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茶館激辯
作者:踏雪無塵      更新:2020-08-07 20:13      字數:4483
  至於揚子江,在這條聯通中土大陸南北兩地的水係中,情形卻是與大商東麵的閩河反過來。那裏大商的舟師鼎盛,而大商方麵,則完全是一片空白。

  而揚子江作為一條大江,水流湍急,江域奇廣,若無足夠的舟艦,大秦軍要想渡河,幾無可能。

  最好的抵禦辦法便是暫時放棄那南方靠近大秦五郡邊塞之地,集中百萬軍馬,扼守百勝關要衝,從而保全大商其餘疆土。

  “但問題在於……”安冥兮斟酌道“那姬昌隻是五郡統領,掌管大商兵力有限!即便姬發將殷禦救回,拿到元辰皇帝的詔書,可以統轄東南戰事。調兵也需要時間。南方一馬平川,我以騎軍進襲,那姬昌根本無能為力。”

  “先斬後奏即可!”

  見秦烈與安冥兮二人,齊齊側目,那張懷笑道“以殷禦的處境,可沒什麽心思去計較這些,反而要倚重有加。而且這件事,對於姬家可說是大有好處,你說那姬昌不敢麽?”

  安冥兮心中暗驚,這才發現自己與那些世家的處世之道,思維方式,可是截然不同。自己那時在商為將,忠心耿耿,對陛下之命絕不敢有違,視為聖旨。

  可大商皇朝內的世家大族卻不同,在各自的封地內,連國法都可不顧。

  這種事情,旁人不敢如此。身為姬家家主,內藏異心的姬昌,卻是毫無壓力,也不會去忌憚,那殷禦的猜忌。

  若真是如此,那就真是麻煩了。

  “這未必不是好事,我大秦兵力尚若,而中土大陸地域廣闊,山河無盡,以蛇吞象。即便能吞下來,我大秦也需麵臨更多麻煩。倒不如在此戰之後,磊實根基,再做籌謀!江南五郡是魚米之鄉,糧產超出其餘之地數倍,人口稠密,靈石礦脈,僅遜於輝洲。”

  “隻因官吏迂腐,又被各路世家克扣,中飽私囊。武風雖是弱了些,若我大秦能夠治理的好,可為我大秦一統東荒的根基!”

  似乎擔心秦烈與安冥兮仍有不甘,張懷滔滔不絕的勸說著。

  秦烈知道不可勉強,順勢道“我軍已勝,貿然出征確實太過冒險。此戰之後,可命呂天行率八十萬精銳,趕去南越大陸坐鎮。其餘兵馬則由安妃統帥,由張懷你來輔佐。擊潰閩河之北商軍之後,負責攻略中土大陸!有臨機決斷之權。”

  安冥兮張懷都俯身應命,那閩河之北,雖還有大商千萬重兵,卻都未放在二人眼中。

  無有道兵支撐,隻需以鐵騎斷其後路,絕其糧草。

  最多十日,這一千六百萬大軍,就隻有崩潰一途。

  秦烈給他們臨機決斷之權,則是為姬家。

  若那百勝關,真被姬家堵住,就可止步與大商南方數洲。可若是未曾,那麽大秦卻也無需客氣。

  至於南越大陸,以淵征召的四百萬武修靈師,正在編練住。

  隻需南越大陸能穩住,把叛亂諸城壓製。那麽最多三月時間,就可穩定下來。

  “血雲騎擴編五萬,盡量招收涅槃強者,在東荒界編練三萬玄狐鐵騎。另外可從諸軍中,挑選精銳!”

  秦烈目中,厲芒微現“還有,發滅魔詔!令天下武者,追殺魔門弟子。修為越高,則賞格越高,大秦藏書樓亦可開放,隻需誅魔,都可任其挑選一種抄錄。孤今次,要蕩盡全魔!”

  主要是武學,這次秦烈在外,著實收攬了不少武道玄術。

  主要是九都仙朝,有小半的遺產,落入到了他的手中。還有在囚仙死界時,那近五十位聖修,也各有傳承,其中不乏頂尖的神通法門。

  對東荒界那些資源稀缺的散修而言,是彌足珍貴。

  安冥兮張懷二人,倒不覺意外。當初道門,亦有過類似之舉。

  也早已看出,秦烈胸中的戾氣,是積鬱已深。能忍到此刻,已經是極其不易。

  而到了此時,也無需再忍。

  除了有至境聖境的強者還可以牽製一二,魔門已全無與大秦對抗之力。那天魔穹境,萬魔宗等就如代宰羔羊般,任人下刀。

  隻是如此一來,又要分兵。

  不過一來可能姓本就極小,二來也知此時的秦烈心意已決,再不可勸阻。於是也都沉默,不曾出言。隻對秦烈開出的賞格,有些異議。

  “君上,我大秦的靈石不多,需要養軍。不如以開放武學為主,君上條件也低了些。殺百位魔道弟子之人,可挑選地階武學。而天階,卻至少需千人以上,仙階,則需一位靈境。”

  “魔門功法特異,屍體中可檢測出來,所以不懼人弄虛作假!”

  秦烈不置可否,卻已是默認之意。

  此時天空域外,都陸續安定了下來。合道魔儒三教之力,布下的鎖魔大陣,早已知機的撤走。

  而那幾位至境的神念,也不再彌漫虛空。

  戰場上空雲層散開,一縷縷的陽光照下。那些世家的私有道兵,則已被秦楓統領的血雲騎,徹底衝潰。到了此時,也已無抵抗之力,不得不降。

  秦烈目光冷冽,眺望虛空。那幾人雖是走了,可那幾道意念,依舊是牢牢的將他鎖定,縈繞不散。

  一絲絲的惡意,衝淩而至。

  秦烈冷笑,並不戒懼。這幾位至境,若不親自出手,隻是這區區神念,還無法將他壓垮!

  秦烈望天時,那下方戰場上的將士,卻在看著他。

  嘯日也收起了麒麟之形,神態慵懶的,趴在了秦烈的肩頭。

  可此時在日輝照耀下,那白玉禦輦周圍七彩靈輝縈繞,依然是顯得神聖無比。

  “聖皇!”

  一人跪下,戰場上數十萬人,也紛紛隨之跪道。

  “聖皇萬歲!”

  “我大秦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山呼海嘯般的聲音,潮卷而來。那張懷一笑,通樣重禮拜下“名不正則言不順。臣請陛下稱帝!”

  靈霄城,所有茶館酒樓內,此時都差不多是賓客滿坐。

  倒不是秦商戰時,這些人還有心思飲宴喝酒,而是自發的匯聚在此。在這個消息集散靈通之地,等待著來自中土大陸的傳聞與各種訊息。

  自從一個月前開始,靈霄城,就已是人心惶惶。

  盡管對秦烈有足夠的信心,可大商那一千八百萬大軍,卻有著實實在在的壓迫力。

  換在以前,普通人不知六大教派與諸宗存在。

  可大秦如今,武館林立。國君行事怪誕,不但不禁宗門,反而鼓勵諸宗,在民間開設武館,招收弟子。

  所以在大秦,即便普通平民,也能知六教聲威。

  儒家自不必說,道家則執掌修界之牛耳,有三千道門。不論民間,東荒界第一大教是當之無愧。

  而魔道亦不遜色太多,同樣是有著無數的附庸宗派。

  三教聯手,不能不使人心情沉重。每日無事,這靈霄城內之民,就會聚在一起茶館酒樓,議論那東麵諸事。

  而其中的聽風樓,就是位於靈霄城南的一處茶館,以雅致聞名,格調頗高。而在其對麵,則是天行書院,在靈霄城開設的分院。

  靈霄城此時已是可與堪比大商皇都城的一座繁華大城,而大秦又在四處扶植武館書院,以揚教化,開啟民智。

  這裏說是天行書院的分院,然而書院的山長,卻早已有意,把書院遷址到此間。不過此時,卻是大門緊閉,已經關停。

  雖是如此,可這聽風樓中,依然是儒人匯聚。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附近的富人商家。

  反而比之平時,還要更熱鬧一些。

  “已經一個月了,大商居然還未突破閩河?”

  “這個安冥兮,居然如此厲害!以三百萬人,敵六倍之軍,大商居然無隙可乘!”

  “無非是借助閩河地利,還有那艦師而已,我看她也撐不了多久!”

  “妖婦,背主叛臣!”

  大秦不以言罪人,言論無忌。故此隻要不是刻意侮辱,就不會有罪。

  不過方才這名儒生說出此句,周圍之人隻是麵色微變,就又若無其事。

  大秦如今風雨飄搖,說不定明日醒來,就會垮塌。

  此時有誰敢密告官府,又有誰來敢治他們的罪?

  若是下獄,其實並非壞事,反而可在儒林中博取聲望,成為名士。

  “叛臣談不上,然而也是為虎作倀,不知是非大義!”

  “我聽說那秦烈幾月前,曾征發數十萬勞力,建了一座酒池宮。又收掠上百美貌女子。前方將士苦戰,他卻夜夜笙歌。”

  “果然是昏君!出征之前,不也如此?”

  “他倒是好豔福,卻不知能享受到幾時?”

  “到底是妖族!比不得王師,這大秦,必亡無疑!”

  酒樓中,卻也不全是與這些儒生一路之人,此時大多都是保持沉默,卻也有人是義憤填膺。

  “胡言亂語!君上登基之後,從無敗績。國治清明,國富民強。”

  “從無敗績?嘿,以前不敗,卻未必今後不敗,隻因沒遇到對手而已。”

  “一地父母官,居然由無知草民選出,這些人又知道些什麽?豈不是誰有錢,誰許的好處多。誰就能當官?”

  “這又怎樣?那些豪商大族要想任官,就需先給我等足夠好處。”

  “無知!這等人為官,又豈會為萬民謀福祉?我儒家子弟,受聖人教化,人人以治平天下,複太古三皇為念。在那秦烈眼裏,卻是該坑殺的無用之人!即便用,還要受那議事殿監督,像什麽話?”

  “那麽要科舉麽?也沒見大秦,好到哪去!”

  “這可是傳承萬年之製!締造數代盛事,好處豈是你這蠻夷之民能知?”

  “你等誹謗漫罵,待我大秦大勝而回,看君上他會如此處置你等!”

  “哈哈,隻怕他沒這機會了。”

  “殺身成仁,舍身取義,吾何懼一死?”

  卻也有人,聚在一旁小聲議論,並不參與爭執。各人麵上,都待著愁意。

  “大商重農,士農工商。若然勝了,卻不知我等這些人,該如何自處。會否被那些世家權臣盤剝?”

  “如今的大秦,雖是荒唐了些。真無需擔憂被那些權貴為難勒索。換成大商,卻就不一定了。”

  “諸位還是不用僥幸了,我便是從中原遷移至此。如今的大商,門閥如虎,諸官如狼。我等這些人在他們眼中,就如代宰羔羊,任人魚肉。”

  “可惜,君上不受捐贈,也不說加稅。若為此戰,我即便捐獻半數家產,也是情願!”

  此時在聽風樓內,隻有一處仍是寂靜無聲。此處坐著的三人,都是在默然不語,靜靜的聽著。

  其中兩位,麵貌都是年近三旬。旁邊側坐的一人,則是一名華袍男子,舉止卻極其老成,神情肅穆。

  “陽明兄,你覺如何?這秦商之戰,最後勝負誰屬。”

  說這句話的,座南朝北,肌膚黝黑,卻麵貌不凡。此時言中,帶著幾分請教之意。

  “劉文你這句話問我何用?

  那被喚為陽明之人,搖頭失笑,不過神情隨即又認真了起來。

  “大商如今的情形,劉文你又不是不知?天下糧庫,其實是十室九空。一千八百萬大軍,聽起來是聲威雄壯。可大商曆年積蓄的糧草,卻最多隻能供應刹那月所需。而再觀這大秦,我等見過有人心憂戰局,有人肆意漫罵,卻可曾有人擔憂過衣糧?”

  那劉文也是絕頂聰明之人,立時就已領會其意“如此說來,陽明兄其實不看好大商?認為繼續拖下去,大商是必敗無疑?”

  “我觀安冥兮用兵,極有章法,不愧是蓋世名帥。別說一月,再給大商半年,也未必能突破閩河。”

  那陽明手執著酒杯,若有所思道“陛下戰前不知,此時也應該察覺困境,必定會謀求破局。再觀那位大秦國君,似乎也無意再拖下去。所以這一戰,還存著變數。料來勝負定在旬日之內。不過我依然是看好那位大秦國君。陛下他,隻怕不是對手。”

  那劉文頓時嘶的一聲,倒吸了一口寒氣。知曉他眼前的這一位,不但是文才冠絕東荒界。武道兵法,也同樣是世間頂尖。

  雖自嘲是紙上談兵,可在‘劉文’的眼裏看來,他這位好友,絕非是那種隻能誇誇其談之輩。

  若能統百萬兵,征戰沙場,說不定也安冥兮一類的人物。

  那一手弓術,更連破碎境強者,在百裏之內,亦可誅殺!

  大商以六倍之軍臨敵,這位竟是料定了大商必敗。

  這一戰,可是關係著東荒界霸權爭奪。

  若真如其所料,這個天下,怕是即將大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