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底層醫師的辛酸葉茹的小要求
作者:江邊魚翁      更新:2021-01-02 07:23      字數:4530
  “院長,我們當醫生的不是神,也是凡人,也需要養家糊口。中醫科室最近兩個月被鶴院長打壓得很厲害。再加上調來的那個康自全瞎指揮,甚至我懷疑他就是故意把中醫科室的名聲搞壞,把病人趕走。

  我們上個月拿到手的錢,就一點基本工資,提成、獎金什麽的幾乎沒有。

  在魔都這座高消費的城市,我們得生存啊!

  羅醫師是個老實人,一家老小等著他的工資吃飯,他卻不吭聲,更是從不肯動歪腦筋。

  大概十幾天前,我無意間聽到他躲在洗手間接聽家人的電話。這才知道他家已經撐不下去了。就連孩子生病住院的錢都要找人借。

  於是我就想了這麽個主意。

  來治療的病人,不管是否需要,都讓他們做一兩個中等費用的檢查。至少能讓大夥的日子好過一點。”

  唐政遠說到這些事情時,聲音幾度哽咽。

  聽得李權一陣心酸。

  後麵的胡月兒更是已經紅著眼睛,悄悄抹著淚水。

  大家都是年輕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

  憑著一腔孤勇,跑到魔都打拚。

  隻要不是家裏有礦,那就免不了為一日三餐,為房租發愁。

  說得不好聽點,醫生聽上去是個體麵、高薪的職業。

  但是這一行,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賺大錢的都是高層。

  搞行政工作的就不說了,但凡手裏有點權力的,至少混個溫飽沒問題。

  當護士的收入與級別、科室掛鉤。

  當醫生的收入同樣如此。不過醫生的收入構成更複雜。

  首先,醫生有著開方權,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權力。

  但是呢,主治醫師以下,不管是住院醫生、管床醫生還是別的醫生,隻要你的級別低於主治,那麽收入就高不了。

  除非像李權這種,牛b到爆炸。

  不過這種畢竟是個例。

  更多的普通住院醫師,規培醫師,都是含著淚過日子。又苦又累,工資低,風險還高。

  隻有熬到主治以上,才算熬出了頭。

  如果能達到副主任級別,收入就比較滋潤了。

  至於更高一級的主任醫師,在惠爾醫院這種省內的頂級三甲醫院,收入絕對是普通人嫉妒的一個數字。

  比主任更高一級的,就是名醫、專家。

  比如劉教授,已經成為了婦產科的著名主任醫師,僅比專家差半級。他的收入,絕對可觀。

  這也是為什麽李權上次幫老師墊付了二十萬住院費,劉教授的兒子眼皮都不眨,堅持當場還給他。人家是真的不差這幾個錢。

  李權本人也是從實習醫生熬過來的,深知羅文浩等人的不易。

  “你們的不容易,我知道。但是成年人的世界,本就沒有容易兩字。你們混不下去,不該動這個歪腦筋,這已經是踩了高壓紅線。

  這次幸好是我發現了。

  如果是醫院的紀檢部門、醫務科發現了,你們連做醫生的機會都沒了。

  我就隻說兩句話。第一句,下不為例。第二句,守得雲開見月明。”

  李權語重心長的訓戒著這兩個一手培養出來的中醫骨科醫生。

  “院長,我知道錯了,我馬上聯係那些病人,把錢退回去給他們。以後絕不再犯這種原則性的錯誤。”羅文浩誠懇認錯。

  他其實也非常害怕直接被李權開除掉。

  如果是之前,中醫科室涼透了,被開除倒也沒什麽。

  連他自己都想辭職了。

  可是現在李權回來了,中醫科室的業務肯定會迅速做起來。好不容易熬過了最艱難的苦日子,眼看著好日子馬上就要來了。

  然後因為自己犯了原則性的錯誤,被醫院開除掉。

  那可就真的是太不值了。

  唐學政用那種看傻子一眼的眼神看著羅文浩。

  李權都已經表示下不為例,這就是不再追究的意思。這個羅文浩,卻要給病人退錢、賠禮認錯,不是犯傻嗎?

  這不明擺著告訴所有人,他們犯了錯?

  到時候,李權縱然是院長,也很難保下他們。

  “退錢的事情休要再提,記住,這件事我教訓過了,也就過去了。如果你們三人守口不嚴,自己抖出去的,所有後果自負。”

  李權真是服了羅醫師。

  沒別的,就是老實到讓人懷疑他智商有問題的程度。

  “從明天開始,我估計中醫科室的求診量會逐漸恢複。你們這段時間有沒有繼續練習我教你們的正骨手法?”

  李權的語氣溫和了許多。

  “嗯,我每天都有刻苦練習。本來還想著,實在幹不下去了,自己開個小診所,專門給人治骨傷。靠著您教我的那些正骨手法,我想養家糊口肯定不成問題。”

  羅文浩見得李權沒有再追究犯錯的事情,他長鬆了一口氣。

  在李權眼中,就是最低等的正骨醫術,可是羅文浩學會了以後,卻足以在一些小縣城揚名立萬。

  不過在魔都這種地方,估計難混。

  因為頂級醫院太多了。

  強者雲集,沒兩把刷子還真混不下去。

  “院長教我的正骨複位的手法,我已經練得差不多了。這些天一直在練習針灸,還得感謝葉茹醫師教我一些針法技能。”

  唐政遠的天賦比羅文浩好很多。

  他能夠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內把李權教的正骨複位手法全部練到精熟,這一點都不奇怪。

  有著李權這樣的高明老師言傳身教,正骨複位手法基本上都是一些手法技能,花幾個月時間苦練,自然能夠成材。

  “在困境中也沒有荒廢醫術,知道勤學苦練,這很不錯!你們記住,隻有在逆境中仍然咬著牙提升自己的醫術、能力,才會成為人上人。”

  李權對這兩個徒弟,真的是循循善誘,用心教他們醫術與成功的法子。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真要做到卻很難。

  “趁著現在沒有病人,我再教你們更高深一些的正骨醫術。胡月兒,你在這裏先頂一陣子,有病人來了就叫我們。”

  李權帶著兩個徒弟到了後麵的治療室。

  開始教他們一些高深的正骨醫術。

  比如剛才給那位病人治療肘關節脫位,就屬於高深的正骨醫術。連江氏骨科那種專科醫院都沒辦法用手法複位,李權卻能給病人手法複位。

  這就是技術,這就是本事。

  ……

  一直教這兩人教到了中午十二點多。總算是把一些高深的正骨複位手法給教完了。

  剩下的就靠他們自己去練習,去領悟。

  即便是同一種正骨手法,麵對的病人情況可能有無數種。在實際運用中,必須懂得靈活變通才可以。

  “中午了,去食堂吃飯吧!我過去看看葉茹醫師那邊的情況。”

  李權從中醫骨科的門診出來,到了隔壁的中醫血液科。

  這裏仍然簡陋無比。

  就隻有一間門診室。

  “葉醫師,現在的診療業務還好嗎?”李權笑著打招呼。

  葉茹正在低頭練習針法。

  聞言抬起頭,發現真的是李權來了後,她的臉上露出驚喜至極的笑容。

  如百花綻放。

  “哎呀,李醫……院長,您怎麽來啦?”她平時叫慣了李醫師,差點忘了改口。

  李權現在可是院長。

  “我現在重新回到惠爾醫院,處理完了手頭的事情,想著來看看你們,看看中醫科室。”李權笑著道。

  “唉!中醫科室現在涼透啦!血液科這邊的業務本來就涼,自從您走了之後,這裏十天都難得來一位病人。我還一直擔心上麵會把中醫血液科室撤掉。現在您回來啦,我不用擔心了。”

  她笑得十分開心。

  李權回來,中醫科室就有救了。

  她也不用再擔心失業。

  “呃……葉茹同誌,你這個思想可是要不得。怎麽能賴上我呢?”李權一臉無奈道。

  “哼,我才不管呢,就賴上您了。誰叫您是我們中醫科室的老大呀。”葉菇撒著嬌,媚眼如水,斜睨著李權。

  她沒有把李權當院長,而是繼續當成了曾經的老大。

  美女就是美女,撒起嬌來,讓李權拿她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針法練得怎麽樣了了?”李權隻得換個話題。

  “現在已經可以熟練運用四寸銀針,五寸勉強能用。”說完,她主動施展針法給李權看。

  隻見她捏著一口四寸銀針飛速紮進練習人橡膠人身上。

  一次紮到位,隻留下一小截在針柄在外麵。

  而且紮的穴位也是極為精準。

  她又取兩枚四寸長針,同時施針。皆是精準紮進穴位,稱得上優秀。

  “嗯,不錯。看看你的五寸長針施展得怎麽樣?”

  李權問道。

  她又取一根五寸長針,表情凝重而專注。

  呼!

  她再次出手。

  不過銀針這次刺入穴位時偏了一些。

  但是一次就成功紮進去了。

  “還行,隻是紮偏了一點。這個沒有技巧可言,隻能多練,多琢磨。”李權對三個徒弟的進步都很滿意。

  他不在的這兩個月,至少他們沒有把中醫醫術荒廢掉。

  即便處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刻苦練習。

  “等你練會了六寸銀針,基本上就可以開始上手給病人治療了。然後可能還會招一批中醫進來,到時候你是大師姐,要多教教他們。”

  李權提前跟葉茹打好招呼。

  “不行不行,我自己都還沒學出師呢,可不敢教別人。不然就成了誤人子弟。”

  葉菇連連搖頭。

  “以你的天賦,並且保持這份刻苦努力的話,再練習兩三個月,應該可以勉強達到針法的小成級別。到時候也算是出師了。當然,後續的我還會教你更多高深的針法。有實習醫師招進來,你教他們基本的辯認穴位、施針方法就行了。”

  李權覺得葉茹的天賦其實挺不錯的。

  自身也足夠努力。

  至於招進來的實習生,李權不準備一個個悉心培養。他沒那個精力,也沒那個必要。

  直接實行粗放管理,努力的人,有天賦的人,自然能夠留下來。

  沒天賦的,那就隻能淘汰。

  留下來的人,才有資格得到李權的指導。

  “對了,血液科收治的那幾位白血病人呢?”李權問道。

  “都轉到秦主任的血液科治療去了。還有人直接轉院了。”葉茹說到這些病人的時候,有些難過。

  世界離開了誰都會繼續轉。

  李權從惠爾醫院離職,那些病人無法再得到良好的後續治療。

  自然而然的隻能尋找其它治療途徑。

  “你抓緊時間苦練本事,暫時因為中醫血液科的醫師有限,我就不打廣告。等到批量培養起來幾個能上手治療的病人後,我再給中醫血液科做宣傳。到時候,求診量肯定會出現滾雪球效應。”

  李權從來不擔心中醫血液科缺少病人。

  現在得白血病的人那麽多,能夠保證治愈這個病的醫院一家都沒有。治愈率能達到30%以上的大醫院,省內就那麽兩家。

  到時候,惠爾醫院的中醫血液科,白血病的治愈率能夠達到80%,甚至是90%以上,那還會缺病人嗎?

  “這可是你說的哦!沒有病人,到時候您可要幫忙想辦法。我家裏雖說不指望我賺多少錢,但是一直沒病人,我也沒那個積極性呀。”

  葉茹的家境應該是相當不錯的。

  她比羅文浩、唐政遠、胡月兒等人可就幸福多了。

  “行,你隻要負責把醫術練好,病人的事情到時候我來幫你想辦法。”李權算是給她打了一張包票。

  “喂,要是人家提前一個月練好,有沒有獎勵?”葉茹古靈精怪的看著李權。

  “你想要什麽獎勵?升你做中醫血液科的科室主任?”李權能給她做的,也就隻有升職、加薪之類。

  等她能夠上手給病人治療了,根本用不著李權給她加薪。

  到時候她給病人治療,提成、獎金都會有不少。

  “人家才不稀罕升職呢。我就隻有一個小要求,但是現在不告訴您。如果您答應到時候會幫我的話,我會拚命練習針法,至少提前一個月掌握六寸長針。”

  葉茹的眼中閃動著狡黠的光彩。

  不知道想要找李權幫什麽忙?

  “行吧,如果到時候你提出來的要求不是特別難,我會幫你的。加油。”李權算是答應了。

  隻要葉茹能夠施展六寸長針,到時候治療血液病人,李權就可以輕鬆許多。

  銀針裏麵,三寸、六寸、九寸、十二寸,逢三就是一個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