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方案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09      字數:2342
  當周逸龍率領龐大的裝甲集群趕到時,可把安德烈和葉菲姆等人給徹底樂壞了,這段時間,他們一直承受著日軍攻勢的巨大壓力,要說一點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米哈依爾政委不但回來了,還帶回了強大的援軍,兩個指揮官那忐忑的心情,終於可以安定下來了。

  這個時候,天幾乎才剛剛黑下來,周逸龍將裝甲部隊遠遠安頓在陣地的後方,跟前線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盡可能避免讓日軍發現,己方援軍的到來。

  同時,他要求前線分出部分機槍和迫擊炮,對陣地前的可疑地區,展開持續的威力掃蕩,以掩蓋坦克可能會發出的各種噪音,還要求士兵們定時打出照明彈,以防止日軍的突然發動夜襲。

  等做好各種保密措施後,周逸龍立刻召集各部隊主要負責人開會,共同商討反攻日軍的計劃。

  援軍的到來,振奮了所有人的精神,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各抒己見,會議氣氛空前的高漲起來。

  討論開始沒多久,就漸漸形成了兩種主要意見,以170團團長葉菲姆為首的一眾軍官,主張在第二天天亮後,使用坦克集群從正麵全線反擊日軍,將日軍擊潰後,再在運動追擊中,逐步消滅他們。

  而以裝甲11旅旅長拉西莫夫為首的一眾軍官,卻主張使用坦克集群,集中衝擊日軍陣地的一點,其餘地段由步兵發起佯攻,待坦克打開日軍陣地後,步兵再迅速跟進,向兩翼不斷擴大突破口,動搖日軍整個防線,直至日軍全線崩潰後,再予以包抄圍殲。

  這兩種方案互有優劣,都有各自的支持者,雙方為此爭論不休,眼見會議這麽發展下去,有陷入僵局的趨勢,安德烈少校一抬頭,卻見到首長周逸龍,還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他隻是盯著軍用地圖一直在研究著什麽。

  於是,安德烈少校突然提議道:

  “大家靜一靜,米哈依爾同誌是西線總指揮,還是讓我們先聽聽他的意見吧。”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停下了爭執,齊刷刷地看向了周逸龍。

  170團團長葉菲姆,早在之前的戰鬥中,就見識過這位政委同誌的厲害,對他接下來的發言,滿心充滿了期待。

  對於米哈依爾政委成為蘇軍西線總指揮的事情,葉菲姆也是高舉雙手讚成的,畢竟任何一位軍人,都希望跟隨在強而有力的將領麾下作戰,朱可夫的這一決定,在葉菲姆看來,完全是慧眼識珠的英明決策呐。

  裝甲集群的幾位指揮官,在來時的路上,也見識過了那些被周逸龍擊毀的日軍戰車,對這位政委同誌也是充滿了好奇,很希望聽聽他在裝甲戰術上,有什麽高深的見解。

  尤其是裝甲11旅旅長拉西莫夫,他本身就是一位

  精力旺盛又驕傲自信的人,在接到支援西線的命令時,他曾經自告奮勇地向朱可夫提出,由他來統一指揮西線部隊,承擔蘇軍整個西線作戰的責任。

  他滿心以為朱可夫定會一口答應的,因為這次蘇軍反擊的主力是裝甲集群,指揮官理應從裝甲兵中選拔,而在場的所有裝甲指揮官裏,隻有他拉西莫夫資曆最老,軍銜最高,不選他又選誰呢?

  然而,讓所有人意外的是,朱可夫並沒有選擇任何一位裝甲兵指揮官,而是直接點了一位內務部政委的大名。

  這在拉西莫夫的眼裏,簡直是刷新三觀,有違天理啊,這也太不合邏輯了吧。¥@愛奇文學 .i7wx. ¥…免費閱讀

  雖然拉西莫夫聽說過,就是這位年輕的胖子,打贏了第一次諾門罕戰役,並全殲了來犯的日軍部隊,但在很多從莫斯科調來增援的蘇聯軍官們眼中,上次的諾門罕之戰,隻不過是一次規模不大的遭遇戰,即便打贏了,也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尤其是這個米哈依爾,他不是一位內務部的軍官嗎?什麽時候,內務部也這麽精通打仗了,他真的知道,坦克這種新興技術兵種,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嗎?

  當拉西莫夫據理力爭的,向朱可夫提出異議時,朱可夫將軍隻是簡短的回複了他一句話:

  “如果米哈依爾同誌不懂裝甲戰,那整個蘇聯紅軍中,就沒有人敢自稱了解裝甲戰了。”

  朱可夫的這句話,讓拉西莫夫當場石化,這……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嘛?難道數百萬的蘇聯紅軍,都抵不過那區區一個胖子嗎?

  因此,從見到周逸龍開始,拉西莫夫就一直暗暗地在觀察他,包括他自稱擊毀過26輛日軍戰車的那輛神秘坦克,拉西莫夫也好好的研究了一把。

  從坦克上的各種傷痕和使用痕跡上來看,那個胖子的確是具備專業的裝甲知識的,但就算如此,也隻能說明他是一個合格的坦克兵嘛,而指揮裝甲集群作戰,跟單槍匹馬地開著戰車出去單挑,完全就是兩碼事情。

  所以,當聽到周逸龍要開口講述他自己的裝甲戰術時,拉西莫夫立刻高高豎起了兩隻耳朵。

  是真有本事,還是徒有虛名,就看你接下來怎麽說了。

  周逸龍見眾人都盯著自己,倒是一點也不怯場,接下來怎麽個打法,在回來的路上他就想好了,隻是略微組織了下語言,他便開口說話道:

  “目前的兩種方案,都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種方案較為平穩,能夠用坦克強化我軍的正麵力量,縮小我們步兵數量跟日軍的差距,但在力量使用上較為分散,如果遇到日軍頑抗,可能會出現較長時間的僵持,即便成功擊潰日軍,也基本上是個一線平推的局麵,很難取得更大的戰果。

  第二種方案較為容易達

  成突破,將我們的裝甲力量擰成一個拳頭。但在如何使用兵力,如何突破日軍陣地,以及後續如何擴大戰果上,缺乏考慮,實際應用起來,會存在諸多問題。

  所以,這兩種方案,都不符合我們現在的整體局勢。”

  聽到周逸龍的話,所有與會將領都沉默了,本來大家覺得這兩種方案雖然各有優劣,但已經是當下不錯的選擇了,周逸龍就算發表意見,也多半會在這兩種方案中做出選擇。

  沒想到,他居然覺得這兩套方案全都不行。

  難道,他自己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第三套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