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朱可夫的提議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09      字數:2337
  深夜裏,很多人都早早休息了,朱可夫的指揮部裏卻一直亮著熾熱的燈光。

  離開陸軍醫院後,他又接連走訪了炮兵部隊,裝甲部隊等等所有參與了諾門罕戰事的前線部隊們。

  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一次諾門罕之戰,蘇軍實在是贏得很僥幸,如果沒有米哈依爾同誌的及時出現,這次戰役完全可能演變成一個大敗仗。

  蘇軍暴露出的最大問題,是指揮不力。

  “內部”運動後,因為失去了許多老一輩的將領,很多新上任的年輕軍官,並不具備良好的指揮能力,這也是一開始,指揮部被日軍輕鬆端掉的最大原因。

  除此以外,在步兵訓練上,普通的蘇軍士兵也不是日軍的對手,這一點在蘇軍的正麵防線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一旦失去炮火優勢,在跟日軍的短兵接觸中,蘇軍步兵的傷亡,總是要高於當麵的日軍。

  隻有邊防軍部隊表現較為出色,基本跟日軍旗鼓相當,如果進一步加強他們的火力,應該能完全壓製住日軍。

  但普通步兵的訓練問題,並不是一個短期內可以徹底解決掉的事情,因此朱可夫需要更多的發揮蘇軍火力上的優勢,這就需要最高統帥部對遠東地區進行增兵。

  為了應對日軍可能發起的更大規模攻勢,僅僅憑借第57特別軍的兵力已經是遠遠不夠了,朱可夫還需要更多的炮兵,裝甲兵,隻有這些才能揚長避短,有效的克製日軍的步兵優勢。

  他在給莫斯科的調查報告裏明確指出,至少需要將現有兵力升級成一個合成集團軍,才有把握麵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大戰。

  一想到裝甲作戰,朱可夫就想起了那個優秀的年輕人。

  他不但精通先進的坦克戰術,更是一個深受士兵們愛戴的傑出將領。

  朱可夫每到一處調查,隻要是提起米哈依爾的名字,那些士兵們無不流露出狂熱的目光,他們毫不吝嗇的讚美著這位傳奇的政委同誌,並將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桂冠,高高的戴在了他的頭上。

  憑借著多年的軍事生涯經驗,朱可夫有理由相信,一支極為有凝聚力的,士氣高昂無所畏懼的,以米哈依爾為首的精銳部隊雛形正在誕生。

  隻要假以時日,繼續磨練,他們就一定能夠成為,與曆史上那些著名功勳部隊,比肩的傳奇軍團。

  同時,他還特別指出,第57特別軍軍長已經基本喪失戰鬥意誌,不再適合繼續擔任指揮員工作了。

  在報告的結尾,朱可夫同誌正式提出,將內務人民委員部旅級政治指導員——米哈依爾同誌,借調到陸軍,擔任第57特別軍指揮官,協助自己進行接下來的諾門罕戰鬥。~ 愛奇文學 .i7wx.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在這個優秀將領奇缺的年代,朱可夫是真心需要一位

  能幹的大將,為自己分擔戰爭的重擔。

  …………

  另外一間公辦室內,波克隆斯卡婭也沒有休息,她正伏在案頭奮筆疾書著。

  今天的采訪,她很滿意,獲得了英雄人物的很多一手資料,尤其是那一疊日軍相片,更是證明蘇軍大獲全勝的最好素材。

  當然了,這一切都比不上自己放在案頭的那一件珍貴禮物。

  想到那件禮物,波克隆斯卡婭抬起頭來又輕輕的撫摸了一下,那把被擦拭的幹幹淨淨的武士刀。

  這可是那位大英雄親自在戰場上繳獲的,他還說,如果自己喜歡,以後會送更多。

  波克隆斯卡婭露出了一個甜美的笑容,要是那位英雄的政委同誌身邊,沒有那個凶巴巴的上尉姐姐就好了。

  就這麽一邊想著自己的心事,波克隆斯卡婭一邊在新聞稿上揮灑自如的寫著:

  “在遠東,一顆閃耀的將星正在徐徐升起,成為無數紅軍戰士們奮勇前進的指明燈,當凶殘的敵軍大舉來犯時,他必將成為戰神的化身,在狂風暴雨中力挽狂瀾,在不朽的功勳中永唱讚歌……”

  在寫完這篇洋洋灑灑的大作以後,波克隆斯卡婭還絞盡腦汁的,給這篇文稿精心挑選出了搭配的相片,在最醒目的位置上,她放上了那張日軍被狠狠炮擊的照片。

  如果不是周逸龍出於保密原因,沒有提供個人相片給波克隆斯卡婭,這個滿心歡喜的小姑娘,一定會將他的照片,放在報道最中央的位置上。

  然而,讓波克隆斯卡婭也沒有想到的是,這篇采訪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巨大的震動,蘇聯的民眾們因為勝利而感到驕傲自豪,米哈依爾這個響亮的名字,更是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傳說。

  歐洲諸國也因為這篇文章,對蘇日的第一次諾門罕之戰,有了一次直觀的認識。

  它不但讓日軍變得惱羞成怒,更是引起了全球攝影行業的強烈關注。

  在發達的攝影行業裏,有一個組織叫做全球攝影協會,它是攝影學界最具權威的民間組織,他們每年都會頒發一次“最佳攝影獎”,號稱“攝影界的諾貝爾獎。”

  它隻授予那些在攝影工作中作出過,極為傑出貢獻的攝影師。

  當攝影界的學者們,看到那張讓人血脈噴張的“炮擊日軍”相片時,他們就無一例外的一致決定,將今年的“最佳攝影獎”授予拍攝這張相片的攝影師。

  這是一張極為罕見的“會說話的相片”,那極富感染力的鏡頭,那呼之欲出的畫麵,那鮮活得似乎還在掙紮的日軍,都毫無爭議的將這張相片推到了一個攝影曆史的新高度。

  完全可以這麽說,這張照片就是反應戰爭殘酷的最佳代表作。

  為此,全球攝影協會特意聯係了莫斯

  科的波克隆斯卡婭小姐,希望她能來領取這一最高榮譽獎項。

  但讓人意外的是,波克隆斯卡婭以照片不是自己拍攝的為由,委婉的拒絕了。

  後來,神通廣大的全球攝影協會,還是通過多方渠道,打聽到了這張相片,是一位日軍大佐拍攝的。

  最後,敬業的學者們,找到了日本大使館的電話,希望能聯係到這位日軍大佐,來領取這一最高榮譽獎項。

  結果,滿腔怒火的日本大使隻說了一句“神經病”,就粗魯的掛斷了電話。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