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 131 章
作者:公子尋歡      更新:2020-02-29 18:50      字數:3654
  生了暴君反派的崽怎麽破最新章節

  陸含之還跟太後嬉皮笑臉,上前挽住太後的胳膊,說道:“太後,您看孫兒不是好好回來了嗎?孩子也好好的,老老實實在孫兒肚子裏呆著呢。”

  太後麵對陸含之的時候真的特別無奈,她還從來沒遇到過一個像他這麽難纏的小輩。

  可也正是因為他的難纏,才讓太後越發的喜歡。

  她無奈的歎了口氣,說道:“你啊!趕快躺著,別再亂動了。”

  陸含之乖乖聽太後的話躺到了偏殿的床上,結果一沾枕頭便睡著了。

  這幾天他也是日夜兼程的跑了回來,根本沒睡過一天好覺。

  在馬車上吐啊吐的,總算有個安穩的床讓他躺了。

  太後看著他,又微微歎了口氣,對爾雅道:“回去回你家主子,就說含兒在我這兒睡了,讓她不必等了。”

  爾雅應聲,又聽太後道:“這孩子,讓人心疼。哀家一把年紀,還從未見過如此重情重義,又聰敏智慧的孩子。”

  這話不知道是誇,還是批評。

  爾雅無奈的告退,回去照實回了戎貴妃。

  戎貴妃也是無奈的歎氣,隻道了聲:“謝天謝地,佛祖保佑。”

  這些天,她的心一直在嗓子眼兒裏懸著,聽到他安全歸來的消息,總算放了下來。

  爾雅道:“小姐,太後對我們安親王妃的評價頗高啊!”

  戎貴妃點頭,說道:“這是好事,能得太後的青眼,是我們含之的本事。若非他有大才,太後又怎麽會看到眼裏?”

  爾雅也跟著點頭,說道:“太後留他在殿裏睡了,小姐你也休息吧!”

  戎貴妃卻搖了搖頭:“哪還睡得著,我還是等著他吧!不知道阿琝和煦之那邊情況怎麽樣了。含之此番回來,大概有大消息帶來。”

  爾雅道:“可是王妃這一路奔波,大概是累壞了,應該要睡上一會兒呢。小姐還是先去睡吧!明日王妃醒了,爾雅再把您叫醒。”

  戎貴妃想了想,便點了點頭。

  如爾雅姑姑所說,陸含之這一覺便睡到了第二天正午時分。

  太後備好了素齋,他才聞著香味兒醒來了。

  陸含之打了個哈欠,立即有宮女上前來給他備了牙具洗漱。

  陸含之一看太後給他準備的牙具,全套含記頂級標準,太後真是個講究人兒。

  洗漱完畢後,陸含之喝了宮女遞過來的蜂蜜水,才去給太後請了安。

  太後這會兒剛剛理完佛,給他準備了一桌子素菜。

  恰好陸含之有些厭油,素菜就剛剛好。

  太後問道:“昨晚睡得怎麽樣?”

  陸含之一張小嘴兒仿佛抹了蜜,說道:“不知道為什麽,在太後這裏睡得格外的香,這一覺便睡到了這個時辰,真是慚愧。”

  太後臉上滿是嫌棄,唇角卻微微的勾了起來,說道:“收起你的慚愧來,先吃飯吧!”

  陸含之道:“謝太後!”

  而後便不客氣的坐到了餐桌前,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大概是睡飽了,也休息了過來,胃口跟著也好了起來。

  太後這裏小廚房拌的小涼菜十分可口,陸含之就著青菜吃掉了兩大碗飯。

  太後驚到了,說道:“看來身體的確無大礙。”

  陸含之笑:“無礙的,孫兒從小淘慣了,父母從不拘著。”

  說完這句話,陸含之有些迷茫。

  如他所思所想,如今自己究竟是陸含之,還是陸涵之?

  竟連他自己都分不清了。

  太後放下飯碗,立即有太監宮女上前來收拾東西。

  小丙子把東西收拾幹淨後,便帶著宮女太監們下去了。

  太後對陸含之道:“你睡了以後,我讓林院判來看過了,說你就是累壞了,沒有動胎氣,也沒有傷到自己。”

  陸含之很意外,沒想到太後對自己如此用心。

  他起身對太後行了個禮,說道:“太後大恩,含之銘記於心。”

  太後擺了擺手,沉吟了片刻方才說道:“去年正月……哀家入寒壽寺,請四方住持,為大昭請過一簽。”

  陸含之知道,太後要說正事了。

  果然,太後接著說道:“幾位住持,是我大昭最德高望重的法師。除非有信緣,否則不輕易占卜。我與寒壽寺住持,曾有過幾麵之緣,也曾論過一些佛法。”

  陸含之挑眉,這個住持……不會是暗地裏幫宇文琝的那個吧?

  太後接著道:“四方住持隻說,我大昭若無機緣,或撐不過十年,便會易主。”說完太後笑了,搖頭道:“當時我還不信,可是近兩年見我大昭處處蟻穴,已隱見決堤之勢。”

  一個朝中半數以上官員有通敵嫌疑的大昭,的確有潰於蟻穴之危。

  太後看向陸含之,陸含之問道:“可是大師看出了什麽?”

  太後歎氣道:“不用大師說,哀家也能看出一二。皇帝……優柔寡斷,卻又思慮過重。用人生疑,枝節叢生。大昭自先帝起,便再無外侵戰事。偏偏到了皇帝這裏,常受敵侵內亂之患。重用文臣,無可厚非。卻不該處處拿捏武將,寒了將士們的心。尹氏,並不與皇上一心。因為尹氏忌憚皇上,這其中原由,不用我說你也應該知道。他怕尹氏坐大,如蕭氏一般把持朝政。對戎氏,更是百般打壓。”

  陸含之挺佩服太後的,幾句話,便把皇帝歸納總結了出來。

  關於皇帝的事,他不敢多說,畢竟他一個小輩,又是內眷,不好妄議朝政。

  太後見他一副三緘其口的模樣,說道:“你也不用在我麵前裝了,想說什麽便說什麽吧!”

  陸含之笑笑,說道:“太後,孫兒說得不好,您別見笑。”

  太後示意無妨,讓他說下去。

  陸含之道:“其實,皇上所憂之事,並非多慮。但……方法不對,既然臣子是對家國有用之人,自然是要重用。重用,肯定要防著臣子造反。但有些事,你若壓製著,反倒是寒了忠臣的心,著了奸臣的道。忠臣會覺得報國無用,奸臣則會利用皇上這份憂慮從中搞事。”

  “孫兒覺得,其實,既然要用人,自然是要恩威並施的。想要製衡朝堂,並非隻有打壓這一途。若是聖祖皇帝這樣的悍勇之主,自然能威懾四野。但聖上從文,這一舉實在不可取。朝堂中,不論忠義之臣,還是貪財的奸滑之臣,其實都是可用之人。”

  這一點太後就不解了,問道:“貪財的奸滑之臣,怎麽還成可用之人了?”

  陸含之笑,說道:“太後,水至清則無魚,若他大方向無錯,便可寵之。”

  太後越聽越覺得不像話,說道:“簡直荒唐!”

  陸含之道:“太後您聽孫兒說啊!野史話本裏,有一朝代為清。清乾隆年間,有一大奸臣為和紳。和紳的好處,便是處處為皇命是從,能把皇上捧得高高興興。但是他貪財,買官賣官,無不利之往來,是個實實在在的大奸臣。乾隆皇帝不知道嗎?不,他知道,甚至還默許了他的這種行為。”

  太後不解了,問道:“這又是為何?”

  陸含之道:“曆朝曆代,從不缺奸臣,更不缺忠臣。當時乾隆的朝中有劉墉,紀曉嵐,阿桂等忠臣良將。這些忠臣良將,處處為皇帝進言,耳提麵命,跪地醒身,仿佛將皇帝架在了火上烤。皇帝自然是要聽的,因為那是忠臣之言,不聽不就成昏君了?但是皇帝能全都聽嗎?自然也不能全聽,全聽了,不就唯所謂的忠臣之流之命是從了嗎?那不是失了皇帝的主動權?”

  太後聽到這裏,忽然有些明白了?

  陸含之知道,太後是一點便能通透的人,但還是把故事講完了:“可是身為九五之尊,能放下身段兒,和這些忠臣杠嗎?那自然也是不行的,那不是失了皇帝的體麵?所以便有了大奸臣和紳,他不是個忠臣,卻是皇帝的一條忠犬。但凡有皇帝與忠臣相悖的決定,想要和忠臣們吵架,自然是關門放和大人的。所以,皇上借著和大人之手,行了不少任性妄為之事。”

  “你說和大人是國之蛀蟲,那沒錯,也的確如此。可你能說,和大人一無是處嗎?自然是不能的,因為他忠於皇帝,能在這個朝堂裏起到平衡的作用。而且因為皇帝的任性,也讓和大人遭受了不少謾罵,畢竟皇上的一些不當言行,均是在和大人的教唆下才去做的,也可以說是背鍋達人了!”

  “但太後您看,到底是被忠臣良將們架在火上烤,還是推出一個和大人擋刀更適和這個朝堂呢?再舉一個例子,乾隆的兒子不顧父親遺命,殺了和紳。最後,卻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而此時,那些忠臣良將何在?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和大人,他不僅僅是個貪官,還是個治世的能臣。若非如此,聰明如乾隆皇帝,又怎會這樣寵他?他深諳製衡之術,他的兒子卻沒能學到他的精髓。當然,其中利害,還要因時而異,也要防著被奸臣反噬。”

  說了這麽多,太後卻一直沉默著。

  陸含之的故事講完了,太後才終於點了點頭。

  大昭的曆史車轍,才發展到了半奴隸半封建社會,自然沒有陸含之所知道的那麽多曆史典故可供參考。

  他贏便贏在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其眼光自然更長遠。

  太後看向陸含之的眼神,又變得不一樣了。

  陸含之笑笑,說道:“孫兒隻是借一個野史的話本典故來舉個例子,讓太後笑話了。”

  太後卻搖了搖頭,說道:“你這典故,卻是用得好,哪怕是先帝,也沒有這樣的機巧心思。”

  這時,小丙子的聲音卻從門外傳來:“回太後,戎貴妃處來報,說是……說是……”

  太後皺眉,問道:“說是什麽?直說!”

  小丙子答道:“說是安親王與陸將軍……戰死!”

  作者有話要說:和大人的故事半真半假,信口胡謅的。

  宇文秋天也快回來了。

  大概還有幾章,會解決掉小皇叔,然後就是甜甜蜜蜜啦!

  感謝寶寶們的支持呀!

  今天的第二更,肥腸肥腸愛你們!

  有營養液的寶寶們求灌溉呀!

  沒有營養液的寶寶們求正二分評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