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坦克大戰(四)國慶加更,求收藏求鮮花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09      字數:2381
  用高射炮打坦克,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周逸龍上輩子第一次在書本中看到時,還是講述德軍隆美爾將軍,在北非戰役中首次使用到。

  當時英軍裝備了裝甲厚重的馬蒂爾達坦克,德軍坦克上的50毫米火炮和75毫米短管炮,都無法有效擊穿對手。

  馬蒂爾達那誇張的75毫米裝甲,簡直讓德軍坦克望而生畏,毫無辦法。

  在緊急情況下,一代名將隆美爾不拘一格的,將德軍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放平,使用穿甲彈來攻擊英軍坦克。

  88毫米高射炮那威力巨大的炮彈,瞬間撕裂了馬蒂爾達那看似堅不可摧的裝甲,局勢急轉直下,本來穩操勝券的英軍,最後功虧一簣的失去了勝利。

  而周逸龍今天麵對的,卻是裝甲更為薄弱的日軍戰車,根本就用不上威力強大的重型防空炮,更何況他此時手中也沒有,那4門蘇式85毫米高射炮,還被他丟在了蘇軍合成集團哪裏。

  這裏出現的4門37毫米高射炮,還是裝甲11旅的自帶防空配置。

  周逸龍之所以要將它們安置在這裏,隻是希望借助這裏的地形,遮擋住日軍可能進行的直瞄打擊,盡力保存住己方的防空火力罷了。

  誰能想到,日軍戰車團竟然會橫空殺出,一路追擊到了這裏,正好給了這幾門防空炮,大顯身手的機會。

  37毫米高炮為了對付敵方的重型轟炸機,本身是配備有穿甲彈的,這種穿甲彈在幾百米遠的距離上,用來對付裝甲隻有十幾毫米厚度的日軍戰車,簡直就是一代神器,綽綽有餘。

  足夠的穿透力,加上輕型高炮那變態的射速,4門37毫米高炮立馬化身為“日軍戰車終結者”,將剛剛還想跟蘇軍坦克一教高下的日軍第三戰車聯隊,打得是落花流水,火光衝天。

  一輛又一輛日軍戰車,還未來得及將炮管調準到位,就被蘇軍那連綿不絕的高炮火力給打得千瘡百孔,麵目全非。

  因為37毫米高炮威力較小,通常一發命中,無法徹底癱瘓日軍戰車,所以蘇軍炮手們,往往都是朝著一輛日軍戰車連續幹上七八炮,才會將炮管迅速的對準下一輛。

  那些被蘇軍高炮挨個點名的日軍戰車,在連中七八彈的情況下,不是發動機被打得猛然起火,就是彈藥架被打得瞬間爆炸,最終不是變成了熊熊燃燒的火球,就是炮塔被離奇的炸飛出一兩裏地外。

  在根本不成比例的火力互換下,日軍戰車完全是處於一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悲慘模樣。

  吉丸大佐定睛一看,這根本就是個無解的死局啊,如今唯一的出路,似乎就隻有調頭逃走了。

  想到就幹吧,反正這種事情,在麵對朱可夫的第四道防線時,他也幹過,既

  然丟過一回人,就不怕再丟第二回了。

  可當吉丸大佐想要調轉車頭時,才悲哀的發現,在這種十幾米的陡坡下,坦克不要說向上攀爬了,就算是想要成功得調頭,都根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一片絕望中,吉丸大佐飛速的四處張望著,他不相信,這裏的地勢隻能向下走,無法往上攀登,要不然,那蘇軍的這些坦克,又是如何一路開到渡口附近的呢?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吉丸大佐很快發現,在陡峭的沙坡上,還是有些較為平緩的地帶,可以供坦克向上攀登的。

  比如說,就在右側遠方的那處沙丘後方,有三十多輛蘇軍坦克,正簇擁著一個胖胖的蘇聯軍官,順著沙丘背後的緩坡,努力向上攀登著,這些坦克的樣式更為先進,似乎就是蘇軍中BT係列的最新型號,BT—7戰車。

  這些狡猾的蘇聯佬,竟然還在沙丘後隱藏著這麽多坦克,不出意料的話,他們的正前方,就應該是日軍第四戰車聯隊的包抄方向吧。

  一想到這些,吉丸大佐就心頭一緊,自己已經被卑鄙無恥的蘇聯人暗算了,絕對不能再讓第四戰車聯隊,也吃下這麽個大虧。

  他一把抓起指揮戰車中的電台話筒,大聲向第四戰車聯隊呼喊起來,他一連呼叫了七八聲,第四戰車聯隊長玉田美郎大佐的聲音才從電台中傳了出來:

  “喂,喂,這裏是第四戰車聯隊,請講話。”

  吉丸大佐剛剛準備嘰裏呱啦的說上一通,突然他坐下的戰車猛烈震顫起來,其密集可怕的程度就像狂風暴雨衝刷在裝甲板上一樣,隻是這衝擊的巨大力道,顯然不是雨水可以做到的。

  吉丸大佐的腦海中情不自禁的回想起,蘇軍那火力密集猛烈的驚人的37毫米高炮。

  在一連串劈裏啪啦的刺耳爆響聲中,吉丸大佐似乎感到眼前紅光一閃,自己就身輕如燕的飛了起來。

  他努力想睜開雙眼,看看地麵上的情況,可無論他怎麽掙紮,眼前都是一片死沉沉的黑色,最終他隻能無力屈服的閉上了雙眼,陷入了無邊的黑暗中。

  …………

  維克多將半個身子露在坦克車外,緊跟著前方周逸龍的戰車,滿臉興奮的高聲大喊道:

  “這真是太棒了,沒想到高射炮竟然還有這種妙用,估計那些小鬼子死到臨頭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敗在幾門輕型高炮的手下,哈哈哈!”

  周逸龍回頭做出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樣子,大聲調笑道:

  “戰爭從來就不是給呆子們準備的,什麽好用就用什麽,像日軍那樣嚴格的照本宣科,一定要按照軍事操典來打仗,是肯定行不通的。”

  周逸龍說得一點也沒錯,日軍雖然訓練往往很優秀,但有時過於死扣

  軍事教條。

  能隨機應變,主動發揮的日本軍官還是極為少見的,那個大內孜都算得上是個日軍中的異類了。

  玩笑開完,周逸龍又揮了揮拳頭,認真嚴肅的說道:

  “雖說取巧是種好辦法,但不是任何時候,都有巧仗可打,該一股作氣的時候,就絕不能投機倒把。

  下麵該我們上了,就讓日軍第四戰車聯隊,好好領教下我們蘇聯紅軍的厲害。

  讓他們見識下,什麽叫做真正鋼鐵洪流吧。”

  周逸龍說完,大手一揮,帶頭衝向了沙丘上方,發出一聲霸氣十足的“烏拉”聲。

  “烏拉!!!…………”

  “烏拉!!!…………”

  “烏拉!!!…………”

  這一刻,所有蘇軍坦克手都爆發出一往無前的氣勢,勇敢的爬上沙丘,向著對麵的日軍第四戰車聯隊,凶猛的衝了上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