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波波沙家族
作者:青椒      更新:2020-10-13 07:42      字數:2344
  第二天,周逸龍又去了一趟列寧格勒輕武器工廠。

  要說起來,列寧格勒真是個好地方,軍艦也能造,坦克也能造,輕武器一樣搞,再加上市內本來就有的重工業,使得戰爭一旦爆發,無論蘇德哪一方,都是對其誌在必得。

  今天周逸龍要去的這個廠子,就在曆史上設計生產出性能極其優異的PPS—43衝鋒槍。

  通常我們提及蘇軍使用的波波沙,都是特指PPSh—41衝鋒槍。

  它是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格裏戈利?斯帕金於1941年設計完成,目的是取代結構複雜,成本過高的波波德係列衝鋒槍。

  波波沙火力凶猛,每分鍾射速高達900發,遠遠超出德軍MP40的每分鍾500發,就連以射速見長的美軍湯姆森,都隻能打出每分鍾720發的射速。

  波波沙裝彈量巨大,一個憨實的大圓盤彈鼓,一次性可以塞入滿滿的71發子彈,輕鬆碾壓同類型衝鋒槍的30發載彈。

  波波沙皮實耐操,即便在沙塵和寒冷的環境下,也能夠正常發揮使用。

  波波沙大量采用衝壓部件,全槍僅有87個零件,成本低廉,建造簡單,十分便於大規模量產。

  如此多的優點,使得它在二戰中整整生產出了500萬把,要是再加上各種變形係列,例如上麵提到的PPS—43,那產能更是高達驚人的600萬,穩坐衝鋒槍第一把交椅。

  列寧格勒輕武器工廠雖然不是波波沙的發源地,但在列寧格勒戰役中,卻獨自改造出了它的另一款著名型號,即PPS—43。

  當時的列寧格勒完全處於德軍包圍圈中,在物資急缺的局麵下,逼得兵工廠的同誌們抓破腦袋,硬生生的將本已造價低廉的波波沙,砍掉了幾乎一半鋼材,搞出了更加簡化版的PPS—43。

  PPS—43槍身更為緊湊,槍托沒有使用護木,而是一個簡單的可折疊金屬框,沒有快慢機,隻能連射,彈匣改為35發弧形供彈,射速也降低到每分鍾650發。

  總體來說,它雖然在局部性能上出現一點下降,但也有一些獨特亮點,更為重要的是,PPS—43變得更加便宜好生產了。

  雖然波波沙很成功,但在1939年11月以前,蘇聯軍隊卻對衝鋒槍沒有投入足夠的重視,認為它們射程不到步槍一半,還極其浪費彈藥,甚至在1939年2月,還考慮將軍隊中裝備的衝鋒槍統一收回銷毀。

  直到同年11月底,蘇芬戰爭爆發,芬蘭軍隊在樹林中用米索衝鋒槍,成片的將蘇軍戰士打到,蘇軍才徹底意識到衝鋒槍的重要性。

  亦如馬克沁重機槍誕生於英國,卻被德軍在一

  戰索姆河發揚光大一般。那一天,德軍使用采購的馬克沁重機槍,打死打傷英法聯軍5萬,讓英軍徹底意識到了重機槍的價值。

  蘇聯就是因為這麽一耽擱,搞到41年才開始正式裝備波波沙,等德軍入侵時,許多部隊都沒來得及完成換裝。

  所以,周逸龍今天去這家兵工廠的目的,就是提前將波波沙弄出來,先裝備了內衛軍再說,後麵再找機會推廣這款明星產品。

  雖說波波沙此時還沒有原型,但這把槍總共就隻有87個零件,周逸龍以前在虛擬遊戲中就不知拆卸過多少遍,他閉著眼睛,也能將圖紙給背出來。

  在將PPSh—41和PPS—43都甩給兵工廠後,他又拿出了曆史上較為罕見的另外兩個型號——PPSh—45和PPSh—C。

  PPSh—45,曆史上於1945年,由原設計師斯帕金操刀,改為全金屬設計,折疊槍托,方便攜帶,可使用71發彈鼓和35發彈匣供彈,可安裝消音器。

  PPSh—C,曆史上於戰後,蘇聯對彎曲槍管進行的一個實驗項目。沒錯,這就是拐彎槍的設計,專門針對牆角、戰壕和坦克內等複雜環境下的使用,隻是因為精度較低,沒有最終立項。這個PPSh—C還是後世改良後,周逸龍自己取的名字。

  如果說前麵的兩把波波沙,讓工廠同誌震驚之餘還能消化,那後麵的兩把PPSh—45和PPSh—C就怪異的完全讓人摸不著北了。

  可這些東西都是機密,周逸龍是絕對不會拿出來解釋的,他總不能告訴在場所有人,後兩把怪槍,是專供特種部隊使用的吧?

  這一忙,就又是一天,等周逸龍滿頭大汗,灌著冰水走出兵工廠時,阿傑莉娜正巧迎了上來。

  她今天按照哥哥的吩咐,特意去了趟內務部設在列寧格勒的分部。

  周逸龍一見她手中拿著電報,就急忙發問道:

  “怎麽樣?西蒙諾夫的家屬,都找到了?”

  西蒙諾夫,蘇聯遠東軍區邊防軍連長,在第一次諾門罕大戰中,追隨周逸龍死守56號高地,最終在決鬥日軍516部隊北野大尉時,為救周逸龍英勇戰死。

  雖然西蒙諾夫已經犧牲,但這個豪爽又愛喝酒的大漢,似乎一直都活躍在周逸龍心中。

  直到現在,周逸龍都隨身攜帶著,西蒙諾夫犧牲時留給他的錫製酒壺。

  周逸龍明明清楚的記得,他老家在明斯克附近,家鄉生產馬鈴薯,可戰後讓人打聽,卻一直沒有找到人。

  就在離開莫斯科時,周逸龍還再三叮囑葉夫根尼,一旦找到,務必來電告知。

  阿傑莉娜本來還想逗逗他,可一看周逸龍關切上

  心的模樣,又不忍心了,便如實回複道:

  “西蒙諾夫的家屬已經找到!他父親叫做蒂霍米洛夫,是當地農場的一名生產骨幹,因為表現出色,於一年前被調動到沃羅涅日州,擔任當地一個集體農場的主任。

  西蒙諾夫犧牲後,他母親異常悲痛,便帶著兩個弟弟前往沃羅涅日州投靠他父親去了。”

  原來如此,難怪在明斯克沒有找到,他母親多半是走得很匆忙。

  “那現在怎麽辦?沃羅涅日州離這裏至少有一千多公裏,要是去一趟的話,算上坐飛機換乘汽車的時間,來回估計要花費兩天!”

  阿傑莉娜知道周逸龍現在時間很寶貴,這是好意在提醒他。

  周逸龍緊咬著下巴,僅僅猶豫了片刻,就想起西蒙諾夫拚死拖住北野大尉時的情景。

  他抬起頭來,目光中湧動著一些阿傑莉娜看不太懂,又莫名心動的東西,斬釘截鐵的說道:

  “去!再忙也要去一趟,這是一起交過命的戰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