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一章 青龍山保衛戰(一)
作者:西蜀      更新:2020-04-14 01:58      字數:4387
  昝鈺為了掩飾梧州的行動,建議昝家先強攻青龍山。於是梧州決戰爆發之前,青南之戰先行爆發。

  白天益雖然有寧江和青南都失守的準備,但給兩地的回書還是有分別的。給寧江宮遠的命令是盡可能防守,不到萬不得已不可撤退。讓宮遠放心,兵部會盡快給他補充兵力。哪來的兵力,現征。

  寧江地處三江口,位置太重要了,能不丟失最好。按照孫炳亮的分析,江州各國並不敢真的跟天龍國撕破臉。所以寧江完全有可能守得住。

  至於青南,那肯定會有激戰,昝家為了梧州,攻打青南以圍魏救趙是必須的。所以白天益給雲戰的回書,讓他派出精銳盡可能阻滯昝家大軍進軍的速度,先撤離青南縣民眾。待民眾撤離得差不多的時候,在盡可能少折損己方軍力的情況下,步步退守,由高架路退入青龍山。

  雲戰第一時間向全縣發布官府通告,申明大戰將至,為了民眾免受戰火之禍,軍方將協助地方,將所有民眾暫時全撤入青龍山予以保護。待攻略梧州的大軍回返,再為鄉親們奪回家園。

  得益於雲風的廷議閣政策推行到了基層,民間的基層管理機構都是由民眾舉薦或地方有名望的鄉紳組成,他們的話,在民眾中既可信又有權威,所以政令下達和執行,既熟悉又高效。

  霎時之間,青南縣民眾紛紛像螞蟻搬家一樣,湧向南口高架路。人、車、馬密密麻麻,一個小組一個小組,依次排著隊,有條不紊,不慌不忙。走的都是軌道兩邊的人馬倒,中間的軌道嚴禁有人進入,那是軍隊調度的通道。

  民眾不慌亂的另一個原因是官府通告上說,如果戰爭導致財產損失,官府會給以補償,所以家產物資盡可能不要攜帶,以免負重過大而行走緩慢,隻帶細軟、換洗衣物和一些食物即可。

  民眾很配合,也很憤怒,憤怒於昝家破環了他們的安寧和幸福。才過了幾天權貴不欺、捐稅近似於無,收入大增,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的天堂般的日子,誰都舍不得離開故土。所以主動要求留下來幫助軍隊

  地方官府按兵部的指示,盡力勸服,要參戰可以,那麽趕快去龍丹津或青龍城應征,通過培訓,學會使用‘仙器’,就可以上戰場。

  並告訴他們,首先應該優先將家中妻兒老幼安置妥當,沒有後顧之憂,這才可以無所畏懼地麵對強大的敵人。龍丹津書院裏已經滿是帳篷,安置遷移民眾。

  龍丹津臨時征兵點,以及青龍城各處征兵點,無不是人頭攢動,都是來報名參軍的青壯。雖然擠得滿滿的都是人,卻是井然有序。彎過來扭過去的長隊不停地蠕動,可見前麵初審的速度不慢。

  龍國征兵,不是誰來都收,必須通

  過審查。審查之嚴,引發諸多不滿。

  兵部門前征兵點,一個粗豪的聲音咆哮起來,“我為什麽不合格?告訴你,小娃娃,流落青龍城,被人擄獲為奴之前,我是建州軍中的都尉,老兵了。你是歧視我曾經是奴仆吧,我要告你。”

  負責初審的年輕軍官和顏悅色地解釋,“大叔,絕對沒有歧視您老的意思。兵部定有規矩,家中獨子,無兄弟者不得入伍。在您的家庭成員表裏,您家就您和您老娘兩個人,您一走,老娘怎麽辦?”

  那人說道:“住養老院啊。王爺不是為鰥寡孤獨者修建有養老院嗎?”

  軍人說:“住養老院,您也不行,您是獨子。”

  “誰說我是獨子,我有兄弟的,隻是不在龍國而已。”

  軍人苦笑:“我們隻看龍國戶籍的,管不到其他國家。”

  那人還想鬧,維護秩序的城衛很快走過來,請他去隔壁禮部衙門去喝茶。那裏,柏富派有專人接待和解釋。

  那人邊走邊嘟囔,“怎麽就不讓我去打仗,我既有經驗又有力氣,我要將那些意圖毀壞我們好日子的雜碎活劈了。”

  身後又傳來那年輕軍人的聲音,“未滿十八,不合格。下一個。”

  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為什麽要十八歲,你看,我都武者高階了。”

  軍人回答:“這是王爺的規定,未滿十八歲者不得入伍,我敢違背嗎?來來,下一個。年齡太大,不合格。老人家,您就別摻和了,好嗎?”

  一個老人怒斥道:“什麽叫摻和,老年人就不能打仗嗎?敵人攻進來,難道看到年老的就不殺啦?”

  軍人陪笑道:“是是,我知道您老能打仗,威風不減當年。可是我不能違規呀,那是要坐牢的。王爺規定四十歲以上者不得入伍。您看,我也沒有辦法。來人,請老爺爺去禮部休息喝茶。下一個,下一個是誰?”

  站在兵部樓頂上的白天益看到的就是這麽一幅激蕩人心的場景。心懷大慰,得民心這得天下啊。王爺的惠民之政,開花結果了。如此軍心民心,何愁不能拒敵於國門之外。

  白天益回望回望高架路入口,那裏更是繁忙。從青龍城東邊工廠區運出的大炮,在快速地裝上鐵板車。雲風的發小之一,出身龍丹津的包力還嫌慢,大聲呼喝著,“快,快呀。青南的戰爭快要開始了。”

  裝好一趟蒸汽車之後,炮兵小隊對正包力飛身跳上隻有平板沒有車廂的機車,大吼,“走!”

  嗚!汽笛長鳴,蒸汽機車拉著一長溜裝有大炮的平板軌道車向東飛馳。此時,保衛青龍山之戰的第一聲槍響,在青南城頭打響。

  青龍山無路,層巒疊嶂,猛獸又多,軍隊想翻山越嶺直逼龍丹津根本不可能。小路通行不便

  ,又易於設伏,江陰軍軍不可能走。昝家要想攻擊龍丹津,唯有拿下入山高架路的入口,南口鎮,才可能通過高架路直達龍丹津。

  所以,青南守不守,其實無關緊要,隻要確保南口不丟就行。

  但是為了給民眾撤離爭取時間,雲戰還是將他不足一千人的軍隊的大部分都布置在青南城頭,阻擊江陰大軍。

  青南城頭的天龍軍隻有六百人餘人,城牆上兩米左右趴伏一人,也隻能拉開一千多米的戰線。青南城南邊的城牆,就有兩千多米長,所以雲戰隻能緊守城門左右八百多米長的一段,另外各派二十人在城頭上架起連射槍械,麵向東西兩端。阻殺從遠處攀上城牆的敵軍。擋住了城門,就擋住了大道,敵軍就不可能大量湧入。

  連射槍械,是根據天風心提供的圖紙打造的,優點是可以快速地連射成百上千的子彈形成彈雨,缺點是無法打造成靈器。不管使用者的功力多高,其真氣或靈氣都經不起如此快速的消耗。

  還有兩三百人被雲戰派到南口鎮的高架路入口,防止敵軍小股部隊繞過青南,搶占了高架路,堵截了他們的後路。

  城外,密密麻麻的昝家大軍,潮水一般湧來。

  不需要再找什麽理由或借口,雙方都已做好準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日上三竿,昝軍有人利用飛爪、長梯等器具,開始爬牆。他們沒有使用攻城連弩,因為攻城連弩的射擊距離不如天龍軍的槍械。不等連弩架設好,肯定會遭到槍械密集的射擊。於是,昝家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欺負天龍軍人少,用大量的人命來填。作為先鋒的,都是昝家死士。

  “嘭”,雲戰率先開槍,有人應聲而落,摔在城下。

  雲戰的槍聲就是開戰令,戰爭在這一刻正式爆發。瞬間,劇烈的槍聲和爆炸聲,喊殺聲,響徹天際。

  還未走遠的民眾都靜立路上,回望青南方向。默默祈禱天龍軍大發神威,趕走來犯之敵。昝家應該感到悲哀,青南民眾在一年前還是昝家臣民,現在卻已經將天龍國當成了自己的國家,視昝家為入侵之敵。

  戰前,天龍國不隱瞞任何消息,將可能的戰爭,和可能的結局,都告知了國民。拚死一戰,或許可以維護大家來之不易的安寧和富足;畏戰而降,一切都將返回從前。

  天龍國幾乎所有人,都堅定地支持官府一戰到底的決心,尤其是被強製解除奴籍的奴仆和原居民。昝軍進攻天龍國,可能毀掉的不僅是天龍國,更是他們的新家,他們的福利,他們的新生,他們美好的未來。為此,他們可以不惜一切,甚至包括生命。

  而遷移者或投奔者,雖然沒那麽狂熱,卻也堅定地服從官府,盡可能為戰爭出力。相較原

  來的生活,社會地位、物質條件等各種環境都大幅上升,生活質量比原來明顯高出一頭,再回到原來的境況,誰也不願意。

  維持秩序的各級基層官吏,大聲呼喝,讓還沒來得及撤上高架路的民眾別觀望,趕緊加快速度走,不要給保衛他們生命安全的天龍將士增添負擔。

  忽然轟隆轟隆的軌道撞擊聲響起,一長溜軌道車疾馳而來。民眾大聲歡呼,援軍到了。

  確實是援軍,可是人數卻不多,十架平板軌道車,拉著二十門大炮,炮兵隻有六十人。

  站在第一輛車上的包力不停高喊,“快,快,加快速度。”既是對軌道兩側的撤離的民眾喊,也是對機車駕駛者喊。

  昝家軍隊對熱武器的威力依然估計不足,一開始就損失慘重。不到半個小時,就死傷過千人,丟盔棄甲地撤退了。有很多人被踩踏而死。昝軍第一次試探性的進攻被打退。

  這時包力趕到南口。

  大炮都自帶炮車,在車站推下軌道車,沿水泥大道,穿過南口鎮,力士們將大炮直接推上城牆

  包力向雲戰的副將苗問報道,“炮兵分隊對正包力奉命率所部炮軍前來報到,接受將軍調遣。”

  苗問回禮,“包對正不用客氣。炮軍我不太熟悉,由你自由發揮吧。隻有一點,盡可能給對方以最大的殺傷。”

  “是。”包力立正回答。然後兩人就戰術細節探討一番,各自就位。

  二十門大炮,城樓兩邊一邊十門,一字排開。經過訓練的炮兵在搖動輪把,校準視角,裝入炮彈,等待包力的命令。

  沒過多久,十幾裏外的青南城宣告失守。

  昝軍太多,看到雲戰重點布防南城門一段,統軍的昝家二皇子昝鉦就吩咐昝軍避開正麵,大量從兩頭翻牆而入。翻上城頭之後,暫時並不向城門處攻進,而是開始拆牆,以填平城牆內外形成斜道,方便後續大軍湧入。靈士級高手使用靈器,在城頭拆牆還是還容易的。至此,雲戰不得不率兵撤退,不然就要被對方包了餃子。

  雲戰親率靈士倒騎戰馬斷後,舉槍阻擊追來的昝軍。靈士之下撒開雙腿朝南口飛奔。

  昝軍將領不敢靠前線太近,因為龍軍狙擊槍差不多可以射到兩公裏外。但是又不能離得太遠,不親眼目睹,僅靠別人轉述,則始終對‘仙器’槍械的了解都不是很明晰。

  昝軍追擊的速度並不快,將領們根據觀察,不斷地想辦法防備天龍軍的子彈。等壓到南口時,昝軍都帶上盾牌,而且大道上出現了推車,前麵立有一個大擋板。一時找不到太多的鐵皮,全是厚厚的木板。

  包力舉著望遠鏡,冷靜地觀察敵情,突然心計一轉,他發現離城約三四公裏處,傘蓋雲集,昝字帥旗飄揚,

  可能是敵方最高指揮官所在。

  他讓傳令兵通知炮兵,將所有大炮的目標都瞄準那處。大炮的射程遠於槍支,最遠可以打到五公裏。等二十門大炮全部校準,雲戰剛好退入南口鎮。

  包力拿出一麵紅旗,猛地一揮。

  “轟,······。”二十門大炮齊聲怒吼,地動山搖,整個戰場所有人都是一愣。

  此前大炮發威僅有一次,那是假設在青龍山山,居高臨下地轟擊昝家的水軍。昝家水軍因此一役盡歿,幾乎沒有漏網之魚。所以昝軍雖然知道天龍國有一種犀利的神器,但沒有直觀的印象。

  昝軍指揮官們抬頭驚奇的看著巨響聲傳來處。

  “不好!”有人反應較快,發現高速飛來的莫名物體。然是逃是擋,他一時拿不定,畢竟沒有經驗。這一猶豫,可就遭了秧。

  所有大炮都瞄準帥旗,二十發炮彈在帥旗周圍炸開了花。帥旗和旁邊的傘蓋瞬間被火光和煙塵覆蓋,所有高高聳立的物體全部催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