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經象雄國官方認證的偽宗教界人士(求訂閱求票)
作者:晴了      更新:2022-02-03 05:45      字數:2128
  瓊波邦色的做法其實並不複雜,那就是,當他統帥這隻奴兵多過正兵的大軍之時。

  以吐蕃宰相的身份許下了一個承諾,隻要此戰大家夥奮勇爭先,大敗那幫子蘇毗諸部。

  那麽,所有的奴兵,都將能夠獲得脫離奴籍,成為一名光榮的吐蕃王國平民的機會。

  此言一出,那三萬原本戰鬥情緒十分低落,甚至還有一些別有用心地奴兵們直接就沸騰了。

  於是,這位軍略沒有多少的瓊波邦色,率領著這一隻氣勢如虹的大軍,直奔那拉裏崗城而去。

  而就在這位軍略大約屬於菜雞級別的吐蕃宰相瓊波邦色率軍進擊那一盤散沙的蘇毗諸部之時。

  現如今這察瓦絨城真可謂是空前繁榮,熱鬧程度,甚至遠遠在那昔日吐蕃統治之時。

  特別是大量來自於大唐的商賈們,一個二個不顧自身的危險,就跟一票聞到了血腥味的吸血蚊一般紛紛湧來。

  之前,南部地區的各族,生活十分的淒慘,並不是他們貧窮,而是他們的油水,完全被那吐蕃給刮走了。

  吐蕃官方,吐蕃商販,簡直就是十分標準的中間商,而且還是賺大差價的中間商。

  他們在大唐獲得的各種商品,販到了高原之上,跟吐蕃人交易的時候,興許隻是翻個兩三倍而已。

  可是跟那些羌、詔部落交易的時候,嗬嗬,沒有兩位數的差額,怎麽好意思賣給你們這幫子家夥?

  而且他們還經常以十分低廉的價格,從各部族那裏獲得大量的貨物,然後再拿去大唐轉手販賣。

  可以說,那位在高原之上不論是象雄國還是吐蕃國都能夠遊刃有餘的大豪商尼瑪,就是其中最典型的超級中間商。

  當然,用貶義詞來形容的話,直接叫二道販子沒毛病。

  但是隨著大量的大唐商販們撈衣挽袖地躥到了高原之上後,中間商是啥?咱們大唐商販做生意又比較講究誠信。

  而作為吐蕃東南部最大的,交通也是最便利的察瓦絨城,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最大也是最繁榮的貨物集散地。

  甚至還有一些吐蕃諸部的首領,又或者是商販,也會悄悄地躥過來,拿各種土特產來跟這些唐國商人進行貿易。

  想必就連吐蕃王庭的那幫子達官貴人都沒想到,自己這邊跟大唐剛掐過,雙方都還沒有握手言和。

  甚至不少的部落還因為大唐廢除蓄奴之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吐蕃人卻仍舊一邊罵罵咧咧,一邊躥過去做生意,為啥?

  無它,利也。

  #####

  說不好聽的,哪怕是整個部落的上千奴隸全跑光了又如何?

  隻要能夠下得了狠心,壯得起膽子,到察瓦絨城傾盡所有的搞足貨物,然後暗戳戳地賣給遠離東邊的那些部落。

  哪怕是要的價格沒有那些吐蕃中間商那麽狠,可一樣也是賺得飛起,缽滿盆滿。

  當然有路子的,直接在這裏跟唐國商販交道之後,一路南行,販往尼婆羅國,那賺的可就更肥了。枉老夫很看好你。”

  李淵很是讚許地朝著程處弼點了點頭,接過了那兩瓶酒中精華,往身後一遞。

  已然是一臉黑線的忠寶公公伸出了大手接過,繼續板起那張石化臉,站在李淵的身後。

  李淵決定看在這小子這麽上道,而且每天給自己供應美味佳肴的份上,決定給他一點小提示。

  先是看了一眼小可愛李明達,那丫頭此刻正好奇地圍著自己那瘸了腿的三哥問東問西的,沒有注意這邊。

  這才壓低了聲音小聲地道。

  “老夫今日去接小兕子的時候,聽到了二郎和他媳婦正聊著應該怎麽給你小子加官。

  大部份聽不太清楚,不過嘛,老夫倒是聽清楚了,常侍……”

  說到了這,李淵不由得大巴掌拍在了程三郎的肩膀上。

  “明白是什麽意思嗎?”

  “明白啥?常侍……”程處弼覺得這個詞有點耳熟。

  旋及熟讀三國演義,甚至把三國演義搞到了唐朝來的程處弼眼珠子鼓了起來。

  哎喲臥槽!莫非是陛下已經對老子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動了殺雞之念想要老子入宮侍候?

  李淵撫著長須看到這小子臉色變得十分難看,眼珠子鬼鬼祟祟的亂轉不已,整個人都迷了。

  “程三郎,你小子在想什麽呢?這樣天大的喜訊,難道你還不樂意?”

  “上皇,能不能別嚇唬小臣,常侍那玩意都是沒……沒那啥的人。

  小臣我還等著為老程家開枝散葉,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

  “……”總算是反應了過來的李淵臉色直接就黑了下來。

  “你小子,怎麽成天胡思亂想,就像這膘肥體壯的樣子,還想要入宮侍候?”

  “老夫猜測,可能是散騎常侍……就是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懂了嗎?”

  程處弼總算是鬆了口氣,趕緊點頭哈腰地朝著這位恭敬一禮。

  “多謝上皇指點,小臣險些想差了都。”

  看到這小子驚色盡退,一副沾沾自喜的模樣,李淵實在不想搭理這小子。

  就他成天鼓搗二郎方竹,不是鬧妖蛾子,就是鬧騰禍事的秉性,讓他入宮,除非是二郎覺得人間已經不值得。

  程處弼不知道,李世民可是為了如何賞賜他,煞費苦心之極。

  為啥,誰讓這小子立功太甚,別人是特娘的欺人太甚,這小子卻是立功太甚。

  一個功勞接一個功勞的立,立得李世民自個都眼花繚亂。

  如果拿個小本本把這小子的功勞都記下,怕是記出一個小冊子應該沒有問題。

  所以這一回,既要賞,但還不能賞得太過,畢竟這小子年紀太小,日後必定會被承乾倚為肱股。

  所以,李世民思來想去,最終隻是給他升了升官。

  反正李世民覺得自己肯定是不需要這個喜歡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小子規諫過失,當顧問的。

  然後就同財帛,這量一定要給足,不足,如果獎賞其功勳?

  “夫君,那房二郎呢?”長孫皇後看著李世民糾結了許久,終於把關於程三郎的功勳定下之後,又提出了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