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2章 王侯並行
作者:中丞佐吏      更新:2021-02-22 22:58      字數:5580
  大朝儀結束之後,劉弘下令擺駕長樂宮,照例拜會太後張嫣。

  坐在禦輦之上,劉弘思慮著今日大朝儀,不由感到一陣···

  心絞痛!

  道理在正常不過——逢年過節,做領導的是要發紅包的···

  光今天一天,少府就撒出去了數以萬萬計的銅錢,以及同等價值的布匹、酒肉。

  一想起那堆積成山的小錢錢,就因為過了個新年就被揮霍一空,劉弘便覺得一陣胸悶。

  不過好就好在:新年領導要發紅包,作為下屬的,也要送禮。

  ——漢製:徹侯勳貴在年初第一天,隨同天子拜謁高廟的時候,需要奉上酬金。

  如今漢家徹侯百餘家,劉弘才得以收回近萬金,以彌補府庫的支出。

  怪不得劉弘這麽小氣,連給朝內官員發放福利都舍不得——實在是今年的狀況,已經糟糕到劉弘必須省吃節用,甚至計較每一枚銅錢的地步。

  原因無他:相較於往年,今年漢室農業總產出,足足下降了三分之一!

  農產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二,再結合漢室‘十五稅一’的百分比稅率製,就不難得出結論:今年的農稅,也將隻有往年的三分之二。

  劉弘特地查過:去年的農稅,大約是在二十一萬萬錢左右。

  而今年,農稅將很有可能隻有十四萬萬錢。

  ——足足少了七萬萬錢!

  這對於如今,財政狀況已然捉襟見肘的漢室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須得一提的是,漢室財政,是分為兩個部分的:皇帝掌控下的少府,以及丞相掌管的國庫。

  每年的稅(農稅)、賦(口賦),便分別進入國庫和少府。

  而漢室立至今不過二十餘載,天下都還沒完全從秦末戰火的荼毒中緩過神來,此時的國庫,基本和後世的倒錢男孩一樣,屬於‘年光族’。

  ——每年的農稅送抵國庫之時,這一筆錢,就已經有了各自的去處:軍費、俸祿、行政支出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農稅一下削減為原本的三分之二,受影響最大的,無疑便是執掌國庫的丞相府了。

  與之相反:劉弘地小金庫——少府,絲毫不會因農業產出的波動而受到影響。

  口賦一百二十錢,白紙黑字寫在漢律之上!

  隻要是成年,且在官府留有戶籍的百姓,都需要繳納這一份口賦。

  也就是說:國庫的農稅能有多少,取決於當年的收成好不好;而送入少府的口賦有多少,隻取決於天下有多少‘壯丁’。

  相較於農業產出的波動,天下成年人數顯然更穩定,也更不容易受外來因素影響。

  結合這些狀況,漢室在今年的政治格局,就很明顯了:手中無錢,甚至缺錢的丞相府,將在很多情況下,隻能無奈的忍受劉弘‘胡作非為’!

  道理很簡單:官員才不會管你國庫有沒有錢,爺們兒做了縣令,就得吃那六百石的俸祿!

  而丞相府肩擔‘發放官員俸祿’的責任,國庫又拿不出錢,無奈之下,隻能由丞相親自前去求劉弘:陛下呀~國家發不起工資啦~

  這樣的一幕,必然會發生在今年的某一天。

  到了那時,劉弘就將掌握很大一部分政治主動權。

  ——哦~國庫發不起工資了啊···

  ——那就隻能從少府撥款,發放俸祿咯?

  ——那這樣一來,丞相可就欠了少府好大一個人情啊?

  到了那時,丞相府就隻能坐視,甚至配合著少府,進行一些不那麽符合官僚集團利益,劉弘卻非要推動的事務。

  什麽,幣製改革啦~武器鍛造啦~

  乃至於,默認劉弘在上林苑建造一個作坊,專門研發黑科技,等等等等。

  這也是封建時代,皇帝普遍渴望掌控財權的原因:兜裏有錢,嗓門都能大三分。

  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也是屢見不鮮。

  武帝手握漢少府數百萬萬的小錢錢,才能腦門兒一拍,撇開了整個朝堂,把匈奴趕到了西伯利亞捏泥巴!

  崇禎沒錢,則等來了李自成武裝討薪。

  同樣的道理:皇權之所以至高無上,並不是因為其真的生而神聖,亦或是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真正能支撐其皇帝威權的,隻有手上的刀,和口袋裏的小錢錢。

  至於那些‘生而神聖’‘言出法隨’之類的話,頂多也就騙騙老百姓。

  能把官僚集團緊緊攥在手裏的,隻有隨時可能砍下的鍘刀,以及能按時發出的工資、按時撥下的經費。

  具體到漢室,充當皇帝的小金庫的,便是少府。

  在過去數十年,少府的支出普遍維持在每年數萬萬錢作用,用途主要集中在宮廷維護、日常支出,以及偶爾的賞賜之上。

  而收入,則是隨著天下人口的增長而穩步上升。

  光是去年,少府收入的口賦,就有接近十五萬萬錢之巨!

  根據‘人百二十錢’的口賦標準,去年一年,漢室就有一千二百五十萬人,向國家繳納了人頭稅!

  也就是說,隻要不發生突發狀況,少府的庫存,就能以‘每年十萬萬’的速度緩緩積攢下來。

  反觀國庫,則是每年的農稅都被花費一空,碰到今年這樣的特殊狀況,還得丞相腆著老臉,跟皇帝的少府借錢。

  實際上,光是這樣的財政格局,就已足以支撐起漢天子的無上權柄——國庫要麽‘年光’,要麽缺錢;少府永遠有存款,天子應該立於不敗之地才對?

  可實際狀況卻是:有漢一朝,先後發生過數次皇權不穩,乃至於江山變色的動蕩!

  ——太祖劉邦、孝惠劉盈之後,諸侯大臣串連一氣,誅殺後少帝劉弘,扶立了代王劉恒!

  ——文帝劉恒之後,景帝劉啟更是差點被逼著立弟弟劉武為皇太弟!

  景帝的兒子劉徹,登基之後也險些因建元新政而被廢黜。

  武帝之後就更不用說了——昭帝劉弗陵年二十而亡、廢帝劉賀在位僅二十六天,就‘犯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七宗罪孽···

  若非宣帝力挽狂瀾,漢室天下,隻怕根本等不到王莽,就要滅亡於公元前。

  對於西漢前半程的皇權動蕩,大多數人認知中,主要原因是漢初的那幾位太後。

  ——若非呂後,代王劉恒必然不能登基!

  ——若非竇後,梁王劉武肯定不會窺伺大寶!

  ——若非上官太後,昌邑王絕對不會被廢黜!

  但沒有人注意到,在這一樁樁、一件件曆史事件的背後,出現的另一類身影。

  ——陳平、周勃討伐諸呂,迎立代王!

  ——劉屈氂煽起巫蠱之禍,戾太子兵敗身亡!

  ——霍光把持朝政,因一己之言而行廢立之事!

  看上去,漢初的皇權動蕩,都是因為太後的‘昏庸’‘自私’所導致。

  但沒有人注意到,在這些事件的背後,本該成為皇帝左膀右臂的丞相,或者說權臣,卻沒有絲毫‘忠義’可言。

  所以在劉弘看來:無論是諸侯大臣共誅諸呂,亦或是巫蠱之禍、海昏侯之廢立,都與太後關係不大。

  真正導致這些事件發生的,是漢初存在一個極其隱晦,而又日益尖銳的矛盾。

  ——皇權,與相權之間的天然對立!

  實際上,除了漢高祖劉邦一人,能憑借開國之功,勉強壓製相勸侵食皇權之外,後來的每一個漢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相權的掣肘,乃至於威脅。

  惠帝劉盈,整個皇帝生涯,都在丞相‘兼皇帝太傅’曹參的口水下度過;

  後少帝劉弘,就連皇位都被丞相陳平奪去;

  文帝劉恒,因黃龍改元一事,將張蒼罷免;

  景帝劉啟,在推行《削藩策》時遇到丞相申屠嘉阻撓,最終隻能指示晁錯掘開太廟牆垣,才將申屠嘉活活氣死;

  武帝劉徹更不用說——先是被舅舅田蚡惡心了一遭,又讓親戚劉屈氂把太子都給逼死,最終隻能設立內朝,意圖架空丞相。

  即便如此,仍舊沒能避免屠龍勇士變惡龍:霍光的存在,幾乎就是相權與皇權之見鬥爭的延續!

  從這個角度出發,回過頭去看蕭何自汙的舉措,更不難看出:相權和皇權之間的對立,即便是在開國皇帝劉邦那裏,也同樣存在。

  隻不過蕭何服了軟,在劉邦麵前低了頭而已。

  結合這此間種種,劉弘做出的選擇,也就不足為奇了。

  ——須知此時的加冠之禮,是有‘必須在二月進行’的潛規則的!

  那劉弘為什麽要著急忙慌,趁著大朝儀的機會,同時破壞‘二十而加冠’‘二月行冠禮’這兩個規則?

  還不是因為張嫣給劉弘帶了一句話:丞相擬以皇帝未冠為由,複行丞相攝政事?

  聽到這個消息的一刹那,劉弘可謂是怒火中燒,恨不得立刻召淮南王劉長入長安,讓劉長趕緊一錘砸死審食其了事!1

  但回過神,再看看張嫣‘識人不明’的愧疚,劉弘便冷靜了下來。

  ——審食其有這樣的舉動,與他沒有關係。

  準確的說,是和審食其的脾性、性格,以及政治陣營、傾向都無關。

  無論誰坐上丞相之位,都會被相權所褒脅,從而做出‘與皇權作對’的舉動。

  這件事,是曆史上澤及鳥獸的文帝劉恒,和親眼目睹過秦之衰亡、漢之興起的張蒼,都沒能避免的。

  殺一個審食其,並不能避免後續的丞相繼續站出來與自己做對,而取消丞相,又與漢室的時代背景不符。

  無奈之下,劉弘隻能見招拆招:你說我未成年,那我就成年給你看咯~

  實際上,劉弘一開始默認審食其成為丞相,而非直接讓張蒼按照曆史上的軌跡,提前擔任丞相,就是出於對相權的忌憚。

  劉弘當時以為:換個審食其這樣能被一錘砸死的軟腳蟹,皇權和相權之間的茅盾多少能緩和一些。

  隻可惜,從結果來看,再軟的軟腳蟹,也能被權柄滔天的丞相大位慫恿,壯起膽子,跟皇權作對。

  “罷了罷了···”

  “換個蠢一點的對手,也不算什麽壞事···”

  同樣的一件事,擺在兩個能力不同的人麵前,其結果必然是不同的。

  就拿這次,審食其試圖以‘天子未冠’勸說張嫣攝政,若是換了張蒼,劉弘很可能要吃個悶虧!

  若是張蒼在相位之上,那絕對不會這麽不顧吃相,這麽著急奪權,而是會步步為營,一點點蠶食權力。

  比如拿著一份毫無破綻,劉弘卻必然不會答應的奏折入宮,在劉弘拒絕之後,再去拜會張嫣,旁敲側擊說一句:陛下心智未熟,臣恐陛下行差就錯啊···

  這樣一來,張嫣很可能會動搖,甚至直接開口問一句:哎呀,那該如何是好?

  到時,張蒼就可以‘左思右想’,最終‘極不情願’道:太後多少年長一些,要不太後暫時替陛下看管著天下,等陛下加冠成人?

  然後,就是最精彩的一幕了——張嫣惶恐不已,隻能向張蒼求助:皇帝還小,哀家又不通政務,丞相可一定要幫幫哀家呀~

  到了那時,張蒼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把控朝政,遇到質疑,直接一句‘奉太後詔諭’了事!

  如果劉弘因此去尋張嫣,那很可能落下一個‘怨懟太後’的罵名不說,還會坐實自己‘確實還小’‘一點都不懂事’。

  “呼~”

  “辛虧不是張蒼啊···”

  想到這裏,劉弘已經十分慶幸,坐在丞相之位上的是審食其了。

  沒什麽能力,也沒什麽威望,反而有一些不切實際的訴求——這樣的人,老祖宗已經給出了十分明確的評價:德不配位!

  待今年之後,丞相在手握皇權的劉弘麵前一退再退,最終剩下大半個空殼子的時候,審食其也就能順理成章的回家種田,或者按照曆史軌跡,被劉長一錘子劈死了。

  到張蒼成為丞相之時,相權已經被削奪小半,短時間內,也無法對劉弘造成威脅。

  至於劉弘今日為何要特地前往長樂宮,就是為了另外一件事了。

  ——齊國宗祠,究竟應該怎麽辦?

  在之前,劉弘已經有了主意:以劉遂繼承齊宗廟,將如今的齊國削為數郡之地,為悼惠一門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但隨後,劉弘偶然知道的一件事,卻讓劉弘大感震撼!

  前幾日,劉弘照例前往石渠閣,翻看各類卷宗,以彌補自己對天下之事的認知欠缺。

  在看到一份去年的匯總之後,劉弘頓時呆住了!

  ——如今漢室天下,人口約兩千兩百萬,戶三百萬餘!

  按每戶百畝田,平均每畝產粟米三石計算,漢室每年能有九萬萬石糧食產出。

  但漢室中央在過去幾年的農稅,普遍停留在二十萬萬錢左右;換算成糧米,大約為三千萬石左右。

  這就讓劉弘感到詫異了:九萬萬石的農業產出,按照十五稅一的比例,應當是六千萬石糧米才對?

  事實卻是:漢室雖有這麽多土地,但並非所有土地,中央都能收上稅的···

  早在前世時,劉弘就已經了解到:光是徹侯勳貴的食邑,就已經占了漢室天下的十分之一。

  劉弘的潛意識中,也一直以‘農稅的十分之一收不上來’為正常標準。

  但實際情況,卻是計算所得的‘六千萬石’,比實際繳入國庫的‘三千萬石’足足多了一倍!

  換而言之:如今漢室天下,有足足一半的土地,不像漢室中央繳稅!

  一成的稅收進了徹侯勳貴的口袋,剩下四成,去向就在明顯不過了——關東諸侯!

  一個政權有百分之四十的稅收,進了諸侯王的口袋,這是個什麽概念?

  以最簡單的方式計算:長此以往,漢室中央與關中諸侯的軍事實力總和之對比,很有可能會無限趨五比四!

  放在其它任何地方,五比四,都意味著‘我比你強’,但在中央與地方的實力對比之上,五比四,絕對算不上安全!

  中央vs關東諸侯的軍事實力為五比四,這就意味著,隻要中央有五分之一的力量被其他事吸引,那關東諸侯的軍事實力,就將在理論上與中央持平!

  實際上,中央力量被他處吸引的部分,遠不至五分之一。

  別的不說——光是部署於北牆一帶的衛戍部隊,就占中央軍事力量的一半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隻要關東諸侯能聯合起來,中央就必將處於劣勢!

  得到這個結論,劉弘才明白過來:為什麽曆史上的漢室諸侯王,如吳王劉濞,齊王劉將閭等,一有錢就想著造反。

  ——從紙麵實力來看,成功的勝算確實很大啊!

  無論如何,劉弘都不允許這樣的局麵繼續維持下去。

  而短時間內強大自身,對於如今的漢室又顯得不太符合現實,劉弘能想到的,自然隻有削弱關東諸侯這一條了。

  推恩策算是一個辦法,但本質上依舊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無論關東諸侯被分成多少部分,隻要農稅依舊是中央得五成,關東諸侯得四成,中央就始終無法處於絕對優勢。

  再者說,推恩策隻是被劉弘宣布推行而已,還沒正式開始施行;即便施行,其成效也要經過數代人,才能將關東諸侯分裂為一個個小國。

  “裂土皆王,看來是不行了。”

  “還是要符以封侯。”

  如諸侯王死去,留有五子,便將其國土分為五份,封三個諸侯,兩個徹侯——這樣,才能讓關東諸侯逐漸羸弱。

  而短時間內,快速改變這個局麵的,無疑便是齊國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