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鍾鳴鼎食之家
作者:望舒慕羲和      更新:2020-08-12 20:49      字數:2821
  “咱太祖皇帝滅朱明,是報當年朱溫滅唐之仇。一報還一報啊,李唐家的江山被朱溫滅掉,這老朱的江山又被咱大順奪來,姓了李……”

  京城泉柳記酒莊,幾個勳貴子弟毫無顧忌地開著本朝和前朝的玩笑。距離明末甲申之變已經過去了八十年,這番有意傳播的讖緯之言早就成了市井街頭人人皆知的扯淡。

  酒桌上,剛穿越過來的劉鈺,看著峨冠博帶的一眾夥伴,目瞪口呆。

  啥?

  大明亡了八十多年了?

  大明之後是大順不是滿清?

  山海關一片石依舊失敗,李自成依舊死在了九宮山。但後續的曆史,卻出現了一些拐點。

  原本曆史中被南明封為興國公的李過,很可能被穿越者附身了。

  從陝西輾轉抵達荊州後,仿佛被穿越者附身的李過完全不信任南明這群豬隊友。

  圍困荊州,圍城打援,未卜先知一般,完全不相信何騰蛟能給自己保護好側翼,設伏陣斬了滿清大將勒克德渾。

  經此一戰而定軍心,掃卻九宮山後大順軍沒有主心骨的頹氣。

  再之後,大順軍在李過的整合下,克複荊州,襄陽攻防拉鋸、山西反正、山東榆園軍策應、江南奴變鏟平王聯絡……直到李過病逝,傳位於李自成的小舅子、原本世界線裏的南明郢國公高一功。

  臨終之際,笑曰:“昔老闖王高迎祥以軍授李氏,今李氏以天下之半還高氏,商賈營借貸者,可以詳參之。”

  後高一功複京師,重病子幼,傳位於李過養子李來亨——這位原本曆史上的南明臨國公、在茅麓山堅持抗清到1664年自刎而死、大明最後的征虜大將軍,竟成了大順的高宗皇帝。

  正所謂:茅麓山高、流寇死社稷;伶仃洋廣,海賊守國門。

  如今煤山那棵老外脖子樹又多了八十圈年輪,多年的戰亂平息,新朝鼎定,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穿越來的劉鈺有些不適應,腦袋還是亂成一團。

  如何穿越的、為何穿越的已經沒有意義了,既然回不去了,隻能適應如今的新身份。

  看看四周,這是酒樓的二樓雅間。

  色調故意素雅,靡靡之音卻是不絕。

  和他一起吃酒作樂的,都是些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一個女倌人陪坐眾人,正在行酒令。

  聽著劉鈺等人又在那扯什麽楚雖三戶、代漢塗高之類的事,女倌人嘻嘻笑道:“你們男人啊,聚在一起就好談國是國非。今日誰也不許談,咱們繼續行令。”

  旁邊一個勳貴子弟笑著捏了一把女倌人的臉,笑道:“哪裏能不談呢?這既是國事,也是家事。”

  “若無當年之事,我等祖輩皆在陝西土裏刨食,也就夢裏能尋個米脂的婆姨,如何能在這京城裏與你這樣的美人兒飲酒?”

  “況且今日是劉兄的大好日子,這國事不可不談。”

  說罷,一群人都端起了酒杯,衝著還在懵圈中的劉鈺敬了一杯。

  “我的大好日子?”

  劉鈺茫然地舉起酒杯,想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是了,今天這頓飯,是自己做東。

  某種意義上,今日的確算是自己的大日子。

  自家祖上叫劉體純,諢名二虎,原本曆史上的夔東十三家之一。八十多年前的亂世中,亦算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餘蔭之下,劉鈺出身不低,乃是正宗的大順朝的勳貴子弟。

  臧否當年英雄,自家祖上可當得起一個“俠”字。原本是八大王張獻忠的結義兄弟,後與張獻忠理念不合,投了大順太祖李自成,最難的時候也不離不棄。

  原本曆史上,九宮山之變,李自成死,劉體純接到了一封來自陝西的求援信。

  寫信求救的那人,是個妙人,此人名為孫守法,和農民軍是死敵,就是此人生擒了老闖王高迎祥,導致老闖王被千刀萬剮。可謂劉體純等農民軍的死敵。

  但孫守法於陝西反清,第一個想到求救的,偏偏是死敵的農民軍,甚至相信這位曾經的仇敵一定會為了天下大義幫自己;劉體純更是擔得起那個俠字,接到信後,拋棄舊怨,帶兵反擊陝西,支持農民軍死敵孫守法,可謂俠之大者。

  再後來退守夔東,劉體純也主動放棄盟主之位,讓位於高一功,後又支持小闖王李來亨。最終事不可為,全家自殺於巫山,誓死不降,可歌可泣。

  如今曆史發生了改變,那些曾經悲劇的英雄許多竟然未死。

  劉體純也在李來亨統一天下後,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翼國公”,死後又被追贈了一個郡王。

  如今傳爵四代,這翼國公的爵位正在劉鈺的父親身上,劉鈺當真是正兒八經的勳貴子弟。

  雖非嫡長子,卻也不是侍妾所生,母親也是正牌的誥命夫人,有資格去後宮參加皇後舉辦的宴會的那種。

  即便不能襲爵,但是混個龍禁尉之類的勳貴子弟專用混吃等死的職位也非難事,可謂是鍾鳴鼎食之家。

  今日之所以劉鈺做東,請一群勳貴子弟吃酒作樂,也的確是有件大事,值得慶賀。

  大順複國後,江南士紳多有不服。開國之後,大順走的是依靠勳貴壓製文臣的平衡路線。

  文臣皆以科舉入仕。勳貴之子多走他途別徑。

  高宗李來亨在鼎定天下後,依著當年李過遺訓錦囊,複用了王安石的“三舍法”,作為勳貴子弟的選拔方式。

  就在當年前明的太監官房處,興建了大順官學,取名武德宮。

  武德宮設外舍、內舍、上舍三層學堂,勳貴子弟可以直接入學、武將平民子弟需要考核進入外舍,逐漸考核乃至上舍。武德宮是和科舉並行的另一條選拔人才的路線。

  大順得天下極難,尤其是打到江南的時候,和葡萄牙雇傭兵打過、和鄭氏的黑人衛隊、日本鐵炮手也打過,很是吃了槍炮的虧。

  加之李過自取荊襄後,極為重視火器,武科就廢了舞刀,改習鳥槍、放炮。

  再之後,與西方交流日多,武學又考陣法、地雷、火槍、弓馬、天文、地理、幾何等術,多學西學。

  變了味的三舍法,是大順勳貴和武官的培養基地,也是用來壓製文臣的一種手段。

  免得稍微動一動士紳利益,就有罷考之事,實在不行就用武德宮的勳貴子弟頂上去,總不能讓士紳倒逼皇帝無計可施。

  平日裏也用來在官場裏摻沙子,以免出現不受控製的文官黨爭。

  因著在武德宮官學裏的,多數都是當年開國的勳貴子弟,但也算是有了大順的一群和江南大儒無關的基本盤,有了動手殺人的刀。

  文官自是反對,瞧不上這些少學經史子集不用科舉的勳貴子弟;勳貴子弟們也瞧不上舞文弄墨的大儒,雙方隔閡頗深,武德宮勳貴又搶了官場名額,矛盾日深。

  這種情況,也是大順皇族刻意為之。

  造成勳貴、文臣之間的隔閡,以便於皇權居中調節平衡,從而避免文臣或是勳貴徹底控製朝堂的狀況。

  三舍之法,從外舍升入內舍就已極難,而若是能夠從內舍升入上舍,更是不同。

  入上舍,若能評為上上取得頭名,被稱之為“魁首”,等同於科舉狀元。一旦有機會,皇帝就拿這些上舍的勳貴、武將子弟當棋子,扔進官場搞平衡。

  劉鈺既是當朝翼國公的嫡三子,自然是在武德宮裏上學,已入內舍,很有機會升入上舍。

  前幾日武德宮考核,他的許多科目都評了個上上,加上這個鍾鳴鼎食家族的出身,眾人都說他前途無量,便吵吵著叫他做東請客。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身份也就是這麽個身份。

  劉鈺端起酒杯,理順了所有的記憶,看著周遭起哄的眾人,仰頭一飲而盡。

  心想,從今往後,我就是大順朝翼國公的第三子劉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