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南巡之前(下).
作者:蟲豸      更新:2020-03-10 16:36      字數:3588
  ……

  太子黨眾人議定了商稅改革策略之後,又約定了守口如瓶、暫時低調行事,就陸續離開了東宮,各自回府。◇↓頂◇↓diǎn◇↓小◇↓說,..o

  卻說那太子少傅郭湯,在回到自己府中後,則是第一時間找到了他的嫡親弟弟郭敏。

  在郭家,名義上的家主是貴為太子少傅的郭湯,但郭家的大小雜務、上下人等、諸般產業,卻一向是由郭敏負責管理,別看郭湯學問高深、位高爵尊,但對於那些賬目數字、財米油鹽、生意經營,說是一竅不通也不為過。

  從某方麵而言,郭家真正的家主是郭敏。

  不過,這並不是說郭湯不重要,事實上,若沒有郭湯這個太子少傅做招牌,郭家也不可能像現在這般家大業大!

  “兄長,這般匆匆找我,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來到郭湯的書房後,郭敏連忙問道。

  郭湯猶豫了一下後,並沒有說出今天在東宮中的決議,隻是問道:“郭敏,你和我說說,咱們家的生意如今做的如何了?規模有多大?收益有多少?”

  聽到郭湯的訊問,郭敏不由一愣。

  在郭敏眼中,自己這位哥哥一向清高、不涉世務,視銀錢為充滿銅臭味的阿堵物,平日裏連提也不遠多提,生怕提了銀錢就會讓自己變得俗氣,怎麽今日竟是一反常態,向自己訊問家裏的生意了?

  於是,郭敏問道:“兄長問這些做什麽?可是需要銀兩夠買古董雅玩?若是這樣的話,兄長提一下就是,咱們家族如今生意還算順利。獲利頗豐,兄長若是需要。拿出幾千兩銀子並不是什麽大事。”

  平日裏,郭湯的俸祿銀兩大部分都用來夠買古董真跡、文房四寶。在這上麵花費頗多,郭敏還以為這次郭湯訊問家裏的生意情況,是有什麽雅玩之物價格頗高,而郭湯的俸祿支付不起,所以想要從府裏拿些銀子出來。

  見郭敏想偏了,郭湯皺眉道:“我哪裏是向你要銀子?你提銀子幹什麽?怎麽你什麽事都能聯想到銀子上麵?這些年來你真是愈發的俗不可耐了!……算了,我也不和你廢話,你隻管和我說一下咱們家族目前的生意狀況就是。”

  郭敏見郭湯斥責自己,不由搖頭苦笑。

  ……

  原本。郭家並不是銀糧豐裕的殷實家庭,實際上,在郭湯進入官場、並且步步高升之前,郭家的家境非常一般,隻是尋常的務農之家,但因為郭湯自幼讀書、立誌功名、並且天賦頗高的緣故,郭家上下對郭湯寄予厚望,認為郭湯必然可以光耀門楣,卻從不曾委屈了郭湯。

  當年。郭湯的父母日耕夜織,幸苦非常,然而郭湯別說是下地種田了,竟是連家務都沒做過;弟弟郭敏從小就在市井之間擺攤做小買賣。受盡了白眼,但郭湯每個月都有半兩銀子的零用錢以供花銷;郭家省吃儉用,隻是傾全族之力供郭湯讀書。而郭湯的生活質量,卻與尋常地主家的公子哥沒什麽區別。

  再然後。郭湯並沒有讓郭家失望,竟是考取了榜眼的功名。進入翰林院後又憑借著文章詩詞而步步高升,於是郭家也借助著郭湯的聲望而愈加的興旺,期間郭敏更是打著郭湯的旗號辦起了生意!

  郭敏從小就在市井間擺攤,心思玲瓏、反應機敏、見多識廣,又有郭湯的名號作為後盾,生意自然是越辦越大,銀子也越賺越多!期間,因為郭敏深知自己兄長的心性為人,所以做生意的事情從來不在郭湯麵前提及,隻是每個月都會交給郭湯的長隨一大筆銀兩,郭湯一旦看上了什麽東西,長隨就會馬上付銀購買,期間郭湯不僅從不經手銀錢,更是連價格都不問的。

  所以,郭湯從未體會過缺錢少糧是何等的窘迫痛苦,自然也就不會懂得銀兩這種東西是多麽的珍貴與有用!在郭湯眼裏,銀子是從來都不缺的東西,為何還有人對此念念不忘、貪得無厭?甚至為了這般俗物而貪汙受賄、禍害百姓?真是大大的庸俗!

  雖然郭湯從未體會過民生之疾苦,大半輩子都呆在翰林院裏編注經史,但既然聖人都說過這麽做是不對的,那麽這種事情自然是錯誤的,並且還是無法理解的。

  也正因為如此,郭湯在官場中可謂是清譽頗著,出了名的“視金銀為糞土”,多年來的為官生涯從未貪汙受賄,又在“物以類聚”的定律下,郭湯不僅成為了太子少傅,更還是太子一黨的核心人物之一!從此“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品行也因此而愈加的清高孤傲了。

  於是,在郭湯眼中,自己弟弟郭敏這般動不動就談銀子的作為,也實在是俗氣至極。

  事實上,郭湯已經不止一次的批評郭敏的庸俗市儈了!

  對此,郭敏也隻能搖頭苦笑,卻從來都無法反駁。

  ……

  此時,郭敏同樣是苦笑搖頭,但見到郭湯追問,卻也沒有隱瞞,隻是解釋道:“兄長,如今咱們家的諸般生意進展順利,家業也越來越大,每個月都有大約近萬兩銀子的入賬,並且日後還會進一步增加!”

  每個月都有上萬兩銀子的入賬,那豈不是每年都有十餘萬兩白銀的收益?這麽多的銀子,能置辦多大的雅致林園?又能購買多少的古董珍玩?至於曹氏的宣紙、績溪的徽墨、上好的湖州紫毫筆、名貴的洮硯,豈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即使郭湯從不知金銀的珍貴,在這個時候也不由微微動搖了一下,但終究還是清醒了過來,並搖頭道:“我要聽的不是這些,我隻想知道,咱們家的生意都涉及哪些方麵?有沒有做過走私偷稅的事情?”

  郭敏又是一愣,見郭湯詢問如此詳細。心中隱隱有些不妙的預感,但還是實話實說道:“兄長。咱們家裏的產業之中,雖然也有一些米糧店鋪、酒館客棧。然而其中盈利最多的,還是大運河的航運,兄長你也知道,南方的米鹽絲茶、瓷漆竹器,一旦運到北方就能獲得數倍的收益,而北方的皮毛、藥材、牛馬,運到南方也是獲利頗豐,而咱們的商行……自然也有一些走私漏稅的情況,但這種事情如今隻是尋常。每家商行都在這麽做,更是逼不得已的,兄長你不知道,如今朝廷的商稅實在太多太重,過縣要交稅、過府要交稅、過省還要交稅、甚至路過皇莊兵營都要交稅,這麽多的商稅、過路稅、許可稅,林林總總,若是全交了,咱們的商行不僅沒法賺錢。反而要損失數倍的銀錢!”

  聽到郭敏的回答,郭湯猶豫了片刻後,終於還是吩咐道:“這些生意,全都暫且停了!今天我去東宮。太子已經有了決議,今後要嚴打走私漏稅的商行,我是太子身邊的近人。你這個時候可不能dǐng風作案、壞了我的名聲!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太子他除了要嚴懲走私漏稅的商行之外。也還要整頓我朝商稅,並裁撤冗雜的稅收站。到了那個時候,商稅不再繁雜,你再繼續經商就是了。”

  聽到郭湯的話後,郭敏卻是臉色一變。

  郭敏很明白,郭家的生意之所以賺錢,就是因為走私偷稅!若是無法走私偷稅,即使商稅減少一些,郭家的生意收益也會大幅減少。

  與郭湯相比,郭敏卻有些愛財,於是連忙道:“兄長,你一定要勸勸太子殿下,這麽做絕不可以!”

  郭湯眉頭一皺,問道:“這是為朝為民的好事情,怎麽不可以?”

  郭敏明白郭湯的心性,知道這個時候絕不能說這麽做會讓郭家損失許多銀子,但總要找到一個可信的理由,於是心思急轉,片刻之後還真讓他找到了切實的理由!

  “兄長,太子這麽做,樹敵太多啊!您想想,這從南到北、自東往西,有多少的稅收站?有多少官員靠這個賺取好處?隻怕天下官員,在其中者會有十之五六之多!太子這麽做,就是得罪了天下過半官員!除此之外,天下的商行,大都靠走私來盈利,太子整頓了商稅之後,雖然商稅減少了,但因為不能走私,商人們的收益也同樣減少了,如今許多商行的背後之人皆是勳貴高官,太子這麽做,又等於得罪了天下的商人與勳貴!還有……對了,還有就是,我朝物價不高,也是因為商人們走私的原因,若是不能再走私了,那麽必定會物價增長,到時候太子更是得罪了天下百姓!所以,這麽做萬萬不可啊!”

  若是趙俊臣在此,見到郭敏在轉念之間就想到了自己為太子朱和堉設計的陷阱,怕是馬上視郭敏為大敵!

  可惜,趙俊臣並不認識郭敏!雖然知道有這麽個人存在,但此時還並不重視。

  從某方麵而言,郭敏的見識,要比太子黨的那些清流們強的多!

  隻是,即使郭敏看出了其中隱患,又如何能說服太子一黨轉變主意?

  甚至,郭敏連自己的兄長都無法說服!

  “哼,雖前途艱險,但隻要對天下百姓有利,我等又有何懼?”郭湯聽到郭敏的理由,卻是滿臉的不屑。

  見郭湯這般表態,郭敏愈加的著急,於是心中急轉,待看到郭湯書房裏的諸般古董珍玩、名貴的文房四寶,卻突然又有了注意。

  ……

  ps:電腦這段時間反複花屏死機,實在受不了就去修了,結論是“用了這麽多年早該換了”,所以就換了一台,也耽誤了更新,大家見諒。

  另,看到評論區裏許多新老讀者要求蟲子更新《逆臣》,謝謝大家對《逆臣》的喜愛與肯定,蟲子也向大家保證,《逆臣》一定會完本,在《攝政》完本後第一時間就會恢複更新!隻是同時更新兩本書,實在超出了蟲子的能力,前段時間試了一下,也實在吃力。倒不是情節會混亂,而是文風有所不同,《攝政》的風格偏黑暗功利,文法也偏實用順暢,而《逆臣》的筆風則需要清淡雅致一些,情節更加的悠然溫婉,兩者相差太遠,是蟲子的不同嚐試,轉換起來,也實在很難,還請大家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