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
作者:望舒慕羲和      更新:2022-03-29 00:45      字數:3285
  隨著船慢慢抵達了檀香山,陷入自我懷疑妄自菲薄的孟鬆麓,也慢慢找回了一點自信。

  雖然三代時候的故事,早已成為神話。

  但神話殘留下的信息,漸漸也就和這個原始的時代對應上了。

  他自己的自信倒是找到了,三代無限美好的信仰倒是又進一步崩塌了。

  船抵達檀香山的時候,這裏的島民已經熟悉了這種大船和大順的商人。看到大船之後,很多人駕駛著小船,靠近到大船附近,高舉著芋頭、椰子、豬之類的東西。

  而且一些人居然已經會了一些簡單的、聽起來非常別扭的漢語。

  “布”。

  “剪子”。

  “鐵”。

  顯然他們想要用這些水果蔬菜肉食,換取一些他們最想要的布匹剪刀之類的小玩意兒。

  船停靠的地方,是這附近最好的一個天然港。

  這年月的天然良港,都差毬不多。

  水深得夠。

  在港口前,要有個島嶼,作為天然防波堤。或者背後有山脈,可以擋住信風。

  最好是附近有淡水河,但淡水河不能正對著港灣,否則會導致衝刷淤積。

  要麽就是在海灣裏。

  大順的那幾個天然良港或者軍港,基本都這個鳥樣;歐洲那邊,包括羅刹蠻子的軍港,也都差毬不多。

  大順人管這裏叫檀香山。

  島上的人管這裏叫瓦胡。

  大順鯨海公司看中的地方,並不是眼前這個深水港,而是北邊盛產珍珠的海灣裏的一處港口。

  鯨海公司不喜歡眼前這個深水港,更喜歡珍珠港的原因,倒也簡單。

  因為鯨海公司計劃是把這裏,作為捕獵毛皮的荒野獵人過冬的地方。

  眼前這個深水港,冬季風浪大,夏季風浪小,適合交易;盛產珍珠的峽灣裏的港口,夏季東北信風刮得厲害,但是到了冬季風平浪靜,非常適合過冬長泊。

  之前的探險隊,找了一圈,整個島嶼群,真也就這麽兩處適合泊靠的港口。世界畢竟是唯物的,有些地方成為港口,總是一種必然。

  船上也有一個懂檀香山語言的,是船長的“義子”。這艘船的船長,當年測試月距角經度法和繪海圖的時候,來過這裏。不是這個島,是附近的島。

  當時島上正值一種叫“塔布”的禁忌,在禁忌期,是不準吃椰子的。有個小孩可能是不懂事,也或者隻是單純的饞了,吃了個椰子,被抓住後要被處死,小孩跑了,被船上的人救了。

  船上那個當初被救走的孩子充當了一下翻譯,不多會兒便有一艘船靠近了大船。

  小船上的人,大約好像是個長老,也隻是在腰間圍了一圈布,但還身後披著一些鳥類羽毛做成的簡單披風。他們自己也會織布,雖然沒有棉花亞麻羊毛,但他們用樹皮內的纖維,漚爛之後提取纖維織布。

  雖然沒有鐵器青銅,但紡織術的水平,大抵應該是殷商水平,不是太差。當然,好壞向來都是動態的,曆史上跑到檀香山的中國人評價這裏的人織布水平太差;而跑到這裏的俄國人,就驚呼他們的紡織技術非常棒,歎為觀止。

  小船上的長老得到允許後,借著繩子,爬到了大船上。

  跟著一起上來的,還有一個也不知是奴仆,還是近侍的人。

  手裏捧著一個切開的椰子殼,椰子殼邊緣鑲嵌著一些人牙,看著就非常詭異。

  長老咳嗽的時候,捧著那個鑲滿人牙的椰子殼的奴仆或者近侍,就把這個椰子殼舉起來,讓長老把痰吐到裏麵。

  船上有來過幾次的人,便和孟鬆麓等這些頭次來的,解釋說,上麵的牙,都是部落的敵人的,殺死敵人後把牙拔下來,鑲嵌在椰子殼上,專門往裏麵吐痰。

  孟鬆麓就覺得有點惡心,倒不是說這種行為很野蠻,而是說沒有美感。

  他既讀過史書,自然知道曆史上把敵人的頭蓋骨當酒杯的故事,大順傳承的史書裏,有的是記載。

  但他媽的把牙拔下來,往裏麵吐痰,就像是往敵人的嘴裏吐痰一樣。怎麽都感覺,比用頭蓋骨當酒杯惡心一些。

  船長很快拿出了酒和一些果脯、蔗糖之類的東西,這個長老也不拒絕,就在船上和這些人喝起來了酒。

  一般性的交流,那個小孩都能勝任。

  當然,一般性的交流,不需要那個小孩,也沒啥問題。

  無非就是交換、以物易物。

  而深入一點的交流,那個小孩就不能勝任了。

  一些專有名詞,小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麽翻譯,隻能用音譯重複一遍,等於沒說。

  酒喝到大半,那長老說的意思,孟鬆麓好像也聽明白了,似乎是想要交換一些火槍或者大炮。

  島上好像並沒有黃金,或者很少。

  但他們能夠拿出珍珠,隻是這些珍珠的品質也不是很好。

  好像是說島上的酋長,自認自己是鯊魚在陸地上的形態,所以曆代祖先和家族戰神,在官方祭祀的時候,需要用海裏的珍珠。

  上等珍珠都用於祭祀。

  下等珍珠,實際上並不值錢。

  大順的珍珠,無論是海珠,還是東珠,都有上好的渠道。

  比如法蘭西的五大湖東珠。

  比如錫蘭的海珠。

  檀香山的好珍珠用於自己祭祀,而且因為本身隻是作為祭祀品,並沒有參與到世界貿易中去,所以數量也不多。

  畢竟采珍珠需要專業人手,或者要占據大量的勞動力。可之前又沒有貿易,島上的人生產力也不足,自然不會大規模去采珍珠。

  不過“好在”這一次這群人來到這裏,也不是為了貿易的,而是為了幹涉檀香山的政治的。

  槍、炮,船上都有,而且也是作為公司提供的資助品。

  隻是,槍炮給誰,支持誰,那就另有說法了。誰知道眼前這個部族,是否值得支持呢?

  長老要求交換火槍的請求,因為拿不出足夠的貿易品,就這麽被擱置了。

  但盛情款待之後,贈送了兩塊鏡子、一匹棉布、兩瓶酒之後,長老還是很樂嗬地邀請這些人上島上。

  並且很快解除了附近的臨時禁令,允許婦女們靠近商船,和水手們做一些交易和交換。

  在船上肯定是安全的。

  上島那就說不準了。

  但這種時候,孟鬆麓必須要擔起來作為半官方身份的領頭人的責任。

  上島之前,船長還是再度囑咐了一番孟鬆麓。

  “孟兄,船上的武器,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人支持。你隻有兩個月的時間。”

  “如果把大量的武器給你們,這是不安全的。他們可能會選擇搶劫、偷竊,你們人手太少。而且,一旦流血,對公司也很是不利。公司希望今年冬天,就能讓一些職員來這裏過冬,北極冬季的死亡率太高了,公司承受不起不斷拉人運人的代價。”

  “我們的船,會在這裏等兩個月到三個月。要到九月份,最狂暴的信風過去之後,我們才會選擇駛向東北方。”

  “在此期間,武器都會放在船上,會很安全。九月份一到,我們還有自己的任務,還要繪製遠方的海岸線地圖和經緯度坐標。”

  “也就是說,你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弄清楚島上的情況、部族的爭端,並且做出決定到底支持誰。”

  “這裏不是中原,也就沒有正統。你不要帶入中原的情緒,而是選擇一個人支持,並且教化他。因為每個人都是蠻夷,所以隻需要從最現實的角度考慮。這是興國公讓我轉達的話。”

  孟鬆麓內心小小激動了一下,自己第一次體會到這種需要“決策”、“承擔責任”、“關乎幾十萬人口的決策”的感覺。

  壓力在身,卻也別有滋味。

  應下來後,便帶了十幾個人,攜帶著火槍和短刀,跟隨著長老上了島。

  島上的人,先引著他們去參觀了一下他們的“神廟”。

  自然是過於寒酸,但寒酸之外,倒是有些先秦古籍裏的滋味了。

  簡單的石頭雕刻出來的戰神,凶神惡煞,和蚩尤的方位差不多,前麵擺放著諸多祭品,還有兩個作為祭品的人的屍體。

  右邊是春天之神,主管萬物複蘇,可能也管生育。

  左邊是秋天之神,主管收獲果實,前麵的祭品就比較豐富了。香蕉、椰子、還有烤豬。

  這些在孟鬆麓看來的“淫祀邪神”,用簡單的柵欄和石頭圍著,僅就神像的做工來說,隻怕任何一個縣城的廟宇,都比這裏的更細膩。

  作為外人,他們隻能遠觀,不能進入這些祭祀場所。

  過了祭祀場所後不多遠,就是當地部落酋長的“王宮”了。

  在靠近一片池塘的地方,是六間草房,非常簡陋的那種草房,用樹葉和樹枝作為屋頂。

  但看起來,已經有點等級製和方位感了。

  長老說,最最大的那間,是酋長的膳廳,酋長在那裏吃飯。

  旁邊兩間,是妻妾的寢室。因為男尊女卑,所以即便是酋長的妻妾,也不能和酋長在一個桌上吃飯,而且不能吃椰子、不能吃豬肉。

  再往旁邊,是一間會客廳。酋長一會兒會在這裏會見他們,會見其餘長老、或者接待別的部落的使者時,也會在會客廳見麵。

  剩下兩間,則是廚房、工房。

  當然從孟鬆麓的角度來看,這片房子蓋得不合禮製。

  粗糙與否不說,那正房應該是坐北朝南,而廚房應該是作為廂,妻妾寢室應該在後麵,並且應該用圍牆圍起來。

  這弄得四敞大開,像什麽話?再一想,這也正好,一團碎泥巴捏泥人,可比把舊泥人一點點改成想要的泥人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