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科技帶來的效益
作者:君若傾言      更新:2020-12-29 15:07      字數:2198
  隻是眼下沒有這麽大的市場,如果讓外村的人加入進來,勢必要擠掉本村農戶的利益。

  村民想富裕的心情她很理解,過夠了苦日子,當看到可以致富門路,誰都不想落下,都想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窮困的日子。

  但是,這些畢竟不算撒下種子靠天吃飯,豐收就有糧,災年就歉收。

  這是新型的農作物種植,是讓農戶改變過去的老套種植方法。

  靠科技種植,看市場種植。

  普通農戶種植的胡蘿卜,一斤也就**毛錢,而她們種植的無公害胡蘿卜一斤要賣到二元錢。

  因為保證是綠色無公害,個個保證都是精品,自然價格就比一般的蔬菜要貴。

  這就是科技帶來的效益。

  所以,農戶從一開始的不接受,到現在全心全意的種植綠色蔬菜,這些其實都是農戶對合作社的支持。

  隻是金大全已經說了,她就答應三個村加三十戶,一村十戶。

  等到以後市場擴大了,合作社自然也要擴大,到時候,多少農戶都可以加入到合作社。

  蘇微雨將這些跟王主任說了,王主任略加思索,似乎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是什麽了。

  蘇微雨看向李一本,“一本哥,今天收了多少?”

  “三千五百多斤。”

  蘇微雨聽了也很高興,今天這個數字不少,照比往常雖然持平。

  但是這幾天農戶的積極性很高,收上來的蔬菜一級的越來越多,三級菜逐漸在減少。

  這說明農戶的意識已經提升了,不單是為了賣錢種菜,而是把蔬菜做成了精品。

  金大全當時還將這情況匯報給了上級,也是單獨匯報,估計王主任可能不太了解。

  李一本說完,從兜裏拿出一張貼紙,然後貼在胡蘿卜筐上,貼紙上寫的是一級。

  他這些做完了,然後有工人將菜運送到計量處。

  大家有序的忙著,沒有因為來人而耽誤手裏的活,合作社一切都井然有序。

  王主任興致勃勃的跟著工人走到計量處,這是一間很大的倉庫,放眼看過去,這裏堆放的都是菜。

  有三個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工人將一筐筐菜上稱。

  稱重後,旁邊有人記錄,將斤數記下來,然後將手寫的單子給賣菜的農戶。

  農戶滿臉帶笑的拿著單子就到最裏麵的那間屋。

  門口寫著幾個大字,“出納室”這裏就是最後算賬的地方。

  今天本來蘇微雨是要到這裏給農戶結算的,因為來人檢查,也就不再裏麵幫忙。

  蘇微雨跟著王主任的到了最裏麵那間屋裏。

  裏麵就和外麵不一樣,屋子不大,這裏沒有菜,隻有兩張桌子並排擺放。

  每張桌子前坐著兩個人,一個開票,一個算賬。

  屋裏的工作人員見進來不少人,都有些驚詫。

  都停下手裏的工作看向蘇微雨,而蘇微雨笑著說道,“這是鄉裏來的王主任,到咱這考察來了。”

  蘇微雨說完,屋裏的四個職工熱情洋溢的都站起來鼓掌,手都拍紅了,都沒有察覺。

  而旁邊等著結算的農戶一臉笑容的也跟著鼓掌,這心裏其實還有些忐忑。

  她們也不知道什麽領導,反正看著不像是一般人,跟著鼓掌就對了。

  王主任滿臉帶笑的看著農戶,那笑容裏帶著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的感覺。

  一點沒有什麽官架子,農戶看到這場景,竟然都湧到王主任跟前。

  “大家繼續幹活,跟平常一樣。”王主任見大家太熱情,也是怕影響大家工作,就揮手說道。

  蘇微雨也示意自己的員工聽領導的,然後大家繼續幹活。

  隻是被這些人注視,工作人員還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都是領導,還與村裏的幹部,女職工低頭竊笑。

  她可從沒有被人盯著做事,這手都不好使,一個勁的抖。

  她抬頭看了眼站在麵前的這些人,一臉認真的看著她們工作,就像是學生看老師一樣的眼神。

  她才知道自己不嚴肅了,忙收回笑容,一本正經的開始寫字。

  之前進來的農戶將手裏的紅色發票遞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看到上麵寫的是一級一百斤,二級一百五十斤,三級五十斤。

  工作人員快速的在計算器上計算出數字。

  隻聽計算器在報數,吵嚷的人群下一安靜了,都在聽這計算器發出清脆的聲音。

  她計算好之後,然後將錢數寫好後轉給旁邊的人。

  她就是合作社的出納,是劉珍花的侄女,王曉蓉。

  王曉蓉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本來想去讀技校,隻是因為家裏沒錢,家裏人讓她去打工。

  王曉蓉到外麵打工幾年,後來聽說大灣村發展的挺好,村子裏就有廠子,而且還招工人。

  她想,在外麵也是打工,去掉吃喝,然後每年回家的路費,也沒剩下多少。

  正好聽她大姑說合作社招工,而且工資不比她在城市裏低。

  就這樣,王曉蓉辭去工作,回到了大灣村,進了蘇微雨的合作社當了一名出納。

  隻見王曉蓉看了眼單子上寫著一千五百二十九塊錢,然後拉開抽屜將錢拿出來。

  她快速數好錢,然後將零頭找好,一起交給農戶手裏。

  農戶看著錢,激動的不知道說啥好了,隻是回頭看了眼蘇微雨,笑的跟花一樣燦爛。

  蘇微雨也微微一笑,農戶賺到錢,是她最開心的事,她自然也高興。

  如今合作社已經步入正軌,很多外村的農戶也要加入,她當然不會拒絕,隻是畢竟她的合作社有限,隻能限製人數。

  所以,接下來,蘇微雨又有了新的想法,合作社是美國村都可以成立的。

  但是合作社畢竟還比較小,要想擴大規模,她自然想到了後來的國際農貿對接公司。

  在她那個年代,這樣的農貿公司很多,但是現在是兩千年初,這種模式還沒有。

  而農貿公司就是要將各村的合作社聯合起來,將所有的農副產品收購,之後通過她們的公司賣到國外。

  這個想法雖然現在想有點早了,但是不出三年,她會將這個公司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