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6章 汝陰國除(盟主加更)
作者:中丞佐吏      更新:2020-08-24 13:21      字數:2447
  此時的劉弘,對少府的局麵還毫無辦法。

  甚至於陳平隨便拉個馬仔到劉弘麵前,說要任命其為少府卿,劉弘也隻有麻溜起草一封任命詔書,然後在上麵蓋上玉璽的份兒。

  自己的小錢袋,卻掌握在別人手中,劉弘心中很是惱火。

  再想起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日子中,都要整天宅在皇宮裏,過這種窩囊日子,劉弘就頓覺一陣煩躁。

  了無興致的解下白蛇劍,隨手扔到王忠懷裏,劉弘便氣衝衝向宣室殿走去。

  “傳奉常卿入宮覲見!”

  王忠趕忙小碎步跟了上去:“諾···”

  現在的劉弘,急需找人發泄一下胸中窩火。

  ——再也沒有比劉興居,更適合給劉弘出氣的人選了。

  昨日常朝散後,夏侯嬰便被收押到了廷尉衙門內的車船獄之中;待等劉弘晚上前往宮宴時,便已經傳來了汝陰侯‘畏罪自盡’的消息。

  對於夏侯嬰會畏罪自盡,劉弘是怎麽都不信的;隻怕夏侯嬰,是‘被自盡’的···

  “心可真狠呐···”

  夏侯嬰被放棄,早在劉弘意料之中,這也是劉弘敢毫無顧忌的下手,將夏侯嬰往死裏整的原因:在劉弘活著出現在未央宮外的那一刻,夏侯嬰的結局便早已注定。

  在不明真相的陳平、周勃眼裏,劉弘沒‘死’,無疑是因為夏侯嬰和劉興居沒有把事情辦妥。

  砸吧著嘴,劉弘心中暗感了聲可惜——車船獄,其實就是水牢;無論是水中的蛇鼠之流,還是牢頂上那隻盛滿水,不知何事會被傾斜的巨型水桶,都會對關押者持續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

  夏侯嬰卻才享受了半天不到,就‘畏罪自盡’了,著實有些走運。

  出於羨慕,劉弘隻好勉為其難的令秦牧帶上軍卒,將汝陰侯府值錢的東西盡數搬空;然後給陳平帶了一句話:汝陰國除。

  相比起‘被自盡’、死後還被劉弘洗劫的夏侯嬰,劉興居無疑幸運得多。

  光是‘劉’姓,便足以讓他擁有一塊可循環使用的免死金牌了。

  此時的劉興居也不算太好過,正被關押在奉常衙門內的柴房之中,由秦牧專門派軍士看管。

  在正常情況下,涉及宗室的事務本應該是由宗正負責,但此時的宗正衙門同樣因為沒有掌事人,而亂成了一鍋粥——前任宗正卿,因為與呂氏牽扯上關係,從而毫無意外的在前時之亂中‘殉職’。

  沒辦法,劉弘隻好將劉興居交給奉常處置。

  雖然職責毫不相關,但奉常卿劉不疑也算是宗親長者,在宗正出缺的情況下,代為‘管教’一下劉興居倒也算不上逾矩。

  ——沒錯,不是治罪,是‘管教’。

  此時的人倫道德,是不允許劉弘治罪劉興居的!

  曆史上,文帝在位,其弟淮南王劉長謀反,若按漢律處置,劉長妥妥死-全-家!

  連宮女侍宦帶奴仆下屬,以及上述等人的親屬,總人數上千的那種!

  文帝卻同樣因為顧忌輿論,對劉長毫無辦法,隻能是將劉長囚於車中,在車門上貼上一張‘私損者族’的封條,將其流放蜀地。

  在劉長被一個縣一個縣接力押送的過程中,每一個想給劉長送飯的官吏,在看到那張封條時都沒敢撕開,隻能任由劉長餓死在囚車之上。

  等劉長死後,文帝劉恒才‘哀哭’著站出來,沉痛的斥責了押送軍卒,並盡數賜死。

  可即便是如此完美的演技,劉恒也依舊沒能瞞天過海——劉長屍首尚溫,長安便流傳起這樣一則童謠:一尺布~尚可縫~兄弟二人不相容~

  劉恒又隻好著急忙慌跑出來宣布:淮南王死,朕甚哀之;盡封淮南王四子為候···

  沒過多久,劉恒又擔心天下百姓以為自己是圖謀淮南國,就將城陽王劉喜移封為淮南王,以證明自己不是饞劉長的封國;賜劉長諡號‘厲’,史稱淮南厲王;並為劉長建造了諸侯陵園。

  足足過了八年之後,劉長的幼子意外病死,那則童謠再一次喧囂至上,劉恒無可奈何之下,隻好又讓劉喜重新做回城陽王,並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封劉長還活著的三個兒子分別為諸侯王···

  這還是劉恒掌權之後!

  劉長還隻是劉恒的弟弟!

  就更別提現在隻是個傀儡的劉弘,去治罪宗室長輩劉興居了。

  所以,劉弘隻能將劉興居交由奉常劉不疑‘教導’、‘勸誡’。

  當然,劉弘也不是以德報怨的聖母;即便沒有明言治罪,也隱晦的提醒了一下劉不疑:如果東牟侯實在頑固不靈,那奉常也不要太過勉強了~

  嗯,從劉不疑當時驚駭的目光來看,應該是明白劉弘地意思了。

  ·

  還沒到宣室殿,秦牧便前來稟告:代王請見。

  略一思考後,劉弘便讓秦牧去召劉恒至宣室殿。

  好巧不巧,劉恒前腳剛坐下,奉常劉不疑後腳便趕到了宣室殿。

  實際上,九卿衙門基本都離皇宮不遠;如少府、衛尉、郎中令等九卿部門的主衙,更是就在未央宮內。

  心中一動,劉弘製止了慌忙起身,打算到側殿回避的劉恒,令其在一側旁聽。

  隨著劉不疑最後一句‘東牟侯油鹽不進,仍口出狂言以汙陛下’的話音落下,劉恒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

  劉弘則是微微瞥了一眼劉恒,人畜無害的對劉不疑笑道:“東牟侯既不聽奉常勸誡,便由高祖皇帝替朕管教東牟侯吧···”

  劉不疑此舉,大致是不想髒了羽毛,將皮球踢回到了劉弘腳下。

  想到此處,劉弘語氣陡然一冷:“送東牟侯至高廟,於祖宗神主前思過。”

  劉弘輕描淡寫般的話語,頓時令秦牧的工作量劇增——過不了幾天,東牟侯國也將不複存在了,不出意外,秦牧還是得上門‘搜查’一番···

  原因很簡單:高廟日常的祭祀和維護,依舊是由劉不疑的奉常衙門負責。

  這都過去了一天一夜,劉興居還活著,劉不疑已經很失職了!

  如果再讓劉興居活著走出高廟,那劉不疑就得替劉興居,去劉邦的神主牌前麵壁思過了···

  ·

  ·

  ·

  ps:劉興居和夏侯嬰是直接動手弑君者,他倆要是活下來,那太不合理了。

  九卿衙門的所在地我忘了是在什麽書上看到過,總之是正經史書。少府、衛尉、郎中令三個衙門在未央宮內;奉常和宗正則是在長樂宮內;廷尉在武庫附近,兩宮之間;治粟內史根據曆史上‘晁錯私損高廟圍牆,被申屠嘉逮住’來看,應該是在長安城最南,兩宮之間,緊鄰高廟;高廟則有門直通未央宮內。太仆和典客···慚愧慚愧,我給忘記了,又沒有找到相關文獻。

  如果有大佬對相關知識有所涉及,佐吏恭聞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