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前線調查(下)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09      字數:3586
  “等等,你說的是哪位政委同誌?”波克隆斯卡婭敏銳地察覺到,她心目中的那位英雄,很可能就要出現了。

  “政委同誌,當然是說得內務人民委員部旅級政治指導,米哈依爾政委了,還能有誰呢?”謝苗連長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道,仿佛“政委同誌”這個詞,就是專門指代的周逸龍同學。

  話說,現在整個諾門罕前線,一提起政委同誌,誰不知道是米哈依爾啊,還能有別人嗎?

  朱可夫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聽到“米哈依爾”這個名字的時候,他明顯露出了一個驚訝的表情,伏羅希洛夫元帥說自己認識他,難道是那個小家夥嗎?

  朱可夫趕緊示意謝苗連長接著說下去,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疑問,想要搞清楚這位神秘的政委同誌,到底在戰場上都有哪些驚人的表現。

  謝苗連長見一說到“米哈依爾政委”,麵前的兩位尊貴客人,就跟自己的那幾個大頭兵一樣,露出一臉迫不及待的表情,他得意的清了清嗓子,這才接著往下說道:

  “政委同誌在最危急的時刻,帶著一個邊防軍連隊,突然出現在了偷襲指揮所的日軍東支隊身後,他機智地利用了示弱戰術,將日軍引誘到他的伏擊圈中,重創了日軍東支隊,他甚至親自駕駛著一輛繳獲的日軍戰車,將敵人打了個人仰馬翻。”

  “你是說,他親自駕駛坦克,衝向日軍嗎?”波克隆斯卡婭激動起來,這種情節不正是她需要的英雄故事嗎。

  “是的。”謝苗連長肯定地點了點頭,為了增強表現力,他甚至專門模仿了一個坦克向前“隆隆”前進的樣子,似乎他當時就在現場親眼見到一般。

  朱可夫跟波克隆斯卡婭的關注點明顯不同,他低頭略微思索了一下,便發問道:

  “你是說,他精通戰車操作,甚至可以駕駛日軍的坦克?”

  “那是必須的,政委同誌是一位非常專業出色的指揮員,駕駛坦克對他來說,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謝苗連長揮了揮手,又仿佛是在跟自己的幾位大頭兵吹牛一般,將駕駛戰車的技能,說得如此輕描淡寫,似乎偉大的政委同誌,在他心中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

  朱可夫點了點頭,以前也聽到過一些傳聞,說是那個小家夥在莫斯科時,就喜歡鼓搗兵工廠裏的各種新式武器,這倒挺像他的風格,隻是沒想到他在戰場上也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

  見二人暫時沒有其他疑問了,謝苗連長又準備接著往下說,他似乎已經摸清了現在的狀況,說話也不再緊張了,他說道:

  “政委同誌一邊收攏我們被打散的裝甲兵,一邊又從後方調來了兩個新的邊防軍連隊,將日軍東支隊擊潰後,壓縮在一個小盆地內。他

  還利用從指揮所裏找到的電台,接管了我們部隊,並及時地向炮兵繪製了精準的射擊諸元,用炮火重創了正在猛攻我們防線的山縣聯隊。”

  “你是說,他還精通炮兵作業?是他親自指揮了炮兵的射擊?”波克隆斯卡婭越發興奮起來,這簡直就是一個絕好的英雄題材啊。

  一邊的朱可夫又一次被驚訝到了,就算是尋常優秀的軍事主官,一般也不會精通到具體的炮兵作業中,這的確是讓人非常吃驚的事情。

  他哪裏能想到,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周逸龍早就在虛擬體驗倉中,千百遍的扮演過炮兵角色了,這種豐富的經驗,的確是現實中二戰軍人所難以具有的。

  “這種簡單的操作,對政委同誌來說,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他厲害的地方可多著呢。”

  謝苗連長很享受那兩位尊貴客人不斷被震驚到的表情,這會讓他產生一種見多識廣的優越感,使他在軍區副司令麵前,也好好的露了一把臉。

  他接著說道:

  “天亮後,政委同誌很快利用火炮和坦克的優勢,在追擊戰中將日軍東支隊給全部消滅了。不光如此,他還利用繳獲的日軍電台,成功的欺騙山縣聯隊派出了援軍。”

  謝苗連長對於這一段的經過其實並不很清楚,因為周逸龍刻意隱瞞了清原幸生的相關情報,對於這名難得有著效忠之心的日軍俘虜,周逸龍計劃讓他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所以,蘇軍戰士們其實並不知道這位日軍俘虜到底幹了什麽,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波克隆斯卡婭對那位英雄政委的崇拜,她已經聽的兩眼冒出了小星星,一個偉岸高大的形象正在她心中不斷攀升。

  朱可夫卻一直在仔細思考,從謝苗連長的話語中,他能分析出,這位政委同誌的臨機應變能力很強,對於手中資源的使用也非常到位,無論是裝甲兵,炮兵,還是邊防軍都在他手中發揮了充分的戰力,甚至連俘獲的日軍電台都被他巧妙的運用起來。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指揮官。

  “山縣聯隊派出援軍後,政委同誌指示正麵防線的部隊放開一個缺口,成功將山縣的支援分隊引誘到了伏擊圈中。不過,這個時候,狡猾的日軍也派出了一個空中飛行戰隊進行支援,政委同誌雖然也及時呼叫了我們的空軍,但他們出動的很慢,沒能及時趕到戰場。”

  為了強調敵人飛機的強大,謝苗連長手舞足蹈的模仿了一些誇張的“轟炸”動作。

  這讓波克隆斯卡婭又一次將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形勢突然逆轉,又是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真不知道這位英雄的政委同誌,能夠想到辦法化險為夷嗎。

  謝苗連長

  賣足了關子,見那位軍區副司令聽到這裏都皺起眉頭,顯然是在思索退敵的良策,他這才心滿意足的開口說道:

  “政委同誌機智的讓大家換上了日軍的服裝,並用煙霧彈將真正的日軍籠罩在伏擊圈內,又用行軍背囊做了一個大大的攻擊箭頭,成功地引誘了日軍飛行大隊對他們自己人實施了猛烈的轟炸。”

  朱可夫聽到這裏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小家夥還是這麽古靈精怪,連自己都覺得難以躲過的日軍轟炸,竟被他用這種離奇的方法給化解了,部隊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借機給了日軍一個沉重的打擊,的確是打了一個漂亮的巧仗。

  波克隆斯卡婭也轉憂為喜,快速地在她的小本子上記下了英雄的點點滴滴。

  “趁著日軍支援分隊被炸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政委同誌帶領我們發起了白刃衝鋒。這一戰我也參加了,當時我帶領著第九連,是跟著政委同誌一起衝進煙霧中的,我還一連刺倒了兩名日軍,政委同誌甚至將一名日軍八段劍道高手,給一刀劈成了兩截。”

  說到這裏,謝苗連長特意挺起了胸膛,他一直覺得能跟著這樣的領導打仗,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

  朱可夫聽得連連點頭,他本身就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聽到周逸龍在關鍵時刻果斷發起白刃戰,不但勇氣過人,還及時把握住了寶貴的戰機,為後麵消滅山縣聯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如果這個時候,周逸龍磨磨蹭蹭的,那山縣聯隊很可能就逃之夭夭了。

  隻是謝苗連長說的,政委同誌一刀將日軍八段劍道高手給劈成兩截,被朱可夫同誌給刻意忽略了,他覺得這是刻意的誇大,那個小家夥長什麽樣子,自己還不清楚嗎,就他那豐滿的體格,不被日軍劈成兩半,就算燒高香了。

  可波克隆斯卡婭卻將這段作為重點記錄了下來,還一連拉著謝苗連長問了好幾個細節上的問題,這種高手間的對決,可是新聞報道最好的題材了。

  謝苗連長被這位美麗的記者同誌打斷了好幾回,才能接著往下說道:

  “政委同誌在消滅了日軍支援分隊後,果斷命令步兵們搭乘剩餘的戰車,用最快的速度穿插到了日軍撤退的必經之路——56號高地。”

  “等等,你說,他是利用坦克部隊單獨出擊,截斷日軍退路的,還在戰車上搭載了步兵?”

  朱可夫激動起來,他一直在研究裝甲部隊的合理戰術。

  而這一時期,哪怕是後來發明“閃電戰”的德軍,對坦克戰術的研究,也還處在艱難的摸索階段,更沒有機會在戰爭中驗證完善他們的戰術。

  甚至世界上很多守舊的聲音都認為,坦克隻是輔助步兵進攻的一種工具,不應該單獨組成部隊出擊

  。

  比如,現在代表歐洲主流的英法,就是典型的將坦克分散在步兵部隊裏使用,甚至連他們設計坦克的思路也是如此。

  像英國的瑪蒂爾達坦克,就是一種典型的步兵坦克,速度慢的像烏龜,隻能勉強跟上步兵的攻擊步伐,但是裝甲卻在同時期的坦克裏,算得上是奇厚無比。

  當德軍目前最先進的三號戰車裝甲正麵,隻有50毫米厚度的時候,奇葩的瑪蒂爾達側麵裝甲,就達到了驚人的70毫米。

  但如此厚重的瑪蒂爾達,卻僅僅隻是裝備了一門40毫米口徑的牙簽炮,甚至連蘇製T—26輕型坦克的45毫米火炮都不如。

  可以說,這種龜速,厚甲,牙簽炮的組合,就是位了步兵而設計的,是坦克中的恥辱,完全無法勝任以坦克為主導的現代戰爭,朱可夫一直就很反對這種設計。

  但現在,在1939年的諾門罕,朱可夫不但聽到了坦克單獨作戰的案例,甚至還搭載了步兵協同,這可是非常成功的合成作戰啊。

  步兵的加入,很好地解決了坦克在複雜環境中作戰的諸多弱點,而用坦克搭乘步兵,又完美地解決了步兵速度太慢的問題。

  這種先進的理念,跟朱可夫一直研究倡導的裝甲戰術不謀而合,他再也顧不得繼續聽下去,一把抓住謝苗連長的手臂說道:

  “快說,那位政委同誌現在在哪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