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 57 章
作者:蓬萊客      更新:2020-08-14 08:47      字數:5559
  晉江文學城歡迎您  李穆, 字敬臣,祖上曾為弘農郡守,因累世積功, 被封郡公。

  神州陸沉、大虞皇室南渡之時, 李氏祖上不願隨流南渡, 舉家遷回了祖籍所在的淮北盱眙。

  自皇室棄中原而南渡後,江北淮南一帶的南北交界之處, 便成為了雙方拉鋸傾軋的戰場, 盜匪橫行, 兵荒馬亂,但凡還有去路的邊民, 早已經逃離。

  李穆祖父歸鄉之後,建造塢堡,收容無處可去的流民,組建部曲,對抗著胡兵和盜匪的襲擾。勢力最大的時候,曾發展到部曲近萬。

  李穆祖上, 便如此一邊以一己之力,佑著一方安寧, 一邊盼著王師北上,光複中原。

  然而,在苦苦堅守了幾十年後, 期盼中的王師遲遲不見蹤影, 而隨著北方羯政權的建立, 李氏塢堡,終也孤掌難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敗落。

  二十多年前,李氏塢堡被攻破,李穆之父死於兵亂。李穆的母親,帶著當時十歲的李穆,隨了逃亡的流民過江,來到江左,在京口安家,開始了艱難度日。

  他十三歲便投軍,從一個最低級的伍長,逐漸晉升,最後成為了應天軍的核心人物。

  這十年間,他率軍三出江南,滅西蜀、南涼等北人政權,陸續收複了包括兗州在內的大半河南之地,將胡人驅至河北。

  北伐大業,可謂半成,他亦因此,名震天下。

  提起他的名字,胡人聞風退避,漢家無不仰望。

  兩年之前,時任兗州刺史、鎮軍大將軍的李穆去往淮北,預備他人生中第四次,也是計劃最大規模的一次北伐行動。世代刺於荊州的門閥許氏,趁機發動了叛亂。

  叛兵不久就攻占了建康。為避兵鋒,高洛神的姐夫,當時的太康帝被迫出走台城(注:特指東晉至南朝時期百官辦公和皇宮的所在地,位於國都建康城內,本文架空,借用)。驚憤加上憂懼,不久便染病身亡。李穆聞訊,暫停北伐大計,領軍趕回。在平定了許氏叛亂之後,接回了逃亡在外的皇後高雍容和四歲的皇太子蕭珣。

  當年,蕭珣繼位為帝,高雍容升為太後,大虞終於得以恢複了穩定。

  但也是因此一變故,朝廷的格局,自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昔日那些掌握朝政,子弟門生遍布各處,勢力足以和皇室分庭抗禮的門閥士族,在這次兵變過後,遭到了李穆的無情清洗。

  許氏、陸氏、朱氏,這些曾相繼執南朝牛耳,被時人仰望的昔日門閥,元氣大傷,日漸敗落。

  李穆取而代之,官居大司馬,封都督內外軍事,錄尚書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勢達到了人臣所能企及的頂峰。

  ***

  “阿姐,這太突然了。你怎會有此念頭?你也知道的,陸郎去後,我便無意再嫁。何況我和大司馬素昧平生。他若真存篡位移鼎之心,我便是嫁他,他又豈會因我一婦人而消了念頭?”

  高洛神終於回過了神,說道。

  她早不再是多年前那個被父母疼在掌心、不諳世事的少女了。

  如她這般的高門貴女,婚姻絕無自己選擇的可能,向來隻是服從於家族利益。

  能像她一樣,當年嫁得一個門當戶對又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本就罕見——想來也是因此,招致上天見妒。新婚不過一年,陸氏失去了家族引以為傲的一個傑出子弟,她也失去了丈夫,寡居至今。

  這些年來,向她求婚的人絡繹不絕,高家之人,卻從不逼迫於她。

  今日,高雍容既如此開口了,她的所想,高洛神又豈會不知?故直言不諱。

  “阿彌,別人不行,你卻可以一試。”

  高雍容盯著自己的妹妹,一字一字地說道。

  高洛神目露迷惘。

  “阿彌,你可還記得兩年前許氏變亂,你隨我與先帝南下,李穆前來救駕之時的情景?”

  高洛神被她提醒了,細想起來,確實還是有些印象。

  當時許氏叛軍在後窮追不舍,慌亂中,她乘坐的馬車翻下了山道,因受傷行動不便,怕連累了帝後,便自請分道。

  她被送到了附近的宣城,暫時在那裏落腳養傷。叛軍隨後追至此地,留部分兵力攻打宣城,圍城長達月餘之久。

  就在城中糧草不繼,守軍失誌,城池岌岌可危之時,李穆從天而降,親自領兵前來,解了圍城之困。

  不但如此,他還親自尋到了當時藏在密室之中的高洛神,派親兵護送她到了安全的地方,直到叛亂結束之後,送她回了建康。

  “宣城並非兵家要地,便是暫時失了,於平亂大局也無大礙。那時他剛從江北領兵南歸,不去解最要緊的建康之困,卻先去救了宣城,事後還親自入城尋你。他已年過三旬,我卻聽聞,他從未娶妻。說他對你別有用心,不為過吧?”

  高雍容的話,令高洛神感到有些難堪,搖頭。

  “阿姐,你必是誤會了。我和大司馬素昧平生,宣城之前,連麵都未曾見過,回建康後,也再無往來,他又怎會對我有心?何況我記得清清楚楚,當日解了宣城之困,他尋到我時,不過隻交待了幾句,絲毫無越禮之處,不但話未多說一句,他甚至也未多看我一眼,又何來的別有用心?”

  高雍容微笑。

  “阿彌,以你才貌,加我高氏之望,男子暗中傾慕於你,又有何奇怪?他未娶妻,亦不好色。從前有人送他美人美童,他皆推辭不受。這便罷了,這些年間,他權勢逼人,自不乏有士族願拋開門戶,主動提出和他聯姻,他卻一概以北伐不竟,無意成家的理由給拒了。但前兩日,我派人見他,向他透了有意將你嫁他的消息,以此探聽他的口風,他卻應了。”

  “什麽?阿姐你已經對他說了?你怎不先告知於我?”

  高洛神再次大吃了一驚。

  相較於高洛神的失態,高雍容的神色卻不見絲毫波瀾。

  或許,堂妹的反應,本就在她的預料之中。

  宮室之中,隻她姐妹二人。

  她走到了堂妹的身邊,牽住她的手,引她坐於榻上,自己亦同坐於側。

  “阿彌,阿姐先前隻為探聽大司馬的口風,故未告知於你。此刻喚你入宮,為的不就是和你商議嗎?逸安與你,本是神仙眷侶,奈何他早去了,迄今已逾七年。你如今才不過二十五歲,正當女子一生大好年華,難道真要就此紅顏凋老,孤守一生?逸安若是有靈,必也不願見你如此。李穆雖出身庶族,但時至今日,莫說是我高家和蕭氏皇族,放眼大虞,又有哪一門戶能撼動他地位半分?叫你嫁他,是委屈了你!但你也親眼見過,他樣貌才幹,也是不差,和你亦算匹配……”

  “阿姐,你不要說了。此事不妥!我是不會答應的!”

  高洛神心亂如麻,打斷了高雍容的勸辭。

  高雍容麵上的微笑消失了,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她起身,慢慢行到宮室的一扇南窗之前,朝外默立了片刻,轉過身。

  “阿彌,從小到大,阿姐待你如何?”

  高嶠尚長公主,夫婦雖對愛女愛若珍寶,但感情並不融洽,二人隻生了她一個女兒。

  高雍容雖是堂姐,但因比高洛神大了五歲,從小到大,待高洛神如同親妹,無論吃的用的,但凡有好的,必先讓高洛神挑選。

  這些身外物,都還罷了。

  高洛神八歲那年,外出遊玩之際,不慎觸了一窩馬蜂,馬蜂追蜇她的時候,高雍容不顧一切將她撲在身下,脫了自己衣物遮她頭臉。待仆從驅散馬蜂,二人被救出時,高洛神安然無恙,而高雍容卻被蟄得不輕。回去之後,她麵額腫脹,昏迷數日,若非後來求得良藥,險些就此喪命。

  阿姐待她的好,一件一件,高洛神又怎會忘記?

  “阿姐,你勝似我的親姐。我至今記得,八歲那年,你為救我,險些喪命。”

  高雍容凝視著高洛神,忽走到高洛神的麵前,竟跪在了她的麵前。

  “阿姐,你快起來!你這是在做什麽?”

  高洛神嚇了一跳,急忙扶起高雍容。

  “阿彌,阿姐從未求你什麽,這一回,阿姐求你了!李穆以北伐之功,這些年間,聲望如日中天,兩年前又借許氏叛亂之機,誅殺對他多有掣肘的陸、朱等人,手段狠辣,無所不用極其。如今我大虞,已經無人能夠製他了。朝廷之事全由李穆操縱也就罷了,遲早,這天下,也會變成他李氏的天下。”

  “阿姐……大司馬應當不會如此……他若有心謀逆,兩年之前,便不必接回你和登兒了……”

  高洛神喃喃說道。

  雖是在勸解高雍容,但語氣卻帶著猶疑。恐怕就連她自己,也是心存疑慮。

  高雍容冷笑一聲。

  “阿彌,你平日深居簡出,如何知道人心叵測?他數次北伐,你以為他是一心想從胡虜手中為我大虞收複故地?不過是在聚攏人心,積聚聲望罷了!元帝南渡以來,知人心向背,便借北伐之名,博取聲望,再行打壓對手之事,這種行徑,當年的許家、陸家,這些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哪家又沒有做過?便是我高氏,鼎盛之時,叔父身居高位,名滿天下,契機不也是因我高氏子弟對羯一戰而立下的汗馬功勞嗎?”

  “大虞如今雖偏安江左,但蕭氏國祚,卻已延續兩百年之久。兩百年來,多少人覬覦皇位,企圖取而代之。任他是宗室貴胄,或門閥士族,你可曾見到,有誰成事過?皇室血脈,上承於天,尊貴又豈容尋常人淆亂!”

  言及此,高雍容挺直了肩背,目光之中,隱隱透出傲色。

  “何況這個李穆,出身寒門庶族,本不過一邊鄙之地的傖荒武將,他如何不知,倘沒有積出足夠的聲望和勢力,貿然篡位,以他的出身和資曆,如何能壓服人心,坐得住這位子?”

  “那時他是自知聲勢未滿。何況有許氏前車之鑒,這才沒有立即行那篡位之事。否則平定許亂之後,他為何迫不及待,借故又誅殺了逸安從兄等諸多反對他的士族名士?還不是因為陸朱對他諸多掣肘?如今他又不顧朝臣反對,一意孤行,大張旗鼓,定要傾舉國之力,以大虞國祚為賭,冒險再次北伐。我若所料沒錯,待他事成歸來,便是我孤兒寡母的窮途末日了……”

  高雍容雙目漸漸泛紅,淚光點點。

  “阿彌,阿姐求你了,你就當是在助我一臂之力,答應了吧!”

  “阿姐……我便是嫁了他,又能為你做什麽?”

  半晌,高洛神低聲問道,聲含無力。

  “他能扶登兒上位,便也能廢了登兒自立為帝。廢立不過全在他一念之間。阿姐想著,他既傾慕於你,你若嫁他,有了聯姻之親,加上借你之力從中轉圜,日後李穆即便效仿許逆做出移鼎之事,我孤兒寡母,不定還能求個平安,安然終老此生,否則,他豈會容我母子?隻怕到時,死無葬身之地!”

  高洛神螓首低垂,身影如同凝固住了,一動不動。

  高雍容注視著她,也未再開口說話。

  身後忽然響起一陣細碎的腳步之聲。

  高洛神循聲轉頭,見自己那個六歲的外甥蕭珣,穿著一身小小的龍袍,從後殿一扇門中奔了出來,奔到她的麵前,跪了下去。

  “姨母若是不肯救我,登兒便不起來了!”

  幼帝語帶稚音,雙手緊緊攀住她的衣角,睜大眼睛,仰頭望著她,雙眸一眨不眨。

  ***

  一個月後,隆元二年的暮春,為了李穆準備已久的北伐大事能如期發兵,高洛神幾乎是在倉促之間,完成了和他的婚事。

  無疑,這是一場全城關注的盛大婚禮。

  一個是高門貴女,才貌無雙。唯一一首流傳出去的少女時與族中諸從兄弟共同進學時所作的懷古之詩,至今仍被坊間傳抄。

  一個是大司馬,普通南朝人的心目中,代表著南人血氣和無上榮光的戰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冗長婚禮過後,高洛神一身嫁衣,獨自坐在大司馬府那間專為今夜而鋪的洞房之中,靜靜等待著自己生命中第二個丈夫的到來。

  楊宣出營帳,眺望了一眼遠處那頂內中此刻聚集了當朝諸多大人物的營帳,雙眉緊鎖,一邊想著等下如何開口,一邊走去。行到近前,遠遠聽到營房內中傳出一陣大笑之聲。

  當朝三大頂級士族家主,高嶠、許泌,以及陸光等人都在。當中笑聲高亢者,正是許泌。

  楊宣來到帳門之前,向守衛道了幾句。

  那守衛便進去了。片刻後,帳門掀開,許泌出來,麵臉泛紅,帶著些酒氣。

  楊宣上前向他見禮。

  許泌人已微醺,被打斷了出來,有些不快,皺眉道:“何事?”

  楊宣恭敬地道:“稟司徒,末將有一事,須先告知司徒,故冒昧將司徒請出,司徒見諒。此事與李穆有關。”

  “他有何事?”

  許泌這才神色稍緩。

  楊宣遲疑了下,壓低聲道:“司徒當還記得數月之前,高相公於丹陽郡城之外犒軍之時,曾許過李穆,稱日後無論他有何求,皆可應他?”

  許泌唔了一聲:“怎的,他如今有求了?所求為何?”隱隱地,語氣已是起了一絲不快。

  “稟司徒,李穆所求……乃是高公之女。”

  楊宣小心地道,抬眼望去。見許泌神色定住,顯然極其詫異,半晌,仿佛才反應了過來。冷笑道:“人皆趨炎附勢,果然如此!才不過做上個小小的中郎將,眼中便已無人了。他以為攀上高家,往後便無往不利?”

  楊宣急忙道:“司徒切勿誤會!李穆絕非見利忘義之人,司徒對他栽培多年,他豈敢不感恩於心?實是他心性直率,不懂人情世故。那高公之女,又素有美名,少年人一時向往,把持不住,也是有的。何況,方才他亦親口說了,凡事皆以司徒為先。司徒若以為此事不妥,他絕不敢忤逆。司徒放心,末將知如何回話於他。這就回去,不敢再擾司徒雅興。”

  楊宣躬身,告退離去。

  許泌盯著他的背影,待楊宣行出了數丈之外,忽開口,叫住了他。

  楊宣忙又回來,等著許泌發話。半晌過去,卻聽不到聲響,見他隻是盯著自己,目光微微閃爍,若有所思的樣子,心底不禁又忐忑了起來,有些後悔。

  也不知怎的,自己方才怎就屈服於那個論年紀比自己兒子也大不了多少的年輕下屬,竟讓步了,應下這種聽起來簡直荒唐至極的事情。

  此事最好便止於自己,本無論如何,也不該叫許泌知曉。

  許泌善用人,但心性偏狹。隨他多年,這一點,楊宣早心知肚明。

  “司徒……”

  楊宣正要再替李穆說幾句好話,卻見他擺了擺手,慢慢地露出霽顏。

  片刻之前麵上所帶的霾色,一掃而去。

  “伯雄,”許泌喚他的字,語氣親切。

  “方才是我欠考慮了。李穆既有此念頭,景深從前自己也曾許諾,你代他提便是了,並無差錯。”

  楊宣一愣。

  “擇日不如撞日。景深人便在裏頭,趁著今日他也高興,你隨我來。”說罷招了招手,轉身便要朝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