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不速之客
作者:牧雲兒      更新:2021-03-29 14:40      字數:2156
  “再加上難纏的共黨軍隊,那這場仗隻會更難打。”

  何贏欽補充道。

  委員長雙手握住手杖,抬頭看向遠處,半晌道:“先穩住他,同時安插一些人,靠近他的身邊。

  至於他身邊的一些人,看看能不能滲透和收買一下。讓他們為黨國效力。”

  此時,何贏欽說道:“我覺得,他身邊的那個何長興,可以嚐試接觸一下。

  他之前查過,他是黃埔出身,算是委座您的學生。

  而且,此人長期在河南地區活動,雖然也是夏陽心腹,可大多數時間,更像是一方諸侯。

  在河南地區他的軍事自主權和行政自主權,都相當高。

  一個人現在沒有野心,可我們適當引導一番,他還能沒有野心嗎?”

  委員長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啊,這人可以接觸一下。

  除了這個,還要考慮怎麽安插進去咱們的人。

  必要時候,暗殺也不是不能使用的手段。”

  “我記得····之前委座您好像安排過人吧。”

  此時,陳誠問道。

  委員長橫了他一眼,沒有回答。

  陳誠也知道,肯定是委員長的計劃吃癟了,也就不再多問,轉而埋頭喝茶。

  三人商議一番,委座便照常給夏陽發去賀電。

  不過,卻沒有給八路軍發去賀電。

  一方麵是要提醒夏陽一番,還有一方麵,則是因為這段時間,共黨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和國黨軍隊在其他地區,發生過多次摩擦和衝突。

  正是因為如此,雙方雖然說仍舊是團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個大的框架之下,卻已經有些貌合神離。

  國黨方麵,甚至已經開始秘密調集軍隊,試圖消滅掉共黨在南方的紅色力量。

  主要就是針對新四軍。

  這一封電報,在半個小時之後,被放到夏陽麵前。

  此時,他正坐在北平城中,四軍指揮部內,一邊喝著豆汁兒,一邊翻閱著情報部門傳遞來的各種情報。

  河北和平津地區,以及豫北地區,此時已經被四軍和八路軍收入囊中。

  在這裏,他們不僅僅能夠獲得更多的人口,同時也有更多的工業地區。

  光是在平津地區,還有河北地區,他們便占領不少日軍遺留在這裏的各種工廠。

  在經過簡單協商之後,八路軍將他們占領的工廠,全部交付到四軍手裏。

  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麵是對夏陽和四軍的絕對信任。

  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八路軍這邊雖然能打仗的人不少。

  可是,讓他們去管理工廠,監督技術生產,他們相應的人才卻極其匱乏。

  相對的,四軍這邊,倒是有不少相關的專業人士。

  這些工廠的管理者,還有技術工人,有的是從當地招募。

  不過,更多的卻是從山西那邊的工廠,直接調回來的。

  他們在山西占領的諸多工廠,不僅僅為他們生產大量的原材料,同時也給他們培養了諸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這是比工廠本身,更具有價值的東西。

  肖月兵將那封電報遞過去,便道:“賀電內容大概就是這樣,軍座,咱們如何回複啊?”

  “怎麽回複?”

  夏陽一抬頭道,“當然是怎麽感恩怎麽回複,要表現的感激涕零,恨不能給他老人家跪下磕頭才是。”

  “好嘞,我懂。”

  肖月兵心領神會一笑,轉身向門外走去。

  就在這個時候,胡三小跑著進來,連報告都沒來得及打。

  看到胡三進來,夏陽抬眼道:“什麽事兒啊?著急忙慌的。難不成是看上哪家閨女,想讓我去給你當媒人?”

  滿臉絡腮胡的胡三搖頭道:“倭寇未滅,何以家為啊。”

  “呦嗬,這到了北平城,就是不一樣啊。說話都帶著股文人氣息了。”

  夏陽半開玩笑道。

  胡三急忙湊過來,將電報遞上去道:“軍座,說正事兒,我們剛剛收到一封電報。”

  “電報?不會又是委員長的賀電吧?

  還是要讓我回重慶,共商抗日大計啊?”

  夏陽猜測道。

  “都不是。”胡三急忙搖頭,旋即將電報放在他麵前。

  電報白紙黑字,寥寥數語,卻讓夏陽眉頭大皺。

  將電報拿起,放在手中端詳一番,夏陽就發出一聲冷笑。

  “這個閻老西兒,寸功為立也就罷了,還想要把太原城收回去?”

  夏陽說著,就將電報隨手扔在桌上。

  電報裏麵的內容,正是閻長官發來的。

  他在電報裏表示,想要帶領軍隊,從西安北上,接手太原地區防務。

  說是接手防務,其實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直接從夏陽手裏要走山西的管轄權。

  山西是夏陽和八路軍聯手收複,自己一步一步建設起來的。

  就是中條山地區的國軍部隊,在這個過程裏,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可唯獨這位晉綏軍的閻長官,在夏陽收複山西的時候,幾乎是寸功為立。

  現在,他看夏陽收複河北以及平津地區,在華北徹底站穩腳跟,便突然跳出來,表示要代替夏陽,接手太原防務。

  “這是想要直接把咱們嘴裏的肉,給生生搶走啊。”

  夏陽冷冷地說道。

  胡三點頭道:“我覺得也是這樣,那我們應該怎麽辦?”

  夏陽擺手道:“不,他現在想吃的,其實不是太原城。”

  “不是太原?”

  “沒錯。”

  “那軍座您詳細說說,我這邊不太懂。”

  胡三倒是實誠,沒有看出這封電報背後深意。

  用手指敲擊兩下桌麵,夏陽就道:“魯迅先生,曾經有過一篇文章,叫《無聲的中國》

  裏麵有這麽一段話。

  說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

  大家一定不允許的。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啥意思?”

  眨巴眨巴眼睛,胡三仍舊是一臉懵。