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裏有些刺痛
作者:禦炎      更新:2020-04-29 11:04      字數:2504
  驟然聽到諸葛亮提起鹽水拌飯的事情的時候,司馬懿還有些驚訝。

  他覺得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

  築路工地上的夥食從來都是統一的,天子規定的,給三頓飯,一頓稀兩頓幹,五天還給一頓肉,作為天子的恩德賞賜築路民夫。

  為的就是讓他們稍微吃得好一點。

  鹽水拌飯又是什麽鬼?

  “真的有這種事情?

  司馬懿麵色緊張的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則麵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我不曾想過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在看來,這是真的,敦煌縣征集的壯丁們在修路之時隻能吃到鹽水拌麥飯,而且一天隻有兩頓,一頓稀一頓幹,肉什麽的更是完全見不到。

  諸葛亮把這段時間裏他所經曆的事情告訴了司馬懿。

  諸葛亮下轄敦煌縣的壯丁們在集體被征調去敦煌郡的某個築路工地上修路回來之後,有人受傷有人生病,諸葛亮便去探望他們,看看他們的具體情況究竟如何。

  這一探望,就出了事情。

  一個年齡在三十多歲的莊稼漢子頗有些小心翼翼的詢問諸葛亮,看看諸葛亮能否和管理工地夥食的吏員們商量一下,讓他們多給一點鹽水。

  他告訴諸葛亮,他們覺得工地上給的鹽水太少了,都拌不濕麥飯,讓麥飯幹巴巴的,沒什麽味道。

  他希望工地上的吏員在放飯的時候多給他們一點鹽水,不然吃下肚子裏的鹽不夠多,他們偶爾會有頭暈目眩氣力不支的感覺。

  諸葛亮當時就震驚了。

  那莊稼漢子看到諸葛亮的表情還以為自己說的過分了,於是趕快說不是餓肚子。

  肚子倒是不太餓,但是吃不到什麽鹽的話,總覺得缺少力氣,幹不動重體力活,這樣下去的話給朝廷修路不也修不好嗎?

  莊稼漢子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看的諸葛亮心裏有些刺痛。

  諸葛亮定了定心神,詢問莊稼漢子他們修路的時候都吃些什麽。

  莊稼漢子老實回答,說一天兩頓飯,一頓稀的一頓幹的,還行,不會餓肚子,就是覺得鹽太少了,嘴裏沒味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問他吃些什麽下飯菜。

  莊稼漢子有點不明所以,說粥飯裏有點鹽味,幹飯的話就是正常的麥飯,放飯的時候會給飯裏麵加一點鹽水,攪和攪和就吃了。

  “其實也不是不好,咱們也不會餓肚子,有些時候能吃到兩頓幹的,雖然吃兩頓幹飯的日子不多就是了,但是咱們大家夥兒也很滿足了。

  用鹽水拌拌麥飯其實也不難吃,但就是鹽水有點少,飯都拌不濕,沒什麽味道,不過總歸還是有飯吃的,不是沒飯吃,有飯吃。

  漢子露出憨憨的笑容:“要是能多給點鹽水,咱們吃起來也舒服一些,幹的活也能多一些。

  看到漢子憨憨的笑容,諸葛亮忽然覺得自己的喉嚨有點幹澀,有些想說的話不知為何卻說不出口。

  頓了一會兒,諸葛亮開口了。

  “好,交給我,我去跟他們說,讓他們多給你們一些鹽水,放心吧。

  諸葛亮安撫了這個莊稼漢子,漢子憨憨地笑著,對著諸葛亮好一陣感謝。

  回到縣衙之後,諸葛亮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記得自己曾經親自帶領一批壯丁,送他們去玉門關附近的築路工地,正好還拜見了當時正在工地上協助辦事的鎮西將軍曹仁。

  當時他記得很清楚,曹仁留他吃了一頓飯,吃的還不錯,麥飯,還有醬菜。

  曹仁告訴他,說郭鵬給這些築路壯丁的夥食標準是一天三頓飯,一頓稀的兩頓幹的。

  平時吃鹽菜、醬菜,然後每五天給一頓肉吃,算是補充補充肚子裏的油水,長長力氣。

  而且凡是來幹活兒的都管飯,強壯的女子和一定年歲的孩子也管,這樣能在農閑時節給當地百姓減少一些負擔。

  這是皇帝特批經費,給這些為了國家築路的壯丁的一些恩德。

  諸葛亮還特意詢問,問是不是全國統一標準,曹仁給與了肯定的回答,說這就是全國統一標準。

  築路工地上的工人因為是大體力活,所以是給三頓飯,每五天一頓肉的待遇,是皇帝親自規定下發地方要求執行的。

  當時諸葛亮還感歎皇帝的恩德之光已經照耀到了帝國西陲邊境了。

  結果現在忽然發現,情況好像並非如此。

  皇帝的意誌是很明確的,可是當執行的時候,卻出了一些問題。

  為什麽曹仁所在的工地就能按照標準吃到三頓飯,還能出到五天一頓肉,而他送去其他地方工地的壯丁就吃不到呢?

  鹽水拌飯,這是什麽操作?

  鹽水都給不給夠?

  不僅如此,三頓飯還變成了兩頓飯?

  怎麽會這樣?

  朝廷標準改變了?

  諸葛亮最開始知道的時候曾想過立刻去找曹仁詢問這個事情,不過他很快冷靜下來。

  先是安排人去郡裏麵打聽築路民夫的夥食待遇問題是否有了改變,並且又派人分頭去各段築路工地上打聽他們的夥食情況。

  路是分段修築的,一般以一個縣為單位,一個縣區域內的路算做一段,每一段路又會按照一定的長度和地形分作數節。

  並且為了更好的顧及到築路民夫的利益,朝廷的政策是縣級地方官僚隻負責征集民夫送到工地,然後在完工輪換的時候把舊人接走,換上新人再來幹活,如此循環。

  其他的事情都是郡級官員和州級官員負責。

  比如物資的安排,食物的安排,築路工程進程的安排之類的。

  這些都是中央工部牽頭,地方州、郡兩級政府負責管理安排,工地上也是他們派人盯著,軍隊協助管理治安,調動軍隊火頭軍負責做飯。

  縣級以下政府管不到物資調配的問題,諸葛亮就完全觸碰不到物資調配的問題,隻負責征集民夫。

  朝廷的意思是少一些經手官員,就少一些貪汙腐敗的可能,為了管住官員的手,朝廷也是煞費苦心。

  但是情況似乎並不那麽簡單。

  諸葛亮派去明察暗訪的人很快回來了。

  從敦煌郡府回來的人告訴他,他所打聽到的結果是政策沒有改變,還是一天三頓飯,五天一頓肉的夥食標準,朝廷就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執行的,一應物資也是照這個標準下發的。

  這讓諸葛亮很吃驚。

  也就是說,有人從中作梗,中飽私囊,把朝廷下發的物資貪汙了?

  接著,去各處工地秘密調查的人則帶回了更加讓諸葛亮感到驚訝的事情。

  他們一共去了從敦煌到廣至縣的七節築路工地上觀察工地上的情況。

  然後發現七節築路工地上都是一樣的情況。

  一天兩頓飯,鹽水拌飯,別說吃肉了,肉皮都見不到蹤影,鹽水還給不多,就和商量好的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地方要麽沒有軍隊管理治安,要麽做飯的也不是火頭軍,而是不知道什麽地方找來的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