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說服與底牌.
作者:蟲豸      更新:2020-03-10 16:35      字數:3454
  “什麽!?”

  聽到趙俊臣的話後,正堂內所有的“趙黨”官員,皆是不由的大吃一驚。

  一向內斂低調的趙俊臣,又何時變得這般野心勃勃不知天高地厚了?不僅要同時與沈常茂、黃有容兩位閣老爭奪權勢,連首輔周尚景都要一同招惹?

  這不是在找死嗎?

  想到將來的“趙黨”一派,會被三位閣老合力反撲的樣子,所有人都是臉色發白。

  詹善常與左蘭山對視一眼後,終於由詹善常先開口道:“大人,咱們這麽做……是不是太著急了些?”

  左蘭山亦是連連點頭,說道:“是啊,大人,咱們何不一步一步來?這樣同時與三位閣老撕破臉麵,以咱們如今的權勢影響,怕是應付不來啊。”

  顧全也是期期艾艾的說道:“其實,這黃有容與沈常茂倒還好說,咱們終究不怕他們,但周首輔……”

  隨著詹善常、左蘭山與顧全開口表態,眾“趙黨”官員紛紛表示讚同,唯有西廠的魏槐,露出深思之色,並沒有發表意見。

  眾人雖然反對,但趙俊臣卻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樣子,輕輕一笑後,解釋道:“其實,這如今的廟堂局勢,正是那周尚景一手營造而成,因為在如今的局勢下,咱們這些人與黃有容、沈常茂他們,是根本無法威脅到周尚景的,陛下也不會過度的猜疑周尚景,而周尚景又能夠牢牢把控大局。獲取最大的好處,所以他必然會極力維持如今的廟堂局勢。

  而咱們若是想要擴張權勢,就會打破這番局勢。就必然會迎來周尚景的壓製。可以說,咱們這些人想要成事,無論怎樣的謹慎行事,都遲早會與周尚景敵對。既然如此,咱們又何必還要顧慮著會不會得罪周尚景?既然想要鬧些事情,那麽就不妨把事情鬧大了,既然遲早都會受到周尚景的打壓。何不妨從一開始就與他明火執仗的鬥上一鬥?”

  趙俊臣雖然這麽說了,但這些理由,依舊無法讓眾人信服。所有“趙黨”官員,也皆是麵帶顧慮,沉默著沒有讚同。

  畢竟,周尚景執掌朝堂數十年。其權勢威風。早已是深入人心,左蘭山、詹善常他們,更是深知周尚景的厲害手段,如今趙俊臣想要貿貿然的與周尚景作對,他們又如何能夠輕易下定決心?

  …………

  見眾人遲遲不能下定決心,趙俊臣眉頭微皺,不由的暗暗歎息一聲。

  他有不得不這麽做的理由,但因為涉及了許多隱秘。卻終究沒法與他們明說。

  事實上,趙俊臣之所以要同時招惹周尚景、黃有容、沈常茂三位閣老。並非是趙俊臣不知天高地厚,而是趙俊臣明白,等到太子朱和堉開始商稅改革後,朝廷形勢必然會是一片混亂,在這般情況下,無論德慶皇帝還是周尚景,為了天下江山考慮,都必然會全力穩定局勢,防止再有什麽變數發生,會進一步攪亂局勢。

  到了那個時候,趙俊臣若是想要借著混亂局勢爭權奪勢,都必然會受到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合力壓製,再想要牟取什麽好處,怕就不可能了。

  所以,趙俊臣才要趕在形勢混亂之前,先行與三位閣老產生衝突,唯有如此,才能把局勢進一步的攪渾;才能讓廟堂的形勢局麵,進一步的脫離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控製;才能在接下來的混亂局勢中擴張自己的權勢,為自己牟取更多的好處。

  最重要的是,一旦太子朱和堉開始了商稅改革,趙俊臣即使得罪了三位閣老,即使再怎麽形勢不利,在德慶皇帝與周尚景全力維穩的心態下,也很容易從這場衝突中脫身,絕不會損失什麽。

  …………

  但這般考慮,趙俊臣終究沒法與一眾“趙黨”官員明說。

  然而,趙俊臣接下來的計劃,又必須要有這些人的全力配合才行。

  所以,趙俊臣猶豫了片刻後,終於決定亮出一些自己的底牌,讓左蘭山、詹善常他們安心。

  事實上,自趙俊臣進入廟堂以來,對於周尚景的老謀深算、手段心機,無不讓趙俊臣深為顧慮心驚,為了以防萬一,趙俊臣已是準備了幾張對付周尚景的底牌。這些底牌雖不足以動搖周尚景的根基,但也可以在關鍵時候,讓周尚景妥協一二了。

  於是,在眾人沉默之間,趙俊臣緩緩開口了。

  “眾位大人,你們可曾想過,當初陛下想要南巡,為何會阻力重重,直到我回京之後,解決了南巡銀錢,才終於有了結論?”

  聽趙俊臣突然提及不相幹的事情,眾人不由奇怪,李立德下意識的說道:“不就是因為太子他的極力反對嗎?要不是……”

  話到一半,李立德突然愣住,因為李立德突然想到,以太子在朝中的勢力影響,是根本無法阻止德慶皇帝的。

  能做到這一點的,滿朝上下,唯有首輔周尚景。

  所以,李立德問道:“大人您是說,是周尚景?”

  趙俊臣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是啊,若不是周尚景他同樣反對陛下南巡,當初又怎會形勢僵持?隻不過太子的態度最為激烈,讓周尚景的反對不那麽顯眼罷了,不過各位大人難道就不覺得奇怪?要知道,這些年來,隻要不會觸及周尚景的利益,那周尚景可是極少會當麵反對陛下心意的。”

  聽趙俊臣這麽說,眾“趙黨”官員皆是若有所思。

  確實,當初德慶皇帝想要南巡,之所以阻力重重,根本原因不是太子一黨的反對,而是因為周尚景的反對!也唯有周尚景,才能在廟堂中與德慶皇帝相持不下。

  但周尚景又為何會因為區區南巡的事情而與德慶皇帝作對?這對周尚景而言。平白得罪了德慶皇帝,卻沒有任何好處,可謂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見眾人深思。趙俊臣接著說道:“還有一件更奇怪的事情,在南巡確定了之後,那周尚景又為何會好端端的放棄了留京輔政的大好差事,反而非要陪駕隨行南下?這對他又有什麽好處?”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眾“趙黨”官員又是一愣。

  陪駕南巡的好處,對朝中官員而言,不外乎就是增加些聖寵罷了。以周尚景如今的地位權勢,又如何會在意這點聖寵?而留京輔政的差事,卻是大權在握。最容易謀取好處,但周尚景竟是主動放棄了,這就更是不同尋常了。

  就在眾人暗暗思索的時候,趙俊臣卻提醒道:“各位大人想必都知道。咱們首輔大人的長孫周素海周大人。如今正在蘇州府知府任上。由於周首輔的幾位兒子,或是早折,或是能力不足,這個周素海大人,如今可是深得首輔大人的看重,甚至極有可能會是周家的下任家主。”

  聽到趙俊臣話裏話外的暗示,所有人皆是神色一變。

  左蘭山小心翼翼的問道:“大人您是說……蘇州那邊出了什麽大事故,會危及周素海的仕途。於是被首輔大人壓了下去,然而陛下一旦南巡。卻極有可能會暴露,所以首輔大人才會全力阻止陛下南巡,又在阻止不成後想要伴駕南巡?”

  趙俊臣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隻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笑著說道:“民間曾有傳言,說蘇州那邊前些日子曾有倭寇作亂,因為地方衙門的準備不足,那些倭寇甚至攻入了蘇州城內大肆掠奪,雖然最後被趕走了,但蘇州城東,卻已是一派狼藉。”

  說到這裏,趙俊臣搖頭歎息:“不過,終究隻是民間傳言罷了,朝廷畢竟沒有得到任何消息,想來必然是假的,否則,周素海周大人的仕途,怕就徹底毀了。說起來,蘇州的風景人文,最是讓人向往,如今即將南巡了,本官倒是可以趁機陪同陛下去遊覽一番。”

  聽趙俊臣這麽說,一眾趙黨官員皆是神色變幻不定。

  若是趙俊臣暗示成真,那麽以此為底牌,即使扳不倒周尚景,但也足以讓周尚景讓步了。

  …………

  最終,一眾“趙黨”官員雖然還是有些不放心,但在趙俊臣的堅持下,終究還是同意了趙俊臣接下來的計劃。

  在離開趙府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神色肅穆。

  畢竟,接下來他們要與三位閣老同時敵對了,雖然趙俊臣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但他們這些人還是有些心中沒底。

  當所有人都離開後,趙府正堂之中,唯有魏槐留了下來,好似有什麽事情要稟報。

  趙俊臣的神色也肅穆了些,看著眼前的魏槐,緩緩問道:“那些難民聚在我府外求我主持公道的事情,是受何人蠱惑,西廠那邊可查清楚了?”

  魏槐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說道:“沒有查清楚,但大約也可以猜到背後主使是何人了。”

  趙俊臣一愣,皺眉道:“怎麽說?”

  魏槐解釋道:“西廠這邊倒是查到了一些線索,但這些線索追到一半後,卻全都斷了,無法再追下去,所以根本沒法查清楚幕後主使之人。不過……”

  魏槐說到這裏,趙俊臣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歎息一聲後,說道:“不過,讓你們西廠也查不明白根底,能做到這一點的勢力,就我所知,這京中上下隻有三派而已。而在這三派勢力之中,有動機這麽做的,也唯有周尚景了。”

  趙俊臣所說的三派勢力,是指德慶皇帝、七皇子朱和堅、以及首輔周尚景。

  但德慶皇帝絕不期望趙俊臣名聲扭轉,七皇子朱和堅更沒必要這麽做,唯有周尚景,才能利用趙俊臣的名聲好轉,來離間趙俊臣與德慶皇帝之間的關係了。

  看來,在趙俊臣打算向周尚景動手的時候,周尚景也打算向趙俊臣動手了。

  ps: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