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西楚動向
作者:筆書千秋      更新:2020-08-17 00:04      字數:2174
  兵敗如山倒,縱然是具裝騎兵也不可能將讓戰馬披上跟人類一樣厚重的戰甲,讓他們變成鐵皮罐頭,能夠硬抗陌刀的衝刷。

  傷亡在所難免,但卻不值一提。

  伴著一個個大秦鐵騎的倒下,勝利的號角,終於倒向了大夏軍一側。

  “想走?”

  李存孝一聲暴喝,手中長槊砸了過來,逼得李錦秀不得不提刀招架。

  下一息,他倒吸一口涼氣。

  隻見那一柄長槊橫掃過來,砸的火花四濺,他單手持著的戰刀更是險些脫落在地,讓自己沒了依仗。

  他心道不好,慌忙當中將戰刀挪到自己身前,雙眸一凝,這才發現大夏悍將不知何時已經殺到自己跟前來了。

  “不過爾爾。”李存孝交手之後大失所望,他本以為李錦秀身為一軍之長,必定是一個有分量對手。

  可現在交手之後,他才發現此人不過如此。

  “你!”李錦秀直咬牙且此,想要提刀奮戰,心中卻又驚疑不定。

  被他委以重任的騎兵短短時間被殺得人仰馬翻,左右的援軍雖然不少,卻是不堪大用,撞上近乎是在全盛時期的夏軍,那是對手。

  正在他懊惱的時候,李存孝的長槊再度橫掃而來,隻是相比剛才的迅猛,此刻更多了一絲的靈巧。

  長槊與戰刀再度碰撞,李錦秀驟的汗毛直立,耳聽破風聲想要躲避,卻晚了半步。

  “噗!”

  他墜落馬下,一口老血噴出,昏厥過去的前一秒,隻見一個將軍催動戰馬邁向自己:“軍情如火,戰功依舊是李將軍你的。”

  來著正是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他目之所及,早早地就盯著了在人群當中藏匿的李錦秀,同時也清楚自己的射術雖然精湛,但對上李錦秀這樣的強者,卻是無甚作用。

  剛才那一箭並非是為了搶奪功勳,而是為了打垮這一支秦軍。

  李存孝聞言點點頭,望著手持長弓,威風凜凜的薛仁貴道:“你欠我一頓好酒。”

  薛仁貴微微一笑道:“此戰過後,莫說是一頓,便是十頓,某家也奉陪到底。”

  長安,太曦殿,蘇洵李儒聯袂來到,跪拜於地。

  “微臣拜見陛下,五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二位。”

  對於自己人,洛塵並無太多規矩,反而隨即吩咐鄭和準備座椅。

  隻是此二人一齊到來,讓他心中隱隱有所不安。

  那李儒與蘇洵對視一眼,還是他一揖到底,稟告道:“七日,西境糜戰不休,葉帥鳴金收兵之後,薛將軍並宇文將軍李將軍等人死戰不退,領陌刀軍大破李錦秀麾下大秦鐵騎,斬獲大秦帥旗,俘獲大秦征東將軍李錦秀!”

  “還請陛下原諒,其餘斬獲,戰損的書信還未送達長安,微臣尚不可知。”

  “好!”

  洛塵連聲叫好,雖然這已經是兩日前的舊聞了,但卻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足以衝淡東萊不穩的壞消息。

  “西境大局已定,來日糜戰不休,也無傷大雅。”

  他眼觀四方,心中清楚大秦的軍力雖然鼎盛,可真正能夠調動的兵馬不過是四十餘萬,其餘的士卒都要鎮壓各處,倉促之間無法調動。

  眼下葉南天等人一戰就將大秦野戰部隊打垮,斬獲也必然是天文數字。

  “恭喜陛下,大秦危矣!”

  鄭和抿唇一笑,恭維道。

  由他開頭,頓時響起了一片山呼海嘯的萬歲聲,太曦殿之內都是稱頌的聲音。

  “好了。”洛塵擺擺手,見太監宮女們都閉上嘴巴之後,才說道:“郭奉孝與廉頗至多三日就能抵達西境,介時西境縱然繼續對峙,保持不勝不敗,就是大勝。”

  對於強秦,洛塵心中並非沒有擊潰之心,隻是局勢如此,想要一戰而定天下的時機還未到來。

  想到這裏,他不禁看向蘇洵,想要知曉如今執掌鴻臚寺的蘇洵有何要事來尋自己。

  宮中規矩森嚴,即便是蘇洵貴為三相之一,也不可能無事就能見到皇帝。

  在長安城中能夠在任何時間入宮的人隻有郭嘉李儒二人,旁人想要麵見洛塵,都要先行通報,獲得準許才行。

  蘇洵見陛下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忙一撣衣袖,拜倒在地上:“西楚有所異動,在沔水以北樊城陳兵十萬,江夏同樣有兵馬十萬。”

  洛塵不怒發喜,他冷笑道:“朕還以為那秦人還能說動天下人與我大夏為敵。不曾想一直等到現在,也隻有西楚一家想要趁我大夏不備,襲取我南蠻,江北之地!”

  李儒早就腹案,忙道:“陛下所言甚是,那西楚皇帝雖然心有大誌,卻壓不住國中楚,熊,屈三大世家。”

  “如今西楚皇帝縱然想要提兵北上,最大的敵人並非是我大夏強軍,而是世家大族。”

  洛塵聞言哈哈大笑,眼中露出森然冷意,猛地起身道:“朕早年就聽聞過西楚皇帝的名聲,知曉其人勇猛之餘,不乏智慧。隻是西楚境內掣肘太多,才隻能對內不斷對蠻族開戰,無力西進巴蜀之地,或是北上中原。”

  “然若朕是西楚皇帝,決然不會錯過今日的良機,與大秦一道會獵中原,擴地千裏!”

  蘇洵的輕蔑由來已久,他雖然主長鴻臚寺,位列三相,卻並非是洛塵真正的嫡係,從龍之人。

  此刻聽到奏報,他雖然覺得不妥,但也跟李儒一般,並不將西楚放在心上。

  對於一個在南方臥睡的龐然大物,大夏朝臣都有所關注。可隨著大夏不斷擴張領土,接連征服東萊,南蠻之地,對於西楚的關注度愈發的弱了起來。

  大夏上上下下眼中都隻有一個大秦,可以稱之是大夏的敵人,其餘不過是土雞瓦狗,四方傳書可定。

  即便此刻西楚陳兵舉動跟大秦脫不了幹係,可對於蘇洵這樣的朝堂不倒翁而言,仍舊是不值一提。

  李儒見說,不動聲色的道:“西楚兵馬強盛,糧秣同樣不缺,但其內人心不定,才會耽擱進發時間。臣以為眼下當務之急是派遣一員良將坐鎮宛城,壽春,堵住西楚北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