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諜中諜中諜.
作者:蟲豸      更新:2020-09-18 01:16      字數:8691
  網 ,最快更新攝政大明</a>最新章節!

  ......

  ......

  李如安如今已是內廷之中備受矚目的後起之秀——作為禦書房管事太監,他幾乎每天都能有麵聖機會,偶爾間的隻言片語說不定就會影響到德慶皇帝的決策——可謂是舉足輕重。

  而吳信泉身為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固然是內廷魁首、權高位重,但他陪伴聖駕的機會並不算多,近*來因為屢次辦事不利的緣故也逐漸失了聖寵,選擇與李如安拉近關係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所以,李如安原本還以為,今天這場酒宴隻是吳信泉想要與自己交好的一種尋常手段罷了,並不覺得意外。

  然而,當李如安趕到禾心樓的頂層之後,卻發現吳信泉身為宴會主人,此時竟是小心翼翼的陪坐於次席,神態間滿是謙卑恭敬。

  而坐在宴席首位之上的人——赫然就是即將要成為新任太子的七皇子朱和堅!

  見到這一幕,李如安心中震驚之餘,既是緊張戒備,也是暗中興奮。

  李如安很清楚——眼前這位看似溫和儒雅的七皇子朱和堅,實際上擁有著截然相反的心性,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而李如安之所以能夠看穿朱和堅的本性,自然是緣於趙俊臣的提醒。

  自從李如安攜著陝甘大捷的赫赫軍功返回京城之後,馬上就成為了內廷之中最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受到了各方各麵的密切關注,趙俊臣擔心會有人察覺到他們兩人之間的蛛絲馬跡,這段時間也就刻意減少了聯係。

  在趙俊臣的設想之中,李如安已經成為了一枚至關緊要的棋子,應該留在更為關鍵的時刻、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絕不能輕易暴露,一切都要從長計議、慎之又慎。

  哪怕是前幾天德慶皇帝躲在禦書房裏誰也不見,一時間朝野各界人心惶惶,趙俊臣也完全**想過要提前使用這枚棋子的意思。

  事實上,近一個月以來,趙俊臣與李如安之間隻是暗中聯係了一次,就是為了提醒李如安一定要警惕七皇子朱和堅——表示此人“城府極深、殺心極重、於人於己皆是不留餘地。

  李如安很清楚趙俊臣是一個何等可怕的人物,而朱和堅能讓趙俊臣這般忌憚,就顯然也是一個同等程度的可怕人物。

  尤其是這段時間以來,李如安逐漸了解到內廷高層的現狀之後,也就愈發理解趙俊臣為何會這般忌憚朱和堅了。

  簡而言之,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內廷高層們對於朱和堅的態度,早已是達成了默契、形成了鮮明兩派!

  一派是以內書房劉清、司禮監吳信泉等**首,他們已經徹底投向了朱和堅、成為了朱和堅的忠誠犬馬,竭盡全力的支持朱和堅上位;另一派則是以禦馬監徐盛、東西二廠的孔鎮與吳忻彥等**首,這些人礙於身份與權職,並**明確表明立場,但也默許了朱和堅滲透與控製內廷的做法,偶爾還會暗**力協助。

  時至今日,無聲無息之間,原本應該是德慶皇帝掌中禁臠的內廷各大衙門,卻已是變成了朱和堅的後花園。

  僅看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朱和堅的心機手段,但在趙俊臣的評價之中,朱和堅的可怕之處卻不是他的心計手段,而是他的狠辣與決絕!

  所以,李如安見到朱和堅的突然出現之後,自然是心中充滿戒備。

  但與此同時,李如安也一直都在期待著這場見麵。

  李如安早就猜到,當自己成為禦書房管事太監之後,朱和堅一定會設法收買自己為己用的!而且,這段時間又發生了太子朱和堉與藩王們的官司,朱和堅也必然是急切想要從自己這裏打探德慶皇帝的近期動向。

  事實上,朱和堅能忍到今天才現身與李如安相見,就已是出乎意料的有耐心了。

  與此同時,以趙俊臣的眼光智慧,必然是同樣猜到了這般情況,但他從來都**明確表示反對,顯然也存著順水推舟的想法,希望李如安可以趁機潛伏到朱和堅的身邊、為他刺探一些情報消息。

  至於李如安本人,同樣是一個野心勃勃、不甘寂寞之輩,當然也想要左右逢源、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好處,甚至是利用朱和堅的力量來掙脫趙俊臣的掌控。

  對於李如安而言,今天這場酒宴固然是宴無好宴,但也同樣是一次機會!

  所以,見到朱和堅的出現之後,李如安心中暗暗戒備之餘,卻也隱隱有些興奮之意。

  *

  但表麵上,李如安則是擺出一副大驚失色、誠惶誠恐的模樣,快步小跑到朱和堅的身邊,行大禮道:“小人拜見七皇子殿下,未曾想到七皇子突然駕臨,小人不僅是姍姍來遲,且又身穿便服、形象散漫,失了規矩,還望殿下恕罪!

  在外人麵前,七皇子朱和堅的形象還是一如既往的溫和謙雅,當即是起身抬手、阻止了李如安的參拜,笑道:“李內臣肩負著禦書房之重任,自然是身不由己,遲到片刻也是正常,咱們乃是宮外相見,也皆是身穿便服,就不必遵守那些繁文縟節了,大家隨意一些就好!

  說話間,朱和堅已經把李如安引到自己身邊落座,愈發是態度親切,又說道:“其實,我今天也是偶然間收到消息,說是吳內臣要在禾心樓宴請李內臣相聚共飲,想著自己也正好是無所事事,就決定當一次不速之客、趁機與李內臣多多親近了!

  對於李內臣,我可是敬仰許久了,不論是前段時間陝甘大捷的赫赫戰功,還是這些日子管理禦書房的井井有條,無不說明李內臣乃是內廷之中首屈一指的大才!所以,我也是有心結交,還望李內臣不要怪我來得唐突才是!

  不論吳信泉與李如安二人在內廷之中是如何的地位顯赫,但他們終究是宦官身份,按理說是絕對**資格與朱和堅同席而坐的,如今可以陪坐於一旁,顯然是朱和堅刻意示恩的緣故。

  見到朱和堅的這般作態,李如安不由是有些受寵若驚,哪怕明知道這一切都隻是朱和堅的偽裝,卻也是忍不住心中一暖、暗生好感。

  別的不說,就看朱和堅稱呼吳信泉、李如安二**“吳內臣、“李內臣,這份尊重就讓他們異常滿足。

  事實上,在**時期,高層宦官是有資格自稱為“臣的,平日裏各地鎮守太監平日裏給皇帝上呈奏疏之際往往也是以“臣自居,皇帝心情好的時候也會稱呼高層宦官為“內臣、“廠臣;

  但到了德慶時期,因為德慶皇帝的皇恩太寡、皇威太重,屢次的清洗整頓早已讓內廷眾人嚇破了膽,平日裏也不敢有任何逾越,麵聖之際所有內廷高層宦官為了表示謙卑皆是以“小人自稱,德慶皇帝也總是直接以姓名稱呼他們,“內臣的稱謂卻是極少有機會聽到了。

  僅看這一點,內廷高層的眾位大太監會集體選擇支持朱和堅,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相較於動輒就要清洗整頓內廷的德慶皇帝、又或者是天然敵視宦官幹政的朱和堉,朱和堅對於內廷而言無疑是***未來選擇。

  李如安如今也算是內廷高層之人,卻也是愈發理解這些大太監的心中想法了。

  心緒百轉之際,李如安表麵上則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顫聲道:“太子殿下謬讚了,小人何德何能,能受您這般看重......

  似乎是因為心情激蕩的緣故,李如安這個時候竟是失言失態,直接以“太子殿下稱呼朱和堅。

  朱和堅依舊是一副謹守本分的模樣,頓時是表情稍沉,皺眉道:“還望李內臣慎言,如今的朝廷儲君依舊是我那三哥,而我還隻是一個未得冊封的尋常皇子罷了!我不管廟堂局勢如何變動、又有著怎樣的流言蜚語,但隻要是三哥他依舊在位一日,我等就不能有任何逾越!

  另一邊,吳信泉則是陪笑打著圓場,道:“還望七皇子殿下千*不要怪罪李如安的失言,他隻是不小心說出了真心話罷了!更何況,陛下他的心思早已經不是秘密了,再加上七皇子殿下對待我們這些可憐人一向恩厚......說一句大不敬的話,我等內廷眾人,可是早就期盼著這一天了!

  朱和堅歎息一聲,也不再堅持,隻是表情間滿是悵然。

  然而,朱和堅的眼神深處,卻是閃過了一絲滿意。

  李如安與吳信泉對視一眼之後,竟是有些默契,很快就轉移了話題,李如安開始恭維朱和堅的宅心仁厚與清譽滿朝,吳信泉則是表態恭賀李如安的晉升與重用。

  就這樣,酒席間的氣氛再次活絡了起來,朱和堅也是順坡下驢,不再是冷臉相待,依然是一副毫無皇子架子的親切態度,與二人有說有笑、有來有往。

  但漸漸的,在吳信泉的刻意引導之下,三人間的話題逐漸轉向了禦書房,也趁機向李如安打探禦書房的情報。

  隻見吳信泉笑眯眯的說道:“如安管理禦書房的時間尚且不足半月,但已是成效斐然!禦書房近*來屢禁不絕的消息外泄之事,竟是短時間內就被徹底根絕了!如今禦書房內人人自律,可謂是氣象一新啊!

  咱家可是聽說了,這段時間以來,陛下因為太子與藩王們的官司心情不佳、留在禦書房裏誰也不見,外朝的權臣們急切想要從禦書房那邊打探消息,誰曾想禦書房這一次竟是守口如瓶、嚴守機密,一絲一毫的消息都**傳出去,可把他們給急壞了!

  朱和堅也是笑著點頭,道:“我也聽說,父皇他對於李內臣的表現很是滿意。

  李如安連忙表示謙遜,但心中則是有些冷笑。

  這段時間以來,因為禦書房嚴守機密而是心急如焚的人,隻怕也包括了眼前的七皇子朱和堅與司禮監吳信泉!

  然後,就像是李如安的預測一般,吳信泉話鋒一轉,突然問道:“如安,七皇子殿下與咱家皆乃是陛下最為信任之人,禦書房的事情固然是要瞞著外朝那些臣子,但也沒必要瞞著七皇子殿下與咱家啊......

  近些日子以來,七皇子殿下與咱家眼看著陛下心情不好,皆是有心要為陛下分憂,但又不明白陛下他老人家的想法,心裏也是著急啊!若是無法猜透陛下的心思,七皇子就不能為陛下盡孝,咱家也不能為陛下盡忠,於公於私、於情於理皆非好事,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啊,趁著今天這次機會,你就稍稍向我透漏一下,陛下他這段時間以來在禦書房內究竟做了些什麽事?又說了些什麽話?

  朱和堅再次的麵現不快,斥責道:“吳內臣,我等身為臣子,又豈能窺探父皇的消息?更何況,李內臣身為禦書房管事太監,對於禦書房內所發生的事情就理應是守口如瓶,你這樣做豈不是讓他為難?

  吳信泉則是笑眯眯的說道:“對於外臣自然是要守口如瓶,但依我看,如安他對於七皇子殿下的態度,必然是有所不同的......對不對?

  說話間,吳信泉依舊是笑眯眯的盯著李如安,但眼神中滿是審視。

  另一邊,朱和堅也不再堅持立場,隻是端起了茶盞靜靜飲茶,但他的眼角餘光暗暗觀察著李如安的反應,看似溫潤柔和的目光深處,更是充滿了冷酷與肅殺之意。

  見到朱和堅與吳信泉這兩人的一唱一和,李如安就知道自己必須要做出選擇了。

  究竟是盡忠職守、緘口不言?還是順水推舟、透漏消息?

  一旦是透漏了禦書房的消息,就等於是交納了***、被人抓住了把柄,正所謂“開弓**回頭箭,有了今天的第一次泄密,就會有今後的無數次泄密,隻怕是從今往後就會身不由己,徹底淪為朱和堅埋在禦書房的眼線,若是今後事情敗露,也必然會被德慶皇帝當眾杖斃。

  但好處則是,李如安可以趁機與朱和堅拉近關係,甚至是逐漸成為朱和堅的心腹,在德慶皇帝、趙俊臣、朱和堅三人之間左右逢源,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這其中的分寸尺度極難把控,但收益也是極大。

  更何況,根據趙俊臣的情報,朱和堅的本性最是陰狠毒辣,一旦是李如安開口拒絕,隻怕是很快就要命喪黃泉了。

  所以,對於李如安而言,其實從一開始就沒什麽好猶豫的,因為他並**更多選擇。

  想到這裏,李如安隻是稍稍沉默了片刻,很快就如實講訴了這段時間以來禦書房內所發生的各種事情,態度很是老實。

  聽完了李如安的講訴之後,朱和堅的表情稍顯陰沉,眼神逐漸冰冷,態度也不似剛才那般親切。

  也許是朱和堅認為自己已經控製了李如安的緣故,也就略微卸下了偽裝,稍稍顯現了自己的真實形象。

  “你是說,三哥他呈送給父皇的奏疏,其實是有一明一暗兩封,世人隻知道明麵上彈劾眾位藩王的那一封奏疏,卻不知暗中還隱藏著另一封密疏!而父皇他就是因為看過另一封密疏之後,才會有這段時間的奇怪態度?

  察覺到了朱和堅的態度變化之後,李如安的表情舉止也是愈發拘禁起來,點頭道:“正是如此!但太子殿下的第二封奏疏之中究竟是何內容,除了陛下之外,卻是無人知曉......

  話到一半,李如安似乎是突然間想到了什麽,又補充道:“不過,陛下今天與眾位重臣議事完畢之後,卻又單獨留下趙俊臣密談許久,當時陛下屏退了禦書房所有人,同樣是無人知曉這場談話的具體內容......但這場談話結束之後,我返回禦書房伺候陛下的時候,卻發現太子殿下的那份密疏已經變換了位置,所以......除了陛下之外,趙俊臣或許也看過了這份密疏!

  朱和堅眉頭一皺,直接問道:“那份密疏如今在何處?你平日裏在禦書房辦差,可有機會接觸到它?

  出於直覺,朱和堅認為這份密疏也許會成為自己的今後隱患,忍不住想要犯險一探究竟。

  李如安連忙搖頭,道:“那份密疏已經被陛下親自鎖進了禦書房的密匣之中,我雖然也有機會接觸那個密匣,但若是**密匣鑰匙的話,卻也是束手無策啊。

  朱和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很快就有了答案,表情似笑非笑,又問道:“那麽......若是我為你尋到了密匣鑰匙呢?你有**膽量為我偷看一眼那封密疏裏的內容?

  隨著朱和堅的話聲落下,李如安頓時是大驚失色。

  事實上,不僅僅是李如安被嚇了一跳,就連旁邊的吳信泉也是表情惶惶、麵色蒼白。

  他們都沒想到,朱和堅會是這般大膽,竟想要窺探德慶皇帝的秘匣密疏!

  而朱和堅隻是繼續盯著李如安,靜靜等待著李如安的答複。

  最終,李如安的表情僵硬,但還是咬著牙輕輕點頭。

  見到李如安的這般表態,朱和堅滿意的點了點頭,態度也恢複了此前的親切與溫和,輕聲道:“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就拜托你了......三天之內,我就會設法**一把密匣鑰匙交給你!

  朱和堅早就知道德慶皇帝有一個密匣,裏麵存放著一些極為重要的機密奏疏,這些機密奏疏隻要有任何一份泄露出去都會震動朝野,而密匣鑰匙一向是由德慶皇帝隨身攜帶,旁人根本**機會接觸。

  但恰好,後宮之中目前最受寵信的淑妃張佳敏,卻是朱和堅的人,等到德慶皇帝留宿過夜之際,想要暗中拿到一份鑰匙模型,並不是一件難事。

  想要這裏,朱和堅的笑容愈發是讓人如沐春風,意味深長的補充道:“李內臣,父皇他雖然是精力不減當*,但終究是歲數不小了,而你我二人的*紀相近,往後的相處時間還會很長,並且我這個人也不似三哥那般敵視內廷幹政......

  依我一貫以來的心中想法,內廷宦官勢力一向是依附於帝王,乃是曆代皇帝的得力臂助,不僅是直接代表著天子意誌,較之外朝百官也要更為可靠!

  我剛才也說過了,李內臣你乃是內廷之中首屈一指的人才,隻要是今後能夠保持忠心,前途也遠不止禦書房管事太監這般簡單。

  另一邊,吳信泉滿是敬畏的看了朱和堅一眼之後,很快就收斂了神態間的異常,同樣是表態承諾道:“說起來,如安你是禦馬監出身,而我則是司禮監的掌印,咱們兩家衙門一向是多有衝突,但這些衝突終究隻是內廷裏的內部**,如今咱們同樣為七皇子殿下做事,今後必然會有許多合作機會,也需要相互間的幫襯與扶持......如安乃是聰慧之輩,當然是心中明白,你今後若是同時擁有了司禮監與禦馬監兩大衙門的支持,將會是何等的前途無量!

  聽到朱和堅的暗示、以及吳信泉的保證,李如安不由是表情一動、目光閃爍,一時間竟是忘記了剛才的慌亂。

  與此同時,他心裏的天枰,也已經悄然間傾向了朱和堅。

  李如安很清楚,自己身為一名內廷宦官,今後的權勢與成就,必須是要依附於他人的支持。

  或者,就像是明熹宗時期的大太監魏忠賢那般,依仗著皇帝的寵信與支持,足以權傾朝野、隻手遮天;又或者,就像是隆慶*間的大太監馮保那般,與內閣首輔張居正結為政治盟友,兩人一內一外共掌廟堂、專擅政務。

  李如安的野心極大,原本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下一個馮保,所以他固然是想要左右逢源、趁機擺脫趙俊臣的控製,但他並不打算徹底背叛趙俊臣,依然是希望與趙俊臣保持合作關係,也希望趙俊臣能夠成為下一個張居正。

  但如今看來,相較於趙俊臣,朱和堅能夠給他的好處,似乎還要更多一些。

  所以,相較於成為下一個馮保,成為下一個魏忠賢似乎也不錯?

  對於李如安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命運抉擇,頗是有些猶豫不決。

  就在李如安內心猶豫之際,朱和堅與吳信泉二人已是再一次的轉移了話題,就像是尋常酒宴一般,相互閑談一些朝野趣聞,就好似剛才所發生的那些談話都隻是微不足道的插曲。

  李如安心中有事,難免是有些心不在焉,隻是偶爾附和幾句,但朱和堅與吳信泉二人隻當是李如安正因為**密匣的事情而感到緊張,倒也**懷疑更多。

  大約一炷香時間之後,眼看著天色漸暗,紫禁城即將要關閉宮門,李如安與吳信泉二人必須要趕在宮禁之前返回宮中,於是隨著朱和堅的表態離開,這場酒宴也就趁勢結束了。

  *

  卻說,酒宴結束之後,李如安與吳信泉二人隨著朱和堅魚貫下樓之後,就看到一名表情陰鷙的太監迅速迎了上來,正是朱和堅的隨侍太監賈倫,他已經為朱和堅準備了坐轎。

  在李如安與吳信泉的恭送之下,朱和堅眼看就要邁步走出禾心樓的大門,卻又是突然間停下了腳步,轉頭問道:“李內臣,你前段時間一直都留在陝甘三邊監軍,也親眼見證了趙閣臣的赫赫戰功......你對於這個人有何評價?還有,你與趙閣臣在陝甘三邊共事多日,可有建立一些交情?

  這個時候,李如安正在想著自己與趙俊臣的事情,猛然間聽到朱和堅的這般詢問之後,不由是心中一驚。

  但幸好,不久前德慶皇帝也曾向他詢問過相同的問題,所以李如安心中早就準備好了答案,很快就收斂了心中驚慌情緒,答道:“依小人的看法,趙閣臣的能力手段皆是不凡,心中既有建功立業的野心,也有顧全大局的隱忍,可謂是一代人傑!在他執掌陝甘軍政期間,態度也是極為強硬,與他在京城中樞所展現的溫和形象截然不同,我當時雖然是身為監軍,卻也全然無法與他相抗衡......

  在那段時間,趙閣臣確實是有意要與我搞好關係,但我身為內廷中人,顯然是不適合與外臣有太多接觸,再加上趙閣臣的作風太過強勢,我身為朝廷監軍竟是顯得可有可無,關係也就愈發疏遠了,並**太多交情。

  這一番話,正是李如安當初回應德慶皇帝的答案,德慶皇帝當時聽到這般回答之後也很是滿意。

  然而,朱和堅的反應則是與德慶皇帝截然不同,意有所指的說道:“你如今已是禦書房的管事太監,相較於當初的陝甘監軍,地位愈發緊要了!又因為陝甘三邊的共事經曆,趙俊臣今後十有**還會再次出麵拉攏於你......我倒是認為,你這一次完全**必要拒絕於他,與他攀些交情也是不錯的,若是可以趁機爭取到趙俊臣的信任,那就再好不過了!

  聽到朱和堅的這般說法,李如安頓時是心中恍然,卻又暗暗感到有些荒謬。

  沒想到,朱和堅與趙俊臣竟是存著相同心思,皆是希望李如安潛伏到對方身邊、為自己刺探對方的消息。

  不過,這般情況,卻也有利於李如安今後的左右逢源。

  從今往後,李如安不僅會是趙俊臣隱藏在德慶皇帝與朱和堅身邊的眼線,也同樣會是朱和堅暗埋在德慶皇帝與趙俊臣身邊的探子......若是德慶皇帝今後產生了類似想法的話,李如安當然也很樂意向德慶皇帝提供趙俊臣與朱和堅的情報。

  一時間,李如安竟是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憑借一己之力攪動天下局勢變動。

  念頭轉動之間,李如安的表情並**太多變化,隻是點頭答應道:“既然是七皇子殿下的吩咐,我自然是全力照辦,若是今後趙俊臣那邊有了任何動作,我一定會立刻稟報於殿下。

  朱和堅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你能明白這些,自然是最好不過,我喜歡聰明人。

  說完,朱和堅就轉身離開了。

  然而,朱和堅身邊的太監賈倫卻是多停留了片刻,隻見他認真打量了李如安一眼之後,就緩緩說道:“李內臣,咱家名叫賈倫,乃是七皇子殿下身邊的隨侍太監,七皇子殿下的身份太過敏感,也是備受朝野矚目,今後必須要避嫌,隻怕是無法與你頻繁接觸!所以,雙方的聯係與溝通之事,今後將是由我負責,還望多多指教!

  聽到賈倫的說法,李如安不由一愣,也同樣是認真打量著賈倫。

  注意到賈倫的冰冷目光之後,李如安的眼神微微一縮,但臉上則是笑容不變,道:“還請多多賜教。

  *

  大約一刻鍾時間之後,朱和堅已是返回了七皇子府。

  坐在書房之中,朱和堅沉思了片刻,突然間抬頭輕笑道:“這個李如安......賈倫,你今後必須要小心一些了。

  賈倫目光一閃,反問道:“難道這個人不可信?

  朱和堅搖了搖頭,道:“或許可信,或許不可信,但我從來都不會寄望於這種充滿變數的東西......隻是,從他的身上,我察覺到了一股不甘人下的勃勃野心,雖然他自認為隱藏得很好......你今後必須要格外努力一些,否則隻怕是壓不住他。

  賈倫沉默片刻後,點頭道:“明白了。

  另一邊,李如安也已經返回到自己的宮中住處,腦子裏不斷回想著今天這場酒宴的前後經過。

  見到賈倫的出現之後,李如安心中原本已是逐漸傾向於朱和堅的天枰,卻又悄然間恢複了平衡。

  李如安原本還以為,他若是徹底投向了朱和堅之後,今後也許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魏忠賢,至少要比與趙俊臣合作之後成為下一個馮保的機會更大一些。

  但見到賈倫之後,李如安卻是突然發現,這個人才是朱和堅心目中最受信任的太監,“下一個魏忠賢隻怕是輪不到自己。

  “這樣看來,七皇子的提議固然誘人,但也不能太快做出抉擇,還是要保持左右逢源的做法不變,今天的事情也要盡快通報於趙俊臣,絕不能輕易斷了後路......唉,隻可惜趙俊臣並不希望我成為第二個馮保,他對於內廷幹政的容忍度,並不比太子強上多少,所以還是投靠七皇子的好處更大、機會更多,但他身邊已經有一個賈倫了......若是**這個人就好了......

  暗思之際,李如安喃喃自語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