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爭朝不爭夕
作者:望舒慕羲和      更新:2020-10-06 16:21      字數:3315
  從林允文對荷蘭人的態度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海商對於荷蘭人的態度都是敵意的。

  整體上這也符合劉鈺的設想,威廉三世以荷蘭執政兼任了英國國王,締結的英荷同盟到現在依然穩固。

  聯法製英,這是大順想要經略南洋必須選擇的外交路線。

  荷蘭人作為英國的同盟,正是一個必須先用來開刀的墊腳石。

  隻可惜荷蘭是新教國家,否則趁著這一次大順很有可能禁教的機會,就能讓荷蘭人滾蛋。

  這事需得仔細計議,劉鈺又問了一些關於荷蘭在日本貿易的事,再多的細節林允文也就不清楚了。

  林允文除了會日語,也會一些荷蘭語,雖然說得不算流利,基本的對話還可以做到。

  也算是個人才。

  “林允文,我本想著是要學學倭國語言的。隻是看現在這樣子,估計你也不敢做這西席了?”

  林允文心道誰人敢做?

  來的時候聽的可不是這樣的,隻是聽說京城勳貴家裏的某位公子,不喜歡經書,倒喜歡各種夷狄學問。想著來京城混一混,日後送禮也好有個門路,哪曾想來了京城就完全變了樣?

  真要是當西席,那不是日後翼國公見了麵也要平輩論交?

  “大人這話,當真是說道小人心裏了。即便大人非要如此,小人也不敢受,隻能逃走了。”

  “哈哈哈……逃?逃就不必了吧。這樣吧,你就在京城先住著,每年的薪酬也按之前說好的。”

  “你要是家裏還有產業,想必也不會來。不管是混口飯吃也好、亦或是為了結交京城貴人為家族朋友找找門路也罷,跟著我這些也都能辦到。”

  劉鈺請田平取來紙筆,草擬了一個五年的契約。

  五年之後,若是林允文想要另謀他路,他不會阻攔。至於五年內如果林允文不想幹了,或者跑了,劉鈺也沒說會怎麽處置。

  雖半句未提,林允文心裏卻清楚,自己若是惹惱了眼前這些人會有什麽下場。

  好在聽起來這人也還是個講道理的,五年之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正可以跟著認識一些京城顯貴,何樂不為?

  在契上簽了字,摁了手印,合了契,劉鈺便讓他先下去吧。

  “田兄,這人就先在這住上幾日。我看看找個房子,過幾天把他帶走。這又叨擾了。”

  確定周圍沒有了別人,田平隻是揮手瀟灑地表示這是小事,才小聲道:“守常兄問及倭人的事,可有深意?”

  “有。”

  “妙極!既有深意,日後做事的時候,可別忘了兄弟。”

  他沒問具體是什麽意思,卻顯然似乎和貿易有關。

  雖是朋友,可如今劉鈺升了龍禁,在皇帝身邊,有些事就不能問的太深。

  這是分寸,需得把握的好,若不然這朋友情誼雖深,日後多出幾分尷尬就不好了。

  現如今依舊兄弟相稱,正是一個恰到好處的火候。

  “忘是忘不掉。隻有一件事我可得提前說明白了。凡事……”

  “我懂,不必說了。凡事有成有敗。隻是我是信得過守常兄的運氣。當日綢燈飛升,守常兄賭贏了;去奴兒幹都司,又贏了。凡事都要賭,現在看來,守常兄的運氣不錯。我不會賭,但是卻會跟賭。不過你也放心,這是你我之間的事,與我家裏沒有半分關係。”

  “好極了。那就攢些賭本吧。賭本少了,可沒意思。”

  “放心。”

  兩人相視一笑,就當剛才的對話沒有發生過,再也不提,又說了許多閑話。

  說起來林允文的事也算是劉鈺的一樁大事,田平這麽快就給辦妥了,按說心裏應該高興才是。

  本以為今日田平邀自己來,是要給他妹妹傳遞探討日食月食的文字,來了發現不是。雖也高興,可高興之餘還是略有些失落。

  說了好半天的閑話,劉鈺也不太好意思直接開口問,就想著能不能旁敲側擊點一點。

  然而平日裏他雖有急智,到這種事上卻如個呆頭鵝一般,這麽也想不到切入的話題。

  試著找了幾個引子,可是田平像是完全沒意識到劉鈺想要說什麽一般,很輕鬆地就把話題繞到了別處。

  試了幾次,終究不行,心裏不由地歎了口氣,隻怕人家女孩兒可能當日就是那麽一說客氣客氣?自己卻當真了?

  噓溜茶水的功夫,田平悄悄瞟了劉鈺一眼,心裏暗笑。

  他的文化水平本就高過劉鈺,當日找劉鈺做事,都用了個奇葩的果中俠客的典故。

  劉鈺那點小心思,引話題的技巧,他焉能不知?

  妹妹讓他傳遞的書就在手裏。

  平日和劉鈺固然是朋友,這時候妹妹的哥哥的身份還是占了上風。

  隻覺得妹妹有紅拂之氣,有點上趕著的意思。

  自己作為哥哥,是要試探幾下的,也好看看劉鈺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今兒的事,本來請劉鈺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告訴劉鈺是倭語的事辦妥了,可他偏不說。

  進門的時候就觀察了一番劉鈺的神態,心裏略微有了數。

  如今聽著劉鈺在這引話題,促狹心起,故意裝作聽不懂。

  每一次劉鈺引出兩句,他就故意裝傻繞開,心裏卻也暗暗高興。

  如今見也逗的差不多了,再逗下去,隻怕劉鈺的性子厚著臉皮直接問,那就不好了。

  等茶喝到一半,這才一拍腦袋道:“對了,差點忘了個事。我妹妹喜好一些天文學問,正有些問題要請教請教守常兄。前些日子聽說守常兄拔了頭籌選為魁首,也還說以守常兄的學問,自該是選上的。”

  劉鈺手裏的茶杯微微一抖,心裏砰砰一跳間,蓋和杯之間發出輕微的一聲響。這聲響差點讓田平憋不住笑。

  起身去把一本書取來,劉鈺趕忙伸手接過,嘴上卻道:“哎呀,當日貞儀妹妹起過的,可我竟是忘了。該打,該打。嗬嗬嗬嗬……”

  “嗬嗬嗬……”

  田平嘴上陪著笑了幾聲,心裏也是嗬嗬笑了一聲,心道好一個忘了。

  …………

  回了家中,劉鈺也沒先看田貞儀關於日食、月食、歲差等問題的思索。

  像抖錢包裏的硬幣一樣,把那本小冊子翻轉過來,猛搖晃了一番。

  隻盼著能落下一兩張信紙。

  然而並沒有,好在冊子不厚,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也來到這個世界這麽久了,一目十行地掃過去,把所有關於天文學和數學的內容都拋到一旁,終於在後麵幾頁找到了一行小字。

  像是無意中隨筆記下的,大意就是記錄了一下當日一起乘熱氣球飛升的遊記,也沒有半句私情蜜意的話。

  隻說說聽聞劉鈺唱木蘭辭,偶有所感,遂以詩記之,題女中丈夫。

  君不見木蘭女,娉婷弱質隨軍旅。代父從軍二十年,英奇誰識閨中侶。

  又不見大小喬,陰符熟讀諳陵韜。一時三篇同指授,不教夫婿稱豪雄。

  ……當時女傑突聞名,每恨古人不見我。始信須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

  從這一頁開始,就不再是單單的天文學和數學問題。

  讀完了這首小詩,正琢磨著該怎麽回信兒,或是繼續往後翻翻的時候,就聽著小廝跑過來,說是他爹讓他去一趟。

  把這本小冊子仔細收好,腦子裏還在記誦剛才那首小詩,暈乎乎地去了書房。

  行禮拜見了父親,劉盛屏退了左右。

  “鈺兒,陛下今日召見了我。說了些瑣事,又提了一嘴正事。海軍的事,你很上心,是吧?”

  “是。”

  “嗯……陛下讓你準備準備。”

  “準備什麽?”

  “題目啊。當日在天佑殿,你不是侃侃而談,說是要讓武德宮教授航海一科嗎?讓你準備一下選拔的題目。”

  劉鈺愕然,有些不敢相信。

  “這麽快?”

  劉盛反問道:“怎麽,快還不好?太宗曾言,隻爭朝夕。陛下又是如此性子,爭朝夕之事,自然緊著朝而等不到夕。此事我也不懂,我也不問,不想問也不該問。倒是今日封了你抓的那幾個羅刹人一些從六七的芝麻小官,看來這事是要做了。”

  雖驚,但這事可算是驚喜,本以為這件事又要拖延很久,想不到這麽快就辦成了?

  皇帝這急性子,似乎也不完全是個壞事。

  “父親,這事兒就這麽簡單?”

  “武德宮的事,是陛下的私事。外人本就插不進手,也不敢插手。便如前朝內監,皇帝想要用哪個太監,或者今兒想讓太監學論語,明日卻改了孟子,難不成還要問問大臣?”

  劉盛倒是毫不客氣,直接把武德宮比成了前朝太監。

  劉鈺嘿嘿笑了兩聲,劉盛正色道:“此事有什麽可笑的?你哥哥也曾在武德宮上過學,但那不過是勳貴們搭著陛下的學堂去學些學問,不做睜眼瞎罷了。和你哥哥不同,你是武德宮出來的,是陛下的家臣、門客、養的士,而不是九州天子的臣子,你可明白這其中的區別?”

  “是,兒子明白了。隻是按父親這麽說……”

  看看四周再無他人,劉鈺膽子也大,直接自嘲道:“這事兒,算是我進了禦馬監?”

  “勳臣防、文臣恨,所有根基皆在陛下信任與恩賞。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