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條件.
作者:蟲豸      更新:2020-03-10 16:38      字數:3179
  ……

  ……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之後,朱金榮馬上說明了來意,表示內廷方麵想要與趙俊臣加深合作關係,並且希望趙俊臣與內廷交接西廠與內承運庫這兩個衙門的時候不要私下刁難,盡量與內廷方麵相配合,讓內廷方麵可以順利完整的接手,而內廷方麵今後也一定會有所報答。

  雖然,朱金榮囉囉嗦嗦講了一大堆,但總結起來就這麽幾句。

  聽到朱金榮的解釋之後,趙俊臣略有沉吟。

  不論是西廠、還是內承運庫,趙俊臣都不打算輕易放棄,雖然因為德慶皇帝的旨意,趙俊臣必須要將這兩個衙門交還給內廷,但暗中進行一些布置也是理所當然的,趙俊臣至少要保證自己今後能夠對這兩個衙門保持一定的影響力與控製力。

  而魏槐、李如安等人,就是趙俊臣暗中控製這兩個衙門所布置的暗棋。

  如今,聽到朱金榮的請求之後,趙俊臣也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計劃。

  不過,若隻是憑借幾句敷衍的謊言,就可以趁機從內廷方麵敲到一些好處的話,趙俊臣卻也不會錯過機會。

  畢竟,在趙俊臣心中,對於內廷的那些宦官,自己完全不必講究“誠信”二字,相比較切實的利益,誠信之類的品格雖然高貴,卻也並不值錢。

  於是,裝模作樣的考慮了片刻之後,趙俊臣緩緩說道:“內廷方麵的誠意,本官也感受到了……其實,即使沒有朱掌印的拜訪,本官領了陛下的旨意之後,也會將西廠與內承運庫這兩個衙門完完整整的交還於內廷,奉旨辦事、秉公處理。這一向是本官的做事原則,所以內廷方麵也不需要擔心什麽。”

  說話之間,趙俊臣在“完完整整”這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這意味著。不論是內帑的存銀,還是內帑的諸般財源。趙俊臣皆會全部交給內廷,不會暗動手腳、也不會私下截留。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暗示之後,朱金榮卻是大喜,說道:“咱家代表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總計二十四衙門,以及內廷上下數萬宦官,在這裏多謝趙大人您的寬厚與體諒,還請趙大人放心。內廷如今的權勢影響雖然遠遠比不上天啟朝以前,但一些影響力還是有的,今後必然會厚報於趙大人,絕不會讓趙大人感到失望。”

  然而,朱金榮的話聲剛落,趙俊臣已是順杆子往上爬了,說道:“說起來,我確實有一件事希望內廷方麵幫忙。”

  見趙俊臣這麽說,朱金榮微微一愣,知道正如吳信泉所猜測的那般。趙俊臣趁機向內廷方麵提出了要求。

  於是,朱金榮連忙說道:“哦?不知何事?還請趙大人明說,隻要是我內廷能力範圍之內。就絕不讓趙大人您失望。”

  趙俊臣輕輕一笑,用很不經意的語氣說道:“聽說,近兩年來,朝中有不少官員向陛下上密疏彈劾本官,可有此事?”

  趙俊臣乃是一個聲名狼藉的貪官,卻偏偏又勢力龐大,乃是朝中的幾位權臣之一,這樣一來,朝中某些官員向德慶皇帝密奏彈劾趙俊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朱金榮雖然不是司禮監的太監,但畢竟是內廷的核心人物之一。對於這些事情也有所耳聞,再加上這些事情也不必要隱瞞趙俊臣。所以就點頭道:“近幾年來,確實有些不長眼的官員向陛下上密疏彈劾趙大人,不過陛下他對趙大人您信任有加,對於這些官員的彈劾皆是壓了下去,並沒有進行理會,那些彈劾密疏也皆是留中不發。”

  聽到朱金榮的解釋之後,趙俊臣輕輕一笑,隱隱有些譏諷。

  ……

  確實,對於那些彈劾趙俊臣的密疏,德慶皇帝皆是留中不發、並沒有理會,但德慶皇帝這麽做的原因卻不是因為他信任趙俊臣,而是打算將這些彈劾密疏留作後手,準備等到今後拋棄趙俊臣的時候再一同使用。

  設想一下,等到將來的某一天,德慶皇帝突然拋出一大堆密疏,內容皆是彈劾趙俊臣,涉及了趙俊臣的諸多罪狀,並且皆有實證,到了那個時候,自然是朝野震動,而趙俊臣也自然是百口莫辯,隻能乖乖俯首了。

  其實,這也是帝王們的一貫手段,當帝王收到了彈劾某位臣子的密疏之後,往往會留中不發,就這麽積存著,讓類似的彈劾密疏越來越多,作為自己的殺手鐧,等到帝王們今後某一天想要整治這位臣子的時候,再將這些密疏一口氣全部拋出來,到了那個時候,這位臣子自然是再無回天之力了。

  在今年的殿試期間,試子李純臣所提出的“磨劍論”,提議降低官員上呈密疏的資格要求,減少官員上呈密疏的程序,甚至還可以“風聞言事”,其實就是這般帝王手段的強化與深入,所以才會引起趙俊臣、周尚景等朝臣的警惕。

  所以,德慶皇帝留在手中的那些彈劾趙俊臣的密疏,對趙俊臣而言不啻於懸梁之劍,自然是讓趙俊臣感到日夜難安,所以趁著這次內廷有求於自己的機會,趙俊臣卻是想趁機了解一下這柄懸梁之劍究竟有多麽鋒利,也可以盡早的防範一二。

  於是,趙俊臣歎息一聲後,向朱金榮說道:“本官自從進入廟堂之後,就一直是盡心盡力的為陛下辦事,一向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會辦了錯事,損害陛下與百姓的利益,沒曾想還是有這麽多官員私下裏彈劾本官,看來本官依然是做得不夠好。”

  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語之後,趙俊臣突然話鋒一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道:“所以,本官為了勉勵自己、也是為了三省自身,本官卻是想要拜托內廷司禮監,讓他們將那些彈劾本官的密疏皆是抄寫一份送給本官,這樣一來,本官也好知曉自己這些年來究竟辦了哪些錯事,卻不知道內廷方麵願不願意幫本官這麽一個小忙?”

  聽到趙俊臣的要求之後,朱金榮頓時嚇了一跳!

  說起來,那些彈劾趙俊臣的諸多密疏,確實是保留在司禮監的手中!

  但既然是密疏,就隻有皇帝才有權力閱覽,司禮監若是將那些密疏私下泄漏給趙俊臣,可是殺頭大罪,若是這件事泄露了出去,那麽整個內廷都會迎來一次大規模的清洗。

  所以,下意識的,朱金榮就要拒絕趙俊臣的要求。

  不過,話到嘴邊,朱金榮又突然想起了吳信泉的叮囑,讓他千萬不要隨意拒絕趙俊臣的要求,即使感到為難,也要先回來商議之後再做決定。

  於是,朱金榮猶豫了一下之後,卻是向趙俊臣說道:“趙大人,這件事涉及到了司禮監,又事關重大,咱家需要詢問一下司禮監的意見,然後才能給您答複。”

  聽到朱金榮的答複,趙俊臣並不介意,隻是笑著點頭道:“這是當然,不過還希望內廷方麵能夠盡快給出答複,畢竟,現在本官還要與內廷交接西廠與內承運庫,這件事還是盡早處理了為好。”

  感受到了趙俊臣隱隱的威脅,朱金榮隻好再次向趙俊臣保證道:“還請趙大人放心,三日之內,不論最終結果如何,內廷方麵一定會有所答複,絕不會刻意拖延。”

  然後,因為急著回去找吳信泉商議趙俊臣的條件,朱金榮很快就向趙俊臣告辭離開了。

  看著朱金榮離去的背影,趙俊臣輕輕一笑,卻是信心滿滿,認為內廷方麵必然會答應自己的要求。

  事實上,隻要內廷方麵願意考慮趙俊臣的條件,那麽這件事的結果就已是注定了。

  內廷的那些大太監,皆是自私自利之輩,西廠與內承運庫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而德慶皇帝的那些密疏則隻是關係到德慶皇帝與朝廷的利益,經過一番考慮之後,這些太監們最終會如何取舍,卻是很明顯的事情。

  當朱金榮離開了趙府之後,趙俊臣也就不再耽擱,馬上啟程前往城南的福壽閣赴宴了。

  半路上路過詹府的時候,趙俊臣還匯合了詹善常,並且領著詹善常一同赴宴。

  趙俊臣之所以要與詹善常一同赴宴,也是有原因的。

  畢竟,詹善常乃是投靠趙俊臣最久的“趙黨”官員之一,所以趙俊臣給他的好處也最多,前些日子詹善常被黃有容罷了官職之後,趙俊臣更是立馬為詹善常撐腰出頭,很快就平反了詹善常的罪名、讓詹善常官複原職,維護之心任誰都能看到。

  所以,詹善常可謂是趙俊臣的“千金馬骨”,趙俊臣這次領著詹善常前去赴宴,也是為讓詹善常現身說法,讓“黃黨”官員們看看詹善常跟隨趙俊臣之後究竟得到了多少的好處,如此也能夠進一步增強這些“黃黨”官員投靠趙俊臣的決心與信心。

  很快的,趙俊臣與詹善常已是來到了城南的福壽閣。

  在那裏,大學士霍正源領著一眾“黃黨”官員已是等待趙俊臣多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