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
作者:蟲豸      更新:2020-03-10 16:41      字數:3641
  ……

  ……

  正如前所講,李如安進入亂民的勢力範圍之後,心原本是有些慌亂的。

  然而,當他聽到亂民首領劉冶自稱“罪民”之後,又看到劉冶態度卑微的跪在岸邊,不僅是頭部緊緊伏地,屁股更是撅得老高,頓時是心一定!

  很顯然,此人雖然是亂民首領的身份,但他對朝廷依然懷有敬畏之心,對於朝廷的詔安也秉持著積極態度!

  既然是這樣的話,一切好說了!

  李如安是德慶皇帝任命的西北監軍、是趙俊臣派來的全權特使,代表著“朝廷大義”的名分,隻要是劉冶有心歸順,絕對不敢刁難李如安!——像是宋江當初抓了高俅之後,不一樣是對高俅敬若賓嗎?

  事實,李如安抵達天水城之後,他最大的依仗也正是“朝廷大義”的名義,拿準了天水城的官民不敢輕易違抗!

  其實,所謂的“朝廷大義”,頗是有些欺軟怕硬的意思,若是對方不把“朝廷大義”放在眼裏,那麽這個名份是毫無用處,代表“朝廷大義”之人也隻能縮著腦袋裝孫子;但若是對方心很重視“朝廷大義”,那麽代表“朝廷大義”之人也可以反客為主、有恃無恐了。

  從某方麵而言,這與“窩裏橫”、“君子欺之以方”是一個道理!有些人在外麵是窩囊廢,但回到家裏卻像是大爺一般,遇到惡人的欺辱隻懂得唯唯諾諾,對待君子的時候卻是態度惡劣——為何?隻是因為這些人心很清楚,家人與君子們並不會報複記恨他們罷了,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進行傷害了!

  這般道理,細思之下實在是讓人心寒。

  此時,李如安是如此,見到劉冶的順服態度之後,不僅是心一定,連腰杆也挺直了許多。

  邁步下船之後,李如安緩步走到劉冶的身前,先是打量了劉冶片刻,然後拿捏著腔調問道:“你是天水城的亂民之首劉冶?”

  詢問之際,李如安這麽任由劉冶等人跪著,並沒有讓他們起身的意思。

  在李如安看來,既然是劉冶依舊敬畏朝廷,他要抖抖威風,趁機展現朝廷的威嚴,讓劉冶留下一個深刻印象,絕不能輕易赦免了亂民們的罪行!

  劉冶依舊是把腦袋埋在地,恭恭敬敬的回答道:“罪民正是劉冶!但還望監軍大人明鑒,天水百姓的此次騷動絕非是想要造反作亂、抵抗朝廷,隻是天水城的貪官劣紳們太過可惡,百姓們實在是被他們逼得活不下去了……”

  然而,不等劉冶說完,李如安厲聲打斷道:“天水城的那些貪官劣紳固然可恨,但他們的罪行自有朝廷法度懲戒,又豈是你們造反作亂的理由!?咱家見你也是一個讀書人,難道連忠孝二字都忘了嗎?你可知道,如今正是火篩入寇之際,所有人都是同仇敵愾、專心對付蒙古韃子,朝廷派來的欽差大人胸滿是韜略,眼看著要包圍蒙古大軍了,因為你們天水城的民亂,如今已是錯失了戰機,這是多大的影響?原本這一戰能夠確保朝廷西北邊境今後數十年的安穩,但因為你們天水城,戰果說不定要大打折扣!你們天水城的百姓倒是一時痛快了,但西北數省的千萬百姓卻是要受到你們的牽累!你們的這般做法,說是朝廷的千古罪人也不為過……”

  在李如安長篇大論的斥責之下,劉冶依舊是埋著腦袋,似乎是心惶恐、不敢反駁,但劉冶身後的幾名亂民卻是臉色漸漸難看起來,隻覺得李如安的斥責太過分,其一人更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表示不滿。

  聽到冷哼聲之後,李如安的斥責聲頓時是一滯。

  劉冶身後的幾名漢子皆是身材魁梧、滿臉橫肉,一看不好招惹,再想到亂民們如今還沒有真正歸順,自己依然是身在險境,絕不能逼迫過甚,李如安的麵色不由是微微一變。

  然後,隻見李如安輕咳一聲,態度也在悄然間發生了變化,卻是歎息道:“你們可知道,欽差趙大人得知了天水民亂之後,可是大為震怒!若是換一個人,恐怕要當場派出大軍鎮壓平叛了,到時候天水城的所有百姓皆是要大難臨頭!也幸虧是欽差趙大人一向是心係百姓,也知道你們受了委屈,並沒有派兵平叛,反倒是給了你們一次機會,這也是咱家如今來見你們的原因!”

  劉冶見到李如安的語氣軟化,也連忙解釋道:“罪民也知道欽差趙大人的仁義!堅壁清野原本是欽差大人體恤百姓的善政,不願意看到百姓們受到蒙古韃子的殘害,所以才會把所有百姓盡數收攏入城,隻無奈天水城的官員在執行命令的時候不安好心,百姓們實在是不堪其苦……當然,無論如何,百姓們都不應該作亂,罪民也甘願前往欽差大人麵前領罪,欽差大人到時候不論是要殺要刮,罪民皆是沒有二言,隻希望欽差大人能夠放過百姓們,他們隻是身不由已的卷入了這場騷亂,絕大多數人都是無辜的!”

  聽到劉冶的說法,李如安的麵色又是一緩,說道:“你們起身說話吧。”

  在李如安的示意下,劉冶等人終於是陸續站起身來。

  李如安仔細打量了劉冶幾眼之後,緩緩說道:“關於你的事情,本監軍也聽說了,這場民亂並非是由你挑起,隻是你在天水城的聲譽不錯,被亂民們推舉成為魁首罷了!而你成為了亂民領頭者之後,不僅是沒有繼續作亂,反倒是屢屢約束亂民們的行徑,從這方麵而言,你其實是有功的!”

  頓了頓後,李如安繼續說道:“咱家趕到天水城之後,已經查明了這次的民亂實乃是官逼民反,你們固然有錯,但主要責任還是那些貪官劣紳!欽差趙大人他也可憐天水城百姓的遭遇,並不希望出兵鎮壓,那樣的話實在是牽連太廣,天水城的百姓恐怕是要人頭滾滾、被殺無數……咱家這次來見你,是為了詔安之事!如今,那些天水城的貪官劣紳皆已經被咱家盡數誅殺,百姓們的冤屈也算是得到了伸張,咱家且問你,你們南城與西城的百姓可願意接受朝廷的詔安?若是你們願意的話,咱家可以代表欽差大人赦免你們的過往罪行!”

  隨著李如安的話聲落下,劉冶的睡鳳眼頓時睜大,臉滿是激動喜意,再次跪地叩首道:“我等天水城的百姓原本沒有造反之意,如今朝廷願意赦免我等的罪行,自然是願意接受詔安!”

  隻是,表態之後,劉冶又微微抬頭道:“不過,據罪民所知,欽差大人他雖然是全權代表朝廷,但並沒有詔安赦罪之權,朝廷事後知曉此事之後,若是不願意承認欽差大人的承諾、想要秋後算賬的話……”

  聽到劉冶的詢問之後,李如安不由是微微一愣,隻覺得眼前這個劉冶的見識眼光皆是不俗。

  沉吟片刻後,李如安意味深長的說道:“既然你能想到這些事情,倒也是一個明眼之人,所以咱家和你明說了吧!隻要你們願意接受詔安,那麽天水城發生民亂的事情當做是從沒發生過,也不會通報朝廷,朝廷沒有收到民亂的消息,自然也不會有秋後算賬的事情……當然,想要完全瞞過朝廷也不可能,但咱們當今這位陛下最是明白輕重之分,算是聽到了風聲,到時候十有八九也會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咱家這麽說,你可明白了?”

  劉冶自然是聽明白了李如安的意思,但表情間依舊是有些顧慮,說道:“監軍大人思慮周詳!隻是依罪民看來,朝廷算是不會對百姓們秋後算賬,但也絕不會輕易放過這場民亂的幾位魁首,恐怕‘隻誅首惡’已經是朝廷底線了……”

  李如安眉頭一皺,問道:“怎麽,你還有顧慮?難道還信不過欽差大人與咱家不成?”

  劉冶連忙說道:“絕不是罪民信不過欽差大人與監軍大人,罪民這也是為了欽差大人與監軍大人考慮!朝廷若是發現二位大人未經朝廷同意私下赦免亂民罪行,恐怕對二位大人而言也是一場麻煩,但若是二位大人誅殺了亂民頭目之後再行赦免詔安之事,性質會截然不同,朝廷秋後算賬的可能性也會降低許多!”

  李如安又是一愣,再次向著劉冶打量而去,眼滿是不可思議。

  難道,眼前這個劉冶為了降低朝廷秋後算賬的可能性、確保天水城百姓們的安危,竟是想要舍生取義、以死謝罪不成?

  然而,不等李如安詢問,劉冶又主動開口問道:“監軍大人您可知道,天水城的亂民共有兩股?”

  聽到劉冶的詢問,李如安眉頭再次一皺,卻是有些頭疼,但還是點頭道:“這件事咱家自然知道,另一股亂民大都是由兵痞無賴組成,如今霸占著天水北城,他們的行徑要你們惡劣許多,對朝廷也沒有多少敬畏之心!咱家如今也在頭疼究竟要如何處置他們,若是詔安的話恐怕是不容易,但若是派兵平叛的話,卻也是大動幹戈、耽誤時間!咱家原本是打算詔安了你們之後,再由你們去聯係那股亂民!”

  劉冶垂頭道:“還請監軍大人寬心,您已經不必再擔心北城的亂民了!”

  李如安又是一愣,問道:“什麽意思?”

  隻見劉冶向著身後一名漢子輕輕點頭,然後見這名漢子拿出了一隻麻袋拋到了地。

  麻袋落地之後,頓時是滾出了幾顆腦袋。

  像是被李如安誅殺的那些貪官劣紳一樣,這幾顆腦袋皆是雙眼圓睜、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樣。

  這幾顆腦袋的出現,頓時是把李如安等人嚇了一跳。

  李如安尖聲問道:“劉冶,你這是何意?這些都是誰的腦袋?”

  劉冶輕聲說道:“自王虎以下,天水北城亂民的幾位領頭人物如今皆已經伏誅!這些是他們的腦袋!有了這些腦袋,不僅是北城亂民的事情容易解決,欽差大人與監軍大人二位事後也容易向朝廷解釋了!”

  聽到劉冶的解釋之後,李如安愣愣的看著眼前的劉冶,在李如安的注視之下,劉冶依舊是一副謙卑順服的模樣,但李如安卻是發現自己愈加看不透此人了!

  李如安原本還以為劉冶敬畏朝廷,很容易可以收服,但如今卻是忍不住心多了幾分忌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