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
作者:望舒慕羲和      更新:2021-08-07 00:03      字數:4971
  小市民也有自己對未來的打算,而且一旦事情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時候,他們是相當精明的。

  ??現在大量軍隊、軍艦、水手的湧入,使得椰城的服務業,出現了短暫的畸形繁榮。

  ??這種繁榮是建立在大軍駐紮的前提下的。

  ??連同歸義軍、放假的水手、陸戰隊等,萬餘人的部隊,加上往來輸送後勤補給的對日貿易公司征用船隻上的人,確實服務業很賺錢。

  ??然而誰都知道,這不可持久。

  ??朝廷與荷蘭打成這樣,日後買賣怎麽樣還都難說,一些人已經琢磨著轉型。

  ??學一門手藝,累是累點,但至少不用階級滑落到去碼頭上背大包。

  ??而且聽說好像要借著荷蘭人的造船廠,在椰城擴大一個船廠,利用南洋的柚木等材料優勢,準備造一些商船。這正需要大量的木匠。

  ??看上去,學木匠正是一條好路子。

  ??不過服務業也分很多種,這種開店的,正在享受這種短暫的畸形繁榮。那些以前靠著荷蘭人的貿易生活的另一部分人,日子可就不那麽好過了。

  ??兩個月前,戰鬥結束後,椰城改完名,就實行了救濟製度。

  ??商船從暹羅運來了大米,一些暫時無業的人,可以申領。城中人也不太多,有資格申領的一天倒也花不了多少銀子,但這個態度卻讓城中的人很快順從了朝廷的統治。

  ??之前城中也有武直迷製度,但公司是不可能出一分錢的。倒是給了武直迷一些特權,比如強製捐錢等。

  ??捐錢的時候,武直迷便衝出來;救濟的時候……當年烏衫黨在城中偷竊搶劫,活不下去,武直迷可是跟裝死似的,倒是建議荷蘭人把他們抓起來去服苦役。

  ??如今朝廷一來,就來了一撥其實沒花多少錢的救濟,也算是叫人看到了朝廷和公司的區別。

  ??孫濤倒是不用救濟,他也積攢了錢,準備在拍賣的時候買塊土地。

  ??但是,和他那個開旅館的朋友一樣,城外拍賣的地,一家隻能買一份。而且二十年內不得轉賣。

  ??他也有些兒子,一塊地肯定是不夠的。這也確實沒辦法,明顯是賺錢得利的土地,誰都想要一塊,而且城中這些市民還是有一些家底的。

  ??孫濤感歎了一番後,史瓦茲倒是提了個建議。

  ??“我聽說,新的政府也要將蔗部承包出去。你們手裏的積蓄,和幾個朋友合夥,承包個蔗部糖廠不好嗎?我是外國人,是沒資格承包的,而且我也沒多少餘錢。你們的錢不夠,合夥不行嗎?”

  ??“不是說可以注冊一些股份製合作的產業嗎?新政府會保證合同有效?”

  ??孫濤搖搖頭,壓低聲音道:“現在大家夥都在觀望呢。我聽人說,既怕朝廷這邊也準備專營;也怕朝廷這邊不專營。”

  ??“弄出來糖,賣的話還是要經朝廷的手。這與荷蘭人在這的時候,什麽區別?每年都把糖價壓那麽低,根本賺不到錢。現在蔗部糖廠的承包,還空著呢,都在觀望呢。”

  ??“倒是聽說,這邊讓一些會熬糖製糖、管理甘蔗的人,合夥承包。軍鎮都督府那邊可以給辦貸款,兩年還清,四成的利,已經相當低的利息了。”

  ??“好像聽說邦加那邊的錫礦,也是這樣。由都督府買斷債務,再承包給原來的挖礦的各個團夥。”

  ??“不過,這事兒的關鍵,還是得看日後的政策到底怎麽樣啊。要是專營壟斷,把收購價壓低,也沒什麽意思。”

  ??“再者,之前都是東印度公司收購,其餘人也不得來收,使得白糖和冰糖除了賣給公司,也賣不到別人那去。現在就算承包了糖廠,到時候萬一沒有人來收,那不是賠個底掉?”

  ??史瓦茲笑道:“那你們到底是希望專營收購呢?還是盼著不專營但也未必有人來收呢?”

  ??孫濤也笑道:“自是盼著先專營,保證今年明年能賣出去。等將來,再放棄專營,來收的人也多,競相漲價。現在政策還是沒定下來,大家都在觀望。”

  ??“就知道,城外的耕地,肯定是賺的,有機會能買就買。但耕地之外的東西,糖廠、蔗部、甘蔗園、香料丘這些,還是要等政策定下來。”

  ??“但說實在的,我們也不指望了。你想啊,皇子、侯爵、都督們哪能沒有親戚朋友?政策是他們定的,若是賺錢,哪裏輪得到咱們?”

  ??“若他們不承包,大家也不敢承包;可他們要是承包,大家想承包,又輪不到了。所以啊,還是買塊地,讓兒孫學門手藝,才是正經的路子。”

  ??“當年承包蔗部的,賠的底朝天的,也是不少呢。還有人至今欠著甲必丹一大筆錢呢。”

  ??“即便依著大順律,翻倍之後的利息不計,最多償還雙份的本息,那些人要還,也隻能賣了所有家當了。”

  ??如孫濤說的,這座城市終究是一座因商業興起的城市。在周邊以及整個西爪哇土改完成之前,還是要圍繞著商業來運轉。

  ??若無商業,城中半數的人,都沒飯吃。不一定都是商人,給商人趕車的、幫著收貨的、算賬的、管倉庫的……等等這些,都是靠商業吃飯的。

  ??一直以來,荷蘭人的壟斷政策,使得這座城市的商業是畸形的。

  ??糖類隻能公司收購、香料也隻能公司收購,還有諸如棉花、靛草、咖啡、煙草這些,都是如此。

  ??壟斷、壟斷,東印度公司賺得就是這份錢。

  ??拿最簡單的糖類來說,公司垮了、被大順趕跑了,沒人壟斷了。但是,糖賣給誰去?

  ??百餘年間,沒有販子來巴達維亞收糖。

  ??這要是被抓住,至少也得二十年苦役。

  ??公司有公司自己的銷售渠道,而且銷售方向主要是波斯和歐洲。在公司銷售渠道以外的地方,百餘年間,市場早就飽和了。

  ??榨出來糖,賣也是個大問題。

  ??很多人看得出,大順占據了巴達維亞之後,盡可能試圖恢複巴達維亞的繁榮。但是,很多政策一直還沒定下來,已頒布的新法令,最多算是修修補補、救濟接濟,並沒有觸及要害。

  ??尤其是很多以往依附東印度公司為生的人,他們對大順取代東印度公司的態度,是很明確的:若何以前一樣,我們就支持;若和以前不一樣,我們當然不支持。

  ??荷蘭人在東南亞的統治,是以巴達維亞為中心,密布著諸多的據點的點。

  ??而這些點,與爪哇農村之間聯係的線,是靠華人的。

  ??很多華人也是吃這碗飯的,比如這有七八個村子,這七八個村子的熱帶產品,承包給某個華人專營。

  ??也就是,隻有他能來這七八個村子收貨。其餘人不能來。要是其餘人來了,自有公司給他撐腰。

  ??城中的很多人也是幹這個的,現在政策沒定下來,他們對自己將來的生活,很是擔憂。

  ??到現在為止,已經兩個月了。

  ??看似巴達維亞實行了不少新政,熱熱鬧鬧,又是改城市名、又是辦公堂、又是救濟的。

  ??但仔細一想,好像又沒有什麽新政策。

  ??固然一些人重新找到了工作,看上去朝廷趕走了荷蘭人,也沒什麽區別;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暫時是無業狀態,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麽。

  ??是繼續在這等著,等朝廷的政策出來,萬一還繼續實行包片製呢?

  ??還是說不等了,早點琢磨著別的行當,轉行甚至離開巴達維亞?

  ??這些事,已經有人向椰城的軍鎮假都督牛二反應了,牛二也是急的不行,他也想早點把政策定下來。

  ??對此牛二去問了劉鈺,劉鈺的意思是這些事不能急。

  ??馬六甲沒攻下來之前,荷蘭的其餘城堡沒完全接收之前,土改政策暫時不要公布。

  ??一旦公布,可能會引發一些反抗。在處理完馬六甲之後,完整歸義軍擴編、增加本地駐軍之後,再宣布。

  ??這種事,就不能急。

  ??至於說貿易政策,劉鈺也隻能告訴牛二,貿易政策就更不能急。

  ??東亞市場、乃至於東南亞北部的糖市場,早就飽和了。台灣糖多得是,本來巴達維亞的糖就是賣波斯和歐洲的,甚至歐洲糖暢銷的時候,也從大明、大順的沿海地區買糖。

  ??現在就說不專營,隨便收購蔗糖,小商戶們賣的出去嗎?

  ??打得開波斯的國門、炸的開印度土邦的海關嗎?

  ??之前往來巴達維亞貿易的華人海商,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有本事越過馬六甲的。

  ??這和什麽農耕民族、海洋民族無關。

  ??這和資本聚集成有軍隊、有政權、有艦隊的壟斷貿易公司,去對付那些私人小散戶有關。

  ??哪怕是武德充沛、大海裏生出來的,那也沒用了。小散戶怎麽對抗一個市值上億銀盾、世界第一家超大型跨國壟斷企業?

  ??人家能讓你一小散戶,去吃他們的市場?

  ??至於說公司沒占據的馬六甲以西的市場,這麽大個公司都占不到的市場,你一小散戶憑啥能占到?

  ??大順的海商已經夠猛了,新井白石鎖國加劇的時候,強闖下關海峽走私。但猛是沒有用的,沒有先進的組織形式,讓鬆散的力量集結起來,下場隻能是被人用炮轟個粉碎。股份製壟斷公司,確實就是此時相當先進的組織形式。

  ??別看劉鈺整天喊著自由貿易,但此時實際上他是絕對支持組建壟斷公司的。

  ??不搞壟斷公司,那就是給各國的東印度公司送錢的。自由貿易是個世界體係,得由最強的手工業強國,帶著一支四處平事的艦隊,把各國的大門一個個敲開。一國搞不成自由貿易。

  ??香料、靛草、白糖、棉花……這些,恐怕還要延續定價政策,專營收購。但要注意一下不要竭澤而漁,定價的時候不能完全以利益考慮,這就不得不需要朝廷擁有這壟斷公司的絕對把控權。

  ??兩個月的時間,爪哇的大政策還未定下來,正是以上這些原因導致的。

  ??一則,收購與否,要看與荷蘭人達成的條約如何,能否讓東印度公司重組。

  ??二則,朝廷要對壟斷公司有絕對的把控權,募股可能會是個問題,投資者會不會心懷疑慮。而且過高的軍事義務,以及決策權完全收歸朝廷,都會使投資者不那麽熱情。

  ??明知道有這種問題,可也不得不這麽做。因為,要是效仿荷蘭模式,也建立不受控製的東印度公司,資本一旦脫離的控製,竭澤而漁幾乎是必然的,可能不出十年,就要爆發一場大規模的起義。

  ??大順要嚐試一種和西歐東印度公司不同、也和之前的官營壟斷下西洋不同的新模式。

  ??這本身,就很難。

  ??巴達維亞的新政策,如今確實隻能在“改個城市名”、“救濟一下失業者”這種修修補補上晃蕩。

  ??因為巴達維亞的新政策,和與數萬裏之外的荷蘭有關、和萬裏之外的朝廷有關、和遷到鬆江府的豪商有關。

  ??唯獨與巴達維亞無關。

  ??巴達維亞的新政,至今為止,就是沒有政策、隻有朝廷來了的痕跡。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