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全線出擊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09      字數:3139
  山縣聯隊出發時,山縣大佐本來是不願意帶著那些瓶瓶罐罐的,在他看來,那些重型武器簡直就是累贅,情報上的蘇軍又沒多少人,靠人拉馬馱的在氣候炎熱的諾門罕大草原上行軍,簡直就是吃飽了沒事幹,自找苦吃啊。

  因此,僅僅拉上兩門92步兵炮,山縣大佐就快馬加鞭的出發了,輕鬆的就像是去迎娶未過門的媳婦一樣。

  然而,聯隊的四一式炮兵中隊長大木中尉,卻要死要活的湊上來,非要山縣大佐帶上自己的中隊,說是大軍作戰,怎麽能少了炮兵掩護呢,他要為整個聯隊的安全著想。

  這個大木中尉是山縣的老部下了,從參軍開始就一直跟隨著山縣光武,稱的上是忠心耿耿,甚至為了能跟隨山縣大佐調動到23師團,自願放棄了一次晉升的機會,結果搞到現在也還隻是個中尉軍官。

  說句實話,山縣光武對他是心懷幾分愧疚的。

  因此當他提出,一定要跟自己同行的時候,山縣也實在礙不開麵子拒絕,索性就答應了。

  但前提是不能拖累聯隊的行軍速度,炮兵中隊要想辦法自己跟上大部隊。

  自己跟上就自己跟上吧,大木中尉倒是個意誌堅定的人,他不但任勞任怨的努力前行,還順帶拉上了速射炮中隊,跟自己一起“周遊諾門罕大草原”。

  但靠著幾頭牲口,大木的炮兵們怎麽可能跟得上山縣的步兵呢。

  結果就是當大木中尉,千辛萬苦的帶著一堆大炮趕到諾門罕戰場時,已經比山縣的步兵們足足晚了半天的時間。

  但對於山縣大佐來說,來得早不如來的巧,大木中隊的到來時機極為關鍵,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時候,他們完全可以影響諾門罕戰場的局勢發展。

  因此,大木中隊才剛剛抵達,山縣大佐就下達了猛烈的射擊命令。

  …………

  蘇軍正麵防線。

  步兵第三營營長彼得正隱蔽在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裏,躲避著日軍的猛烈炮擊。

  日軍前幾次的凶猛進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個子看起來單薄矮小的東洋武士們,不但槍法精準,肉搏拚刺更是凶殘彪悍,讓本想依仗著己方體能優勢的彼得營長,吃了一個不小的虧。

  當蘇軍步兵們排著密集的隊形,挺著刺刀衝上防線缺口時,人數處於劣勢的日軍卻毫不畏懼,迎麵就發起白刃衝鋒,那慘烈無比的肉搏戰,把身在營部指揮的彼得都看得捏了把汗。

  那些身材短小的日軍士兵們,似乎天生就是為了肉搏戰而生,他們手中的步槍,加上刺刀的長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70多厘米,這是個極為不正常的數字,甚至超過了很多日軍士兵們自身的身高。

  就算是人高馬大的蘇聯士兵們,

  使用的莫辛納甘步槍,加上刺刀,也才隻有1。67米,都比日軍用的要短上一節。

  彼得本以為自己派出的200多名步兵,將會很快驅逐掉,攻入防線裏的50多名日軍。

  然而這些瘋狂的日軍士兵們,麵對優勢的蘇軍,絲毫也沒有撤退的意思,他們同樣使用密集的隊形,端著刺刀,就迎著蘇軍衝了上去。

  兩軍剛一相遇就殺的血肉橫飛,日軍士兵們仗著自己步槍略微優勢的長度,主動尋找蘇軍士兵攻擊。

  而蘇軍士兵雖然在肉搏戰訓練上的投入要明顯少於日軍,但戰鬥民族的稱呼可不是白叫的,就算是被刺中了身體,勇敢的蘇聯紅軍們也常常會牢牢的抓住當麵的日軍,然後由同伴們從側翼刺出一刀,為自己報仇。

  仗著人數上的優勢,和不怕死的精神,蘇軍士兵們逐步將日軍壓縮成一團。

  日軍徹底的殺紅了眼,他們瘋狂的拔出手榴彈,滿臉鮮血的嚎叫著衝向了蘇軍士兵們最密集的地方。

  “砰”的一聲巨響,火光衝天,鮮血四射,彼得的心髒猛烈的收縮了一下,六名蘇軍士兵就這麽突然的倒了下去。

  又一名殺紅了眼的日軍,拔出身上的手雷,嗷嗷叫著衝向了對麵的蘇軍。

  這一次,一個勇敢的紅軍戰士反應過來,他迅猛的衝向了那名日軍士兵,將他緊緊的抱住,任憑那名日軍如何抓咬,都始終沒有鬆手。

  “砰”的又一聲巨響,兩個彼此敵對的人,就這麽緊緊的糾纏在一起,化作了一團血霧。

  戰鬥就在這種極其殘酷的情況下,持續進行著。

  很快,突入蘇軍陣地的50多名日軍全軍覆沒了,而彼得派出反擊的蘇軍步兵們,也傷亡了80多人。

  這還是在彼得,及時的用營屬迫擊炮,阻斷了日軍後續攻擊部隊的情況下,才取得的成績。

  如果日軍源源不斷的衝入蘇軍防線,彼得營長真不敢想象後麵會發生什麽事情。

  不過,就算是全員戰死,彼得也不會輕易的放這些日軍過去,因為這是米哈依爾政委的命令,他是蘇軍在諾門罕戰場上的勝利希望,自己一定不能讓政委同誌失望,彼得心裏堅定的想到。

  但接下來,對麵日軍的行動就很反常了。

  不知道他們抽了什麽瘋,突然就像暴發戶一樣土豪了一把,在又一次進攻前,竟然史無前例的發起了凶猛的炮擊。

  進攻前的炮擊,通常會將防守一方的部隊逼進各種掩體裏,彼得的步兵們也沒有例外,大家都蹲守在工事裏,頑強的等待著。

  有人被埋在了炮火掀起的泥土裏,默默的失去了生機,有的工事不幸被炮彈炸塌,裏麵的人再也沒能出現過。

  但是大家都在咬牙堅持著,因為米哈依

  爾政委說過,隻有正麵陣地,牢牢的擋住敵人,後方的圍殲戰才能順利進行。

  蘇軍士兵們都在忍耐著,他知道,按照軍事常識,當炮擊停止或向後延伸以後,就是日軍步兵又一次發起衝鋒的時候,到時候大家再來拚個你死我活。

  彼得用一隻手不停的拍打著帽子上的灰塵,那是被持續的炮擊給震落下來的。

  他另一隻手牢牢的抓著一個精致的懷表,目光死死的盯在上麵沒有移開過,他一分鍾又一分鍾的數著,足足數了三十分鍾,日軍的炮擊,終於停止了。

  彼得興奮的站了起來,他掏出信號槍,發出了準備防禦的信號。

  蘇軍士兵們從各種工事和泥土中爬了起來,魚貫而出,迅猛的衝上了陣地,盡管很多前沿工事已經被日軍炸毀,可無畏的蘇軍士兵們還是在一片廢墟和塵土中迅速的架起了機槍,迫擊炮等各式武器。

  正當彼得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打算迎接日軍更為凶猛的進攻時,他卻意外的發現,自己的陣地前竟是出奇的安靜,沒有日軍衝鋒時的呐喊,也沒有機槍射擊時的“啪啪啪”聲。

  他奇怪的掏出了自己的高倍望遠鏡,向對麵的日軍方向看去,卻發現那裏早已空無人煙。

  彼得猛的拍了一下大腿,高聲怒罵道:

  “該死的日軍,竟然狡猾的撤退了。”

  他焦急的吹響了緊急集合的哨子。

  臉上帶著鮮血,身上布滿塵土的蘇軍士兵們開始迅速集結,然而有些人受傷了,行動比較緩慢,還有些重武器需要時間拆卸。

  但是焦躁的彼得,還沒等部隊徹底集結完畢,就急吼吼的宣布了追擊日軍的命令,一旁的副營長奇怪的問道:

  “為什麽不再等等,讓部隊全都聚集起來,要這麽著急呢?”

  彼得卻憤怒的咆哮了起來,他怒吼道:

  “你還沒有明白嗎,政委同誌隻帶了一個連的步兵和少量的戰車去包抄日軍後路,如果撤退的日軍主力突然跟他相遇……”

  彼得的話還沒說完,副營長就驚出了一身冷汗,聚攏在一起的蘇軍士兵們也都劇烈的騷動起來。

  米哈依爾政委已經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是他帶領著大家扭轉了諾門罕的危急局勢,聽到他即將陷入危險,所有的人都暴躁起來。

  彼得趁機振臂高呼道:

  “為了政委同誌,全體跑步前進!!!”

  “保衛政委同誌,衝啊,同誌們!!!”副營長高聲呐喊道。

  1939年5月28日,諾門罕正麵防線的蘇軍士兵們全線出擊,他們氣勢洶洶的衝向了日軍撤退的方向,一路揚起了巨大的煙塵。

  後世的學者們,總是對這一段曆史感到困惑,是什麽支撐著這些經曆了連日血戰,又疲憊不堪的蘇軍士兵們能以極其高效的速度行軍呢?

  是軍隊的紀律嗎?是對勝利的渴望嗎?還是,那個傳奇般的名字——米哈伊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