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一章 天京之會(一)
作者:西蜀      更新:2020-05-22 22:01      字數:3698
  看了奏報,孔開平才知道自己引以為傲的功績裏麵有多大水分。

  奏報自然是長風閣呈上的。既然四州對比,雲風肯定不可能隻看各州官員的一麵之詞,而是吩咐長風閣大力關注這四州的動態。

  如果這些奏報全是真的,那麽所謂的地犯罪率,是下屬官員隱瞞不報之故。不少冤假錯案,被各級官員強行脅迫銷案了或者幹脆殺人滅口掩蓋了。慶州從諸侯國轉變為天元一府的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財產更迭。不少地方豪強和官吏,趁此機會鯨蠶噬,謀取私利。受到傷害的,自然是國家的利益和賤民的財物。

  國家利益,無人舉報,上麵誰去追究?這些官吏想的是,原本就不是雲風,憑什麽平白讓雲風得了去,還不如自己侵吞了。在這個過程中,原慶國王族私產跟平民財產界限模糊的地方,民眾自然就被驅逐。偏偏這些人作為地方豪強,隻手遮天,民眾有冤無處申。官官相護,這也是儒家約定俗成的隱性經典之一。

  “不,不是真的。”孔開平回到自己的書房,冷汗淋漓,召集屬官讓他們分辨。

  看著屬官們的臉色,孔開平咆哮不已,“別跟我說你們也有份。”

  屬官們紛紛辯解,“府尹,我等巡視地方,人家封贈的一點儀程,不算受賄吧?”

  有人說:“商行(地方豪強)之子拜我為師,奉上的束脩怎麽能算行賄呢?”

  孔開平頹然長歎,因為他拿這些人沒辦法。慶州實驗,消息靈通的天京權貴世家和地仙莊不少博士,都看出聖人有將雲風捧為天下之主的意思,紛紛將自家子弟塞到慶州。如果在慶州能幹出一番功績,將來子啊朝堂上必將飛黃騰達。

  這些弟子,孔開平都難以治之以法。刑不上大夫,這些家夥一個個都有強大的靠山。治罪一人,得罪的是一個世家大族。

  孔開平曾自以為博學多才,指點江山,將自己的位置擺到帝王之上,覺得自己有能力教導帝王治世。原來誇誇其談可以,真要讓自己入手,卻處處掣肘。不需要詳查,隻看這些屬官的忿忿不平,就知道這些奏報上的案例都是真的。

  一個小小的方圓不過千裏的慶州自己都治理不好,更別說整個天下。如果還是以儒家的帝王心術來評判,無非是平衡而已,國家不出大問題,臣子無反意,這世道就算是太平盛世了。可現在要跟梧州雁州潛東去比呀,雲風不僅隻看是否安定,還要看官聲,看民生,看經濟。

  孔開平揮退強詞奪理的一眾屬官,掃興地去向雲風請罪。

  雲風溫和地說:“看來明天不需要跟我去實地查驗了。孔兄,可見你良知未泯。我隻請你記住你儒家的宣言裏,為生民立命的生民,是這些權貴,還是

  萬民。

  我會繼續看著。你真要有大才大氣魄,未來天元外府或者廷議閣,必然有卿一席之地。若是繼續被下屬蒙蔽了耳目,嗬嗬,你自己也不好意思高居廟堂吧。”

  四州之比,當時沒約定時限,但總不能一直拖下去不是。嗯,以五年為期吧。而今過了兩年多一點,還有將近三年的時間。愛卿好自為之。

  孔兄,你想過沒有,儒家教義,是不是都是萬世不易之經典?有沒有地方需要因時因勢做點改進呢?古聖他也是人,並非是神。後來者一直生活在他們的光環之下,沒一個敢有所突破,這合不合乎你們所謂的至理呢?有道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誰都不敢超越前浪,那是一代不如一代吧。

  好啦,去吧。我明日一早就離開,不需要送行。”

  對比其經曆過己此戰亂的梧州,慶州總體上不算遜色,但雲風依然很不滿意。大力建設碼頭朝廷是給了大力支援的,不然慶州連水泥都買不到。既然大力支持了,又無戰亂,慶州本就應該遠超梧州才是。可時至今日,徽山這一片,依然盜匪叢生。關鍵的是,不少盜匪都跟官方有所勾連。

  至於減輕稅賦,讓民眾的生活有所改善,那並非是孔開平的功勞。一來是中間少了一層諸侯國主的盤剝,二來是天元規定的賦稅本就很輕。

  馬車裏,雲風將孫彬亮招來,兩人詳細分析各教治理之策的利弊。

  孫彬亮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好不容易雲風有閑暇靜聽他的見解,還不使勁表現?

  可雲風越聽越心煩,這家夥,或者說整個詭穀教,論破壞都是好手,可要論起建設,那是牛頭不對馬嘴。這家夥的心機不可能深,計策不可謂不毒,透析人心,運籌帷幄,但都是怎麽利用和挑起事端,而後從中謀取最大利益的招數。

  雲風突然打斷孫彬亮,“孫愛卿,是不是天下各大勢力之中,都有你詭穀教弟子?”

  孫彬亮沒猶豫太久,點頭承認,“確實如此。”

  雲風,“這是貴教培養子弟的一種方式嗎?”

  孫彬亮道:“這是弟子出師之後的競爭。隻有優勝者才能上位。”

  “哦。”雲風道:“我雖然沒有去過青州,但也知道遊戲額青州的情況。我聽說哪裏百國林立,征戰不斷。我原來很是不解,青州並無外患,為啥戰亂不休呢?現在看來,都是你詭穀弟子的爭鋒是吧。”

  既然雲風多少也知道一些,孫彬亮也就不過於隱瞞了,“是這樣的。我們這些人,都必須是青州爭鋒的優勝者,才能派往天下輔佐明主。陛下,難道你不認為這種培訓法,比儒家隻擅誇誇其談,紙上談兵要有用得多嗎?比如慶州,如果我處在孔開平的位置,我有的是

  辦法讓那些屬官老老實實地做人做事。”

  雲風輕笑,“輔佐明主?隻怕所謂的明主,也是你們的棋子吧?若我能一統天下,你回教之後,會是什麽地位?”

  孫彬亮坦然道:“當之無愧的教主。”

  雲風,“然後呢?你的弟子們,都將派往各地,進行爭鋒。”

  孫彬亮閉嘴了。雲風也不需要他回答了,對詭穀教終於有一定的理解。這就是一批不安分的鬥士,鬥的對象沒有天地,全是人。他們是看不得天下一統的盛世的,是喜歡玩弄人心的永遠的反骨頭。

  孫彬亮可以使用,也一定會盡心竭力地輔助自己,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他要借助自己的功績來攀上詭穀教的高位,甚至登上教主寶座。可自己一旦一統天下,他的弟子們將會前往各地,再次挑起戰亂,以展現自己的才智,實現自己的抱負。

  “今日到底為止吧。”雲風沒興趣跟孫彬亮深談了。在雲風眼裏,詭穀教可能會出現軍事大家,但絕對不會有治世幹才。這就是一群以玩弄心計為樂的瘋子。

  孫彬亮依然‘晉中盡職’地提醒,“陛下,此次中州之行,危機重重。微臣建議至少要抽調兩位至聖護駕,以確保安全。您在,天元就在。別計較一時一地之得失。”

  雲風笑了笑,“好。我知道了。”

  雲風的皇駕自慶國北上,經過朱國、韓國等諸侯國,自徽州之側的天劍關凳上中州高原。剛剛抵達天劍關,得知回國國主雲瀚竟然也親赴天京,在天劍關等候他多時了。

  “你竟然隻帶了這麽點人?”雲瀚仔細打量了雲風的親衛隊一番,總體不超過三百人。其中雖然有不少低階修士,但中高階修士除了雲風曆言之外,就隻有姬芷殷然。天元公開的三大至聖一個都沒來。

  雲風笑道:“叔爺爺,我是去跟各教共襄盛舉的,不是去打架的。”

  雲瀚明顯比雲風還急,“你怎麽能如此輕信於人。害人之心可以沒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本來各教之間彼此爭鬥正烈,你以出現,好了,他們覺得他們隻是內部矛盾,而你是外敵你知不知道?

  不行不行,你必須立即傳輸,不說多,至少要招來一兩位至聖方能確保平安。”

  雲風目前可謂是反仙盟的標杆,五大世家即使跟雲風的理念不同,但在這一點上是絕對站在雲風一邊的。若是雲風出事,仙教的刀鋒,下一個必定會瞄準五大世家。沒有雲風這個高個子頂著,五大世家沒有安全感。在五大世家看來,雲風比仙盟容易控製,所以怎麽都不願失去雲風的擋箭牌。

  雲風似乎毫不在意,“叔爺爺,戴儒聖是我老師,張天師是我國師,我想他們至少不會夥同心懷不軌者暗害於我。墨教至聖

  我沒見過,聽說他從不走出魯公山。再說我天元和墨家關係緊密,也算是我後盾之一。

  加上你們五家,就算有魑魅魍魎之徒存心搗亂,又能有多大作為?嗬嗬,您別忘了,我而今也是堂堂亞聖了,不再是上次行走東州時的低階修士,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真的如雲風所說道儒墨都是他的後盾嗎?雲瀚嗤之以鼻。在大是大非麵前,什麽老師國師,都是狗屁。雲風所行之事,顯然是要徹底推翻仙盟,毀去九教合法統治的根基。道儒墨能接受?

  若是雲風願意做仙教傀儡,九教或許可以接受他成為東洲世俗之主。可天元近來大量發行的報紙上,在逐漸揭開天外飛仙虛偽的麵紗。雖然天元和雪域之外的各地,各教紛紛采取措施減弱報紙的影響力,指斥天元報紙在胡說八道、蠱惑人心,可又能控製多久?

  一旦民眾的絕大部分都接受了天元對天外飛仙的解讀,九大教何以生存?如此局麵之下,九教不除雲風而後快就怪了。

  雲風像個叛逆的年輕人,堅持不聽雲瀚的分析,堅持不召喚柳勇等三聖,急地雲瀚恨不得脫口大罵。實在說服不了雲風,隻好自己去作一些安排,一方麵緊急傳書其他四大世家,請每家都趕緊增派杆端戰力。自己這邊,也趕緊請動雲家老祖,秘密趕赴天京。另一方麵,傳書當今耀陽太尉,爵封定王,執掌耀陽大軍的柏朗。

  西邊淮洲道上,利國國主,範家的家主範天鷹的車駕也在往天京趕。不過誰都不知道的是,利王的馬車內,竟然有一個身材魁梧的大和尚坐在範天鷹對麵。更為詭異的是,即使有人掀開車簾也對大和尚視若無睹。

  範天鷹之所以連身邊的親信都隱瞞而帶著這個大和尚,隻為了大和尚的一句話,“雪蓮教已被仙盟除名。八教可以扶持一個一流勢力取代雪蓮教之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