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炮而紅
作者:約翰牛      更新:2020-12-11 13:50      字數:2479
  諾大的飯堂,鎮北王毫不避諱地拍著張敦固的肩頭,這種親昵的行為令眾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景州與平州之間不到百裏路程,鎮國軍與奚軍血戰的傳聞,平州軍民自然陸陸續續地有所耳聞。

  景州城內原本就有平州的探子,張敦固作為平州的二當家,得到的消息更早更準確。

  此次帶兵親赴燕京,除了展示平州軍威,也有提醒鎮國軍不要再向平州伸手的涵意。

  現在,韓逍遙堂而皇之提出並肩作戰,張敦固第一時間認為,鎮北王是在表明態度,一定會插手平州的軍政事務。

  所以,張敦固沒辦法答應,急中生智地笑道:“鎮北王的好意,我等均銘感於心,平州雖窮鄉僻壤,但家兄交代,每月可支援景州一百車糧草!”

  韓逍遙一愣,隨即回味過來,這是怕鎮國軍開進平州,所以特地拿出糧食堵自己的嘴。

  於是,他似笑非笑地看了看郭藥師。

  郭藥師帶兵的資格比張覺老,但人家名氣大,畢竟是中過進士的文官,而且張家底蘊深厚,平州實打實的土皇帝,隨便跺跺腳,燕東就得抖三抖。

  郭藥師自然很理解張家的心思,不過呢,平州並不清楚鎮國軍以及韓逍遙的真正實力,也因為打敗了完顏闍母,開始滋生出驕縱自滿的情緒。

  實際上,張覺與張敦固的心態是矛盾的,他們一方麵渴望投入大宋懷抱,但另一方麵又反感朝廷指手畫腳,更厭惡各種官吏貪得無厭欺壓平州百姓。

  他們希望能成為府州折家那樣的藩鎮,永遠維持張家在平州的特權。

  這種地方軍閥心思實在太常見了,在場的人幾乎心知肚明。

  午餐招待過後,便由郭藥師陪同張敦固視察燕京城防,實際上說一些明麵上不方便說的話。

  到了東門樓,郭藥師支開左右,笑道:“此地無人,郭某有些話說不吐不快。”

  張敦固與郭藥師是熟人,怎麽說人家也是燕地響當當的人物。

  “平州軍正是需要郭節度的指點,但說無妨。”

  “首先,鎮北王組建燕雲戰區,你們平州可以保留些許特權……但藩鎮的心思就不用想了。”

  張敦固吃了一驚,不過對方言語倒也在他意料之中。

  鎮北王空降燕雲,壓製常勝軍,剿滅奚軍,架空王安中,都顯示出強硬的作風,肯定不會答應藩鎮的請求。

  但事在人為,隻要一天沒定下來,就表明還有機會,所以張家也沒想著一步到位。

  “大宋昌盛,君明臣賢,張家尚有自知之明,平州軍亦無稱霸一方的意思,還請郭節度代為向鎮北王妥善解釋!”

  郭藥師哈哈笑道:“如此最好,否則平州與張家隻怕自取其禍危在旦夕……”

  張敦固皺緊眉頭,悄聲問道:“莫非有人要對平州不利?”

  郭藥師笑道:“重傷完顏闍母還殺了人家兒子,更砍下一千多女真人的腦袋,你們或許不記得,但你猜女真那邊會不會忘?”

  張敦固倒是不擔心女真,畢竟完顏闍母這樣的女真百戰名將也敗在自己手上,隻要人馬多,女真人也沒什麽可怕的。

  當即拍著胸脯說道:“女真隻是名頭響一些,沒甚大礙……除了女真,可還有其他人不滿平州?”

  郭藥師知道對方贏了一仗,肯定聽不進去,便不再囉嗦,接著說道:“既然如此,那便等明日演習之後再談!”

  回到營區,張敦固與幕僚反複推敲韓逍遙與郭藥師今日所說的話,都對明日演習很是好奇。

  按照幕僚的推測,鎮國軍可能將演習當作展示武力,威嚇平州軍,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張敦固卻說道:“或許鎮國軍比奚人確實強一點,但他們沒和與女真人交過手,所以才會自高自大,俺倒要看看他們明日如何操弄?”

  ……

  燕京西郊,韓記煉鋼廠。

  作為首席大匠的曾明,正在指揮鑄鍾匠們澆鑄一隻青銅炮管。

  滾燙的青銅汁水小心翼翼地注入泥範之中,騰起一陣陣煙霧,接連澆鑄五門之後,便是耐心的等待。

  長期鑄鍾的三位老師傅對於青銅炮管的鑄造已經駕輕就熟,此前鑄造過十餘次,此次修正過後的具體操作十拿九穩。

  曾明如今已經有七品官職在身,與老伴兒孫全都跟著鎮國軍遷移到燕京,住著大院子,那些高收入,在工廠裏備受尊敬,日子簡直比神仙都快活。

  韓逍遙親自委托他鑄炮,可見其重要性非同尋常,雖然韓逍遙說過不怕失敗,但他還是想盡快完成鎮北王的任務。

  所以,他的心情格外緊張。

  雖然已經傍晚,雖然當助手的兒子端來了飯菜,可他根本沒心思。

  “阿爺,炮管還有半個時辰才能涼,您不吃飯怎麽成?”

  “滾滾滾,別在邊上囉嗦!”曾明直接攆兒子。

  鑄鍾匠笑著說:“曾大匠,您老就別擔心了,俺保證這回至少出一口好炮,若是不準,隻管打俺的板子!”

  聽到部下保證,曾明笑著說:“你小子知道現在不興打板子了,光說便宜話,不過,我估摸著,確實該出一口好炮了,不然都沒臉見鎮北王了……”

  那鑄鍾匠笑著說:“鎮北王還說過,人是鐵飯是鋼,您多少吃兩口,好歹是兒子一番孝心不是?”

  曾明想想,對方抬出韓逍遙,不好撫了人家的好意,於是轉頭對著兒子招招手,接過食盒有一口沒一口地吃了起來。

  難熬的半個時辰終於過去,鑄鍾匠們從地下起出泥範,仔細地取出炮芯,鑿開外層泥殼,五枚黑黢黢的炮身便顯露出來。

  將炮身內外清理幹淨再懸掛半空,鑄鍾匠拿著小錘輕輕敲擊,傾聽著各個部位的聲響。

  這個環節很重要,韓逍遙的要求是,不能有氣泡,不能有雜質,厚薄均勻一致。

  所以,鑄鍾匠的耳朵是最後一關,他們多年的經驗足可以聽出炮身符不符合上述要求。

  “叮叮當當~”的聲音在煉鋼廠內響起,曾明覺得這種聲音仿佛一支優美的樂曲,百聽不厭。

  “恭喜曾大匠,此次一共有兩門炮身符合要求!”

  好事成雙!

  曾明親自驗看符合要求的二號與五號青銅炮身,確實音質渾厚綿密,沒有一絲一毫的雜音,確實是好炮!

  “二號,五號鑄炮組記集體三等功,所有相關記錄立即備份加密!對了,立即派人通知鎮北王以及鎮國軍元師長!”

  青銅炮這麽快就造好了?

  韓逍遙在夜裏接到消息,頗覺得意外,雖然曾明是原匠作監的大匠,但鑄炮可是開天辟地的事。

  原先估計,怎麽也的一年半載,沒想到才一個多月,居然就能鑄造出符合要求的炮身!

  這可是頭等大事!

  韓逍遙帶著二娘從宮城一路向西,直奔煉鋼廠。

  阿彌陀佛,菩薩保佑,今夜必須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