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 161 章
作者:蓬萊客      更新:2020-08-14 08:48      字數:6407
  劉建稱帝定都大同之後,這幾年,為防備李穆的北伐,將雁門作為防守的第一道關口。雁門之北、大同之南的渾源州,是為第二道防線,那裏亦繕甲勒兵,屯糧秣馬。

  按照他原本的計劃,此次是和慕容替合兵雁門,將李穆消滅第一道關口。不料,慕容替的兵馬還在路上,半夜時分,李穆便如神兵天降,出現在了城關之前。

  匈奴滿營之人,上從劉建,下到兵卒,對此毫無防備。劉建雖匆匆趕來指揮應對,但為時已晚。從睡夢中被驚醒的匈奴兵匆忙趕赴城關,勉力對抗著來自敵人的一波接一波的淩厲攻勢之時,營房的方向,又起了衝天的火光。

  僅存的意誌,隨了這一把大火,徹底燒散。

  大勢已去。劉建知再死守雁門,不定就要全軍覆沒於此。如今隻能退而求其次了,放棄雁門,北退到渾源州,改在那裏和慕容替匯合,再圖對戰。

  天明時分,那場燃燒了將近半夜的熊熊烈火,終於熄滅。

  李穆的戰袍之上,覆滿了血戰留下的痕跡。他帶著身後的將士穿過城關之時,匈奴人的血,還在不斷地從他肩頭甲片的縫隙裏,一滴滴地流淌而下。

  城關之內,大片的連營化為了焦土,滿目的斷壁殘垣之上,不斷地冒出陣陣青煙。沿著通往西涼國都大同的路上,到處都是匈奴人逃跑時遺落的靴履和兵器,屍體橫七豎八、堆疊如丘,濃烈的血腥的味道,隨風四處飄散,充斥這每一個角落,也表明了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夜,在這個地方,曾發生過一場何等慘烈的戰事。

  數日之後,劉建終於逃到了渾源,喘息未定便整理殘兵,又召齊了原本駐留在此的剩餘軍隊,在亂嶺關一帶排兵布陣,一邊防備李穆的二次進攻,一邊焦急地等待著北燕軍隊的到來。

  據他此前收到的消息,就在李穆突襲雁門的那日,慕容替的軍隊已是開到了紫荊關一帶。在他收到自己緊急發送的消息之後,改道來此,按照路程估算,最多三四日內,必定能到。

  整整一天,探子宛如走馬燈,不停地出入於劉建的帥營。帶來的消息,卻讓他暴跳如雷。

  李穆的軍隊已經追了上來,離渾源不過百餘裏路,最遲,一兩天內,必定開到。

  而等待中的北燕軍隊,卻遲遲不見人影。

  慕容替分明已是過了紫荊關,於昨日抵達黑石嶺,距離此地,也不過一兩日的路程了,不知為何,卻突然停在了那裏,再沒有前行一步。

  “咣——”的一聲,一隻鏨金銅壺被重重地砸在地上,當場扁了下去,壺中的酒液,潑了一地。

  天氣已經轉為寒冷,帳中也沒有燃起取暖用的火爐,劉建卻赤著上身,渾身熱汗騰騰,一雙眼睛被酒水刺激得通紅,不停地走來走去。發出的憤怒吼叫之聲,連帳外頭的士兵,都聽得清清楚楚。

  “李穆就要追來了,他竟然不來了?”

  周圍站滿了他的部將和下屬,無一人膽敢說話。

  詛咒和謾罵,從他的嘴裏不停地冒了出來。

  就在片刻之前,在他等得望眼欲穿之時,傳來了一個最新的消息。

  慕容替獲悉,當年他以為已經死去的慕容西還活著,不但活著,還和逃走的鮮卑貴族暗中勾結在了一起,極有可能,要趁這個機會卷土重來,蓄謀作亂。

  慕容替的整個計劃,至此被徹底被打亂了。

  數日之前,在他獲悉李穆已經於自己抵達之前便拿下了雁門,匈奴人被迫退守到渾源一帶的消息時,他便仿佛再次嗅到了一絲不祥的氣息。

  而隨之而來的關於慕容西的這個消息,更是叫他倍感不安。

  為了這一仗,他幾乎動用了自己手下全部能夠調用的人馬了,莫說慕容氏的龍興祖地龍城,即便是國都燕郡,如今也是後方空虛。

  倘若自己的那個叔父真的還活著,如此一個機會,送到了他的麵前,他又豈會放過?

  以慕容替的推斷,慕容西選擇的複仇方式,極有可能是趁自己不在,後方空虛,出麵占據。

  他不會和自己進行正麵的較量。至少目前不會。就算有賀樓氏等部族的支持,那些人勢單力薄,根本無法和自己擁有的軍隊相抗衡。

  對於慕容替來說,抉擇不算艱難。

  日日夜夜,他雖然無時不刻地渴望著擊敗並殺死那個名叫李穆的南朝人,但他更清楚,一旦失去了後方,自己便真的將會徹底失去複仇的機會——沒有了後方的穩定支撐,他靠什麽去控製這支如今還能被他抓攏起來聽他指揮的龐大軍隊?

  他不能冒這個險,哪怕這種可能性很小。

  慕容替的決定,得到了那些隨軍的鮮卑將領的默認。

  他唯一被問過的一句話,便是關於慕容喆。

  發問的是隨軍為將的一個慕容氏的宗族。

  慕容替眺望著身後那個自己原本要去的方向,腦海裏,浮現出了許多年前,在他還保持著身為王子當有的尊貴的那個時候,冰天雪地裏,他出於一時的憐憫,給她偷偷遞去食物之時,她投向自己的那感激無比的目光。

  可是到了最後,就連這個對自己最忠誠的妹妹,她也背叛了自己

  慕容替沉默了片刻,淡淡地道:“公主機敏善變,必能保全自己。”

  當天晚上,慕容替便下令,全軍連夜拔營東歸,火速返回燕郡。

  在此莫名停留了一個白天的鮮卑士兵並不知道皇帝突然決定回去的原因。但不用再奔赴前方去和李穆的軍隊再次正麵交鋒,對於這個結果,幾乎所有的人都持了樂見的態度,也沒有人抱怨連夜上路的辛勞,當夜,軍隊便沿著來時的路,掉頭東歸。

  三天之後,慕容替再次回到了他曾西出的紫荊關。

  守著紫荊關的,是他的親信。過紫荊關,便是屬於大燕,亦是屬於他慕容替的土地了。

  接連三天的急行,士兵都已疲憊不堪,遠遠看到關樓就在前方,這才又恢複了些精神,盼著過關,今夜好早些得到休息。

  慕容替並不比士兵輕鬆多少。

  他被慕容西還活著,有卷土而來的消息衝擊得心神不寧,過去的這三天,幾乎就沒怎麽合眼過,到了此刻,雙眼已是熬得布滿了血絲。

  他急著想要將大軍帶回燕郡,以確保自己後方無虞,但也知士兵對這種日以繼夜,中間短暫休息的行軍方式已經開始顯露出不滿,見紫荊關將到,天色也不早,看起來一切如常,也未收到關於慕容西要對燕郡或是龍城不利的消息,略作考慮,便命人去叫開關門,擬在此安營一夜,明早繼續上路。

  關樓越來越近,暮色之中,關門緊閉,慕容替也看得一清二楚,城牆之上,竟不見一個守軍士兵的身影。

  他心知不對。這些日裏,那種一直揮之不去的不祥之感,再次朝他湧來。

  他立刻命身後的軍隊停下腳步,單獨派人靠近,前去叫門。叫了片刻,裏頭竟沒有半點回應,城樓之上,也依舊不見人現身。

  那種不祥之兆,愈發強烈。

  慕容替正要下令,命軍隊掉頭回轉,離開此地,就在這時,前方忽然傳來一陣鳴鼓之聲,隻見城樓之上,突然出現了一眾士兵的人影,沿著垛口一字排開,皆是鮮卑人的打扮,中間站出來一個身穿盔甲的人,身材魁梧,頭戴兜鍪,頂上一簇紅纓在風中舞動,遠遠看去,猶如一團鮮紅火苗,整個人看起來,威風凜凜。

  城關之下,無數道目光,齊齊望向那人,起先靜默了片刻,漸漸地,有人仿佛認了出來,卻又不敢置信,於是相互交頭接耳,起了一陣騷動。

  賀樓亦從城頭現身,立於慕容西的身畔,喊道:“勇士們!睜大你們的眼睛,看看清楚,城頭之上,我身邊這位,是為何人!”

  “他便是你們的天王陛下!他並沒有死!而是被奸人所害,用謊言蒙蔽了你們!”

  他的視線落向城樓之下騎於馬背之上的慕容替,猛地抬手,指了過去,厲聲道:“那個奸人,便是慕容替!你們如今口口聲聲稱之為陛下,他當年設用奸計,害了天王,所幸老天開眼,天王未曾被這奸人害死,如今又回來了!”

  一陣短暫的靜默過後,關樓之前,騷動更甚。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仿佛為了看得更清楚,前頭的士兵,紛紛朝前擠去。

  慕容西摘下頭上的兜鍪,讓眾人能更看清自己的模樣,雙目環視過一周,高聲說道:“你們沒有看錯,我慕容西沒死,今日回來!”

  “你們當中,有願意回來跟從我的,可入城門!跟了我,往後再沒有飛來橫財可發!但我會帶你們回龍城老家,在那裏,你們娶妻生子,安穩度日!”

  關樓下,鮮卑士兵的議論之聲,一下大了起來。

  他們這些人,起初投身行伍的目的,自然是衝著發財和女人來的。仗打了這麽多年,很多人漸漸也看得清楚了,不管他們效忠的頭領之人一開始給他們描述過如何誘人的將來,每戰,死的是他們這些低等的士兵,所得有限,而真正獲利最多的,是根本不用打仗的鮮卑貴族和軍銜比他們高的軍中將領。年長日久,很多人也會思念故土,希望能早日回去,過上安穩的日子。

  慕容西的話音落下,腳下的兩扇關門,便在眾人麵前慢慢開啟,最後完全打開。

  議論之聲,再次嗡嗡響起,突然,一個士兵從人群擠了出來,一邊朝著門洞跑去,一邊喊道:“我早就不想打仗了!我願效忠天王,隨天王一道回龍城!”

  慕容替一直坐在馬背之上,微微仰頭,出神般地望著城樓之上慕容西的身影,一動不動。

  他的一個親信見狀,厲聲斥責士兵叛逃,端起手中弓箭,瞄準前頭正往關門跑去的士兵的後背,正要放箭,城頭之上,嗚嗚地射來了一支力道淩厲的弓箭,迅若閃電,一下插入了他的胸膛,那人身體晃了一晃,坐立不穩,捂住胸口,從馬背上一頭栽落在地。

  “要隨我回龍城老家的,隻管進!不願跟從我,還要繼續替慕容替賣命的,我亦不勉強!但誰若膽敢阻止入內之人,下場便如此人!”

  慕容西的聲音回蕩在關樓之前,人立在城頭之上,看起來神威凜凜。

  前次洛陽一戰,慕容替威望墮折,士兵又來回疲於奔命,本就對慕容替有所不滿,事情突然發生如此變化,下麵段短暫靜默了片刻,很快,開始有人效仿那士兵,口中喊著慕容西從前的天王之號,爭相出列,向著樓關奔去。

  “天王有令,殺慕容替者,賞金萬兩,封千騎長!”

  伴著一陣急促的擂鼓之聲,從關門之內突然湧出了一支騎兵,慕容西親自帶隊,向著對麵的慕容替,疾馳著衝殺而去。

  許多的鮮卑士兵見狀,紛紛調轉矛頭,跟著慕容西,向慕容替所在的方位衝去。

  局麵很快便失控了。

  豎在慕容替身後的那麵大旗倒了下去,慕容替身上中箭,在一群親信的拚死護衛之下,掉頭撤退,朝著南麵的方向,奔逃而去。

  ……

  李穆北伐,勢不可擋,就在不久之前,於渾源州的亂嶺關徹底擊潰了西涼匈奴的主力,直搗大同,破西涼國都,劉建帶著最後僅剩的殘部,倉皇北逃,退出了關外,北方並州,至此,全部歸於李穆所治。

  不僅如此,在北方,鮮卑人的燕國,也發生了巨變。據說慕容西死而複生,現身複仇,紫荊關前,鮮卑底層士兵嘩變,慕容替下落不明,於亂軍中被殺,慕容西重新做了北燕的皇帝。

  北方局勢風雲變幻,消息很快也傳到了建康。

  但今日的建康城,再不複往昔了。榮康帶兵入建康之後,自封太師,以輔佐幼帝執政為名,入住建康宮,縱情聲色,為所欲為,又以資助軍費平定李穆叛亂為名,逼迫滿朝文武和宗室士族貢獻金銀玉貝,若被發現有欺瞞者,動輒打殺,人人猶如身處水深火熱,在恐懼的高壓之下,苟延殘喘。

  慕容替身死亂軍的消息傳到榮康耳中之時,正是半夜,皇宮裏卻依舊燈火輝煌,酒池肉林,榮康摟著衣衫不整的美人,正在縱情淫,樂,聽聞,愣了一愣,隨即仰天大笑,從席後一躍而起,興奮地來回走了幾圈。

  “太師,太後有請。”

  就在這時,一個宮人小心地入內,跪地說道。

  榮康目光閃爍,想了下,轉身往高雍容所居的宮殿而去。

  ……

  高雍容的麵上勻過一層厚厚的脂粉,妝容精致,但脂粉之色,也掩蓋不住她蒼白的麵色和浮腫的眼泡。

  她笑道:“已是深夜,還將太師請來,太師勿怪。”

  榮康眯著一雙醉眼,盯著高雍容看了片刻,笑道:“太後如此妙人,肯主動邀臣來此,臣怎舍得怪?不知太後深夜邀臣,所為何事?”

  高雍容含笑不語,坐在那裏,一動不動。

  榮康哈哈大笑,大步到了她的身邊,大喇喇地坐了下去,一臂摟她入懷,另手拿了置於案上的酒壺,往杯中倒酒,笑道:“太後早些想通,也就不必浪費如此多的時日了。臣榮康雖是個粗人,但定會用心服侍太後,定要叫太後滿意。臣先敬太後一杯。”

  高雍容接過榮康遞來的酒,一飲而盡,卻因飲得太快,一時嗆住了,俯身下去,埋頭咳嗽個不停。

  榮康“哎呦”了一聲,伸手拍她後背,說道:“是臣的罪過,害太後不適。太後切莫怪罪。”口中說著,那手已改為撫摸,肆無忌憚。

  高雍容仿佛絲毫沒有覺察,埋頭俯身,咳了好一陣子,才重新直起身子,將手裏的酒盞放回在桌上,自己端起酒壺,也往酒盞裏注滿酒,端了起來,待要送到榮康麵前,又放了下去,看了眼那幾個跟著榮康過來,此刻立在宮室門外的守衛,輕輕推開了榮康那雙放在自己身上的手。

  榮康會意,立刻命衛兵都退出去,不受召喚,不得入內。

  等衛兵一走,高雍容笑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何況太師輔佐陛下,勞苦功高,本宮也敬太師一杯。請太師勿推辭。”說話之時,情態嫵媚,自有一番動人之處。

  榮康大笑,連連道好,接過酒盞,送到嘴邊,待要喝下去,忽又停下,道:“臣若是喝了這一杯酒,太後將要如何獎賞臣?”

  高雍容眼波流轉,道:“太師想要如何,本宮便就如何。”

  哈哈笑聲中,榮康再次端起酒盞,在高雍容的注目之下,再次送到嘴邊,眼見就要張口喝下,忽又停住,將酒盞送回到高雍容的麵前,道:“太後對臣,臣心知肚明,一向是看不上眼的,今夜能得太後如此垂青,臣感激涕零,這杯酒,乃是太後親手為臣所斟,臣不敢自己獨飲,請太後也先飲一口,餘下臣再受恩,如何?”

  高雍容眼底掠過一道異色,卻不動聲色,又咳嗽了幾聲,搖頭推辭:“本宮不會飲酒,方才那一杯,險些咳死人,太師勿再為難了。”語氣之中,已是帶了幾分撒嬌的語氣。

  榮康笑嘻嘻地覷了她一眼,那杯酒卻依然不肯收回,定要高雍容和自己共飲,見她再三推辭,笑道:“太後不肯飲這杯中之酒,莫非太後知道,這酒水有異?”

  高雍容臉色微微一變,勉強笑道:“本宮不知太師此話何意?”

  榮康盯著她,麵上笑容陡然消失,放下了酒杯,冷冷地道:“你方才借著咳嗽,俯身下去,以為我沒看到麽?你往杯中彈了何物?”

  高雍容僵了片刻,突然直起身子,撲向放在了案上的那杯酒,揚手想要打翻在地,卻被榮康一掌給扇到了地上。

  榮康站了起來,盯著俯在地上的高雍容,冷笑道:“臣是粗人,但也知道惜命。太後賜的這杯酒,臣是萬萬不敢喝的。你自己不喝,那就換個人來喝!”說著,高聲命人去將小皇帝帶來。

  高雍容臉色驟然大變,厲聲道:“你敢!”

  宮人已奉命離去,高雍容追了上去,待要阻攔,卻又如何攔得住?沒片刻功夫,便看著自己的兒子被幾個如狼似虎的宮人給推了進來,緊緊地捂住嘴。

  榮康一聲令下,幾個宮人將他抓住,製止了他的掙紮,一人端起案上的酒,捏開他嘴,預備朝裏灌去。

  高雍容的臉色變得慘白一片,如同死人。

  就在方才,她借著咳嗽之機,將預先藏在指甲裏的毒藥,彈入了那隻自己喝完了酒的空杯之中。

  這藥毒性極烈,隻需一指甲蓋,隻要入腹,便七竅流血而死,任大羅神仙,也休想逃過。,

  她已和幾個親信大臣暗中商議妥當,隻等今夜榮康毒發身亡,他們便帶人入宮,將榮康布置在宮中的人一網打盡。

  她沒有想到,榮康這廝,看似是個混人,竟也有所防備。眼看那毒酒就要被灌入自己兒子的腹中,高雍容肝膽俱裂,尖叫一聲,連滾帶爬地撲了過去,緊緊地抓住了榮康的腿,不住地磕頭,淚流滿麵,祈求他能放過自己的兒子。

  榮康命人停下灌酒,道:“你和陛下,我隻要留一人就夠。你要救陛下,也好,你自己飲下此杯,他便能活。放心,等陛下向天下宣告將皇位禪讓於我,我會加以優待,留他性命。”

  高雍容仰頭望著榮康,僵住了。

  “快說,到底是你活,還是他活?”榮康獰笑著逼問。

  “阿娘——阿娘——”

  兒子還在宮人手中拚命掙紮,聲聲呼救,不斷地傳入她的耳中。

  高雍容整個人不住地發抖,汗水從她額頭滾滾而下。

  她張了張口,想說什麽,卻又說不出來。

  “你不死,那就是你兒子死!給我灌下去!”

  榮康厲聲喝道。

  宮人捏開小皇帝的嘴,將那酒水灌了進去。

  “啊——”

  高雍容尖叫了一聲,眼睛一閉,一下昏死過去,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