐一箭射殺。

  別看多鐸隻是帶了十萬軍隊出征,但是這裏有個幾何模式,建奴到一地會招降一批明軍,這降兵往往會被編入作戰第一梯隊,此消彼長,幾何式反差,明軍那點點道行馬上會雪崩下來。

  就像吳三桂、尚可喜之流投降之後就成了建奴的忠實鷹犬,滿世界追殺自己袍澤。咬人可痛了。

  張雲凡繼續道:“但是在下知道建奴多為狼虎之師,他們從關外打入過來,攻城拔寨勢如破竹,一城一地鮮有滯留一月以上。而我大明的軍隊又是如何,戰具不修,兵將懈怠,隻要建奴一打過來不是望風而逃就是開城投降,雖然會有一部人忠勇之士與城地共存亡,但他們孤立無援,回天無力!你們真的以為僅憑四鎮總兵可以替大明守住最後的防線,不出什麽岔子?”

  一名大臣喝斥道:“你一個小吏能懂什麽,還不退下去?”

  張雲凡冷冷道:“這位是阮大铖大人吧,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正因為像你這樣昏聵之輩太多,大明才鬧到這番地步!”

  “你一介小吏,如此張猖,成何體統?”錢謙益再次發難?

  “錢大人,這點在下可以承認,反正小吏一枚無所謂,倒是大人身為堂堂禮部大員,最懂得禮義廉恥,以花甲之齡娶了秦淮名妓,這裏麵莫非有國之精髓?”

  “你……”錢謙益老眼外翻,差點暈死過去。

  朝中大臣皆對張雲凡口誅筆伐,出現了朱由崧期待的一幕。

  然而朱由崧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從九品小吏巧舌如簧,有招接招,有矢放矢,無所畏忌,而他又偏偏知道所有人的忌諱和短板,反擊得酣暢淋漓,體無完膚。

  最終朱由崧惱羞成怒:“定王,你看看你家中惡犬,逮誰咬誰,你怎麽不加管束?”

  朱慈烺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剛剛還是靠著群臣的相助才順順利利坐正了定王的位置,這時候正確地處事方法是與百官交好,籠絡人心,這樣在今後的朝中不僅能站穩腳跟,還能培養私力。

  最不濟也該和和稀泥,兩頭都不得罪。

  別說十六歲的少年應該不懂事兒,生於帝皇家的人,他們在為人處事方麵遠比普通人家成熟得多。

  然而朱慈烺卻是衝張雲凡點點頭,向朱由崧回道:“皇上,張典儀雖然言詞犀利,但並非胡攪蠻纏,建奴之害遠勝闖賊大順賊,若不以足夠地重視,大明危亡近在旦夕之間。小王讚成張典儀和韓守備之言。此外張典儀一路護送小王兄妹前來,情如手足,請皇上勿以惡語相加!”

  噝!

  大殿之上響起一個個倒吸涼氣的聲音,群臣麵麵相覷。

  如果說張雲凡不過一介草根,沒亂分寸胡亂說話也就算了,你堂堂朱家子弟,也這麽不分親疏遠近胡亂幫襯是何道理?

  “皇上,小人也覺得張典儀所言非虛,懇求皇上重整軍備,警惕建奴之害!”張煌言也站了出來。

  這上百號大臣之中並不是沒有明白人,終於也有人站出來聲援,零零落落差不多十幾位之多。

  這一百多號文武隻有十幾人看清時事,張雲凡感覺很悲哀。

  明末時期的朝廷班子就是鍋亂粥,人性很複雜,主要表現為東林黨和閹黨之爭,你要說東林黨是好人麽,他們胡亂抨擊朝政,表麵清廉,假清高,暗中收刮民脂民膏藏汙納垢,城破的時候投降者如流,錢謙諡就是代表。你要說閹黨壞麽,太監之中忠勇之士也不在少數,像王承恩陪崇偵煤山上吊,韓讚周報恩寺自殺成仁。

  這十幾號人也不定全是看清形勢來著,很可能是衝著韓讚周和定王麵子來著。

  看到這麽多人表達了這個聲音,朱由崧最終還是妥協了一下,表示增加軍備,籌備兵馬糧草雲雲。

  韓讚周謝恩而退,臨走向張雲凡抱拳以示感謝。

  朝會上到這裏也差不多了,群臣都打著哈欠想回家行閨房之樂了,然而平時總是草草結束的朱由崧今日有點反常,遲遲不宣布退散。

  因為他有鬱結,心氣難平。

  簡單來說是讓朱慈烺一夥給氣的。

  朱由崧遲遲不下朝,別人猜不透原因,但有個人懂。

  那就是韓讚禮。

  就這大眾廣庭之上,韓讚禮直接走向上方龍座,與朱由崧耳語起來,看得眾大臣一怒,“閹黨”之聲此起彼伏。

  但是上麵二人根本不在乎。

  韓讚禮私語完畢,朱由崧眼前一亮,衝朱慈烺一笑,這一笑笑出了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感覺。

  “定王,聽你所言,你的護衛十分了得,一路而來過關斬將,殺了不少賊民,剛好衢縣境內有一夥白頭賊,擾民日久,為禍一方,讓朕十分頭痛,朕委你一個任務,將這支賊民剿了,替君分憂如何?”

  聽朱由崧說出“白頭賊”三字,眾臣都是諱莫如深的神情,有人想打算說點什麽,但被身旁的官員一把拉住。

  朱慈烺詫異,沉思不語。

  “定王,有何顧慮?”

  “這白頭軍有多少人眾?軍備如何?”

  “不多不多,也就百員賊眾!”

  百人勢力卻讓十幾人的護衛隊去剿滅,朱由崧的報複雜還真不強烈啊?

  朱慈烺麵有難色:“剿賊之事地方官府豈不更為合適?”

  朱由崧冷笑起來:“定王,看來你也就是兒戲之人,剛才還是憂國憂民之態,現在讓你去剿幾個毛賊就推三阻四,令人費解。身為宗族弟子理當替朕分憂,你連這點小事都不願應下,朕如何讓眾臣效命?當然你也可以拒領皇命,隻是日後朝議不要胡亂言語,免得空談誤國,退朝!”

  “且慢!”

  朱由崧即要離坐,張雲凡大聲而起:“下官願意討賊!”

  “張護衛,你可要想清楚了?”朱慈烺大急。

  “王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

  “那就這麽定了,明日你就出征,若討賊不利,移交大理寺,退朝!”朱由崧迫不及待離開龍椅,踩著小碎步向後宮而去。

  那副快活的心情就差比劃一個剪刀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