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下)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10      字數:2626
  為了這個備選方案,阿傑莉娜可是陪著周逸龍通宵了整整一夜,到現在兩眼都發紅,無論如何也不能空手而歸。

  周逸龍更是目光灼灼,嚴厲的眼神,盯的巴沙廠長是心驚肉跳。

  巴沙知道厲害,心想如果隻是艘中型航母,滿載排水量應該在2萬噸左右,咬咬牙應該可以搞,便把心一橫,壯著膽子先應承下來。

  可當他拿過圖紙細看時,差點沒當場嚇尿,隻見第一頁就清楚明白的用幾個大字寫著,預估滿載排水量——3萬5千噸,艦載機72架。

  開什麽玩笑?

  副委員同誌,您的胃口也太大了吧,這噸位、這戰力完全是直逼日軍主力航母赤誠號去的啊!

  放在其他國家,這絕對算是大型航母了,在您這兒,竟然隻是中型啊?

  他這時才想起,剛剛還沒留意“超級列克星敦”的排水量呢,等抓起再看,才滿臉驚恐的發現,副委員口中的大型航母,滿載排水量竟然高達逆天的5萬5千噸。

  我的個上帝,您這是在造船呢,還是在造島啊,要不要這麽消遣我啊?

  可話已經說出去,總不能當兒戲收回,他急得滿頭大汗,隻能繼續打太極,模棱兩可道:

  “造是可以造……隻是時間要寬裕點,畢竟我們以前也沒搞過航母……”

  誰知道,這一次周逸龍卻沒有緊逼,反而透漏出一個驚人的消息:

  “先搞一艘就行,你們189廠和190廠的主要任務,還是建造蘇聯級戰列艦,剩下的3艘航母,我會交給402廠建造!”

  這句話一出,就連庫茲涅佐夫和伊薩科夫兩人都滿臉震驚,大為動容。

  別人不知道這些代號什麽意思,可身為海軍高層,他們可是一清二楚的。

  在此時的蘇聯,主要擁有兩大造船基地:

  一個是列寧格勒沿岸造船廠,其中189廠即波羅的海造船廠,190廠即海軍造船廠等等;另一個則集中在黑海沿岸,包括198廠即尼古拉耶夫造船聯合體,200廠即法俄造船廠等等。

  而402廠卻是個異類,它興建在極度寒冷又一毛不拔的北方,一個叫做北德文斯克的城市。

  這個城市以前都甚至不存在,完全是為了興建造船廠而臨時設立的,整個工程動用好幾萬人力,大興土木,搞到去年才剛剛完工。

  如果不是鋼鐵同誌親自督促,這麽艱難巨大的人造工程,甚至都不可能最終完成。

  可即便最後完成了,一個地處偏僻,又稚嫩無比的新船廠,你能指望它幹些什麽?

  我蘇聯造船業頭牌189廠都搞不定的事情,難道你402廠就能搞定?

  巴沙廠長所料不差,曆史上,4

  02廠承擔的蘇聯級3號艦建造任務,就發生了嚴重的質量問題,最後被迫停工拆解。

  對船廠實力一清二楚的庫茲涅佐夫二人再也無法淡定,當場就拉著周逸龍苦勸不停,希望能阻止悲劇發生。

  這些情況周逸龍自然也知道,但卻絲毫不為所動,無論兩人怎麽勸,他就是咬死不鬆口,三艘航母必須交給402廠。

  因為他的目光更長遠,在熟知曆史的周逸龍看來,波羅的海造船基地和黑海造船基地實力雖好,但卻是兩個“死地”。

  首先,波羅的海距離蘇德前線太近,一旦開戰必然首當其衝,如果造船重心放在這裏,很可能招致重大損失,弄不好辛苦一場,最後白白便宜了德國鬼子。

  而黑海更是一潭死水,它是一個位於東歐腹地的內陸海,比地中海還要小。

  如果蘇聯在黑海建造主力艦,那就是關起門來造車,就算車造好了,可怎麽出去呢?

  想把黑海艦隊拉出去,必須經過土耳其控製的大片海域,還要路過意大利海軍家門口,最後通過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才能真正進入大洋。

  就算用屁股想,這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排除這兩個位置後,就隻有地處北方又緊挨大洋的402廠,能夠真正成為戰時造艦的不二選擇。

  即便402廠底子薄弱點,又有什麽關係呢?還有兩年時間,周逸龍完全有辦法將它壯大起來。

  想到這裏,周逸龍笑眯眯的盯著巴沙廠長,猶如一隻見到獵物的狐狸,親切拍著他的肩頭道:

  “你們189廠堪為造船業典範,402廠初建,自然要跟你們虛心學習。既然大家都是兄弟單位,不如這樣,你們出一批技術骨幹,北上支援402廠,回頭我就向上麵請功,宣揚你們大無私的革命精神!

  那個秋利金同誌,我看就不錯,反正戰列艦圖紙已經敲定,就讓他帶隊去搞航母吧!”

  巴沙廠長大張著嘴巴,猶如吃到一隻蒼蠅般難受,他萬萬沒想到,副委員同誌這次過來,除了指點江山,竟然還有挖牆角的心思?

  189廠就算資曆老,可自己的問題都一大堆,這個時候,他哪敢將手中僅有的力量給隨便放出去?

  到時候能不能幫上402廠另說,可別把自己給活活玩死了!

  事關重大,就算麵對的是副委員同誌,巴沙廠長覺得自己也不能一味退讓了,他鼓起勇氣,硬著頭皮說道:

  “您的提議很好……可我們廠的任務也很艱巨,早就分配落實到個人,實在抽不出人手,要不先緩緩再說?”

  對於這種局麵,周逸龍早有預料,他也不生氣,仍舊笑眯眯的,扭頭看向阿傑

  莉娜道:

  “剛剛抓的那個意大利間諜,一定要關好!回頭我要親自審問,他是如何輕鬆混入工廠不被發現的,廠裏多半還有內鬼接應,職位應該不低!”

  周逸龍這句話並不是對著巴沙廠長說的,可卻聽得廠長同誌臉色發白,汗如雨下。

  這個時候,巴沙才算想起來,副委員同誌還有另外一個嚇死人的身份,即內務部旅級政治指導員。

  他反應倒也快,就算兩腿還在不停顫抖,嘴上卻是立馬改口道:

  “委員同誌,我想好了,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同胞,即便有再大困難,我們也要堅決支援兄弟單位。請您批準,就讓秋利金同誌帶隊去北方吧!”

  都是自己人,周逸龍本來也隻打算嚇唬嚇唬,見到對方如此緊張,頓時莞爾大笑,拍著對方肩頭安慰道:

  “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困難不會讓你一個人抗,造艦的確需要稱手的家夥。中央正向美國派出代表團,協商支援造艦的問題,到時我會提出申請,親自跑一趟,爭取弄回一批緊要設備。

  具體需要什麽,你回頭列個名單給我,我會想辦法解決!”

  聽到這番話,巴沙廠長大出一口長氣,一顆提著的心,總算放鬆下來。

  庫茲涅佐夫雙眼一亮,他沒想到,副委員竟對海軍關心至此,甚至打算親自去美國出差。

  可高興不過一瞬間,庫茲涅佐夫就冷靜下來,對於代表團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前兩趟都是無功而返。

  美國仍舊抱著技術封鎖的心態,不願同蘇聯討論所有大於驅逐艦的水麵艦艇,想要弄到建造航母的設備,基本就是難於上青天!

  據說,就連鋼鐵同誌都親自給美國總統寫信了,結果,照樣沒有下文!

  就算換副委員出馬,又能有什麽突破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