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
作者:蟲豸      更新:2020-03-10 16:38      字數:3293
  ……

  ……

  經過初步試探之後,趙俊臣已是可以確定,德慶皇帝是希望左蘭山進入內閣的。

  但僅隻是這麽一點信息,趙俊臣依然無法猜到德慶皇帝的具體計劃與真實心意。

  畢竟,在今天早朝上,有許多“帝黨”官員紛紛表態支持三邊總督梁輔臣進入內閣,這顯然同樣是出自於德慶皇帝的暗中示意,但這般情況明顯與左蘭山入閣相衝突,卻又是為何?

  要知道,以梁輔臣的功績少有人及、聲勢無與倫比,一旦他加入了內閣空位的角逐,左蘭山入閣的希望就要大幅降低了。

  依照趙俊臣的猜想,德慶皇帝突然間將梁輔臣推出來,共有兩種可能:或許梁輔臣隻是德慶皇帝拋出的一個幌子、為了轉移朝中各派係的注意力罷了;再或者,德慶皇帝打算畢其功於一役,想要讓左蘭山與梁輔臣二人一同入閣!

  在這兩種可能之中,後一種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畢竟,在黃有容垮台之後,內閣看似隻是出現了一個空位,但實際上,明朝從未明文規定過內閣輔臣的具體人數,自從內閣出現之後,數百年來,明朝內閣人數最少的時候隻有一人,人數最多的時候則是高達七人。

  也就是說,一人至七人乃是皇帝與百官們所默認的內閣人數範圍。

  而如今的內閣,若是拋開即將要致仕還鄉的黃有容不談,也隻有沈常茂、黃有容、程遠道三位輔臣罷了,哪怕是再同時增加兩人,也隻是五人而已,並未超過君臣們所默許的範圍。

  若是左蘭山與梁輔臣可以同時入閣的話,德慶皇帝顯然是可以收獲極多好處。

  首先,左蘭山入閣之後,這位“趙黨”二號人物的地位就會超過“趙黨”一號人物趙俊臣,能夠極大的增加“趙黨”內部分裂的可能性,以此來限製趙俊臣的權勢增漲。

  其次,梁輔臣入閣之後,德慶皇帝也可以借助於梁輔臣之手插手內閣事務,瓜分內閣的權柄。

  再次,借機將梁輔臣這位“帝黨”重臣調回京城、委以重任,也可以極大的增強“帝黨”在京城中樞的勢力影響。

  最後,內閣人數越多,就愈是難以團結,內鬥內耗也就愈是嚴重,內閣的權勢影響也就會受到限製,這樣一來,也就等同於變相的增強了皇權。

  如此種種,皆是大大有助於德慶皇帝增強皇權的目標,以德慶皇帝向來是好大喜功的性格來看,是絕不會輕易舍棄這些好處的。

  所以,依照趙俊臣的猜想,後一種可能性明顯要更大一些。

  然而,猜想終究隻是猜想,接下來的局勢變化直接關係到趙俊臣最終計劃的成敗,趙俊臣自然是無比的慎重,絕不會憑借一時的猜想就斷定德慶皇帝的想法,否則一旦是稍有偏差,趙俊臣就要迎來功敗垂成的下場。

  所以,趙俊臣還需要進一步的試探。

  暗思之際,趙俊臣就打算進一步的試探德慶皇帝。

  不過,為了防止德慶皇帝看出破綻,趙俊臣並沒有馬上試探,而是先與德慶皇帝商議了一些朝廷政務。

  比如通達船行的未來前景、比如戶部的近況、再比如內帑與西廠的接收事宜……趙俊臣甚至還坦然與德慶皇帝交流了關於內閣空位的看法。

  然後,在“不經意”之間,趙俊臣與德慶皇帝聊到了明年戶部庫銀的用度支出。

  隻見趙俊臣神色之間滿是得意,向德慶皇帝稟報道:“陛下,近年以來,戶部的收支狀況漸漸好轉,尤其是到了今年,戶部的國庫存銀數目已是達到了近十年以來的新高,拋開必要的用度支出,僅隻是今年上半年,戶部的結餘就達到了五十三萬兩白銀……依照臣的預估,隨著下半年通達船行進入正軌,結餘數字至少還能再翻兩番,或許能夠達到兩百萬兩之巨!”

  說實話,戶部掌管著天下稅賦錢糧,一年下來能夠結餘兩百萬兩銀子,其實並不算多。

  然而,正如趙俊臣所講的那樣,這已是戶部十餘年來最好的狀況了,在趙俊臣掌控戶部之前,戶部每年別說是結餘了,往往都是收不抵支的。

  這一切,全是憑借著趙俊臣的手段,也難怪趙俊臣會神色得意了。

  所以,聽到趙俊臣的稟報、再看到趙俊臣神色間的得意之後,德慶皇帝也很配合的笑道:“是啊,見到戶部的近況,朕也是心中甚慰,這一切全是趙愛卿的經營之功!”

  趙俊臣連忙謙遜道:“臣不敢居功,一切全憑陛下您的英明聖斷。”

  雖然口中謙遜,但趙俊臣臉上的得意表情卻是無論如何也遮掩不住。

  見到趙俊臣這般表情,德慶皇帝的眉頭輕輕一皺。

  在德慶皇帝眼中,居功自傲絕不是一個良好品質。

  但與此同時,見到趙俊臣一如既往的城府淺薄,德慶皇帝心中對趙俊臣的防備也愈加少了一些。

  說起來,趙俊臣之所以可以屢屢成功算計德慶皇帝,並不是因為德慶皇帝戒心低、城府淺、又或者是謀略不足,而是在德慶皇帝的眼中,趙俊臣隻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弄臣罷了,這般形象太過堅固,以至於德慶皇帝一直沒有真正重視過趙俊臣,哪怕是德慶皇帝如今漸漸有些忌憚趙俊臣了,也隻是忌憚趙俊臣的權勢增漲,而不是忌憚趙俊臣的城府心機。

  趙俊臣很清楚,這是自己之於德慶皇帝的最大優勢,所以趙俊臣在德慶皇帝麵前,總是會抓住一切機會穩固自己的弄臣形象,哪怕是裝扮小醜,也是在所不惜。

  如今也正是如此。

  眼見德慶皇帝的戒心進一步的降低,趙俊臣終於開口問道:“陛下,眼見秋收將至,每年往往這個時候,北邊的建州女真、蒙古各部就會南下劫掠,也正是朝廷為北疆各鎮撥放助餉的時候,今年戶部的結餘較多,撥放助餉之際也不似往年那般窘迫,還請陛下示下,戶部今年可還要按照往年規矩撥放助餉?得到陛下的吩咐後,臣也可以吩咐戶部早做準備,省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之後,德慶皇帝並未多想,隻是沉吟片刻後,說道:“還不急,此事還是等到朕與內閣幾位閣老詳細商議之後再做安排吧。”

  “臣知道了。”

  答應之際,趙俊臣的眼神閃過了一絲異色。

  明朝的糧餉發放,也同樣是涉及到了方方麵麵的利益。

  其中,遼邊軍鎮與三邊軍鎮的糧餉,更是重中之重!

  自從建州女真漸漸崛起之後,每年的遼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雖然遼餉實際上並不需要這麽多銀子,但朝中許多大臣都通過遼餉受益,所以自然是紛紛為遼邊軍鎮說話,從這方麵而言,遼餉所涉及到的利益關係,甚至是完全不遜色於京杭運河的商稅!

  而相比較遼餉,三邊軍鎮統轄陝西、甘肅、延綏、寧夏等地軍務,每年同樣麵臨著異族南下劫掠的威脅,重要性絲毫不遜於遼邊,但每年所得到的助餉,卻是遠遠不如遼餉了。

  但近十年來,因為三邊總督梁輔臣乃是鐵杆“帝黨”大臣,德慶皇帝有心想讓梁輔臣在三邊總督任上幹出一番功績,卻是想方設法的增加三邊軍餉的數目!時至今日,三邊軍餉的數目也漸漸可觀了。

  而趙俊臣此時的詢問,看似是為了邊疆軍餉的事情,但實際上則是試探德慶皇帝對三邊軍鎮的態度,若是德慶皇帝一如既往的要為三邊軍鎮爭取更大數目的軍餉,就代表著三邊總督梁輔臣短時間內並不會移位,但若是德慶皇帝不那麽重視三邊軍鎮的軍餉了,就意味著梁輔臣即將要任滿回京了,所以德慶皇帝也不願意再因為三邊軍餉的事情與朝中百官反複扯皮。

  如今,聽到趙俊臣的詢問之後,德慶皇帝並沒有任何的特別表態,這就意味著……

  “終於可以確定了,梁輔臣果然是要回京城了,看來德慶皇帝確實是想要將梁輔臣推入內閣……這個梁輔臣,不論是心機、手段、城府,在‘帝黨’之中皆是首屈一指,若是他回到京城,對德慶皇帝而言不啻於如虎添翼,這樣一來,未來的中樞局勢也會愈加複雜,我卻也要提前做出準備了……此外,還要暗中聯絡周尚景、沈常茂等人,他們恐怕也同樣不願意看到梁輔臣回京,要看看他們有沒有辦法可以暗中阻止此事……還有,三邊軍鎮如今頗是糜爛,也確實離不開梁輔臣的支撐,否則說不定就會出現大亂子……”

  趙俊臣暗暗想到。

  其實,德慶皇帝之前就已是隱約透漏了要召梁輔臣回京的想法,趙俊臣也早就準備要暗中阻止此事了,隻是直到今日,趙俊臣才終於確定了德慶皇帝的想法。

  接下來,趙俊臣與德慶皇帝繼續商議了一些朝廷政務之後,就告辭離開了。

  離開了禦書房之後,趙俊臣返回府邸的路上頗是沉默,隻是暗暗思考著自己接下來的計劃。

  但趙俊臣卻不知道,就在他試探德慶皇帝的時候,朝中各大派係之中,有兩個派係正在暗中商議著聯手之事。

  而這兩個派係之所以會聯手,隻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敵人——那就是趙俊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