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偷雞不成
作者:元寶小姐在奮鬥      更新:2020-08-06 06:38      字數:2177
  翟瑾彥不急不緩道:“奚禦史聽聞得可真夠多的。星都離南文鎮如此遠的地方,奚禦史都有所聽聞,不愧是陛下所信任的剛正禦史!有奚禦史這樣正直的朝臣在,我大唐國何愁不能更加強盛?”

  奚禦史的額頭冒出細細的冷汗,他自是聽從翟瑾彥這句話中的嘲諷意味的,太子這是知道他是哪派的人了?

  那陛下是否知曉?

  隻要陛下不知曉,事情就還有轉機!

  他鎮定下來,朝翟瑾彥行了一禮,嚴肅道:“太子,身為禦史,老臣理應查探這些。溫子城作為太子的謀士,為了大唐國的將來,老臣更應直言相諫!”

  翟瑾彥似是輕嗤了一聲:“奚禦史真是我大唐國的好官!有奚禦史這樣的朝臣在,我大唐國便不用擔心官官相護了!不過……”他停頓了一下,瞥了眼翟瑾希,看得他的眉心一跳,又聽他道:“我聽聞,奚禦史最近納了一個如花美眷?我更聽聞,奚禦史的家眷打死了一個平民,可奚禦史卻以自己禦史的身份,逼得那家人不敢伸冤。奚禦史,可有此事?”

  奚禦史是西王的人,這點他早已查到。再則,西王手底下那些人犯了什麽事,不少他都清楚。

  之所以沒出手,不過是要在更好的時機收拾西王而已。

  既然西王要送奚禦史去死,他就不妨成全了奚禦史。

  奚禦史聽完,汗如雨下,臉色一寸寸的白下去,心裏亂成一團麻線,但他的麵上還是算鎮上:“太子……聽誰胡說的?這是沒有的事!”

  太子怎會知道此事?

  此事他做的十分隱蔽,便是能西王也不知。

  翟瑾希一看奚禦史這樣,便知翟瑾彥所說之事為真,眸光陰冷的瞥了眼奚禦史,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留著這麽大一個尾巴不擦幹淨,還送到了太子的手上,這和自尋死路有何區別?

  他不著痕跡的看了眼翟瑾彥,還是他低估了太子和溫子城。原以為,溫子城殺父一事,即便無法解決了溫子城和托太子下水,也能讓太子的名聲受損。

  他再借著此事做文章,何愁大事不成!

  不過,慶幸的是無人知曉奚禦史是他這邊的人。否則,他會因奚禦史受到牽連的。

  翟瑾彥眼含譏諷的瞥了眼奚禦史,朝明景帝行了一禮:“父皇,兒臣所說的句句屬實。請父皇下旨徹查此事,還百姓一個公道!”

  突然——

  一塊硯台重重的砸在奚禦史的頭上,當即將他砸得頭破血流,頭暈眼花,而他卻不敢有一句不滿,甚至還匍匐在地上瑟瑟發抖,惶惶不安的求饒:“請陛下恕罪!請陛下恕罪!老臣的家眷並未做過這等事!”

  這件事絕不能承認!

  隻要扛過早朝就好。

  一下了早朝,他便立刻派人處理了那家人,不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

  朝臣們呼啦啦的跪了下來,齊呼:“請陛下

  喜怒!”

  明景帝的麵上看不出一絲的喜怒,但他一雙威嚴的眼中滿是怒火。他冷笑一聲:“喜怒?你們讓朕如何喜怒?一個禦史,縱容家眷行凶,卻揪著他人尚未查清的事不放!”

  奚禦史趕緊磕了幾個響頭,為自己辯解:“陛下,老臣沒有!請陛下明察,老臣斷不可能做這等事的!”

  明景帝:“哦?那是太子汙蔑你?”

  奚禦史:“這……太子不會汙蔑老臣,也許是太子聽信了小人的讒言!”

  翟瑾彥很平靜的道:“小人?不知奚禦史口中的小人,指的是誰?不如這樣,請陛下派人前去查一查,便能知曉我說的是否為真。若我汙蔑了奚禦史,我定向奚禦史賠禮道歉。奚禦史認為如何?”

  奚禦史的身體輕顫,急得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他十分清楚,不能讓陛下派人去查此事,可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這……太子,我們是在討論溫子城!”他把話題扯回到溫子城的身上。

  翟瑾彥哈了一聲,麵露嘲諷:“奚禦史,你自己都仗勢欺人,為非作歹,你還有何資格狀告他人?你所說的話,有幾句是真?”

  明景帝慍怒道:“奚禦史,朕很想知道,太子所說之事,為真?為假?”

  這下,奚禦史連一句反駁的話都不敢說了。因為他明白,陛下已經相信了太子的話,定了他的罪。

  陛下之所以問他,無非是走一個過程,讓他記住一件事。臣子隻是臣子,別妄想著在君的身上潑什麽髒水,即便是儲君也不行。

  這便是君臣之道!

  明景帝不耐煩繼續審問奚禦史,揮了揮手:“帶下去,嚴加審問!”

  立刻有神羽衛上前,帶走了幾近暈厥的奚禦史。

  奚禦史十分後悔,在早朝對太子發難,導致他身陷囹圄,失去了好不容易奮鬥來的一切。

  明景帝銳利的眸光掃了一圈朝臣,著重在翟瑾希的身上停頓了一下,令他心神一顫,從心底冒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難道,父皇知曉他和奚禦史的關係了?

  這不可能吧?

  他和奚禦史在明麵上並無多餘的往來,在暗中的往來十分小心,父皇應該不可能知曉。

  可父皇看他的這一眼,有著很大的深意。

  有可能是,其餘的什麽事被父皇所察覺了,也有可能是,太子在父皇的麵前潑了他的髒水。

  他得小心一些才行。

  明景帝冷冷一笑:“你們有的人,連屁股都擦不幹淨,便整天想著算計別人,以為朕不知!你們的那些心思最好給朕收斂起來,否則下一次便是你們!”

  他不是不想治理了所有犯事的官員和百姓,但他深知一點,水至清則無魚。

  更為重要的是,他看透了人性。

  無論他收拾多少的官員,同樣會有人冒著危險做為非作歹之事。

  他要做的是,把這種事控製在最小範圍內。

  朝臣:“臣等惶恐!”

  明景帝:“你們有的人,整天正事不做,就想著如何扳倒他人,拿朕當蠢貨!朕還沒老糊塗!這次朕收拾了奚禦史,下次便輪到了你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