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宗教外交
作者:望舒慕羲和      更新:2021-07-07 01:02      字數:4625
  去麵見康提國王的任務,就落在了杜鋒身上。

  ??鑒於他基本算是內定的錫蘭都督人選,自是要由他去麵見國王,和對方打好關係。以為後來經略印度,打好基礎。

  ??至於具體的談判細節,則由外交部的人出麵去談。

  ??雖然可能會希望康提以朝貢的名義,但考慮到禮政府各種亂七八糟的政治正確,正事幹不成多少,還是由沒有那麽多政治正確的外交部去做。

  ??科倫坡堡被攻下,實際上荷蘭在印度地區的體係就算是徹底崩塌了。

  ??賈夫納在北,而荷蘭人在印度次大陸上的幾個據點都靠南,攻下科倫坡,就等於將整個印度洋地區的荷蘭據點全部分割了。

  ??杜鋒也就沒必有必要每個堡壘都去攻取,荷蘭人既然選擇了投降,由他們把人帶來集合就是。

  ??這可不是歐洲,大不了跑路,要飯也能要回國。這裏是錫蘭,和康提王朝之間的仇恨,荷蘭人要是不投降,死的會相當慘。

  ??康提王朝信的,是原始佛教,是能組織教團和僧兵的,可不是那種被天朝政權幾次滅佛、改造後的、老老實實的佛教。

  ??在廣州出發的時候,劉鈺囑咐過杜鋒,即便不信佛,也要做出假裝信的態度,形式主義地尊重一下,尤其是參觀佛寺的時候,千萬別亂說話。

  ??反正康提王國的現任國王,也是為了統治從印度教改信佛教的。

  ??大家都不信,那就都假裝信便是了。

  ??大順現在要忙著與荷蘭人、英國人打仗,這倆國家都是可以當攪屎棍子的。

  ??真要是自己得不到也要惡心大順,很可能轉而去支持康提王朝。

  ??再者,錫蘭這地方也實在不是很好攻取。後世錫蘭很出名的便是英國人偷來的茶葉,這玩意都是長在高山上的,真要是攻山,確實不易。錫蘭還能修水庫、修灌溉渠,能有這樣的組織能力,也確實真的不好打。

  ??最最關鍵的一點,是康提王朝的僧侶和寺廟,擁有大量的土地。

  ??大順如果想要征稅、想要開發、想要移民,就得沒收寺廟土地和僧侶地產,這就是個整個教士階層作對,那肯定會陷入“人民”戰爭的。

  ??而不沒收寺廟和僧侶的土地,打康提幹嘛呢?圖什麽呢?

  ??寺廟和僧產,向來都是免稅的,大順難不成要倒貼錢,讓這些僧侶階層滿意?

  ??是以不但要保持和平,如有必要,還可以放棄一部分荷蘭人的“遺產”,退給康提王朝。隻要保證大順獨家壟斷肉桂、檳榔和寶石的出口就行。

  ??隻要控製三個港口:賈夫納、科倫坡、亭可馬裏,剩下的地方都可以還給康提王國,以示友好。

  ??荷蘭人在這邊的統治,讓康提王朝的貴族很不滿,因為荷蘭人廢除了種姓製度,還取締了童女婚姻,這嚴重損害了封建貴族的利益。

  ??大順當然不會開倒車,但荷蘭人占據的地方,政策不會改變,那也是荷蘭人之前的“罪惡”,和大順可沒什麽關係。

  ??這一點一定要和康提王朝的人講清楚:除了那三處港口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繼續延續舊製度,舊宗教、舊種姓製度、種姓社會分工製、童女婚,等等這些,大順都不會管。

  ??康提算是大順嚐試建設新型朝貢關係的一個嚐試。

  ??明朝前期經營東南亞,或者說在東南亞稱天朝的一個重要物質基礎,那就是擁有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沒有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是不能當天朝的。

  ??而現在,錫蘭特產的肉桂、檳榔和寶石,這三樣東西,大順的消費市場和歐洲印度比起來,差太遠。

  ??大順想要在康提,以及東南亞,複原本的勢力範圍和新型朝貢關係,要滿足兩個條件。

  ??其一,證明自己可以趕走西洋人。

  ??其二,大順可以把貨賣出去,不會縮小各國原本的出口規模。

  ??缺一不可。

  ??否則的話,大順吃不下那麽多的肉桂、檳榔,自然而然的,康提王國就會琢磨著和英國人交好,讓英國人賣貨。

  ??而這,也是這一次前往康體城談判的一個重點。武力上的優勢,已然證明了,剩下的就是經濟上的許諾了:大順有能力吃下你們全部的檳榔和肉桂。

  ??不能給天朝體係內的國家帶來利益的天朝,必然是不穩固的。不管是哪種國際體係的天朝,都是如此。

  ??當然,現在的大順是沒有能力吃下這麽多的肉桂和檳榔的。

  ??荷蘭人一直壟斷著市場,如果大順這邊不能在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談判中達成目的,大順就真的走不出去了,商船力量可能就永遠困在馬六甲以東,搞馬六甲一口通商了。

  ??這一次談判,劉鈺也是說服了大順這邊的貿易公司,豪賭了一場,讓貿易公司在今年接一下荷蘭人的盤,把康提王朝的肉桂都吃下去。

  ??要是賭輸了,沒能接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遺產,就要賠個百萬兩銀子。也就是劉鈺的麵子足夠大,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直接幹涉貿易公司的商業決策。

  ??種種原因,導致了這一次前往康提城的使團隊伍,十分奇葩。

  ??有皇家的特使、有外交部的官員、有貿易公司的商業代表,也有軍方的人,還有最關鍵的一些和尚。

  ??在接管了科倫坡堡之後不久,杜鋒就帶著使團朝著康提城出發,前麵先派了兩個和尚和一名信使,通告了康提王國一聲。

  ??…………

  ??康提王城中,國王從很多個渠道知道了大順與荷蘭開戰的事。

  ??朝廷大臣們對這件事已經是見慣不驚,當年葡萄牙人打泰米爾人、荷蘭人又跑來打葡萄牙人,甚至現在還有貴族積極與英國聯絡,希望英國人來打荷蘭人。

  ??雖然按照劉鈺的說法,康提王朝的政策是挺沒腦子的,毫無大局觀。能隔著大半個地球跑到這裏來打仗,還能打贏了,這背後國家的實力得有多強?居然想著驅虎吞狼,也不想想驅走了狼,來了頭猛虎,不是更難受?

  ??但他們卻不這麽認為,總覺得自己可以縱橫捭闔、利用各國之矛盾,實現王國的獨立自主。

  ??當然還有部分人,純粹是封建貴族習慣性的賣國做派,結交外國人準備叛亂。不賣國,隻能當個小封建貴族;賣了國,可能當個國王,就算賣掉一部分國家利益,依舊比當小封建貴族強,這都是大有賺頭的買賣。

  ??康提王朝的這種事,眾人都見多了。

  ??外國勢力在沿海打仗,更不稀奇。荷蘭人、葡萄牙人、法國人、英國人,經常開戰。

  ??事都常見,可今天做這種事的國家,卻有些叫康提王朝的人感到意外。

  ??他們和大順之間根本不熟,上一次中國和錫蘭的官方來往,還要追溯到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時候。

  ??而且那時候正值錫蘭內亂,新王朝還未真正建立起來,這麽多年過去了,印象終究是湮滅了。

  ??直到幾年前,大量的華人奴工被荷蘭人運送到了錫蘭,他們才開始對大順有了一些了解。

  ??考慮到康提王朝裏內奸太多,封建貴族與荷蘭、法國、葡萄牙、英國都勾勾搭搭的,大順為了保證戰略的隱秘性,並沒有提前派出官方人員。

  ??但終究還是有不少奴工選擇逃走,一些人就逃到了山裏,來到了康提王國,這才算是多少有了些接觸。

  ??當奴工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對自己祖國和對外麵世界的了解,都不多。僧伽羅人很難從這些奴工嘴裏得知大順的真實情況。

  ??至於中國,他們隻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大、人口多、富庶,盛產瓷器絲綢和茶葉,好像、大概、應該、差不離也是信佛的。因為逃到康提的奴工,見到寺廟,也會去拜……當然可能是因為康提沒有道觀,否則一樣也會去拜。

  ??除此之外,便再無太多的印象了。尤其是荷蘭人當年背信棄義,趕走了葡萄牙人卻不走,反而變本加厲,使得康提王朝不斷內遷躲在了山裏,對於外部世界的了解,很多都要通過荷蘭人。而荷蘭人,並不想和他們談大順的事。

  ??現在大順這邊忽然派出了信使,說是皇帝的特使要來,還有一些僧人想要參拜佛牙寺。跟隨信使來的,就有兩名僧人,雖然語言交流不暢、而且和錫蘭的佛教互為異端,但也正因為語言交流不暢,反倒是贏了的錫蘭人的初始好感。

  ??因為大順這邊的宗教,合法的,幾乎全都是魔改版的。雖然都是和尚,但是在教義上的區別極大。

  ??大順的宗教,到底有多亂,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某道士,修訂整理了呂洞賓的道藏,將呂洞賓的著作都抄錄整理成全書。

  ??一冊道教的《太上敕演救劫證道經咒》,上麵有這麽一段槽點爆炸的原文,幾乎可以說清楚大順宗教的狀態:

  ??稽首拜天主、元和遍十方。太虛仙之禮,稽首禮真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唵哪唎囉哞哆嘛娑訶,唵嗎唎哆都堵囉娑訶,唵?哩哞蘇唎哆陀密娑訶,唵陀蘇唎哆嘛唧娑訶……

  ??抄書的人,以為後麵那段話是梵文,雖然道教和梵文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但因為中國的宗教過於奇葩,這道士並不覺得在道藏裏出現梵文有任何不妥,便將這段“梵文”的音譯一字不落的抄寫了上去。

  ??但實際上,這不是梵文,而是當年從敘利亞跑到大唐的基督教聶斯托利派的一端經文的敘利亞語音譯,翻譯過來是“讚美啊,基督升至高天!讚美啊!神聖主宰護祐此耶穌!”

  ??也就是說,一個正統的道士,覺得梵文出現在道藏裏非常正常,而且在給人做法時大念的《太上敕演救劫證道經咒》,實際上在讚美耶穌,求耶穌幫忙。

  ??真要是有所謂天庭,這要是能救劫證道都鬼了,五雷轟頂還差不多。

  ??道教如此,佛教也差不離。

  ??由此也就可想而知,真要是語言相通,大順來的和尚隻怕還要起到反效果。或許在南北朝時代,亦或者大規模滅佛之前,中國這邊的和尚與錫蘭的和尚肯定是相差不多的。但現在,隻怕難說到底會不會是異端比異教更可恨。

  ??不過,要的就是一個形式。這國王原本還是印度教徒呢,不也同樣要假裝禮信釋迦。

  ??這個形式,很重要。

  ??康提王朝的國王拉傑辛赫,頓時從需求出發,對大順生成了初見的好感。他信佛,也是形式主義,本身對大順這邊的佛教到底是什麽情況,其實並不關心。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