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局勢詭譎.
作者:蟲豸      更新:2021-03-04 14:52      字數:6852
  網 ,最快更新攝政大明</a>最新章節!

  ……

  ……

  眼看福王朱慈佟就要把朱和增之死的責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暗示朱和增就是被自己給逼死的,朱和堉隻是稍稍思索了一瞬,就已是迅速下定決心,再也不留情麵,展開了態度強硬的反擊。

  “王爺此言大謬!這世上之事,皆是離不開‘情’、‘理’二字,增弟之死若是服毒自殺,事前必然會有所跡象,也大概率會留下遺書或遺言,但如今我們並沒有找到增弟的任何遺書遺言,錦衣衛正在審問福王府的相關人等,卻也沒聽說增弟死前曾有過任何異常表現,這般情況下若是硬要說增弟他死於服毒自殺,於情不符、於理不合,未免是有強詞奪理、混肴黑白之嫌!

  另一邊,聽到朱和堉的這般說法,福王朱慈佟不由是麵色微變。

  發現了朱和增中毒而亡的事情之後,朱慈佟慌亂了許久才終於是稍稍恢複平靜,把朱和增之死的事情與太子朱和堉扯上關係也是他的臨時起意,並沒有事先安排“證據進行佐證,如今聽到朱和堉的反駁,一時間卻也是啞口無言。

  先是否定了朱和增自殺的可能性之後,朱和堉的目光炯炯,反擊態度也是愈發強硬,又說道:“依我來看,增弟之死毫無預兆,充滿了蹊蹺,十有八九是死於有人投毒,這是一場毒殺案!值此敏感時刻,說不定就是有人想要殺人滅口、隱瞞真相!

  這段時間以來,福王府一直都受到廠衛封鎖監視,凶手極有可能就在福王府內!而且,有能力無聲無息的投毒殺害增弟之人,必然是福王府內有分量、能做主的大人物,所以,我認為如今必須要加大審問力度,絕不能因位尊而避諱,福王府所有人都必須要接受廠衛的審問與調查,唯有如此才能查明真相!

  朱和堉這一番話顯然也是在含沙射影了,又是“殺人滅口、又是“有分量、能做主的大人物,可以說是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福王本人。

  聽到朱和堉的這一番話,福王頓時是勃然大怒,質問道:“太子殿下,你這一番話是什麽意思?難不成你還要讓廠衛的番子審問本王不成?

  朱和堉的表情似乎是嚴肅冷漠,又似乎是淡定從容,緩緩答道:“增弟乃是福王您的愛子,這些年來也是鞍前馬後為福王府辦了不少事,為了盡快破案找出凶手、為增弟申冤報仇,福王您自然是應該屈尊配合廠衛調查!若是福王您阻礙調查、不願意配合的話,隻怕是世人不明真相、以訛傳訛……就是要懷疑福王您做賊心虛了!

  朱和堉的這一番話顯然是更重了,福王朱慈佟萬萬沒想到,他好歹也是當今藩王、還是朱和堉的長輩,朱和堉竟是一點情麵也不留,不由愈發是惱羞成怒、霍然起身,怒聲道:“本王好歹也是朝廷藩王,更還是你的族叔!你竟然敢這樣羞辱本王,孝義二字全然不顧!本王必然要向陛下彈劾於你!

  朱和堉依然是表情不變,冷聲道:“福王您這段時間彈劾於我的次數難道還少了?我早就習慣了,也從未攔著,若是您還想要再彈劾一次,那就寫奏疏彈劾好了,又何必拿這種事情嚇唬我?

  聽著福王朱慈佟與太子朱和堉的激烈爭執,已是徹底撕破了麵皮,河南巡撫張博真與洛陽知府鄭以誠二人皆是被嚇得膽戰心驚,一時間就連大氣也不敢出,更別說是插話勸解了。

  朱慈佟瞪著朱和堉,表情愈發難看,咬牙切齒的說道:“好!好!好!早聽說太子殿下溫良仁孝、寬厚謙讓,如今一看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麵!本王從今天開始就在王府內候著,反正也出不去,太子殿下隨時都可以命令廠衛審問本王,有本事再讓他們對本王大刑伺候好了!

  說完,福王就再也不願意與眾人討論朱和增之死的真相,就這樣氣衝衝的甩袖離開了。

  眼見到福王直接甩手離開,張博真與鄭以誠二人皆是表情尷尬,但朱和堉依然是態度冷靜,完全沒有理會福王的離開,隻是繼續向在場眾人說道:“諸位,我的態度很明確,值此敏感時刻,增弟更是關鍵人物,這場毒殺案牽連甚廣,必須要嚴審嚴查,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有嫌疑的人,不論這個人的地位有多尊貴,廠衛們也絕不能留有情麵!

  所以,從這一刻開始,我將會親自坐鎮福王府,與廠衛們一同查案審問,廠衛們隻管大膽查案,一切有我撐腰!與此同時,洛陽官府也必須要全力配合這場調查,提供一切支援,絕不能有絲毫懈怠!

  朱和堉的這一番話,可謂是擲地有聲、不留餘地。

  聽到朱和堉的吩咐,房間內的幾位廠衛頭目不敢怠慢,皆是沉聲領命,而張博真與鄭以誠二人則是答應得有些勉強——太子朱和堉與藩宗勢力的這場角力如今還看不到勝負傾向,他們二人實在是不願意得罪福王府太狠,但因為朱和堉完全沒有留有餘地的緣故,他們也隻好是表態聽命了。

  見到眾人皆是領命之後,朱和堉不再多說,隻是表情嚴肅的站起身來,同樣是快步離開了房間,然後就趕去了福王府的西側。

  福王府的西側是由十餘處小院落與兩座小花園構成,而且與朱和增的死亡現場很接近,原本是福王府旁係子弟的住所,但如今已經被廠衛們征用了,被用來調查案件、審問嫌疑人員。

  朱和堉可謂是說到做到,直接就去了那邊坐鎮、為廠衛們撐腰了。

  廠衛們也是急切想要立功或者摘脫責任,如今又有了太子朱和堉的坐鎮撐腰,接下來說不定還真敢直接提審福王本人。

  另一邊,眼見到朱和堉的離開,張博真與鄭以誠二人則是再次對視一眼之後,也相繼離開了房間。

  走出房間之後,眼看到附近無人,鄭以誠立刻是迫不及待的低聲問道:“巡撫大人,依您的看法,福王長子之死究竟是服毒自盡還是被人毒殺?

  張博真表情肅穆的輕輕搖頭,道:“這位福王長子,多年來一直負責出麵為福王府處理各類大小事宜,咱們都與他有過接觸,自然是清楚此人的秉性,絕對是一個心機隱忍、性格堅毅之輩,若說他隻是因為受到了幾次審問就扛不住自殺了……你信嗎?而且就像是太子殿下所言,王長子若是自殺的話,又豈能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事前也不見任何跡象?

  鄭以誠小心翼翼的再次問道:“您是說……王長子就是被人暗中投毒殺死的?

  張博真卻是連連搖頭,道:“我隻是說王長子服毒自殺的可能性比較小,但這種事情在證據確鑿之前,咱們又哪裏敢蓋棺定論?

  鄭以誠了然點頭,明白張博真隻是不敢擔責任罷了,但實際上張博真的心裏已是認定了朱和增之死乃是受人投毒暗害,絕不是福王所說的服毒自殺。

  於是,鄭以誠同樣是以一種模棱兩可的語氣,又問道:“依您看來,假若王長子他當真是受人投毒暗害……當然,下官隻是說萬一的情況……那凶手又是何方之人?

  這一次,張博真則是沉吟著沒有說話,隻是沉默著帶領鄭以誠走出了福王府。

  等他們走出了福王府大門之外,張博真終於開口道:“假若王長子當真是受人投毒暗害的話,無論何人是幕後主使,這般做法無疑是為了進一步攪亂局勢,讓太子殿下與藩宗勢力的這場較量愈發難測,或許是為了殺人滅口,又或許是故意讓世人認為這件事是殺人滅口……

  鄭以誠聽完這一番話以後,也是若有所思。

  “或許是為了殺人滅口,又或許是故意讓世人認為這件事是殺人滅口——這句話很繞口,但鄭以誠很快就想明白了張博真的暗示。

  所謂“或許是為了殺人滅口,是暗指毒殺朱和增的幕後主使有可能是福王本人,畢竟在這場太子朱和堉與藩宗勢力的激烈角力之中,朱和增乃是關鍵證人,一旦是朱和增有了鬆口舉證的跡象,福王朱慈佟為了保全福王一脈、贏得全局勝利,狠心殺子也是極有可能的——在豪門大族之中,父子反目、手足相殺,從來都不是什麽新鮮事。

  至於“又或許是故意讓世人認為這件事情是殺人滅口這句話,則是暗指毒殺朱和增的幕後主使有可能是太子朱和堉!畢竟,若是朱和堉遲遲都無法收集到藩宗們的確鑿罪證,他在這場與藩宗勢力的較量之中,就必然會以慘敗收場,這個時候暗殺了不願意出麵舉證的關鍵證人朱和增,朱和堉事後就可以把局勢攪亂,把髒水潑到福王身上,表示福王毒殺朱和增乃是為了殺人滅口,所以自己並沒有誣告福王等人雲雲。

  簡而言之,太子朱和堉與藩宗勢力的這場較量之中,身為一名見證者與邊緣人,張博真並無法接觸到最核心的機密,所以他也就不知道朱和堉與朱和增早已經在私下裏達成協議,這個時候也就把福王朱慈佟與太子朱和堉二人同樣是列為了嫌疑人。

  也正是因為這般想法,所以張博真剛才一直都表現得忌諱莫深,不敢輕易表明任何態度,生怕會深陷其中無法脫身。

  鄭以誠是一個聰明人,顯然是聽明白了張博真的話中深意。

  實際上,鄭以誠也同樣是傾向於張博真的這般判斷,認為太子朱和堉與福王朱慈佟皆是這場毒殺案的嫌疑人——畢竟,他們都擁有毒殺朱和增的動機,也都擁有這樣的能力。

  不過,再想到福王朱慈佟與太子朱和堉此前的種種表現,鄭以誠卻又隱隱間覺得,這件事情隻怕並不是這般簡單,幕後主使之人也許另有其人,這個人不僅是隱藏更深,而且還要更加的用心險惡,暗中把局勢引向進一步的混亂,讓福王朱慈佟與太子朱和堉兩敗俱傷,在這場亂局之中,所有人都隻是受到利用的棋子罷了,身不由己的受到幕後之人的遙控。

  當然,這種感覺隻是一種隱約之間的直覺,鄭以誠並不敢確定,也更不敢直接說出來否定上司張博真的判斷,所以他隻是稍稍沉吟片刻之後,就連忙說道:“張巡撫目光如炬,下官佩服!聽了巡撫大人的教誨,下官總算不像是剛才那般糊塗了。

  張博真意味深長的看著鄭以誠,又說道:“但無論如何,對你我而言,這是一場神仙打架,咱們根本沒資格參與其中的,就算是想要在這場風波之中保全自身、避免被無辜牽連,隻怕也是力有不逮、還需要各自靠山的庇護!所以,如今的當務之急,還是盡快把這件事情通報於京城裏的那些大人物,請朝廷中樞的袞袞諸公們做決定吧!

  張博真的這一番話,依然是意有所指。

  張博真乃是首輔周尚景的門人,他出任河南巡撫之後,就一直都在設法招納朋黨心腹,為了“周黨的權勢擴張而不懈努力著,若是他能把河南境內的多數官員納入“周黨之中,這份功勞足以讓他今後成為“周黨的核心人物,到時候不說是入閣輔政,但也很有機會在“周黨的支持之下出任六部尚書之位。

  與此同時,洛陽知府鄭以誠乃是前任首輔沈常茂的門人,但如今隨著沈常茂的垮台,鄭以誠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一旦是出了事情,朝廷中樞也不會有任何大人物願意為他撐腰。

  如今因為福王長子朱和增的這場毒殺案,洛陽上下所有官員都是人心惶惶,說不定就要受到牽連,甚至還有可能背黑鍋,這般情況下鄭以誠自然是孤立無援、前途渺茫。

  所以,張博真這一番話,就是在提點鄭以誠,暗示他投靠自己、攀上“周黨這顆大樹,受到了“周黨的庇護之後,鄭以誠今後自然是安然無憂。

  鄭以誠眼神閃爍了片刻之後,卻也是順水推舟,立刻道:“隻可惜下官在京城之中並無靠山,如今隻覺得無依無靠、心中惶惶,卻不似巡撫大人您一般乃是周首輔的心腹,哪怕是再大的驚風駭浪,您也可以穩坐釣魚台巍然不動……下官這裏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巡撫大人您念在同僚一場的份上,向周首輔匯報情況之際能夠稍稍提一句下官的景仰之心,隻要是下官逃過今日這場劫難,今後必然是對巡撫大人惟命是從、馬首是瞻!

  聽到鄭以誠的表態投效,張博真滿意的點了點頭。

  尤其是聽到鄭以誠表態投效自己,而不是直接投效於首輔周尚景之後,張博真更是認為鄭以誠很是識趣。

  畢竟,“周黨已經屹立廟堂多年,可謂是根深蒂固、等級森嚴,卻不似“趙黨一般因為根基太淺的緣故總是良莠不齊、兼收並蓄,“周黨的嫡係成員皆是翰林院出身,也皆是受到了周尚景的暗中考察與親手提拔,許多人甚至還是周尚景的門生,也唯有這些“周黨的嫡係成員才有資格直接投效首輔周尚景,而鄭以誠並非是翰林出身,曾經還是“沈黨一員,所以他絕無可能直接成為“周黨嫡係,也沒有資格直接投靠周尚景,隻能先行投靠張博真、成為“周黨的外圍成員。

  於是,張博真笑著答應道:“既然鄭大人有這份心,本官自然會為你向首輔大人美言幾句,你放心就是!

  說完,張博真已是走到了自己的坐轎前,告別了鄭以誠之後,就迅速離開了。

  值此敏感時刻,福王長子朱和增的突然死亡,可謂關係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張博真必須要盡快把情況匯報於首輔周尚景,請求周尚景盡快發出明確指示。

  另一邊,鄭以誠恭送張博真離開之後,則是站在原地稍稍思索了片刻,然後就迅速趕到了不遠處自己的坐轎前。

  在那裏,他的長隨鄭家倫正在垂手恭候著。

  鄭家倫乃是鄭以誠的遠房族侄,也曾讀過幾年書,但科舉之路一直沒有成就,於是就成為了鄭以誠的身邊長隨,因為這層血緣關係一直都受到鄭以誠的信任與看重,鄭以誠的許多緊要事情都會交由鄭家倫負責,一些機密也不會瞞著鄭家倫。

  見到鄭家倫之後,鄭以誠立刻問道:“我前日秘密接見的那兩人,如今是否還留在洛陽?

  鄭家倫立刻答道:“他們如今還留在城西的桑家酒樓暫住,因為您還沒有給他們明確答複,所以他們並沒有離開,一直都在耐心等待。

  鄭以誠立刻彎身進入轎內,吩咐道:“立刻去桑家酒樓,我要去見他們。

  鄭家倫稍稍一愣,因為鄭以誠此前一直都對桑家酒樓的那兩位神秘人物敬而遠之,如今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與那兩人見麵,顯然是態度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

  鄭家倫並不清楚鄭以誠改變態度的真正原因,但他從來都不敢違背鄭以誠的命令,連忙是領著轎夫們向著城西方向而去。

  *

  另一邊,福王府內,因為太子朱和堉的親自坐鎮,廠衛們審問查案之際愈發是不敢怠慢、態度異常積極。

  根據調查,朱和增死於昨晚子時左右,死亡原因是鶴頂紅的投毒,因為鶴頂紅是一種迅速發作的毒物,所以廠衛們接手案件之後,就開始挨個審問福王府眾人,尤其是那些昨晚子時左右無法證明自己行蹤的人員,更是被列為嫌疑人盡數控製了起來,每一個人都受到了嚴格審問,若有任何一點細節交代不清楚,就是一場大刑伺候,絲毫沒有顧及他們福王府的背景。

  朱和堉親自坐鎮之後,為了盡快調查真相,對於廠衛們這種有牽連無辜之嫌的做法也是視而不見,就這樣沉著臉安靜旁觀,偶爾還會親口詢問一些細節。

  然而,哪怕是這樣的大範圍搜捕與審問,這場毒殺案依然是沒有絲毫進展。

  這般情況下,朱和堉不由是眉頭越皺越緊,心底深處也不由是出現了一絲緊迫與急躁之意。

  “若是無法從這些福王府的管事與婢仆身上查出線索,那我也就再無選擇,隻能是親自審問福王與王世子他們了!這樣一來,必然是要引起軒然大波,但無論如何,朝廷一直有風聲說是父皇要安排新的欽差大臣接替於我,趕在新任欽差大臣抵達洛陽接手調查之前,必須要查明這場毒殺案的真相!否則,局勢就要徹底脫離掌控了!

  而就在朱和堉暗暗思索之際,廠衛們已經開始提審另一位涉案嫌疑人。

  此人名叫趙磊,乃是福王府內的一位看似不起眼的管事,他原本並不在嫌疑人之列,廠衛們也沒有重點審問他的意思。

  但就在不久之前,廠衛們在提審朱和增的一名貼身婢女的時候,卻是得到了意外線索,說是這個趙磊看似隻是一名不起眼的福王府管事,但實際上則是與朱和增本人關係匪淺,經常會與朱和增私下聯絡,所以廠衛們就立刻派人控製了趙磊、進行審問。

  卻說,趙磊被廠衛們押進審問房間之後,則是立刻就發現了太子朱和堉親自坐鎮於此。

  然而,見到朱和堉親自坐鎮之後,趙磊不僅沒有麵現敬畏與恐慌,原本還有些遲疑猶豫的表情,頓時是變成了歡喜與輕鬆之意,就好似見到了救星一般!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小人這裏有緊要情報!小人表麵上與王長子關係疏遠,其實早已是成為了王長子的親信,隻是王長子他出於某些考量,刻意瞞下了這層關係,讓小人隱藏在暗中協助於他,但實際上小人乃是王長子在福王府內最為信任的人之一!小人這裏有一份關鍵情報,必須要親手呈交於您!

  就好似連珠炮一般,趙磊向著太子朱和堉快聲喊道。

  聽到趙磊的呼喊,朱和堉頓時是眼睛一亮,迅速站起身問道:“你的話當真?是何關鍵情報?

  趙磊顯然是一個快嘴皮,依然是語速極快、滔滔不絕,搖頭答道:“小人也不知道具體內容,但自從太子殿下抵達洛陽城開始調查福王府之後,王長子他就會時不時把一些書冊與信件交由小人秘密保管,但小人隻是負責保管,卻從來都沒有翻看過!

  王長子曾經說過,若是他今後有了意外,就由小人把這些書冊與信件盡數交給太子殿下,但必須要親手交給太子殿下,絕不能經手他人!小人剛才還在猶豫要不要把這些東西通過廠衛交給太子殿下,但這般做法顯然是違背了王長子的交代,如今既然是太子殿下您本人就在這裏,自然是最好不過!

  這些書冊與信件,前後加起來足有二十餘份,如今都已經被小人鎖在箱子裏,埋在自己房間裏衣櫃處的地底下,太子殿下若是想要知曉其中內容,就立刻安排人手挖出來就是!

  趙磊所提供的線索,可謂是關鍵至極,房間內不論是太子朱和堉還是廠衛眾番子,一時間都是大感振奮。

  所有人都有預感,朱和增交給趙磊秘密保管的那些書冊與信件,必然是如今的破局關鍵!

  然而,或許是所有人都隻顧著興奮了,又或許是趙磊的積極表現降低了他身上的嫌疑,所以也就無人注意到,趙磊開口解釋之際眼神間的不斷閃爍。

  也許,趙磊還隱瞞了某些關鍵信息。

  ……

  ……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