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鼓山宛如一片空白
作者:嵐德鯗      更新:2020-12-21 15:22      字數:2392
  鼓山仍舊在封鎖中。

  許多學生家長正試圖前往學校。有些家長是乘車去的,有些是步行去的。乘車的大多順利過關,步行的反倒滯留原地不得動彈。

  黑島科技安全部安排了幹員駐守在主幹道上,同時派遣了大量機械守衛在各個主要路口巡邏,整個城市的交通網絡的節點基本都有兵力部署,使得此時的出行變得非常艱難。

  這些路卡當然也是看人下菜碟。在鼓山封鎖初期,當所有人還沒有從過去的慣性裏走出來的時候,那些金錢、權勢還有些餘溫,足夠的賄賂和強硬的人脈都可以讓安全部的幹員對你網開一麵。

  鼓山兩所貴族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有了去處,隻有極少數留在校內。

  與此相反的,福利學校裏滯留的學生比例就很高了。

  邊寧他們開著會,有許多同學在下麵偷偷看手機,這時候當然不是上網的,網絡的情況也不允許,他們是在看父母發來的消息。

  有些家長試圖偷偷穿過安全部的路卡,隻是失敗了,他們便告知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學校安心住一段時間,他們另想辦法。

  現在的情況不是那些本地學生想不想走的問題,而是他們走不了。

  假如學生家長一個個都有邊寧這樣的身手,當然可以帶著自家兒女衝破重圍。

  可惜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是人間特種兵的。

  鼓山市民麵臨的是外部封鎖和內部的雙重封鎖,所有人,不論貧富貴賤都要經受這種生離死別的痛苦。

  黑島科技董事長的女兒在鼓山,普通家長的孩子在鼓山,邊澤和鬱姝寧的兒子也在鼓山。

  鼓山是地球上微不足道的城市,像是記憶裏一閃而過的小角落,當這座城市變成無法企及的孤島,活在鼓山的人們就仿佛是外界普羅大眾心裏的一片空白。

  陶子成的父親給她打電話,這會兒在開會,陶子成便沒有接,隻是短信交流。

  她父親這時候和在路口聚集,憂心忡忡的家長們在一起,他們麵前的是被路障封死的街。那些幹員操控義體,和智能機械一起駐守,雖然沒有持槍,可高周波刃依舊冷硬。冷硬得像是鐵壁一樣把怯懦的大眾阻擋。

  “爸爸這會兒趕不過來,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在學校那邊有東西吃嗎?”

  陶子成不知自己該有什麽樣的心情麵對這條消息,悲喜交加,於是她抬頭看著講台上的邊寧,那個男孩的神態叫人安心。

  似乎感覺到了她的目光,台上的邊寧將目光從她臉頰上短暫滑過。

  那眼神似一場溫柔的撫慰,像是他用手掌在陶子成麵龐上輕輕的摩擦。

  陶子成這便放下心來,和她一樣的,許許多多的同學在看到邊寧的眼神時,都感到一種極大的安慰。這個高二年級的同學,他既不死氣沉沉,也不用力過猛,隻是板正嚴肅,自信滿滿,像是自己什麽都是對的,像是太陽一般輻射著自己的領導力。雖然他這沒由來的傲慢叫人討厭,可大家正需要他。

  這時候如果迷茫了,隻需要相信他就好了。假使互助會真如榮絨所說是一艘漏船,邊寧船長手下的水手們也依舊會跟隨他在波濤洶湧的海洋上航行。

  邊寧的手機已經關機。

  從接到消息那一刻,邊澤和鬱姝寧已經給他打過不知多少個電話,無人接聽。

  他們各自呆坐在工位上。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粉基地】,現金點幣等你拿!

  同事問他們——怎麽了?

  “沒怎麽。”

  鬱姝寧終於忍受不了,跑去了洗手間,把自己關在裏麵。她打開水龍頭,聽水流衝刷的聲音。

  她總是用水流代替眼淚。

  她給丈夫打去電話,視頻那一頭的邊澤臉色蒼白。

  怎麽辦?

  鬱姝寧失語了,她隻能比劃著口型,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臉龐,神情陌生。

  邊澤沉默了一會兒。他說,“我請假去鼓山一趟吧。”

  “我也去。”

  “你留下。”

  “憑什麽?”

  “這個家不能沒有主事的人,你留下。”

  “你就這麽忍心讓我留下嗎?”

  邊澤低下頭,將雙手貼在臉頰上,叫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好一會兒,他抬起頭說,“那我們一起去。”

  ……

  邊寧有條不紊地訴說自己的意見。

  糧食問題要解決,無非是開源節流。開源的話,耕地是必然的,秘境囊括了郊野,但這點耕地不足以支撐鼓山市民的消耗。無土栽培是一個解決方向,合成食品同樣是一個解決方向。這些科技都在伊爾公司的掌控下,也就是集中在西區科技園,到時候不可能等人家分發,而是要真刀真槍去搶過來的。

  憑著一幫學生的努力,無論如何是不能完成自救的,互助會需要外援,而邊寧正打算聯係烏派同誌們,他們組建的自救團將會是未來抵抗上層公司勢力的主要力量。

  原本他是不打算建立青年互助會的,但後來考慮到年輕人的特性,這才打算親自下場,建立起這樣一支隊伍。未來的互助會成員都會是青少年,超過三十歲就不符合標準,而低於十四歲也不在考慮範圍內。中間這個年齡段的,基本是有知識,有理想的同誌,他們的力量可以改變許多事情,也能在將來的局勢變化裏起到重要的作用。

  現階段,邊寧的提議是將學校的操場和綠化帶都用於耕作。

  年輕人沒有農耕經驗,也吃不了這個苦頭,不過倒是有解決辦法,那就是用義體去種田,專業的農用義體是有的,豐收家一係列的義體就是為此設計。學校裏這些義體改一改倒也能用,不過就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

  人的基本生存條件無非物質和能量,物質是糧食,能量自然是電力,南郊聚變電廠是必須拿下的,否則公司給鼓山斷了電,互助會一切的行動都無法展開。隻是這些對學生們來說太遠了,屆時會有自救團負責解決,邊寧隻需要帶著同學們先活下來。

  目前最緊要的任務反倒已經不再是吃飯問題,而是互助會的紀律問題,往小了說是要便於管理,往大了說那是統一思想路線的大事。沒有嚴格紀律和明確目標的隊伍是成不了事的。

  邊寧打算成立一個紀管組,用於督促同學們的生活、學習、生產規範,同時也兼職文化宣傳和思想指導工作。

  這個意見頗引來爭議,隻是大家牢騷歸牢騷,心裏是清楚這件事的重要性。邊寧說要選舉紀管組,頓時有許多同學舉手,於是就叫他們一個個自己上台介紹,到時候投票選出一百個名額的紀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