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以法治國
作者:踏雪無塵      更新:2020-08-07 20:13      字數:4443
  無道昏君!安敢傷吾主?受死!”

  秦烈尋聲斜視下方,當即目光一凜,那是一個大型的祭壇,祭壇中央,大商國師重玄滿是怒容。而在周圍處,還有數千孩童。

  咒法?秦烈想起了安冥兮說起過的言語,此咒至陰至邪!

  那麽這些孩童?心中才升起了阻止的念頭。就見那三千孩童,都盡數粉碎。

  一股巨大的陰邪死氣,驀地衝擊入心髒。

  “哇!”秦烈吃痛,忍不住慘呼出口。

  嘯日也忽然一聲怒吼。從遠處的大秦後方,衝騰而起。身軀膨脹十倍,身上現出白玉獨角及紫麟金甲,遁空至秦烈身側。

  全身燃燒著金色火焰,輝耀百裏地域,就仿佛是一個小太陽一般,懸與半空。

  秦烈艱難的抬起頭,隻覺一股至陽真力,朝著自己灌輸了過來,籠罩著他的周身上下。使那陰寒邪氣,瞬時就淡化了一半!

  可那紅玉項鏈,卻是再支撐不住,“轟然炸裂”。邪氣異力,全數往心髒中刺入了進來。才剛剛進入他的身軀,秦烈就聽得了一聲龍鳳交鳴之聲,更仿佛是天地意誌的咆哮。

  一道奪目璀璨的純白氣柱,就從他的身軀之內,衝騰而起。

  那些陰邪死氣,在須臾之間就衝潰開來,更直入雲霄,使天地浮動。

  “麒麟?”

  咒術被破,重玄瞬間就被反噬,口中一口黑血吐出,眼神驚懼到了極點,也滿是不敢置信。

  “聖皇白氣?怎麽可能?你明明是妖國之君。行事怪誕,不遵禮法,尊卑不分!”

  一字一頓的自語著,重玄的整個身體開始迅速灰敗。盡管他不願相信這是事實,卻知此時的秦烈,真正是百邪不侵,被天道護持庇佑。

  那雲台損失了半個身軀,這個時候也恢複過來。段雲掌血月刀神器,戰力可與聖境一重媲美,卻還非是他對手。

  見狀,雲台悠悠一聲歎息。

  “麒麟伴駕,聖氣護體,確實是聖皇象征。”他來之前清玄曾有所感知,告知眾聖,可遠遠比不過此時親眼目睹證實來的震撼!

  申工麵色陰沉,不知接下來要如何善後。看著秦烈方向,眼神是陰翳無比。

  心裏感覺是無比的荒謬!眼前這個與儒門教義,天下儒子,幾乎背道而馳的妖君,居然是被天地認可的聖皇。

  難道這是東荒的天道意誌,對儒門教義的否定?心中也生出了幾分疑念,自己此刻正在做的,究竟是對是錯?

  或者當初朱子,確實有些獨斷專行,太過莽撞了。也知曉無論此間戰事是何結局,至今日之後,他們儒家都將迎來最艱難困苦之時!

  而殷禦此時,更是眼神怔愕。他未想太多,更認不得什麽是聖皇之氣,什麽是龍鳳交鳴,直到片刻之後,才意識到那頭火焰纏身的異獸,乃是傳聞中的瑞獸麒麟。

  “那個豎子,居然是聖主!”

  直到此時,他才終於明了道門那六萬餘的紫麟焰槍騎,為何好端端會坐騎失控,以至於全軍覆沒。

  為何申工與雲台的態度,方才會那般的怪異,料定了重玄的陰陽釘心咒,會毫無作用,他也的確有聽說,太古時代的古皇,有聖皇之體,百邪不如,怔忡之後,殷禦的麵上,又立時浮起了潮紅之色。

  妒恨、豔羨、不解,種種複雜的情緒,衝入到了心頭。

  “這天地不公!”

  他殷禦勤政不倦,百年治國,沒誤過一日早朝。這秦烈卻消極殆政,把所有的政事,都推於下臣處理。

  他事事遵守禮法,遵儒門教誨,厚待士子,不敢有絲毫的行差踏錯,為維持國運,幾乎耗盡了心力。

  這秦烈卻是日日悠哉遊哉,權柄盡付他人。明知過內宗派巨商林立,卻不加壓製,反而是多方扶植。

  使國內宗派強橫,武人繁多,巨商無數,留下無數的隱患。

  怎麽可能拿來與他相比?為何這秦烈,卻能得天地認可,聖氣盈身?

  麵如死灰,殷禦的唇角,更一絲絲黑血留下。

  而此時整個戰場,也是忽然寂靜了下來,不單是秦軍停下了廝殺。

  就連殘餘的數十萬大商兵將,也都紛紛住手,停止了抵抗,抬起頭看向了天空。

  “那是麒麟?我沒有看錯?”

  “麒麟!傳說中的瑞獸麒麟!”

  “食善氣而生,隻有極盛之世,聖明君王在位,才可能現身!所過之處,必定風調雨順,天下豐收。”

  “傳聞中,不是太古三皇才有麽?所以儒門那些酸腐儒生,老說是要複上古三代之治!說那才是我東荒人族,極盛時代。”

  初時隻是一些人在竊竊私語的議論,隨後不久,就擴展到了全軍上下。

  “如此說來,那儒門的什麽朱子先聖,說國主是暴君,是昏主!倒行逆施,禍亂禮法,其實都是假的?”

  “君上怎麽可能是昏君?這天下人都被那些儒生欺騙!”

  “你們說,是那朱子先聖錯了,還是這天地錯了?”

  “天龍帝國大陸以前戰亂頻頻,我們連吃都吃不飽。可如今自君上一統之後,如今諸城之富,連中土之人都要羨慕。”

  “中土戰亂,不知有多少豪商,到我大秦定居。分明是人心所向。”

  “據說陛下在外,已經擴地七十六處世界,建立了大秦仙朝。可謂是雄圖霸業。”

  “我大秦那些商賈,如今都在造雲艦,準備把生意做到外域去!那時日子多半還能更富庶些。”

  整個戰場,由寂靜轉為嘩然,僅僅隻用了一瞬。前方之敵,有不少人竟然一一放下了兵戈,紛紛跪倒在地。

  “那些商軍,居然降了?”

  “這一戰已經是絕境,他們不降又能怎樣?”

  “他們是無義之戰,討伐聖皇,是與天地為敵,戰死之後都下不了冥界的!”

  “既然是聖皇,自然不會苛待他們這些降人!”

  “君上今日大勝,必定可橫掃東荒,擊潰大商。奠定萬世不移之基!我若是他們,也會降於君上。為聖皇效力,開疆拓土!”

  越來越多的商朝將士,徹底放棄了抵抗,兵戈戰甲,都丟了一地。甚至波及到那些世家門閥私有的二十萬道兵。

  “諸位可曾聽說過,數月前君上在蒼生道立下的那個誓言?”

  “居然有此事?不曾聽說。”

  “我依稀有些耳聞――以法治國,使強不欺弱,君與民同,枉法則斬!”

  “孤執此劍,誓必為天帝!要成那萬民之皇!萬界之君!凡孤治下,無論種族,皆一視同仁!孤或者不能實現真正平等世界,卻可使治下子民,公平之世,公正之法――”

  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把這一字一句,都記在心內深處。

  “萬民之皇?萬界之君麽?君上他好大的氣魄!”

  “以法治國,使強不欺弱,君與民同,枉法則斬麽?若能做到,那也真是千萬年不得一見的聖主了。”

  “即便是如今,我大秦也沒差到哪裏去!官員長老,皆由民選,如今哪個權貴,敢把我等草民,不當一回事?”

  “能生在這個時代,追隨君上開疆拓土,掃平東荒,甚至征伐異界,真是我等莫大幸事!”

  “君上既有此等誓願,吾等自當以死相抱!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都隻是是蕩氣回腸,心情振奮難以自已。

  “記得君上他還有一句,說是儒家禮教害人,罄竹難書。親親相隱之教義,更有害國法。說不定有一日,會再行焚書坑儒之舉。”

  “似也沒什麽不妥。”

  “如此說來,這是儒家之人害怕了,才將君上定為儒敵?”

  “那朱子是料不到君上他,乃是在世聖皇吧?”

  下麵議論紛紛,而雪齋居士的臉上,更顯青白。

  眾人之論,可見人心向背,不能輕忽。

  秦烈則是深吸了一口氣,再緩緩吐出。

  “你等,這次是真的惹惱了孤!”

  看著下方祭壇,重玄周圍那三千孩童的屍骸,秦烈隻覺是目中刺痛,劍上戾氣更濃。

  微一拂袖,那嘯日就已從半空中衝下,往那重玄真人撲了過去。

  後者微微變色,立時印決一指,一口法劍祭出。一圈圈肉眼可見的波紋,向四方散開。

  可這靈法才剛引動,就已牽動了傷勢。

  那法劍被嘯日一掌拍碎,然後衝至到了身旁。一爪擊下,重玄身軀頓時化作了肉糜。

  看著重玄身死,秦烈這才覺這胸中惡氣,稍稍宣泄。

  隨即就又看向了對麵那申工眼透譏哂之意“這就是你們儒門的所為?若是不滿孤行事,視孤為儒敵邪魔。大可光明正大來戰便是!甚至行刺殺之事,也無不可。何需用這三千童子的姓命,來使這邪門禁術?”

  申工微一皺眉,想說這是殷禦重玄君臣所為,與他無光。旋即又想,他當時在場,也是知情。便搖了搖頭“都是罪人子女,死有餘辜,無需憐惜。”

  “死有餘辜?即便是論法當斬,也自可按國法處置。何需使用此等邪術,令其神魂俱滅,連轉世重生都不可得?”

  “你們儒家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申工就是如此踐行聖人之言?這昏君行如此有違人倫之事,施展這種邪術。你身為儒家諸子之一,不加勸阻也就罷了,居然還讚同其事?”

  申工隻覺臉上是一陣燒紅,“你到底想說什麽?這世間並無邪法正法之說,邪的隻是人心。若能誅你昏君,何種術法都可!”

  “也就是為了誅除孤,為達到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了?”

  秦烈嘿然冷笑,眼透譏嘲“孤知曉儒家教義中,最核心的是一個仁字!”

  申工的心髒抽緊,隻覺這秦烈的一句句,仿佛一記記的鞭子,抽在了他身上。

  “說仁者,可以觀其愛焉,也曾說過從呼而怨,其哀且仁者,愈大謬矣!”

  “人不能仁,則與畜牲何異?你銘心自問,自己的所作所為,可合這聖人之學?有何麵目,配入儒門諸子之林?可對得起儒門幾位先聖?”

  每說一句,申工的麵色就更青白一分。

  這才驚覺,自己的道基,竟然已經是浮動。

  心中頓時明悟,知曉是親眼看到這在世聖皇,被這一句句質問,衝擊心靈。竟至於使他心內,開始懷疑己身,懷疑自己所踐行之道!

  秦烈又以手撫劍,微微一笑道“申先生可知,今日大勝之後,將會有五大詔書,傳於天下?”

  申工不解,秦烈為何要在這時候,跟他說這些?卻成功的勾起了好奇心,肅容靜靜的傾聽。

  “第一詔,重整三法司,設法部,於相臣管轄之外。我大秦所有諸臣鄖貴,都受其管轄。若有必要,或者孤犯了國法,那麽便是孤也可問詢,也可治罪!且從此之後,廢除所有死刑!隻餘殺人償命一條!”

  申工一驚,聽這秦烈之意,竟然是君在法下!

  是真正的君者犯法,也與庶民同罪!

  至於死刑,卻是儒家追求了幾千年時光,而不可得!

  君王憂部屬反,憂臣子貪。故此設誅連九族,淩遲腰斬之類酷刑警戒。根本不容儒家,有置喙餘地。

  豪強地主,要使奴仆聽命,故而有鞭笞、宮、大辟等等刑法。

  儒家雖追求仁恕,然而所行之事,往往被道而馳。

  如今這些理念,卻要在眼前這個昏君的手中完成麽?

  豈有此理!這個昏君,豈會真正憐惜萬民?

  “死刑殘酷,更傷折勞力!若國法嚴明,萬民安康,子民又何需以身犯法?孤大秦國內,所有死刑,可以勞役代之!”

  傷折勞力?勞役代之?原來如此,果然不是真正為憐憫子民。

  心中這麽想,申工卻麵皮發紫。

  “第二詔!以國稅補貼天下農人,你儒家暗中說我大秦重商輕農,遲早有崩潰之日可對?其實不然,我大秦是工農士商並重才是,耕戰之道,秦烈還是懂的。農人收入微薄,遲早人人去經常務工,此乃大患。既是如此,那麽孤就補貼金錢,使農人能安心種地便是!”

  申工一聲冷哼,心中卻是震動不已,私底下他不止一次,暗嘲這秦烈與大秦國策。

  卻全不曾意想,這秦烈居然還有這樣的辦法,以國稅來補貼農人,簡直異想天開——可如此說來,這耕糧之患,跟本就不可能成為大秦國破綻。

  工農士商,在這位國君眼中,工農難道還在士商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