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章 人言宋人沐猴而冠耳
作者:約翰牛      更新:2020-08-14 02:35      字數:2543
  坐擁百萬人口的東京城,如今正是物華天寶的高光時刻,獨領風騷的人文薈萃,更印證了數不盡的千古風流!

  放眼望去,層巒疊嶂的樓台亭閣中,三五成群的文人騷客施展唇槍舌劍,動輒指點江山縱論天下,或是慷慨激昂引吭高歌,引得鶯鶯燕燕們嬌笑連連,方得意盡歡。

  這座處處雕梁畫棟精美到極致的大宋帝都,即便是巨匠張擇端也隻能描繪出三四分模樣,牽動著天下人的目光。

  今日便有一樁天大的喜事降臨,素來喜愛熱鬧的東京居民,收到消息自然而然地湧上了街頭。

  卻說去歲大宋禁軍北征燕雲,如今凱旋而歸,朝廷與天子聞之大喜,傳令在宣德門外檢閱三軍有功將士。

  卯時三刻,汴京萬人空巷,三教九流等數以萬計的民眾,齊齊匯於宮城宣德門外,隻為一睹大軍雄姿。

  領大軍者,童貫童道夫,其人早年任內宮供奉官,因相貌堂堂且“善巧媚逢迎”,深得天子寵信。

  在天子的扶持下,童貫權傾朝野恣意妄行,慕名追隨者如過江之鯽,風光一時無兩,世人皆謂之“媼相”。

  十餘年間,童貫積極謀劃黨項,再赴江南剿滅方臘,如今平複燕雲,威望無可複加。

  依神宗“複燕雲者封王”之遺訓,童道夫即將是大宋有史以來首位正經稱王的宦官。

  (有關童貫崛起的詳細資料,親們自行百度,不多逼逼。)

  城上城下,眾人此刻均翹首以盼,過不多時,遠遠地便傳來鼓樂嗩呐之聲。

  受閱大軍,正式進城。

  開封府的差役和三衙禦衛強打精神,一邊提高嗓音警告意圖靠前的民眾,一邊努力地維持著街麵的秩序。

  隨著受閱將士隊列的行進,率先映入圍觀百姓眼簾的,是百名披紅掛彩旗幡招展的儀仗隊,而後便是騎著高頭大馬的童貫。

  多年戰事熏染,倒也令他養出殺伐果斷的精氣神,常年奔波略顯黝黑的眉宇間,隱隱透出不怒自威的肅然。

  童貫身後是數十名鐵騎親衛,最後是披著明亮鎧甲頭插紅花的三千禁軍壯漢。

  眾將士龍行虎步簇擁著童貫,一路上吹吹打打耀武揚威地來到宣德門下。

  大宋帝王趙佶自幼生得一副好皮囊,如今眉目俊逸儒雅隨和,端坐禦輦之上,頭頂三元朝天冠,身披華光四射的百寶道袍,在萬眾矚目下作不悲不喜風清雲淡狀,好一副。

  “內相”梁師成、蔡蓧、王黼、高俅、鄆王趙楷等文武權貴分列君王左右,一同檢閱童貫及禁軍將士的凱旋大典。

  作為帝國的接班人,太子趙桓則在宣德門前,代替天子慰問班師回朝的有功將士。

  童貫抵達宣德門後翻身下馬,撲倒在紅毯之上,恭恭敬敬地向高高在上的趙佶施三叩九拜大禮,眾將士紛紛單膝跪地俯首。

  一切就緒,禮部官員開始了繁瑣的慶典流程。

  許久之後,漫長的儀式終於告一段落,童貫這才得以開口誇功。

  “啟奏官家,奴婢自去歲蒙恩奉旨北征燕雲以來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夜不能寐,幸得祖宗神明庇佑且官家天縱英明,終不負聖命。”

  ……

  “官家,今燕雲之地複歸,大宋金甌無缺,奴婢死亦無憾,嗚呼……”

  最後說到動情處,童貫不禁淚涕橫流,以頭搶地連連叩首。

  話音剛落,眾將士齊齊附和。

  “官家英明!宋軍威武!”

  興致高昂的汴京百姓亦跟隨將士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刹那間,宣德門外彩旗飛揚,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辭,如同山呼海嘯一般湧來。

  見此盛況,趙佶難得露出一絲微笑,輕聲說道:“華夏一統,百年夢圓,眾卿皆勞苦功高,朝廷當按律封賞以籌功勳。”

  百官齊齊向趙佶躬身祝賀:“平複燕雲,百年夢圓!臣等為大宋賀!為官家賀!”

  向來自命風流,如今又一掃百年屈辱,了卻宋朝曆代帝王之夙願,道君皇帝頓時有了千古一帝的豪情。

  “賞!”

  一名貼身內官當即奔下城樓。

  待內官傳旨完畢,趙桓當即上前,在鼓樂聲中攙扶童貫。

  “官家有旨:百年燕雲得以複還,楚國公運籌帷幄,眾將士拚搏沙場,俱是勞苦功高。今朝大軍凱旋,臣民歡顏,朝廷不日定有封賞!”

  童貫暗道不好,心裏明白四處漏風的戶部這是又要拖欠賞賜了,可他帶來的這些禁軍潑皮認錢不認人,說不得就要翻臉。

  看來,今日要想善了怕是要破財~唉!

  他急忙用衣袖拭了拭眼淚,再次叩首。

  “官家恩德厚重,奴婢愧不敢當!”

  趙桓點點頭,笑道:“楚國公,諸位將士,且平身吧!”

  與此同時,城樓之上,一身樸素道袍的梁師成察覺天子的不耐,便向趙佶進言。

  “啟奏帝君,聽聞崇福觀昨夜煉成五寶法器一枚,已供奉至艮嶽……”

  趙佶癡迷道術,聽了此話哪裏還能忍耐,當即命人移駕艮嶽。

  天子一走,城樓上忍饑挨餓了一個多時辰的文武勳貴,再也忍耐不得,瞬間鳥獸散。

  待到童貫起身,宣德門上,君臣百官早已不見蹤影。

  雖暗歎一聲卻也心知肚明,軍伍廝殺漢在朝堂中不被看重由來已久,卻依然麵不改色地向趙桓拱手致禮。

  “有勞太子殿下,奴婢這就回營,交割差事後再進宮麵聖。”

  而此時,若幹兵將已得知賞賜拖欠之事,紛紛交頭接耳商議對策。

  趙桓微笑點頭旋即離開,無人注意時刻,他眼中的厭惡一閃而過。

  而大宋太子身後,原本期待今日能領到賞賜的三千兵馬頓時惱火起來,不僅雄壯的氣勢蕩然無存,些許甚至借機鼓噪起來。

  一番威嚴壓製無效後,童貫不得不許諾:每位進城參加典禮的士卒回到軍營即可拿到五貫足銅,將官按例加倍,這才勉強安撫住。

  慶典草草收場,虎頭蛇尾的禁軍三三兩兩勾肩搭背地撤出城外,與此前的威武雄壯判若雲泥。

  圍觀百姓大為失落,無不指指點點,唾棄嘲諷之聲不絕於耳。

  然,數千亂哄哄的禁軍兵將肚裏牢牢惦記著五貫銅錢,依舊腆著臉嬉笑如常。

  宣德門外不起眼的角落,任職太學學正的秦會之,目睹禁軍如此不堪心生慨歎。

  “兵敗喪師,女真未去,竟堂而皇之凱旋厚賞,豈有此理!”

  此時,雖宋金約定百萬貫贖買燕雲十六州,因女真大肆搜羅巨量人口財貨北上,故而遲遲未將燕地交割。

  實際上除了郭藥師統轄的涿易二州歸附,其餘燕地皆在女真之手。但童貫王黼之流卻迫不及待地上書《複燕奏》,如今更是操辦凱旋大典愚弄朝野,隻為迎奉大宋帝王趙佶。

  話音未落,秦會之身旁一名八麵玲瓏的同僚嬉笑道:“世道如此,你我人微言輕,縱使嘔心瀝血又有何用?會之兄,莫要自尋煩擾才好,今日難得有閑,且隨我去個好去處!”

  (童貫:笑罵由人,好官我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